收藏 分享(赏)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7891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解析》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次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高二年级2017-2018学年(上)第一次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写在第卷设置的答题栏内,不能直接答在试题上。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项的代号字母涂在答题卡上)根据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下面小题。1. 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A. 11000万分之一 B. 110000万分之一C. 5000万分之一 D. 15000万分之一2. 图中四地A. 乙

2、、丁两地地方时相同B. 甲、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C. 乙、丁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D. 甲、丙两地日出、日落时间相同【答案】1. C 2. A【解析】1.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经线上纬度每相差1度,距离相差110千米,据图可知,甲丙之间纬度差为10,所以实际距离为1100千米,因此比例尺=2.2cm1100千米=221100000000=150000000,也就是1:5000万。故选C。2. 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据图可知,乙、丁两地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A正确;同一条纬线上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相同,BCD均错误。故选A。下图是4个不同区域的经纬同图。读图回答下面

3、小题。3. 甲地的地理坐标是A. (10E,10N) B. (10E,10S)C. (10W,10N) D. (10W,10S)4. 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的区域是A. B. C. D. 5. 4个经纬网线图,如果图幅面积都相等,实际范围最大的是A. B. C. D. 【答案】3. D 4. D 5. A【解析】3. 根据图示经度,两个10中间分别是0经线或0纬线,0经线向东是东经,向西是西经。0纬线是赤道,以南是南纬,以北是北纬。甲地的地理坐标是(10W,10S),D对。A、B、C错。4. 根据图示纬度找出赤道位置,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错,A、C错。从20W

4、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区域跨东西两半球,B错。全部位于东半球,D对。5. 4个经纬网图,经线度间隔相同,即所跨的经纬度范围相同。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如果图幅面积都相等,纬度越低,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根据纬度,实际范围最大的是,纬度最低,A对。其它三图的纬度较高,范围较小,B、C、D错。点睛:0经线向东是东经,向西是西经。0纬线是赤道,以南是南纬,以北是北纬。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如果图幅面积都相等,纬度越低,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6. A在50N, EF是赤道A. 从A到B再到C,方向是一直向南B. 从A到B再到C,先向东南,再向

5、西南C. AB距离为5500千米D. A在高纬度,温带7. 若D点经度是116E,一架飞机从图中点出发,起飞时当地区时是2015年8月20日9时,经过10小时到达美国纽约(74W)的时间是A. 8月20日6时 B. 8月20日19时C. 8月19日19时 D. 8月21日6时【答案】6. B 7. A【解析】6. 从A到B再到C总体方向都是向南,但B在A的东面,C在B的西面,因此A至B向东南,B至C向西南,B正确,A错误;A在50N,A到迟到的经线距离为11050=5500千米,AB之间距离小于5500千米 ,C错误;A在60以南,属于中纬度,为北温带,D错误。故答案选B项。7. 由图可知,点

6、与D点在同一条经线上,所以经度也为116E,属于东八区。起飞时当地区时是2015年8月20日9时,经过10个小时,东八区的时间为2015年8月20日19时。 美国纽约为74W,为西五区,这时,要把东八区的时间转换为西五区的时间,东八区比西五区要早13个小时,把2015年8月20日19时减去13个小时,为,8月20日6时,答案选A。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图,据右下图回答下面小题。8. 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A. 回到M点 B. 在M点的正东方C. 在M点正西方 D. 在M点东南方9. 若一架飞机飞机从M点出发,以1110km/h的速度

7、向北飞越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为A. 40N,80W B. 50N,120EC. 40N,100E D. 50N,120W10. 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A. 一直向东 B. 先东北再东南 C. 一直向西 D. 先东南再东北【答案】8. B 9. C 10. B【解析】8. 相同经度间隔,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反过来相同距离,纬度越高,跨的经度越多。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向正西200米,是沿较低纬度行进,回不到原来经线上,则其最终位置在M点的正东方,B对。A、C、D错。9. 纬度1

8、距离相差111千米,若一架飞机从M点出发,M点纬度是60N,以1110km/h的速度向北飞越北极点,极点是90N。之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的地理位置纬度是40N。经线是与80W相对的经线,经度是100E,C对。A、B、D错。10. 两点间最短距离是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长度,在北半球先向北偏,再向南偏。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整体上是向东飞,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先东北再东南,B对。A、C、D错。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甲、乙两点间的相对高度最多不超过A. 600米 B. 800米 C. 1099米 D. 1100米12. 图中地形坡度由大

