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4117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问题导读单 过关检测 真题回放 随堂演练)第2-4课《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4课 秦至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演变复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 强。 (2)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历程及顺序。 【 问 题 导 读 单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些理论和认识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1)经济根源: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巩固其统治地位。(2)社会根源: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吸取前朝诸侯割据的教训,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秦统一后,六国残余势力还很大,只有加强中央权力,才

2、能维护统治。(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西汉儒家董仲舒进一步完善了君主专制理论。)(4)政治基础: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瓦解。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际上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专制主义与民主政体相对立,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简单地说,该制度就是:地方权

3、力集中到中央,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皇帝)。 二者之间的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主义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3.特点: 皇权至上原则;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宣扬“君权神授”; 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4. 历史作用 积极作用: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

4、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 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箝制了思想。 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发展历程 (一) 萌芽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做出建立县制的规定,韩非子提出中央集权的法家思想。 (二) 确立秦朝 1 背景: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秦王嬴政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1)国家最高权力中心皇帝制度 特征

5、:特征:皇帝独尊。创制与“皇帝”有关的一系列专用称号。皇权至上。政治、经济、军事、立法、司法等一切大权于一身,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岳麓表述为“皇权专制”,并认为是皇帝制度的核心。)皇位世袭。 影响:在特定时期,皇帝制度在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反抗外来侵略等方面,起过积极作用。但是,皇帝是国家政治事务唯一的最高决策者,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帝个人的素质,直接影响政局是否稳定;(岳麓)皇帝制度是政治动荡、统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根源。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内容: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史称“三公”。左、右丞相为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主管军事(史料未载秦朝

6、有谁出任该职,后人推断虚有其位,秦始皇亲自掌兵);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传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系统。丞相之下设立“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 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各司其职,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高权力完全操纵在皇帝手中。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等官职专为皇室而设,是为皇帝私家服务。参政方式:三公九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供皇帝裁决。“朝议”的作用是,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 (3)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 渊源: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

7、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立郡、县等。 秦朝郡县制的设立:鉴于周朝分封制导致后来周天子权威削弱的教训,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彻底废除前代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内容:郡由中央政府直辖。郡设郡守、郡尉和监御史(也称“郡监”),分掌行政、兵事和监察职责。郡下设县,由县令(不满万户称县长)主持政务。(岳麓:乡有乡吏,里有里典。乡吏有“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循禁贼盗”)。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亭”(与乡、里无隶属关系)。郡县乡里,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行政体系。 特点(与分封制相比):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且不能世袭。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没

8、有封地。 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从血缘国家向地缘国家的过渡);基层百姓成为编户齐民,国家因而掌握稳定的赋税、徭役与兵源;管理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4)思想控制:焚书坑儒,挟书律。钳制思想,破坏文化,激化社会矛盾,是秦朝短期而亡的重要因素。 (三) 巩固两汉时期 1 中央集权的加强:郡国并存:汉高祖平定天下后,吸收周朝和秦朝教训,实行郡国并存的地方行政体制。后来,封国日益强大,威胁中央政权,汉景帝时酿成了吴楚七国之乱经过汉景帝“削藩”和汉武帝“推恩令”,王国势力被削弱,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能

9、衣食租税,封国名存实亡。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东汉末年,州成为郡的上级机构(刺史改称州牧),地方行政体制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2 君主专制的加强:西汉武帝时期,频繁更换宰相,并设“内朝”牵制“外朝”。“外朝”指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等官僚体系。“内朝(又称中朝)”由皇帝的亲信、侍从、秘书等宫廷机构组成,长官为尚书令、侍中,以大将军、尚书为首的“中朝”成为真正的决策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则逐渐变成执行政务的机关(内朝对重要的政事先做出决策,丞相府变成了单纯的执行机构)。附:(人教)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

10、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北师大)东汉光武帝正式设置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下分六曹办事,连九卿的职权也被侵夺,三公逐渐成了虚衔。尚书台职权的扩张,又引起皇帝的疑忌。三国时,魏文帝另设中书省执掌机要,而将尚书台变成了纯粹的执行机构。到了南北朝,门下省又成为参与决策的机构。 (四)完善隋唐时期 1 中央集权方面:唐太宗时,又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地方体制变为道、州、县三级。后来的五代、宋、辽、金,基本上维持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唐朝中叶遭遇了“安史之乱”,叛乱平定后,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掌握行政、财

