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课 小题专练1、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强调:除非欧洲的各个部分在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协调一致,否则欧洲复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取得欧洲经济及军事的协调乃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这说明( )A. 欧洲统一符合美国利益 B.美国马歇尔计划顺利实施 C.欧洲市场威胁美国霸权 D.美国创建北约以对抗苏联2、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发给华盛顿一封“八千字电报”,认为苏联在最大限度地发展武装力量,并以此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对此,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战后苏联积极扩充势力范围B.电文主张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C.美苏“冷战”促使世界分裂D
2、.美苏开始进入“冷战时期”3、“两极格局”就是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世界权力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它们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下列不属于两极格局形成原因的是( )A.历史文化的差异B.国家利益的冲突C.意识形态的对抗D.力量对比的变化4、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扩张中,高喊着美英有义务和责任“保卫自由世界免受共产主义的影响”;基辛格认为斯大林的“最高原则还是装上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苏联国家利益”上述观点表明( )美苏对抗中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维护国家利益是美苏的根本目的美苏为其对外扩张寻找合适借口这种行为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A.B.C.D.5、有海外媒体提
3、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A.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B.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C.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6、2012年9月17日,中国金融40人论坛指出:“今天的世界需要新的马歇尔计划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打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瓶颈,并给高收人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这里的新“马歇尔计划”与1947 年马歇尔计划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A.以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为目的B.以全球基础设施为主要投资范围C.以扩大资本在全球的流动为手段D.对
4、促进高收人国家的发展更有利7、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拋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8、 “当柏林墙竖立之后,华盛顿感到舒了口气。虽然肯尼迪公开谴责这是对边界的野蛮封锁,但实际上认为柏林墙是结束柏林危机的转折点。”这是因为“柏林墙”的修建( )A.减少了美苏直接冲突的可能B.遏制了苏联势力进一步扩张C.便利了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D.为美国组建北约提供了借口9、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
5、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拋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10、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11、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
6、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火药味”主要体现在( )A.杜鲁门主义B.古巴导弹危机C.朝鲜半岛分裂D.柏林墙的修建12、“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的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了核战争,使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在人类进入核时代以来,在美苏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中,没有任何一次危机达到如此惊心动魄的程度。”“这场危机”( )A.拉开了美苏双方“冷战”的序幕B.体现了当时紧张的国际局势C.由美国发起以苏联妥协告终D.是局部热战的一个典型表现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除非欧洲的各个部分在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协调一致”可知是指西欧国家的联合;由材料“因而
7、取得欧洲经济及军事的协调乃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可知美国对西欧联合的态度;故可知西欧联合有利于美国的冷战政策,符合美国的利益,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马歇尔计划的信息,而是强调欧洲统一符合美国利益,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欧洲市场威胁美国霸权的信息,而是强调欧洲统一符合美国利益,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北约组织,也没有涉及对抗苏联的信息,而是强调欧洲统一符合美国利益,排除D。 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本题实际上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相关内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46年 2
8、月”、“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只是材料一个方面内容的体现,不够全面和核心;CD两项“美苏冷战”,不符合史实,1946年时还没有开始冷战,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发表才标志着冷战开始。进一步可知,B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 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均推行霸权主义,双方因国家利益上的冲突,由战时合作走向对抗;美苏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也是两极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之抗衡的国家,因此美国视苏联为其称霸的障碍而采取对抗手段。因
9、此B、C、D三项均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故答案为 A项。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出现,引发了美苏之间激烈的军备竞赛。 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但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 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故“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马歇尔计划援助的对象是西欧,推动西欧经济的发展,导致东西欧的对峙,故选A项。B项是雅尔塔体系;C项说法错误;D项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据
10、材料信息“新的马歇尔计划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打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瓶颈”“给高收入国 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可判断A正确。 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极格局的形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20世纪50年代”的时间限制。 A,B两项是在1947年提出,C项是在1955年形成的,D项是在20世纪60年代。综合分析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 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柏林墙”的修建作为缓冲,减少了美苏直接冲突的可能,A项正确。B项“遏制了”与史实不符,错误:柏林墙开始修逑于1961年,此时马歇尔汁划早已结束,C项错误;1949 年北约建立,D项错误。 9答案及解析:答
11、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极格局的形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20世纪50年代”的时间限制。 A,B两项是在1947年提出,C项是在1955年形成的,D项是在20世纪60年代。综合分析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 10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冷战的特点。材料强调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这一行为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排除B项;题干时间是1948年.而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1949年成立.排除C项:题干体现了美苏在柏林存在对抗,同时又没有采取直接军事冲突的方式.故D项正确。 1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下的热战。杜鲁门主义是一种理论. 并不是“火药味”的体现.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美洲而不是在亚洲,故B项错误;美苏冷战导致亚洲朝鲜半岛的分裂.并引发了后来的朝鲜战争.体现了“大药味”故C项正确。柏林墙的修建是在欧洲而不是亚洲.故D项错误。 1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巴导弹危机。拉开美苏冷战序幕的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及地理位置等可以看出该事件为古巴导弹危机,其体现了当时紧张的国际局势故B项正确;古巴导弹危机由苏联发起,以苏联妥协告终,故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的一个典型表现,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