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6576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卷一、实用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在线教育市场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1月底,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2月初,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对“停课不停学”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强调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在线教育热潮,互联网巨头们依然有些许的措手不及。比如,阿里钉钉面对视频会议、在线课堂的高并发,也曾出现过短暂的网络限流,许多师生也反映钉钉直播的流畅度和稳定性依

2、然有待增强;腾讯课堂也因为在线上课人数过多导致短暂的网络崩溃现象。不过,对于在线教育来说,“在线”还只是基础,“教育”才是核心所在。因此,与阿里巴巴不同,腾讯和字节跳动不仅关注“在线”部分,还非常关注“教育”平台的建设,尤其在对教育资源的整合上,两家互联网公司更是不遗余力。(选自疫情引爆在线教育市场,互联网巨头切入点有何不同,有删改)材料二:(选自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材料三:对于网课,“太难了”也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老师和记者聊天时经常提到的字眼。湖北荆门的江女士提到了邻居小朋友遇到的情况:隔壁家两个孩子上网课需要用到木木和阳光课堂两个APP,前期注册总是出问

3、题,一直登录不了。但是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农村学生,更大的问题是缺少电脑、平板、手机这些观看线上视频的工具,甚至是缺少最基础的网络。不久前,一则短视频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提到,陕西省镇安县青铜关镇老阳山村9组和10组,由于手机没信号,孩子们只能到5公里外的山顶帐篷上网络课,但当时当地气温为零下十度以下。对于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各地政府也在尝试解决。比如,上文提到的陕西络信号的问题,镇安县政府发布通告称,将摸排统计没有覆盖网络信号的村组。而且,为了解决农村和偏远地区孩子“没网上课”的问题,不久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对外表示,从2月17日开始,中国教育

4、台4频道开设网课。(选自疫情下的网络教学:在摸索中前进,部分农村地区难建“空中课堂”,有删改)材料四:网络在线学习,因为少了在途时间,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厚爱。再加上通过前沿技术的使用带来更好的教学互动与体验,使教师授课效果更好。但是,由于在线教育具有网络所具有的特点,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有的甚至很令人担忧。在线教育不应仅仅是将线下教育通过录像、录音简单上传至网络,而且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在线教育者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分寸,做到想学生所想,在线教育才会更上一个台阶。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

5、的机器人教络隔空对话油腔滑调、想当然的手法,甚至把低俗当有趣。另外,在线教育“名师”掺假注水,技术控制不过关,会误人子弟,影响在线教育的效果。(选自卞广春等在线教育要多点温度和责任,有删改)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难了”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学生家长、老师和记者聊天时经常提到的字眼,这反映出在线教育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B. 面对突如其来的在线教育热潮,互联网巨头们有些措手不及,出现了短暂的网络限流、网络崩溃等现象,这说明在线教育弊大于利。C. 受限于自身的认知范围,家长不知道怎么操作在线教育APP和缺少硬件基础设施,是部分农村地区课学习的原因。D. 在线教育

6、如果想更上一个台阶,需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更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育部明确提出“停课不停学”,强调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这进一步促进了在线教育市场的爆发式增长。B. 为解决部分上课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对外表示,从2月17日开始,中国教育台4频道开设网课。C. 在线教育是学习者更方便地获取知识的途径,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但同时在线教育者也容易受到网络特点的影响,变得缺少温情和低俗。D. 从材料二提供的数据来看,20142019年,我国在线教育投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9年我国在

7、线教育投资数量明显下降。3. 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目前中小学生在线教育存在的问题。【答案】1. B 2. D 3. 企业:进一步提升技术平台的支撑能力,加快教育平台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政府出台政策,积极协调,多渠道、多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在线学习的困难。在线教育者:提升教育者自身水平.关注学生成长,多点责任和温度,因材施教。家长:与时俱进,提升自我的同时,尽可能为孩子提供网络学习的条件。【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B项,“这说明在线教育弊大于利”曲解文意,原文并未体现利弊关系。作者列举种种情况,旨在说起分论点“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在线教育热潮,互联网巨