11、政和军事大权。唐代置节度使,本意是由中央派全权大使去剥夺地方职权以强化中央集权,结果适得其反,后发展成为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2 君主专制的加强:隋唐时期,三省六部,相权被一分为三。隋文帝创立三省六部制。唐初,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分掌决策、审议和政务执行(分工原则:“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三省合作,分工明确,减少决策失误(岳麓:提高了办事效率);相互牵制和监督,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附:宰相由少变多,既有防止宰相专权的一面,有时也有弥补个人才干不足等原因。

12、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管理文职官员,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兵部掌全国兵籍及武职官员,刑部主管刑罚及审核刑名,工部主管全国工程事务。三省共同议事的地方是政事堂,后来凡参与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宰相权力进一步分散。唐中叶以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三省长官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另,因李世民即位前曾任尚书令,该官职后来轻易不授,以尚书仆射代行尚书令事。 (五)加强和发展宋元时期 1 中央集权的加强 (1) 宋代 措施:政治上:削实权。北宋初年,

13、宋太祖为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为防止知州权大难制,实行“三岁一易”),派通判负责监督,各州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军事上:收精兵。抽调各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财政上:制钱谷。各路设转运使(其官衙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司”),把地方赋税绝大部分运送中央,地方只保留少部分用作开支,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影响:从权、兵、钱三方面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避免了唐末五代以来武人割据、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但矫枉过正,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军队战斗力减弱;冗官、冗兵、冗费使国家财政危机。 (2) 元代 措施:行省制度。在

14、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有学者称元朝的行省是“流动的中央政府”,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京畿周围(称“腹里”,今京津晋冀鲁一带),由中书省直接管理,西藏由中央宣政院直辖,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直属于宣政院)管理。 意义: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忽必烈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促进了各民族交流和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加强;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15、;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划分行政区划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 君主专制的加强 (1) 宋代:二府三司,继续分解宰相权力。宋初以“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为最高行政机构,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的正式官名,简称“同平章事”。同时,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权(枢密使有调兵权但无领兵权);设三司使(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分割宰相财权(称“计相”)。三省六部制并没有使行政权、财权、军权完全分开(尚书省下有户部、兵部),到宋代,军权、财权被完全从相权中分割出来。 (2) 元代:一省二院,相权反弹。(忽必烈改制)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

16、省也称都里),六部归入中书省;枢密院掌全国军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威胁皇权(当初未采用三省制而采用一省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 (六)强化衰落明清时期 1 中央集权的加强 (1)明:洪武九年(1376),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元朝行省制度,在地方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分立,相互牵制,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 (2)清(人民版内容):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兼管蒙古、新疆、西藏行政。确立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

17、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用掣签于金瓶以确定活佛转世人选),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改土归流。从明朝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土尔扈特部回归,说明中华民族有很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雍正皇帝还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2 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丞相制度的废除 原因:明初承袭元制,在朝廷设中书省和左右丞相,丞相统辖六部,总揽全国政务。丞相胡惟庸骄横

18、跋扈,擅权专恣。明太祖朱元璋吸取了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为了巩固皇权,加强统治,朱元璋决定废除宰相。 丞相制度的废除: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丞相,撤中书省,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结果:皇帝集君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到达新的高度;但又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内阁制度的建立 原因: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遇到大事也无人商量。 建立及发展演变的历程: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侍从顾问(内阁雏形)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明宣宗时阁臣获得票拟权明英宗时,票

19、拟制度化,成为阁臣的一项专职。 性质:明朝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评价:阁臣的升降和职权的大小全由皇帝决定,票拟的采纳与否也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内阁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内阁首辅也不是法定的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虽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和职位,而是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内阁的建立实际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注:群臣奏章在呈皇帝批示以前,由内阁学士把批阅建议写在纸上并贴在奏章上面,叫做“票拟”。皇帝对内阁意见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

20、”。“批红”多由司礼监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明朝废除宰相最大的弊端就是使司礼监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明朝中后期,皇帝多不上朝,导致太监乱政,其原因就是皇权过分集中。宦官参政,干预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是导致明朝政治黑暗的重要原因。曾经在万历、天启年间两度出任内阁首辅的叶向高在纶扉奏稿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执掌,终以贾祸。”明代内阁的作用,关键在于阁臣能否得到皇帝重用及其办事效能的高低。自明朝第六位皇帝朱祁镇(年号正统)以后近百年间,内阁并无多少实权,权力操于宦官之手。自嘉靖中叶至万历初年的五十余年间,大学士夏言、严嵩、张居正相继入

