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5764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共70分,第卷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填涂在答题卡上。 2请将各题答在相应位置,写在该题框外无效。第I卷(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最富诗意的职业 中国自古就是“诗的国度”。上下五千年,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中,留下了诸如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各种诗歌形式。其中有许多经典名篇名句,至今仍广为流传。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最富诗意的职业。而正

2、是这个职业的出现,才让我们今天品读到更多当时精彩的诗篇。这个职业有个动听的名字采诗官。在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最古老的一种。中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夏书胤征已有采诗的记录。流传至今的诗经,当初就算是一部官方颁布并为社会认可的标准选本。春秋以后,因为长年征战不休,采诗制度无法贯彻。秦朝虽然已有乐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没有采诗之实。西汉刚刚建立之时,经济凋敝,乐府机关也只能习常肄旧,无所增更,勉强维持而已。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变得大为雄厚,乃扩大乐府的规模,采诗夜诵。到了东汉,采诗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广求民瘼,观纳风谣”,汉和帝则派遣使者“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

3、。采诗官的工作主要是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采诗官在属于他们的时代里,事实上担当了国家民意调查员、新闻记者和国家诗歌记录者。汉书艺文志曰:“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政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采诗官一诗中也写道:“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若求兴谕规刺言,万句千章无一字”由此可见,采诗官为古代诗篇的流传和采集做出了很大贡献。采诗官是一个以诗歌的名义走遍天下的职业,因此其本身也充满着诗意。民间的疾苦往往通过采诗官收集整理的民歌为统治者所了解。可惜,历史久远,我们已

4、无法知道这些采诗官的名字,他们已经在历史的深处浓缩为一个名词,我们无法看清他们的脸。但是他们或许想不到,他们在那些沉沉的夜里刻下的象形文字,将会成为一个古老国度的文学头,正如蜜蜂在采花的时候也从没有想到过,它们会带一个声势浩大的人间的春天。1下面关于“采诗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我国古代如果没有这种最富诗意的职业“采诗官”,我们今天就很难品读到更多当时精彩的诗篇。 B在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悠久历史中,采诗官是最古老的一种职业。 C采诗官以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为主要工作,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为目的。 D采诗官的职业富有诗意,与其走遍天下时凭借着诗歌的名义密切相关

5、。2下面的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采诗官在诗歌方面贡献很大,可惜在古代时这个职业却不为人知。 B采诗制度历史久远,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中断,汉武帝时,开始恢复并逐渐光大。 C历史上有文献资料记载过采诗官的工作,可证明其在古代诗篇的流传方面的作用和采集诗歌时的艰辛付出。 D采诗官通过收集整理民歌让统治者了解到了民间的疾苦。3下面的分析和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古代诗歌的许多经典名篇中,有不少是通过采诗官才呈献给后人的。 B采诗官的成就,与统治者的重视、社会的稳定繁荣程度,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 C采诗官的工作虽然是采诗,但因为他们接触基层,

6、往往能够发现反映重大社会问题。 D采诗官的名字在古代是保密的,而且也要化装蒙面,所以他们其实是无名英雄。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

7、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凡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

8、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日:“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常平:官仓名。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甫冠,名闻四方甫:刚刚。B度常平不足赡度:估计。C实欲携贰其徒贰:使有贰心D少与王安石游游:旅游5给文中加波浪线句断句正确的是()(3分) A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 B巩饮食冠裳之假以

9、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 C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 D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巩既有为官的才能又有文学盛名,但长时间在京城以外各地方官任上调调去,他却不以为意,这表明他对名利地位的淡泊。B曾巩作越州通判时,在灾荒之时全力筹集粮食,使百姓就近不过度花费就能购买,是为老百姓谋利益的。C在齐州作知府时,豪强周氏之子仗恃财势侵害百姓,为非作歹,州县官吏无人敢过问,曾巩却果断将其绳之以法。D曾巩文采非凡,作文曾被文坛巨匠欧阳修称奇,成年后,文章让朝野上下都很