9、到小的排序为A. B. C. D. 【答案】11. C 12. B【解析】11. 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甲的海拔范围是200-300米,乙的海拔范围是900-1300米,两点间的高差范围是600-1100米,相对高度最多不超过1099米,C对。A、B、D错。12. 图幅相同,相邻等高线距离都看做是1厘米,根据比例尺,可知代表的实际距离。坡度是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值,用图中等高距比上所代表的实际距离,计算出图中地形坡度大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B对。A、C、D错。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

10、,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貌。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读图下面小题。13. 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A. 45米 B. 55米 C. 105米 D. 125米14. 能全程拍摄并拍到图示照片的摄影机位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13. C 14. D【解析】13. 本题主要考查陡崖的相关计算。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20米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陡崖高度计算公式是:(n-1)dH(n+1)d,d为等高距;n

11、为陡崖重合等高线条数,图中4条等高线重合,带入数据可知20(4-1)H20(4+1),即本题中陡崖高度的范围是60100米,但比赛用的绳子长度应该比陡崖的相对高度要高,根据题意答案选C。14.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本题主要考查通视问题。在陡崖底部,由下向上拍摄即可,图中丁位置较合适。甲、乙与A处之间有脊线阻挡视线而不合适;丙位于天坑底部,且丙右侧为一“凸坡”而不能全程拍摄A处绳降过程。故答案选D项。点睛:地形图中的通视问题:在

12、等高线地形图中,通视问题既可以通过看等高线的形状来判断,也可以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三种情况: 一、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 二、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 三、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如下图所示)。下图为某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lOOm),Y数值为500m,L为河流,H为湖泊。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图中河流自

13、西向东流 B. 图中河流注入湖泊C. A地的海拔可能为450m D. 等高线X的值为400m16. 沿图中虚线ab的地形剖面图是A. B. C. D. 【答案】15. B 16. B【解析】.16. 图中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整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a处海拔大于600m,b处海拔小于500m;剖面线经A处大于600m小山,由此可判断图B正确。“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下图为“一带一路”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了三大洋,其中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水道是A. 直布罗陀海峡 B. 曼德海峡 C. 苏伊士运河 D. 巴拿马运河18

14、. “一带一路”联系的大洲是A. 亚洲、非洲、大洋洲 B. 亚洲、非洲、欧洲C. 南美洲、亚洲、大洋洲 D. 欧洲、非洲、大洋洲【答案】17. C 18. B【解析】17.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了三大洋,其中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水道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地中海属于大西洋,红海属于印度洋,C对。直布罗陀海峡位于大西洋,A错。曼德海峡位于印度洋,B错。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D错。18. 结合图中海陆轮廓,“一带一路”联系的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B对。没有连接大洋洲、南美洲,A、C、D错。19. 2016年11月,新西兰南岛发生8级地震。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该岛处于A. 印度

15、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界 B.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界C.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界 D.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界【答案】B【解析】新西兰南岛处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界,A错,B对;不靠近亚欧板块,CD错。选择B。下图为海洋与陆地冬季等温线分布理想模式图,甲、乙位于同一纬度。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0. 据图可推断出A. 甲地位于北半球陆地 B. 乙地位于北半球陆地C. 甲地位于南半球海洋 D. 乙地位于南半球海洋21. 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 太阳辐射的差异 B. 地形差异 C. 洋流性质不同 D.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答案】20. A

16、 21. D【解析】20. 全球温度变化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图示温度分布可判断该图示是北半球;已知是冬季,说明海洋较陆地温度高,图中同纬度的乙较甲的温度高,可判断乙是海洋、甲是陆地。选A正确。21. 甲乙纬度相同,温度差异大,是因为海洋热容量大,不易热也不易冷;即是两地存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两地温度差异。选D正确。【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等温线的判读。先要根据温度的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气温向南递减的为南半球;根据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高低温;题中已给出是冬季,陆地温度较海温度低;海洋热容量大,增温减温较陆地慢。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22. 有关以上四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 甲全

17、年高温多雨 B. 乙全年炎热干燥C. 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D. 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23. 有关以上四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 甲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 乙主要是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C. 丙主要是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交替控制D. 丁主要是全年受西风的影响【答案】22. C 23. A【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22. 结合图示信息,甲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集中在夏季,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上,降水分布均匀,判断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上,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丁地最低月温在0C以下,终年降水少,判断为温带大