21、阁成为首辅,内阁真正成为国家中枢机构。张居正死后,阁材乏人,宦官逐渐窃持权柄,魏忠贤擅权乱政,组成阉党内阁。到崇祯一朝,内阁已徒具形式,有名无实。另有观点认为:从明代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开始,用六部尚书、侍郎兼殿阁大学士,阁臣权力渐重。明中叶以后,阁臣又有了首辅、次辅和群辅的区别。首辅拥有票拟权,位极人臣。随着时间的推移,阁权代代积累,明中叶以后的殿阁大学士已经掌握了一部分宰相之权,已不是最初的皇帝“顾问”了,首辅已成为实际的宰相。 (2)清朝 军机处的设置:清初沿用内阁六部,但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时设南书房把中枢机构权力一分为三。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

22、 职责:专门处理前线的奏报和诏令。后来,由单纯处理西北军务扩大到处理全国其他事物。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必须秉承皇帝旨意行事,其作用只是上传下达。(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 特点:简: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人员精干;速: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后直接交相关部门执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办事效率较高;密:地处宫

23、廷,外界干扰少,外官不得擅入,机密性能强(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军机大臣全为兼职,由皇帝临时任命,没有制度上的保证,军机处始终不算正式衙门。 作用: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军机处有利于皇权专制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皇权的扩大。)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其他制度 1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 世官制(先秦):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按照宗法血缘关系世代相传。 (2) 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利用军功授爵的制度以替代世卿世禄制,秦、西汉初年也沿用此制

24、度。 (3)汉武帝时期,军功爵制不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于是实行察举制(地方向中央推荐)和征辟制(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公开征聘)。 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推荐给中央任用,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颁布“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的诏令,表明察举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仕进途径。东汉初期注重“孝廉”,称为“乡举里选”。理论上,举荐的标准主要要看德行和才能。但是随着豪强地主势力膨胀,门第族望逐渐成为推举的主要依据。 征辟制:“察举”之外,皇帝和高级官员也可以征聘有名望和才能的人来做官。由朝廷征聘为朝廷官员的,称为“征”,由高级官员征聘为自己属官的称为“辟”,合称“征辟

25、”。 (4)魏晋时期形成九品中正制: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其籍贯所在郡的中正官,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下九等,成为授官依据(写成品和状,品即等第,状即评语,经过层层核实后上报吏部)。九品中正制之初,有选贤的用意,但不久就被世家大族左右,门第家世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以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到南朝时已经走向末路,隋文帝时被废除。 (5)科举制(隋唐至明清) 概念:考试选官制度。 发展过程:a.创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

26、以叫做科举)。 b.完善: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进士科诗赋,需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明经指通晓经学,重帖经墨义,只需熟读经书。古有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唐高宗以后,进士科的地位超越了明经;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录取武将)和殿试(由皇帝主持,但直到宋代才成为定制);唐玄宗时任用高官(礼部侍郎)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唐代科举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得通过吏部的选官考试方可授官。c.发展:北宋时,为减少考官与士子联党结派,进士一律要经过殿试,名次由皇帝钦定;考试科目减少,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实行“锁院”(封闭命题考官)、“弥封”(

27、糊名法)和“誊录”(雇人重新誊录考卷)制度。王安石改革,废明经,进士科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元朝科举时办时废,科选人材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d.走向极端: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朱熹集注为解释依据,以八股文为文章格式,不能随意发挥。 e.废除:1898年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清政府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制。 进步性: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抑制了门阀势力),保证了行政人员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专制主义政体的稳固;使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提高了行政效率;有益于形成了读书风尚和重

28、学风气;考试选官而非世袭,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在科举制度下,人们必须学习统一规定的书籍,对中国文化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弊端:考试内容不出儒学经义,儒学全面影响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文人学士醉心功名利禄,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后期的八股取士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2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人民版独有) 监察制度的演变:秦: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郡设监御史。汉:中央设御史大夫,隶属于丞相。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

29、其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权力很大;无固定治所。中央设御史大夫。(唐代,御史大夫成为独立机构,监察权脱离相权而独立。)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与知州平列,号称监州),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宋沿唐制,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称御史中丞)。宋太宗时,又任命专职的监察御史(察院),考课官员得失。元代: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全国分为二十二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即监察御史)常驻地方,监察各道所属地方官吏。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30、。 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组织独立,自成系统。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评价: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检察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随着监察制度日益腐朽,监官本身贪赃枉法者也不乏其人。 3 中国古代的谏议制度(岳麓