10、震惊,越写越成功。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6分)(2)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客中九日 明王灿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8诗歌的后两句哪个字运用非常巧妙,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9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请结合这首诗歌谈谈情景的妙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闲垂钓碧溪上, 。受任于败军之际, 。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

11、矣焉哉!亦余心之所善兮,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挟飞仙以遨游,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朱自清先生冯至远在二十五年前,我读到过一部诗集雪朝,是六个人的合集,其中有一位是朱自清。封面是黄色的,里面的诗有一个共同趋势:散文化,朴实,好像有很重的人道主义的色彩。那本诗集现在已经很不容易得到了,并且里边的诗我一首也不记得,但根据我模糊的印象,我可以说,假如雪朝里的诗能够在当时成为一种风气,发展下去,中国新诗也许会省却许多迂途。只可惜中国的新诗并没有那样发展下去,中间走了许多不必要的歧途,而雪朝中的六位作者也在中途有的抛掉了诗,有的改变了作风。其中真能把那

12、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不但应用在诗上,而且应用在散文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据我所知,怕只有朱自清先生吧。我最初遇见朱先生是在一九三二年的夏天,那时我住在柏林西郊,他在清华任教,休假到伦敦住了一年,归途路过柏林。我请他到我住的地方谈过一次,过了几天又陪他到波茨坦的无忧宫去游玩过。他很少说话,只注意听旁人谈讲;他游无忧宫时,因为语言文字隔阂,不住地问这个问那个,那诚挚求真的目光使回答者不好意思说一句强不知以为知的话。此后他就到意大利从威尼斯登船回国了。三年后,我也回国了,和他却很少见面,见了面也没有得到过充足的时间长谈。至于常常见面,能谈些文学上问题,则是共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书的那几年。 他谈话时

13、,仍然和我在柏林时所得到的印象一样。他倾心听取旁人的意见,旁人的意见只要有一分可取,他便点头称是。他这样虚心,使谈话者不敢说不负责任的话。他对我的确发生过这样的作用。我不知道别人在他面前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觉,但愿他的诚挚和虚心这最显示在他那两只大眼睛上曾经启迪过不少的人,应该怎样向人谈话! 由虚心产生出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结为朋党,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意见,但他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去年五四,北大举行文艺晚会,我和他都被约去讲演,我在讲演时攻击到战前所谓象征派

14、的诗。夜半回,他在路上向我说:“你说得对!只是有些过分。”今年七月四日,我到清华去看他这是我最后一次见他他已十分憔悴,谈起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他尽管不以他为然,却还是说:“他读了不少的书。” 一个没有偏见的、过于宽容的人,容易给人以乡愿的印象,但是我们从朱先生的身上看不出一点乡愿的气味。一切在他的心中自有分寸,他对于恶势力绝不宽容。尤其是近两年,也就是回到北平以,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他有愤激,有热烈的渴望,不过这都蒙在他那平静的面貌与朴质的生活形式下边,使一个生疏的人不能立即发现。他最近出版的两部论文集论雅俗共赏和标准与尺度是他最坦白的说明。他一步步

15、地转变,所以步步都脚踏实地;他认为应该怎样,便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 不幸他在中途死去。中国的新文艺失却一个公正的扶持人,朋友中失却一个公正的畏友,将的新中国失却一个脚踏实地的文艺工作者。 现在我如果能够得到雪朝那本诗集,再把他历年的著作排列在一起,我会看见他在这一世纪的四分之一的时间内走着一条忠实朴素的道路。一九四八年,北京(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以与朱自清先生交往的时间为线索,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突出了朱自清先生“忠实朴素”的特点。 B本文写朱自清先生,却从诗集雪朝写起,因为朱自清先生是雪朝的作者之一,通过

