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三次周考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7365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三次周考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三次周考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三次周考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三次周考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三次周考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三次周考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三次周考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三次周考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第三次周考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8年春高一第三次周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美国总统胡佛说:“当我们充分理解了20年代经济史的时候,我们将发现,终结了一个繁荣时期的这场崩溃,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没能把它的进步传递给消费者。”他认为导致“这场崩溃”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和消费存在矛盾B.工业生产蓬勃发展C.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D.社会生产能力不足2、 胡佛政府在19291933年任期内,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为企业界借款提供方便,敦促国会增加对公共工程的拨款。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 )A. 积

2、极推行以工代赈 B. 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C. 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国家曾经干预了经济3、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这体现出( )A重商主义盛行使世界市场发展 B凯恩斯倡导国家大力干预经济C自由主义盛行,经济缺乏国际规则 D经济危机导致各国出现了政治危机 4、20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壮,并取得了新的生命。”这里“取得了新的生命”有关的是( )A.开创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模式 B.建立“福利国家”并日趋完备C.借鉴苏联

3、模式,发展计划经济 D.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5、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曾说,“1929 年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分界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分界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两个“分界线”的共同含义是()A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重振经济B发展了多种所有制形式,解放了生产力C经济体制更加包容、合理,更有张力和活力D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稳定了市场秩序6、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

4、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整顿金融,恢复信用 D社会立法,保障改革7、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年苏联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这表明()A计划经济体制优于市场经济体制B苏联迅速实现了全面工业化C危机迫使美国调整对苏联政策D经济危机给苏联带来发展机会8、1933年7月,罗斯福在致伦敦国际经济会议的电报中声明,反对恢复金本位,要求美元贬值。这遭到了与会各国的反对,却得到了凯恩斯的大力支持。据此能够被认

5、定的历史事实是( )A. 罗斯福新政危害了相关国家根本利益 B. 罗斯福与凯恩斯的经济主张有相似性C. 罗斯福新政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 D. 凯恩斯的主张与美国的国情完全吻合9、 1929年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倒闭的企业数达14万家,失业率为32%。罗斯福新政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这此措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A. 调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B. 保障工人权利维护社会稳定C. 兴办公共工程稳定社会秩序 D. 加强救济工作提供社会保障10、为了复兴工业,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著名的“蓝鹰行动”,给那些凡遵守法律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树

6、立企业良好的形象。这一运动( )A. 增强了民众对银行和金融业的信心 B. 有效地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强规范经营C. 用公有制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 D. 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11、1933年5月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把粮食价格提到市场均衡价格之上,使农民每年以等量的农产品能够交换到相同数量的工业品。1938年2月,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个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此举意在( )A.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国家大力干预经济C.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D.稳定农产品的价格12、新政期间,美国政府还推出了促进娱乐休闲业发展的政策,不仅政府投资娱乐设施建设,而

7、且还激励私人企业资本在此领域投人。类似的政府促进政策,还出现在航空运输行业、文化产业、电影业、公共医疗服务、尖端科技等行业或领域。这些政策( )A. 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一致 B. 减少政府的干预并取得了一定成果C. 发展混合经济从而缓和社会矛盾 D. 刺激生产和消费以缓和经济危机13、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认为某种经济形式“就是国家机构和私人机构共同对经济实行控制”。该经济形式是( )A.混合经济B.计划经济C.市场经济D.小农经济14、下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据此可知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旨在( )内容1982财年1983财年198

8、4财年医疗、社会保险3.54.85.9医疗、住房补贴11.21.7其他项目21.829.735.3A遵循自由放任,推广“新经济”B加强宏观调控,缓解“经济滞胀”C节省政府开支,发展高新技术D减少政府干预,缩小“福利国家15、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这表明当时的美国( )A. 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 B. 政府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C. 开创了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的先河 D. 增加国有经济的比重16、 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阿登纳,从1949年

9、一直到1963年连续四届执政,形成一种“强人政治”和“独断专行”的作风。这一时期里,他强力推进( )经济领域的大规模国有化改革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欧洲煤钢联盟条约的签署 “统制经济体制”的建立A. B. C. D. 17、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后,共经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引发了三次科技革命C.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D.引发了世界大战的爆发18、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的主要表现有()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