31、) 目的: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 主要朝代的谏议制度: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门的谏议机构没有了(与皇权的高度加强有关)。 作用:不能从根本上制约皇帝无上的权力,但有时对纠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也发挥过作用。四、重点难点解析 1 中国古代的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制度宰相制内阁制相同点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不同点地位百官之首仅备顾问职权参与决策无决策权影响制约皇权无制约力 2 在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总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不断削弱,但历史的发展不是直线的,而是

32、曲折前进的,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反复,如唐朝的节度使的设置,就使地方权力加强,元朝行省的设置也是如此,元朝中书省的设置使相权扩大。 3 宋朝的“三司”和明朝的“三司”及其职责,宋朝在中央设三司使以分割宰相的财权(三司是;户部司、度支司和盐铁司);明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废行省设立了三司:布政司,掌管地方的民政和财政;都指挥司掌管地方的军政;按察司掌管地方的司法和监察。 4 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异同 有不少同学从现象上看到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社会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都是通过分权实现权力之间的监督与牵制;但其实质是根本不同的,三权分立的目的在于限制君主专制,而三

33、省六部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分散相权,加强皇权专制。 5 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 郡县制与分封制:一个强调血缘,一个强调地域;一个官位世袭,拥有封地,一个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得世袭,为皇帝管理地方;一个带有很强的独立性,容易导致地方割据,一个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 地方制度方面分封制郡县制基础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为基础在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权利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作用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附过关

34、检测部分 过关检测 2 第618页 课外知识阅读 1 “汉承秦制”(仅见人民版) 汉代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朝制度,又对秦制作了某些调整和变化。主要表现为: (1)承袭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 (2)承袭了秦朝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西汉建立后至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汉武帝时出现了由皇帝的侍从、秘书组成的内朝,宰相职权逐渐转移到尚书令手中。 (3)承袭了秦朝的监察制度。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的监察事务;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武帝时期,废除了监郡御史,把全国分13州,每州设刺史,负责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查

35、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4)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同时又兼有封国制,但仍以郡县制为主。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东汉时期,监察区的州,变成了郡以上的地方政权,郡县二级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5)承袭了秦朝的赋役、兵制、选官制度,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等。 2 对元朝行省制度的认识,元初,以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地方设置十路宣抚司为最高行政机构。同时,经常授中书省宰臣以“行某处中书省事”头衔,出外行使中书省职权。因事设官,事已则罢,没有固定的治所和辖区。随着各处行省的设置渐趋稳定,至元二十三年(1286),行省长官不再系中书省相衔,行省

36、开始成为名副其实的地方行政机构。吐蕃、畏兀儿地区则分别由宣政院、大都护府统领。元朝地方行政机构设置混乱。路直属于省。府有两类:一类直属于省,与路平级;一类隶属于路。州也有两类:一类直属于省,与路、直隶府平级;一类则隶属于路和直隶府。大体说来,省为地方一级行政区,路为二级行政区。府与州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时是二级行政区,有时是三级行政区。到明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省、府(州)、县三级行政制度。元代设立11个行省中,至今仍有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西6个在继续使用。元朝行省辖区广阔,权力集中,地方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此前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体制明显有异。元朝能够对空前广袤的疆域

37、统治近及百年,行省制度的作用不容低估。 3 古代政区演变与中国历史地名:秦汉以来的郡县一级地名的遗迹在今天多有保留,如汉中、邯郸、九江、太原、南阳、长沙、南海、桂林等郡至今仍是重要的地名;成都、阆中、蓝田、武功、江陵、开封、番禺等县名使用至今。西汉开始设立监察区(州),像凉州、益州、朔方等成为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地名。唐代贞观元年设立10道,开元21年又置5道,其中,河南、河北成为现代省级政区名称。宋代设立路制,宋神宗时达23路,今天福建、湖南、湖北等省名皆源于此。元代设立11个行省中,至今仍有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西6个在继续使用。明代设立13个布政使司中,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