16、雪朝很自然地引起对朱自清先生的回忆,也是为了表现朱自清先生质朴的品质。 C文中的“迂途”指的是诗歌发展走的不必要的歧路,“乡愿”指对家乡有深厚情感的人,“畏友”指能严正指出自己错误的朋友。 D文中划线的句子是朱自清先生对作者的委婉批评。这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对朋友的宽容即使朋友说错了,也要先肯定。 E文章第五段结尾说“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中国人都会知道得清楚”,“知道”的内容应该是保持做人的忠实朴素。(2)文章结尾一段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6分)(3)文章写了朱自清先生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简析。(6分)(4)朱自清先生对人过于宽容,甚至肯定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读了不少书”,而第五段又说

17、他“绝不宽容”,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探究。(8分)第卷(表达题 共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正因为朱光潜先生对西方美学和传统美学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艺术价值的学术著作谈美书简。B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C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D6月8日,波兰和希腊将上演揭幕战,拉开欧洲杯的大幕,为了看球赛的实况转播,小赵早早就打开电视,目不交睫地盯着荧屏。1

18、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艾滋病不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致人过早损命夭折,而且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耗去高额的医疗费用,延缓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B建设部要求,各地要重视风景名胜资保护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风景名胜资的真实性和完整性。C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招募工作正式启动以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积极响应,仅北京地区三天内报名人数就突破4万。D商场保安员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不是执法机构,擅自打人行为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1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最连贯的一组是()(3分)为了达到一种万众跟随奥运火种的神圣感,国际奥委会

19、对火种和火炬接力的要求十分严格。国际奥委会相信这种纯净的火种能够代表奥运会所倡导的和平、友谊、团结和进步。如果火炬熄灭,也只能用火种灯里的火种点燃。而在火炬接力过程中,只能有一个传递队伍,一条路线。火种必须是在奥林匹亚山脚下用凸透镜采集的太阳光。A B C D15阅读下面报道,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5字)(5分)(发布时间:2015-01-12 144513:山西晚报)今年春运期间,太原铁路局将招募400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春运。太铁即日起将在各大高校现场组织报名,具体报名事项可到学校团委咨询。 2015年春运将至,太原铁路局团委面向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高校,

20、招募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到各个客运站为旅客提供候车引导、信息咨询服务,同时,还将为“老、弱、病、残、孕”旅客提供重点服务。 太原铁路局有关人士表示:此次招募将在各大高校进行,学生报名后,还要通过多轮面试和考核,并对其进行安全知识、业务常识、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综合培训。春运期间,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将亮相太原铁路局多个重点客运站。16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要求三个句子构成排比。(6分) 一个人,是一个简单的单词;一群人,是一段激动人心的语句;一族人,是一部不朽的生命诗篇。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

21、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后,教授语重心长地对新生们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700字的文章。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讲评一现代文阅读总述:本文话题是古代采诗官。文章标题赋予其“最富诗意”的特点,从其“不为人知”谈起,

22、讲了这种职业的特点、延续、职责及意义。有理有据,阐述分明。2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答案与解析:A(原文首段说“然而,不为人知的是,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最富诗意的职业。”意思是,与流传很广的诗歌相比较,后人不了解古代采诗官这个职业)。3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内容及作者观点的理解、评价能力。答案与解析:D(原文末段“可惜,历史久远,我们已无法知道这些采诗官的名字,他们已经在历史的深处浓缩为一个名词,我们无法看清他们的脸。”只是形象地说明,采诗官的名字没有历史记载,我们只能知道采诗官这个职业。)二古诗文阅读(一)古文阅读总述:本题改编自必修二兰亭集序 赤壁赋测标题原文。在测标后的补标过

23、程中,学生应该基本理解本文大意,基本掌握本文常见文言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各题做了适当的改编,以期活用考查。5命题立意:考查断句。答案与解析:B(这类试题的解答,一看语境,看上下文的意思;二看提示性的词语,如“之”。 “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6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理解。答案与解析:D(“上下驰骋”是“连通古今”之义。能读通读懂全文是作答正确的前提,而读通读懂须将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落实准确,这也依赖于平日的积累与训练。)7命题立意:考查翻译能力。答案与解析:结合语境理解大意,要遵循“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的翻译原则。(1)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