18、陆性气候;故C项正确。23. 甲温带季风气候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正确;乙地温带海洋性气候是由于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而形成的;丙地地中海气候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交替控制而形成的。丁地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由于终年在大陆气团的控制下形成的。下图为东北三省人口增长变动情况。完成下面小题。24. 图中时段A. 吉林省人口年均增长率降低,人口负担减轻B. 黑龙江省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2014年呈负增长C. 辽宁人口增长率迅速下降,劳动力严重短缺D. 东北三省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口增长渐趋停滞25. 为了应对东北三省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问题,下列措施合理的是振兴东北经济 调整生育政策输出国际劳工 提

19、高消费水平A. B. C. D. 【答案】24. D 25. A【解析】试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24. 图中时段吉林省人口年均增长率2006年到2010年没有降低;2006年到2010年黑龙江省人口增长率上升;辽宁人口增长率先下降后上升;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率降低,人口增长渐趋停滞,D正确。25. 图中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率低,甚至负增长,可能带来的问题是劳动力不足,振兴东北经济和调整生育政策,可促进人口迁入和提高人口的自然增长率,A正确。第卷(综合题 共50分)注意事项:1. 第卷共5小题,共50分。用钢笔或中性笔答在答题卡上。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项目填写清楚。二、综合题(本大

20、题共4小题,满分50 分)26. 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并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2)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主要原因。(3)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答案】(1)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特征:盆地、山地为主;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2)丁处 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 (3)地形平坦开阔;位于两河交汇处,水源充足【解析】(1) 根据等高线和指向标可以判断河流的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从等高线看四周高中间低,地形以盆地、山地为主;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21、(2)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受重力作用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27. 读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丙戊两大洲的分界线是:_。(2)辨认图中甲、丁代表的大洲名称:甲 ,乙 ,丙 ,丁 。(3)在世界航海线上,有很多海峡和运河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图中甲、乙两洲的洲界A是 ,沟通、两大洋的C是_海峡(4)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气候类型图中,赤道穿过的D处为 气候,北回归线穿过的E处为 气候,F处因深居内陆为 气候【答案】(1)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2)北美洲;南美洲;亚洲;非洲;(3)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4)热带雨

22、林;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解析】整体分析:熟记大洲分界线名称,分布位置。了解世界大洲、大洋的轮廓特征。南、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印度洋的海峡是马六甲海峡。(1)丙是亚洲,戊是欧洲,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2)图中甲-丁代表的大洲名称,甲是北美洲;乙是南美洲;丙是亚洲;丁是非洲。(3)在世界航海线上,有很多海峡和运河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图中甲、乙两洲的洲界A是巴拿马运河;沟通、两大洋的C是马六甲海峡。(4)图中,赤道穿过的D处为热带雨林气候,北回归线穿过的E处为热带沙漠气候,F处因深居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28. 读图,完成下列

23、各题。(1)图中A附近受 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因而形成 气候类型区;该气候类型相应的“气温降水曲线”为 (a或b)。(2)图中为 气候区,这一地区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该气候类型相应的“气温降水曲线”为 (a或b)。(3)图中代表 气候,由于受 控制,炎热干燥。(4)图中代表 气候,冬季吹 风,降水较多 ;夏季受 控制,降水较少;图中代表 气候。(5)与同纬度的大陆东部并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1)赤道低 热带雨林 a (2)热带草原 b (3)热带沙漠 副热带高气压带 (4)地中海 西 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山高原 (5)该处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对流较弱

24、、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解析】(1)图中A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因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类型区;该气候类型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相应的“气温降水曲线”为a。(2)图中为热带草原气候区,这一地区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该气候类型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相应的“气温降水曲线”为b。(3)图中代表热带沙漠气候,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4)图中代表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吹西风,降水较多 ;夏季受副高控制,降水较少。图中代表高山高原气候。(5)与同纬度的大陆东部并未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原因是地形影响。该处为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空气对流较

25、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2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下面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答案】(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

26、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可知,攀枝花地处高山峡谷之中,因此地形是影响攀枝花冬季温度较高的主要因素,峡谷地形,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不易进入;气流下沉增温等导致气温较高。(2)天气特征可以从“阴晴雨雪、气温气压、风力风向,表示天气状况”的角度描述。攀枝花1月份气温较高,受地形阻挡,风力较小,大气较稳定;我国冬季降水较少,晴天较多。(3)“对空气质量的质疑”,从自然和人为角度分析,“百里钢城”说明工业尤其重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质多,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大量废气,城市交通排放的尾气;地处高山峡谷之中,地形闭塞,且冬季易出现逆温,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污染物质积聚产生污染,多雾霾,导致空气质量差,不适宜度假。考点:大气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