8、头们依然有些许的措手不及”。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概括和分析能力。D项,“我国在线教育投资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有误,2017年投资规模减少。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依据“但面对突如其来的在线教育热潮,互联网巨头们依然有些许的措手不及。比如,阿里钉钉面对视频会议、在线课堂的高并发,也曾出现过短暂的网络限流,许多师生也反映钉钉直播的流畅度和稳定性依然有待增强;腾讯课堂也因为在线上课人数过多导致短暂的网络崩溃现象”“与阿里巴巴不同,腾讯和字节跳动不仅关注在线部分,还非常关注教育平台的建设,尤其在对教育资源的整合上,两家互联网公司更是不遗余

9、力”“由于手机没信号,孩子们只能到5公里外的山顶帐篷上网络课,但当时当地气温为零下十度以下”可概括为:企业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平台的支撑能力,加快教育平台建设,提高网络覆盖率。依据“对于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各地政府也在尝试解决。比如”可概括为:政府要出台政策,积极协调,多渠道、多手段帮助学生解决在线学习的困难。依据“在线教育不应仅仅是将线下教育通过录像、录音简单上传至网络,而且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采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在线教育者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分寸,做到想学生所想,在线教育才会更上一个台阶”“在线教育名师掺假注水,技术控制不过关,会误

10、人子弟,影响在线教育的效果”可概括为:在线教育者:提升教育者自身水平,关注学生成长,多点责任和温度,因材施教。依据“湖北荆门的江女士提到了邻居小朋友遇到的情况:隔壁家两个孩子上网课需要用到木木和阳光课堂两个APP,前期注册总是出问题,一直登录不了。但是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不高,也不知道怎么解决。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农村学生,更大的问题是缺少电脑、平板、手机这些观看线上视频的工具”可概括为:家长要与时俱进,提升自我的同时,尽可能为孩子提供网络学习的条件。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清塘荷韵季羡林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

11、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

12、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到了第二年,我翘盼的水面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人力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真正的奇迹出现

13、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的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14、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

15、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

16、,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

17、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为我的“季荷”祝福。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清塘荷景是作者审美对象,全文以荷花的播种、萌动、生长、凋落为脉络,抒写由此生发的感悟与思考。B. 第段“旧的思想意识”是指上文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对荷塘、荷花的美好印象。C. 两段作者不惜用大量笔墨描写莲子发芽的过程,除表达对荷花的殷切期盼,也为下文写荷叶铺满荷塘蓄势。D. 作者第段引用旧诗,以昔日未能亲临西湖之“深恨”,衬托今日楼下清塘荷花堪比西湖的快意和自豪。5. 标题是“清塘荷韵”,荷之“韵”体现在哪些方面?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本

18、文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均以荷花为写作对象,但二者的写作意图不尽相同,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4. B 5. 从外形看,荷叶繁盛,亭亭玉立;荷花红艳,凌风傲立;荷叶荷花散发清香;池花对影落的静美。从内韵看,荷花生命力顽强、旺盛,深埋四年而不放弃,一旦发芽就由弱转强,快速蔓延扩展;落花静美,淡然洒脱,以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凋零后积蓄力量迎接新的春天。 6. 荷塘月色重在营造月色清淡、荷香缕缕的意境,通过描绘荷叶、荷香、荷花表现月夜荷塘的静态之美。作者融情于景,将淡淡的喜悦与哀愁自然融于荷塘之景中。清塘荷韵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成长动态,重在表现莲荷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作者由此得到的欣

19、慰与希望。作者以荷喻人,借荷抒情,借荷明理,渗透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彻悟。【解析】【分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是指上文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对荷塘、荷花的美好印象”分析错误,第二段“旧的思想意识”是指下文的“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