24、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区处”1分,“猝集”前的省略主语“军队”1分,“猝集”后的省略宾语“的问题”1分,“师”1分,“市里”1分,句意1分)(2)当时擅长写文章的人,很少能有超过他的。(“一时”1分,“工”1分“,鲜”1分,句意1分)附参考译文:曾巩字子固,是建昌南丰人。生就敏锐聪明,读几百字的文章,脱口就能背诵。十二岁时,试着写了一篇六论,提笔就成,言辞很壮美。刚刚成年就名闻四方,欧阳修看到了他的文章,认为很奇特。曾巩嘉祐二年考中了进士。出京做了越州通判。时值荒年,曾巩考虑到平常的粮食不足供给,而且乡里的百姓,不能都到城镇中。于是通告所属各县,劝富人

25、拿出自己的粮食,总共十五万石,比平常的价钱稍高些卖给百姓。百姓能够就近买到粮食,不出乡里吃的就很充裕。又贷给百姓种子,让他们随着秋天的赋税偿还,农事没有荒废。曾巩在齐州当知府,他的治理方法是以快速治理奸恶盗贼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蛮横放纵,残害百姓,势力能撼动权贵豪门,州县的官吏没人敢查办他,而曾巩则抓捕并用法律制裁了他。章丘有些百姓在村落里聚集结伙,号称“霸王社”,打架抢劫争斗随意拘禁,没有不如愿的。曾巩将其中三十一人发配流放,又嘱咐百姓结成五户一保,让监督察看霸王社人员的动向,发现盗贼就击鼓互相支援。(结果)每次发案都能捕获盗贼。有一个叫葛友的,名字在追捕之列,一天,他主动自

26、首。曾巩请他吃饭并让他穿戴齐整,借给他马匹和随从,用车运载奖赏的金银和丝织品跟随着他,在四方巡行夸耀。其他盗贼听说后,很多人出自首。曾巩表面上看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

27、都不知道。(曾巩)后又被调任明州、亳州、沧州。他身负有才能的名声,可却长时间在京外调官,人们都说他仕途不畅。当时年轻一辈纷纷露出锋芒,曾巩把这些看得很淡泊。他经过京城,神宗召见他,犒劳慰问十分宠幸,于是留下他在三班院当判官。他上疏议论经费问题,神宗说:“曾巩把节约资财作为理财的关键,世上谈论理财的,没有说到这点的。”曾巩生性孝顺友爱,父亲死了,他侍奉继母更加周到,在衰败单薄孤弱之中,抚养四个弟弟、九个妹妹,无论他们作官、求学、婚嫁,全都尽了自己的力量。曾巩写文章,连通古今,愈愈精,从“六经”出发,衡量比较学习司马迁和韩愈的为文之道,当时善于作文写诗的人,很少有人能超过他。年轻时与王安石交往,王

28、安石当时声誉不大,曾巩将他引荐给欧阳修。王安石得志后,曾巩对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经问曾巩:“王安石是怎样的人?”曾巩回答说:“王安石的文章学问和行为道义,不在扬雄之下,但因为他吝啬的缘故所以比不上扬雄。”皇上说:“王安石对富贵看得很轻,怎么说他吝啬呢?”曾巩说:“我所说他吝啬,是说他勇于作为,但吝啬于改正自己的过错啊。”神宗赞同他的这个看法。8命题立意: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答案与解析:具体题型为炼字题。此类题一般作答要点是释意、描述及其表达效果,如果有手法也应指明。“笑”字运用非常巧妙。(点出“哪个字”1分)黄花笑关山客在家人团聚齐登高的重阳日却独自在异乡登高。(解释词意句意1分)运