38、、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12个至今还在使用,只有湖广行省在清代分为湖南、湖北省,可以说明代布政使司基本奠定了现代一级政区的地名称谓。清代设立的省在地名上作了较大改变,如康熙二年分陕西为陕西、甘肃两省;康熙三年分湖广为湖南、湖北两省;康熙六年分江南行省为江苏、安徽两省;在东北设立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西北设立乌里雅苏台、伊犁两将军。清末光绪十年(1884年)又将伊犁将军之地设为新疆省;十一年升台湾府为省;三十三年改东北三将军辖区为三省。民国时期设立相对独立的内蒙古、外蒙古、青海、西藏、察哈尔共28个省级政区,奠定了现代一级政区的雏形。 5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八股文:是

39、明清两代科举考试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八股文滥觞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华而不实,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规格。明代洪武元年(1368)科考,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不过写法初无定规。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等人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由明中期而泛滥至清代。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

40、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不得自由发挥。一篇八股文的字数,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后又改为700字。八股文注意章法与格调,本来是说理的古体散文,在文学史上自有其地位。但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使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而且败坏学风。 文字狱:是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借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明初文字狱贯穿洪武一朝,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推行文化专制统治所采取的极端手段,并为后世专制统治者所效法。在清初康雍乾三朝的百余年间,文字狱多达上百

41、起,而且愈演愈烈。文字狱是巩固专制统治的政治措施。文字狱遏制言论,禁锢思想,极大地桎梏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助长了阿谀奉承、诬告陷害之风,是历史发展中的浊流。过关检测 2(第24课) 【 真 题 回 放 】1(2013年北京高考12题)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A周 B秦 C汉 D唐2 (2013年浙江高考15题)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 B C D3(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3题)汉文帝说:“盖天

42、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4(2013年江苏高考3题)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5(2013年福建高考17题)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

43、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6(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2题)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7(2013年重庆高考5题)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44、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8(2013年江苏高考5题)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9(2013年山东高考12题)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 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10(2013年山东高考9题)周

45、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11(2013年山东高考11题)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12(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55题)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13. (2012年海南卷历史,3)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

46、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14. (2012年重庆文综历史,13)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 久矣。” 其表现有 战乱频仍 民族矛盾尖锐 刑罚严酷 土地兼并严重A B C D15. (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16. (2012年山东文综历史,10)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

47、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17.(2012年北京文综历史,13)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 城是 图6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18(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19.(2012年海南卷历史,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

48、,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20(2012年上海历史,9)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21. (2012年上海历史,10)右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 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唐朝22.(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2)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 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

49、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23.(2012年四川文综历史,1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 B C D24(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

50、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25.(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2)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 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 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26.(2012年江苏历史,4)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

51、是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27.(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28.(2011年北京卷文综1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施行

52、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29.(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大都北京汴梁开封临安苏州益州成都 A B C D30.(2011年福建省文综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失31.(2011年广东省文综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 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32.(20

53、11年山东省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 可以团结全国中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33.(2011年四川省文综13)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34.(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 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

54、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35.(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36.(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55、37.(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 “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A节度使 B枢密使 C三司使 D布政使38.(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39.(2011年上海市文综9)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A 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二、非选择题40(2013年北京高考41题)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 时间区域东汉后期

56、唐朝前期黄河流域765669长江流域342611(2)概述上表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10分)41(2013年天津高考12题)(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5分)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

57、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分)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5分)并分析其意义。(2分)42(2013年高考全国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8、。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3(2013年高考全国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图8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 随 堂 演 练 】1. 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 这里的“天下法”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专

59、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皇位世袭制2.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以“孝道”治天下 C赋役制度的变化 D皇帝制度的形成3.“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表明“新皇帝”的重大举措是( ) A建立皇帝制度 B废分封,立郡县 C设立三公九卿 D统一货币、度量衡4. 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

60、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 “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 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 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5. 有学者在论及中国古代史时说:“民众的贫穷、愚昧既是统治者造成的,又成为它得以长存的最好的社会条件。” 这一论断 A强调了唐宋以来科举制的利弊 B揭示了分封制的实质 C揭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双重影响 D阐明了郡县制的弊端6.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7. 皇,

61、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其主观目的是 A炫耀文治武功 B树立专制权威 C制造暴政依据 D宣扬君权神授8. 史载,“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丞相所请,靡有不听。”材料所记载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 西汉初期 B西汉武帝以后 C北宋初期D明朝初期9. 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 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 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 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 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10. 自魏以来,谱牒之学大盛。如