20、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而不是对荷塘、荷花的美好印象。选项分析错误。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作品情感态度的能力。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然后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对文中人物或事物的态度,然后进行概括分析。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然会通过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们的内在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本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以清塘荷景为主角和审美对象,始终把荷叶、荷花当作写作的主体,从播种到生命的萌动、生长、凋落,每一个细节都牵动

21、着读者去体验生命的每一次悸动。本题中,3-6段描写荷花的顽强和旺盛的生命力,记叙作者种下莲花后焦急等待荷花,一等就是三年,直到第三年才长出“细弱单薄”莲芽,漫长的时间,莲花却从不放弃,表现莲花的顽强;第8段描写荷花的优雅风姿,“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清塘中的荷花颜色红艳炫目,高出荷叶许多,迎风摇曳多姿,睥睨一切;第9段描写夏月荷塘的清幽意境,“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2、。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地漂在那里”,荷香悠悠,荷塘寂静,荷叶和荷花相对倒映水中,优美淡然,洒脱飘逸。作者描绘荷花的风姿、神韵、意趣,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第10段“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写出作者对荷花在岁月交替中生长繁衍的关注,通过“梦一定能够圆的”和雪莱的诗句表达作者对生活和大自

23、然的坚定信念。初读本文,以时间为序,一目了然,细细品味,你会摸索到潜藏的情感暗流,从作者对荷花播种之后的切切翘盼,到荷叶萌生之后的哲理之思,再到荷花盛开的闲情逸致,及至对冬日残荷的殷殷祝福,通篇流动着对生命的关注、呵护和挚爱,传达着颂赞生命的主题。抓住荷叶、荷花、落瓣三个意象,也就抓住了荷韵:荷花的“傲”、荷叶的“勇”、落瓣的“静”。这就是荷之“韵”。【6题详解】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总览全文,整体把握。对作品做体验式探究的前提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厘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

24、握。本文写的是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漫长历程,重在写其顽强的生命力,写作者的欣慰和希望,浸透了作者对生命的沉重思索,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文章与其说是写荷花,还不如说是写季老的人生感悟,以荷喻人,借荷抒情,借荷明理。荷塘月色,全文主要写一路行来,伫立观望,以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变化为经,以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为纬来构思全文,重在营造月色清淡、荷香缕缕的意境,通过描绘荷叶、荷香、荷花表现月夜荷塘的静态之美。组织答案时,既要有高度凝练的总结概括,又要紧密结合原文内容,条理清楚地阐明理由。【点睛】在散文中尤其是写景状物散文中,作者表达情感、哲思时总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景物,这类

25、形象,我们称之为“事物形象(物象)”。高考中的散文鉴赏一般会把物象作为考查重点,考查角度有两个:一是物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或物象包含的情感;二是物象在文中尤其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三、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

26、,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丁母忧。五年,调福昌主簿。欧阳修以才识兼茂,荐之秘阁。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

27、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与修注如何?”琦曰:“记注与制诰为邻,未可遽授。不若于馆阁中近上官职与之,且请召试。”英宗曰:“试之未知其能否,如轼有不能邪?”琦犹不可,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节选自宋史苏轼传)7. 用“/”线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 /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B. 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

28、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C. 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D. 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隆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冠,读gun时,可以指的是戴帽子;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

29、礼,一般在二十岁。B. 礼部,隋唐为六部之一,掌管祭祀、学校、科举等事,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C. 苏轼,字子瞻,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D.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为“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是眉州眉山人,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同时跟随母亲学习。刚成年,就已博通经史。B. 嘉佑二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一篇刑赏忠厚论让欧阳修惊叹不已。后来凭借推荐信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感叹:“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30、C. 苏轼担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因岐下每年运输南山木筏,经砥柱之险,常让衙吏破产,他就亲访利害,想办法减少了灾害损失。D. 苏轼有“远大器”之才,被英宗慧眼识中,欲召为翰林,但遭到宰相韩琦的劝阻,经过二论的策试,列入三等,他最终得直史馆。10.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2)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答案】7. C 8. D 9. A 10. (1)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一样的人吗?(2)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解析】【7题