29、用拟人手法,赋予黄花以人的情感。(说出表现手法1分)此句从黄花的视角看关山客,反映了他一种无可奈何远涉关山离乡在外的孤寂心情,以“轻松”笔调巧妙地写思乡怀亲之情。(答出诗人情感2分)9命题立意: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能力。答案与解析:学生需扣文本,结合诗歌内容作相应解读。作答应条理。这首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答出情景关系2分)前两句先是以细腻的描写点出了重阳节的景象,“细雨”、“阴云”、“寒塘”、“夕阳”、“飞阁”,(答出前两句重点意象1分)境界迷茫却不尽孤寂;(答出前两句表现的情感1分)后两句写异乡登高满目黄花,(答出后两句景物特点1分)让人生出淡淡的乡愁,(答出后两句表现的情感1分)至

30、此景与情交融为一体。(三)名句名篇默写10命题立意: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答案与解析:忽复乘舟梦日边奉命于危难之间信誓旦旦虽九死其犹未悔而不知其所止抱明月而长终(需提醒学生日常背诵要建立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前提之上。书写要正确规范。)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总述:本文以与朱自清先生交往的时间为线索,运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突出了朱自清先生“忠实朴素”的特点。文章平易朴实,设题难度居中。11(1)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思想内容、结构、艺术手法及语言等方面的分析理解能力。答案与解析:AB(C项,“乡愿”指的是外貌忠诚谨慎,实际上欺世盗名的人。“畏友”指的是自己所敬畏的朋友。D文中划线句子主要是为了表现朱自清对待

31、他人公平没有偏见,对于每个文艺工作者都给予了所应得的地位,不轻易抹杀任何一个的努力。E项,“知道”的内容应该是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发展)(A3分,B2分,共5分)(2)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结构分析能力,具体考查某文段在文中的作用。答案与解析:不可以。最后一段与第一段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3分)用雪朝收束全文,高度概括朱自清先生的质朴精神和对中国新文学的贡献。(3分)(此类题的作答,需先对文本有一个整体把握,分析文本某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从内容、结构等方面入手。)(3)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考查筛选整合能力。答案与解析:要点:与人谈话保持诚挚和虚心的态度;对待他人公平,没

32、有偏见;对恶势力决不妥协宽容;做事情坚持原则(或公开),脚踏实地。(每答对一点并结合文章分析得2分,满分6分。)(相关语段是26段,第2、3段为一层,第4段为一层,第5、6段为一层。)(4)命题立意:考查对文本相关问题的探究能力。答案与解析:示例:不矛盾。(2分)朱自清先生的宽容,指的是他身上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每个文艺工作者的肯定,这也是他对新文艺支持的一种表现。(2分)他对所谓象征派的诗以及一个过于主观的批评家的态度上,可以清楚地表现出这一点。(2分)“绝不宽容”是指向恶势力的,他的文字与行动无时不在支持新文艺以及新中国向着光明方面的发展。(2分)(作答探究题首先要表明观点,其次要结合文

33、本展开分析,还要层次清楚。)四语言文字运用12命题立意:考查正确理解使用成语的能力。答案与解析:B(见仁见智 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等闲视之:当做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敝帚自珍: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本题改编自综合二、囚绿记诗经两首离骚同步检测、综合四、综合三。)13命题立意: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答案与解析:C(A项“致人过早损命夭折”语意重复、“不仅而且”语序不当。B项“各地要重视风景名胜资保护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句式杂糅。D项“职责不是执法机构”,主宾搭配不当,“擅自”主语

34、不明。)(本题改编自综合三、游褒禅山记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孔雀东南飞(并序)诗三首同步检测。)14命题立意: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答案与解析:D(这一段是主要是谈国际奥委会对火种和火炬接力的要求,故第句为首句,排除AB两项;按第句“对火种和火炬接力的要求”的内容,应先谈“火种”,再谈“火炬”,因而接下是两句,排除C项。)(改编自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等同步检测)16命题立意: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答案与解析:示例一朵浪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是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是一部欢乐生命的乐章。(此类题,一要仿内容,二要仿句式,三要仿修辞。例句显示:所写的句子必须包含有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所选的本体必须是由个体到群体的递进,内容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由个体到群体的递进)。)(每个句子2分,注意比喻、排比两种修辞,句子之间递进关系)(改编于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同步检测)五作文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