10、“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A.B.C.D.19、1989年5月,里根总统在其经济报告中写道:“今天,世界仿佛再生。那些怀疑美国人民决心和经济复苏能力的人们不再怀疑。我们调动了美国人的创造力。”报告中“调动美国人创造力”的主要措施是( )A.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C.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激发自由企业市场活力20、1920年,一位老农向列宁诉苦说:“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坏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为了解决包括农村在内的诸多问题,苏俄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21、“他们从苏俄国情出发,认识到在

11、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里必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联合绝大多数居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而要做到这点,就需发展唯一能使农民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结合的环节商业。”这一论述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实行配给制 B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商品货币流通C苏俄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苏俄全部放弃了对国家贸易的控制22、1924年前,外国企业与苏联政府签订的租让合同有91份,但实际履行的很少。1926年后有60 多家外资企业开工,但到1929年,租让给外资的企业产值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6%。这反映出( )A.战争局势阻碍政策推行 B.新经济政策阻力重重C.苏联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D.斯大林体制完全确立23、钢铁是怎样

12、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它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经真正认识到( )A. 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和巩固工农联盟。B. 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反革命的经济政策C. 新经济政策有助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并能巩固政权D. 新经济政策促进国内战争的胜利24、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及其缺乏效率,及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

13、该学者( )A. 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 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25、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基于( )A. 对斯大林背弃列宁新经济政策做法的赞赏B. 对斯大林高度集权政治体制问题的担忧C. 对苏联即将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同情D. 对美国与苏联经济发展状况巨大反差的反思26、列宁曾经根据当时苏俄的国情,对苏俄当时的经济做了报告,报告

14、中说目前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该报告的发表( )A. 列宁颁布了余粮收集制 B. 引发了国内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C. 列宁放弃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D. 列宁实行了粮食税27、1921年,列宁提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术,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车轮再次转动起来”。为此,苏联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贸易自由化 B.部分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28、“(20世纪)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

15、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辟不同于西方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其特征是( )A. 依靠本国积累工业发展资金B.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计划协调发展C.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D.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29、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的重要特征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国家对经济进行间接管理C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D优先发展农业和军事工业30、斯大林执政以后提出:“我们比先进

16、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A. 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 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C. 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D. 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31、当苏联政府将每年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时,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映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在工作。”苏联工人的话实质上反映(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B.斯大林模式存在弊端C.社会主义制度缺乏优越性 D.新经济政策存在弊端32、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

17、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新经济体制的实施()A是二十年代新经济政策的再现 B反映出苏联效仿西方实行市场经济C说明苏联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D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33、1955年,苏联关于修改农业计划工作方法决议规定,农业发展由各区执行委员会下达计划任务,由集体农庄和农庄庄员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各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国家计划委员会只负责农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协调平衡工作。这一做法( )A.恢复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B.提高了庄员的生产积极性C.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形成了合理的工农业比例34、19541958年苏联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

18、.2%,谷物产量从8 560万吨增加到13 470万吨,平均每年增长12%农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1958年的平均劳动报酬比1953年增长82%。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 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C.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 D. 制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35、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却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下列选项能说明其“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是()A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 B鼓励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C推行“新经济体制” D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36、19

19、57年7月,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的决议规定“从1958年1月1日起,完全取消集体农庄庄员等个人义务向国家交售一切农产品的制度,改由国营和集体农庄合作社商业系统来购买集体农庄庄员等个人手中多余的农产品。”这一规定()A根本上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B推动了农业的集体化C提高了农庄庄员的生产积极性 D改善了农业生产布局37、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以下据该表所得出的认识,错误的是()年份1976198019811985198619891990社会总产值4.23.31.82国民收入4.33.21.04劳动生产率3.33.13A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效B苏联的政治改革

20、严重影响了经济改革的效果C经济崩溃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D苏联的经济衰退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美苏争霸有关38、苏联某位领导人执政时期,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在与美国军备竞赛中一度占据优势,使苏联成为超级大国。该领导人是()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39、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C鼓励私营企业的发展

21、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40、戈尔巴乔夫曾指出:“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利用集中营的囚犯,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对农业来说,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下列对材料中戈尔巴乔夫的评价,理解正确的是()A农业集体化限制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B苏联工业化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失衡C对外争霸影响农业发展与民生改善 D高度集权破坏民主制、法律被践踏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1、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

22、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9分)(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10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 恩格斯论历史规律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行动的目的与结果”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1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