3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句中“也”为判断句,第一句的主语是“轼之才”,其后断句,排除A项、D项。“然后”是固定词组,不可断开,一般放在句首,排除B项。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备的编年体史书”错误。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

32、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A“在十岁的时候就跟随父母,游学于四方”错误。结合“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分析,应该是苏轼十岁的时候,父亲苏洵游学四方。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汝”,你;“为”,成为,做;“顾”,难道。第二句中,“为”,替;“修”,修订;“以”,按照;“进止”,进入停止;“是”,这。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

33、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一样的人吗?”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先前有些想法(见解),口中没能说出来,今天读到这本书,(才发现它)说的是我心里的话啊。”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当时文章晦涩怪异的弊习很重,主考官欧阳修想加以改正,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想定他为进士第一名,但怀疑是自己的门客曾巩写的,便放在了第二名;又以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殿试中乙科。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当避开此人 ,好让他出人头地。”听说这句话的人一开始议论不休,后来才终于信服。服母丧。嘉祐五年,调任福昌

34、主簿。欧阳修因他才能识见都好,举荐他进秘阁。考试作策论六篇,过去人们应试不起草,所以文章多数写得不好。苏轼开始起草,文理就很清晰。又笔答制策,被列入第三等。从宋初以来,制策被列入第三等的,只有吴育和苏轼而已。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经过砥柱的险处,衙门役人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管理制诰之事。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

35、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英宗说:“姑且给他修注一职如何?”韩琦说:“记注和知制诰地位相近,不可马上授予。不如在馆阁中较靠上的官职授予他,而且请召来考试。”英宗说:“考试不知他能否胜任,像苏轼会有不能担任的吗?”韩琦还是不同意,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史馆的职位。(二)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破阵子春景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

36、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注新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祭祀土地的日子。斗草:古代妇女用草进行比赛的游戏。11. 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作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传神地绘景,生动而鲜活,明媚秀润。B. “三四点”、“一两声”或为写实地,更透出幽静与悠长。C. 词下片写少女嬉戏,活泼天真,洋溢着清新的生活气息。D. 整首词语言通俗,激情昂扬,境界阔远。12. 词的下阕写人物,试简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答案】11. D 12. 本首词塑造了一位活泼天真、纯洁无瑕的少女形象。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刻画青年女子形

37、象声音:巧笑。表情和动作:逢迎、笑从双脸生。心理:疑怪昨宵春梦好。【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形象、手法的能力。D“激情昂扬,境界阔远”分析错误,从词中来看,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有两个问题,一是结合下阕分析人物形象,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从词中来看,写青年女子的内容在词的下阙。“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是说趁着这春暮夏初的季节,少女们停了针线,来到这大自然的怀抱里,这时,东边邻居的女伴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她们正好在那条桑田小路上相逢了。“巧

38、笑”二字,捕捉到了“东邻女伴”的声音和神态,用白描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态的描写,由内心到外表塑造了东邻女这一形象。内心真情流露的一刹那,巧妙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读时,使人有似曾相识之感。“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少女们相逢的时候,兴高采烈,欢欢喜喜的,随着,一块儿玩着那斗草的游戏。词中主人公胜利了。这位天真的少女充满着青春的欢乐。她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做的那个好梦,认为那原来是“斗草赢”的兆头,脸上又飞起了笑容。词中没有正面来描写斗草的活动,只用一笔点出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了这位少女不仅聪明,富于想象,而且心灵是那样纯洁无瑕。由此可知,词下阕从人物的声音、神态、

39、动作以及心理等方面塑造了一位天真活泼纯洁无暇的少女形象。四、名篇名句默写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赤壁赋中,描写苏轼夜游赤壁,面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美景,于是饮酒吟诗的语句是:_,_,_。(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修辞,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_ ,_。(3)氓中“_,_”描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与“青梅竹马”意境相近。(4)离骚中多用比兴手法,其中“_,_”两句就是诗人用荷叶、荷花装饰衣着来比拟自己的美德。【答案】 (1). 举酒属客 (2). 诵明月之诗 (3). 歌窈窕之章 (4). 寄蜉蝣于天地 (5). 渺沧海之一

40、粟 (6). 总角之宴 (7). 言笑晏晏 (8). 制芰荷以为衣兮 (9). 集芙蓉以为裳【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属”“诵”“窈窕”“蜉蝣”“沧”“粟”“晏晏”“芰”。第II卷五、语言文字运用14. 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B. 如冯虚御风C. 倚歌而和之D.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通假字)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然后根据平时积累、熟记常见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最后,利用语法知识、根据语境等进行判断。本题中,

41、B项,“冯”通“凭”,乘的意思。故选B。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全属于古今异义现象的一组是( )宁溘死以流亡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 自前世而固然 伏清白以死直兮 佩缤纷其繁饰兮 昼夜勤作息 共事二三年 处分适兄意 叶叶相交通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流亡”: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和祖国。“穷困”:古义:指困难,窘迫的处境;今义:贫穷。“固然”:古义:原本就是这样;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共事”:古义:共同生活;今义:一起工作。“处分”: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处罚。“

4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的总称。故选A。16. 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全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五里一徘徊 便可白公姥 昼夜勤作息 本自无教训逼迫兼弟兄 我有亲父兄 否泰如天地 贵贱情何薄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言文实词中偏义复词能力。偏义复词:是指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成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本题要求选出“加线的词,全部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所给的八个句子中划线词语是偏义复词的有:公姥:意思偏在“姥”,指婆婆;作息:偏在“作”,指劳作;弟兄:意思偏在“兄”,指兄长;

43、父兄:意思偏在“兄”,指兄长。故选B。17.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望:农历十五日举酒属客 属:嘱咐B. 纵一苇之所如 如:往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月光下清波C. 不绝如缕 缕:细丝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端正D.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连都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有【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然后根据平时积累、熟记常见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最后,利用语法知识、根据语境等进行判断。本题中,A项,“属:嘱咐” 错误。“属”应是“劝人饮酒”的意思。故选A。18.

4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A.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B. 侣鱼虾而友麋鹿C.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D.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例句,“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A“东”,名词活用作动词,向东进发;B“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C“舍”,名词活用作动词,筑舍定居;D“歌”,名词活用作动词,歌唱。故选B。19. 对下列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此余之所得也 何为其然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客有吹洞箫者 而今安在哉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况吾与子渔樵

45、于江渚之上 有碑仆道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标志是“此也”;“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何为”应为“为何”;“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标志是“是也”;“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应为“有吹洞箫者客”;“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安在”应为“在安”;“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标志是“者,也”;“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句,标志是“于”;“有碑仆道”,省略句,“仆”后省略介词“于”。是判断句式;是宾语前置句式;是定语后置;是状语后置;是省略句。

46、故选D。20.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11月10日8时12分,“地球第四极”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载人深潜“奋斗者”号成功坐底“挑战者深渊”,深度10909米,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的深度纪录。就在此10多天前,“奋斗者”号在同一海城下潜一举突破1万米(10058米)大关。这连续取得的成就标志着中国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海试取得成功。【答案】11月10日,载人深潜“奋斗者”号成功坐底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深度10909米,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的深度纪录,标志着海试取得成功。【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概括压缩语段的能力。第一句是

47、时间、事件、意义,“11月10日8时12分,地球第四极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载人深潜奋斗者号成功坐底挑战者深渊,深度10909米,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的深度纪录”,压缩为“11月10日,载人深潜奋斗者号成功坐底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深度10909米,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的深度纪录”;第二句补充说明之前情况;第三句是两件事的意义,“这连续取得的成就标志着中国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海试取得成功”,即“标志着海试取得成功”。注意字数限制。21. 仿照示例,选取教材中所学的相关诗歌、诗人再写两句相关的话,使三句话组成排比句。魏晋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厌恶官场,关注个性追求,写下了歌颂田园、渴求闲适的归园田居

48、。【答案】战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枉遭放逐,心系楚国百姓,写下了忧愁幽思、感天动地的离骚。三国时期的诗人曹操,天下大乱,渴求天下英才,写下了延揽人才、祈求完成大业的短歌行。【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能力。仿写时一定要与例句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一致,还要注意内容上的关联。本题示例的结构是:第一句点明朝代、诗人,接着写遭遇的困境,然后写创作的作品。仿写时根据这个结构特点选取相关诗人进行表述即可。六、写作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告别懵懂青涩的少年时代,高中生正张开双臂拥抱五色斑斓的青春。一路走来,是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

49、么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惑着你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还是知识的指引,美丽的憧憬,或者是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有你。一路有你,我的心中有春天;一路有你,我的天空有阳光;一路有你请围绕“一路有你”的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不少于800字;符合文体要求;不得抄袭。【答案】例文一路有你一曲悠远宁静的姑苏行,天籁之响,音音珠玑,我仿佛翻开了那清油灯下泛黄的线装书,来到山谷的江南。那里有一片美丽的河洲,河底漂浮着柔软的水草。嗅着那散发了两千年的蒹葭的晚香,细品那愈加吟诵愈显天真的民风:“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吹笛,恰似吟诗,每每轻按六孔,便

50、如沐浴久旱的甘霖轻松抖去满身的疲惫与倦怠。十年竹笛生涯,十年辗转流连,多少次在冷漠中重拾温情,只感谢一路有你。记得幼年那个孱弱的我那与竹笛不相上下的个头,那气息短弱的断断续续,那细瘦得堵不住笛孔的手指,可就是一个这样的我,却执意地选择了竹笛,不为文人雅士的丝竹之美,只因靠在墙角听老师吹奏时,我曾陶醉过。于是,在人生的路上,我便有你相伴。记得第一次吹一首完整的小河淌水,我手持着你,用我全心全意地投入和热爱,把我的情感付诸你。那一次,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我鼓掌,我喜极而泣,我爱我的音乐。后来的日子,我携着你,你伴着我,就这样心照不宣、义无返顾地走了过来。在你的世界里,我体会到了茂林修竹的清雅丰美,体会

51、到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盛大恢宏,那是一种襟怀天下的气度,那是一种天真无饰的期盼,那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以及与音乐共舞的忘我的潇洒。中考的时候,曾一度冷漠了你。成绩知晓以后,却第一个把喜讯告诉了你。这才发现,一路风风雨雨,早已与你不离不弃。在你的包容下,我的手指随心所欲地跳跃,我的情感毫无保留地抒发。我捧着你,恰似与一个阔别多年的老友相拥。雁过无痕,风吹无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跟随我,品味过春荣夏酷,见证了秋凄冬寒,永不厌倦地听我诉说,为我分担,感谢一路有你。如今一步一步走向高考,我依然不肯离开你。时常一杯香茗,一本书,一曲葬花吟,便是一场异常充实的晚自习。每每吹奏,便仿佛来

52、到花冢之前,与潇湘妃子同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任思绪飞游之后,便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习,仿佛肩负着你无限的希冀。吹奏着你,总感觉到一种歌之即在、不歌亦艳的光荣,引导并抚慰着我。一路有你,我充满力量,一路有你,我一往无前。【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则提供材料的话题作文。从话题来看,“一路有你”,“一路”可以是指一条具体的路,也可以取它的比喻义,写一条抽象的路,如求学之路、人生之路、进步之路、成功之路等等。“一路有你”,意味着这个“你”必须贯穿“我”的这“一路”的全过程。那么“你”指什么?材料中说“是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

53、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惑着你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还是知识的指引,美丽的憧憬”可见,“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你”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如父母、老师同学、某一本书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知识、理想、憧憬、诗歌、音乐等等。因此本题可写的角度很多,可以表达亲情,可以表达友情,可以表达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还可以反映某种兴趣爱好对自己成长的影响等等。另外,标题为“一路有你”,建议考生写作中以第二人称的角度来叙述,这样有利于扣题和抒发情感突出文章主题。行文时可依据标题首先点明“你”的内涵,如把“你”定位为父母,然后通过叙事和描写,展现“你”在“一路”上对“我”的陪伴,表现几个关键点上对“我

54、”的影响,如影响“我”的选择,影响“我”在事情上的成败等,从而表达主题。考生在写作的时候还要关注文体,因为本次要求写作记叙文,所以记叙文体要鲜明。立意:(1)歌颂亲情,如歌颂父爱、母爱的伟大:通过叙写成长之路上父母一路陪伴、影响自己的小故事,歌颂父爱和母爱的伟大。(2)表达感恩之心:如写老师或朋友一个阶段对自己的帮助,表达对老师或朋友的感恩之心。(3)表达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通过写为理想而奋斗的小故事,表达人生路上有理想为伴,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素材:1.每一次看到你,都感到亲切;每一次看到你,都感到愉悦,内心充满着无穷的力量。儿时的我喜欢那种与纸张磨搓的感觉,心中有着一阵莫名的悸动,用一双好

55、奇的眼睛往你里面窥探。不知不觉,爱上你那指间的世界。闲暇时翻阅着,跟着你童话般的思绪行走着,想象着那美好的一切。你让我想到海面上盖着一座水晶房,里面住着你和我,想象着我在和你倾心交谈有时渴望白云上开满了花朵,我和你在周游列国。彼时的你和我,幼稚而又可爱,懵懂亦很快乐。从那时起,我便爱上你,爱上与你一起行走的感觉2. 细细一想,从我出生到现在,也是有了十来年的岁月。在这十来年的成长路上,或风雨交加,或阳光明媚;或荒凉寂寞,或鸟语花香。您总是不弃不离地陪在我身边,为我做前进路上最美的太阳。因此,一路有你,一路花香。十三年前,是您用您那炙热的手,捧起了呱呱落地的我,用爱用责任,汇成羽翼,小心的保护着

56、我。3. 也是这羊肠小道,喜欢疯跑的我又将奶奶甩得远远。然而一个踉跄,便重重摔了一跤。鲜血从膝盖上不断渗出,我的眼泪断了线似的从眼眶里涌出。吓坏的奶奶索性小跑过来,口中批评,而目光却慈爱而急切.夕阳西下,我趴在奶奶温暖的背上,伤口不再隐隐作痛,斜偎着脑袋,幸福的口水从我的嘴角漏出,如夕阳渲染了天空,沾湿了她的衣服。这一路走来,一路风雨,夹杂着恐惧与孤单;然而,奶奶,一路有您,风雨相携,我知道,我能战胜一切,迎接阳光。4. 还记得是年幼的女童,蜷缩在空白的尽头,于是你来了,带来自古无名的风,一页一页的婆娑影绰了一个朝代又一个盛世的风华,墨痕如昨,血泪殷然,你牵了我的袖,行走于空白之中的水墨山河,览宋夜高悬的明月,赏唐朝璀璨的繁花,“歌窈窕之章”的洒脱超然,“呼作白玉盘”的温柔浪漫,于是你笑,从沙场的“黄花分外香”到小楼的“落木萧萧”,你牵着我的袖,一路走过古旧的未央,满口余香。行文结构:首先由一曲悠远宁静的姑苏行开篇,引出十年的竹笛生涯;接着以墙角老师吹响的笛音引出“我”与“你”的结缘,让“我”幼小的心灵,多了一位相随的伴侣;然后写竹笛抖去满身的疲惫与倦怠,伴“我”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伴我一步一步走向高考,行文中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笛音给予“我”的精神抚慰,写出了“我”对竹笛的一往情深;最后收束全篇,呼应开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