62、唐初“太宗命诸儒撰氏族志,甄差群姓。开元初,邵冲与薛南金复加刑窜,乃定。”这一历史现象说明 A封建专制皇权逐渐削弱 B魏晋九品中正制的沿袭 C唐君主为昭示正统地位 D宗法制融入古代社会生活11. “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 B频换丞相 C分化事权 D废除宰相12.新唐书卷46百官志记载: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唐代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凸显宰相位高权重地位 B利于解决皇帝和宰相的分歧 C强化皇权对相权的控制 D借助强化

63、相权加强君主专制13. 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A审议决策之权 B监察百官之职 C上传下达之责 D专司行政之事14.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A.刚刚开始设立 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 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 D.逐渐失去其作用 15. 黄宗羲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

64、。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在此,黄宗羲 A着重分析了唐朝灭亡的根源 B提出扩大地方权力以限制中央集权 C反对实行分封制 D主张设方镇以克服分封制、郡县制弊端16. 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17. 旧唐书载:“长庆、大和中,(狄兼谟)历郑州刺史,以治行称,入为给事中(中央官职)。开成初,度支左

65、藏库(掌管财政的机构)妄破渍污缣帛等赃罪,文宗以事在赦前不理。兼谟封还敕书,文宗召而谕之日:“嘉卿举职,然朕已赦其长官,典吏亦宣在宥。然事或不可,卿勿以封敕为艰。”由此不能看出 A给事中隶属于门下省 B给事中可以否决皇帝旨意 C体现了皇权独尊的地位 D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18.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19. 宋仁宗年间,有官员反映,那些应该

66、穿皂衣的仆役小吏,居然也穿戴儒巾大袖,混杂于士流;民庶的妻小,头冠也插满珠翠,俨然贵族。此现象表明( ) A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发达 B宋代贵族门阀制度松动 C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D宋代阶层有平等化趋向20. 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 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21. “这

67、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22.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发挥宰相等大臣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君主不应实行专制统治 D中央权力重心应下移23.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 A创立郡县制

68、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开创科举制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24. “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25. 据文献通考记载:“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

69、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治兵得其道也。”下列各项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合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 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内外相制” D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完全消失26.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27.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

70、“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 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C.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 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28. 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主要说明清代军机处 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 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

71、率 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29.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与材料的看法一致的是A.军机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行政权 B.军机处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 C. 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D.内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30.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72、31. “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降低了行政效率 参与国事决策 由皇帝的亲信组成 A B C D32. 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

73、加强专制皇权 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33. 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他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34.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与材料的看法一致的是A.军机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行政权 B.军机处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 C. 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D.内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74、35.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是() A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B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C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D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36(2012年全国大纲文综历史,39)(6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等地陆续发现了南越王墓等重要历史遗迹。这些发现对研究岭南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材料一: 秦始皇兼并六国后,开凿灵渠,攻打百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秦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举兵兼并三郡,自称南越武王,定都番禺

75、(今广州市),于通向内地的各关口屯兵,“绝道聚兵自守”。刘邦称帝之后,民生凋敝,无力南征,遂封赵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开通关市。南越国乘机发展,广泛使用铁器工具,海内外贸易也相当活跃。吕后执政,汉朝“禁南越国关市铁器”,赵佗遂自称南越武帝,举兵北犯,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吕后去世后,双方罢兵休战。赵佗又以财物收买附属于汉朝的闽越等部族,势力所及,“东西万余里”,“以兵威边”。赵佗以皇帝自居,“与中国侔(对等)”。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遣使对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予以谴责。赵佗迫于压力,表示“去帝制”,继续“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汉武帝决

76、心彻底解决南越国问题,要求南越王赵兴入朝,“用汉法,比内诸侯”。南越国相吕嘉等杀汉朝使者及主张“内属”的南越王、王太后,“发兵守要害处”。公元前111年,汉军十万分数路越岭,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朝对岭南地区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平定南越的历史意义。(8分)37. (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

77、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课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

78、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开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以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其分语言、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

79、,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和计算。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委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教学反思与反馈(填写自己的错题) 第2-4课 真题回放 1-5 BACAC 6-10 ABBCB 11-15 ACCDC

80、16-20 BCDCC 21-25 CCDBC 26-30 DCCBD 31-35 DCCBD 36-39 ADBC40(2)变化: 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 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 原因: 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 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 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41(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承袭秦制。(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

81、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42 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43(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8分) 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

82、风格。(2)概括综合。(4分) 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随堂演练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考生阅读能力。从刘邦父亲的话“帝,人主也”可知“天下法”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选C项。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2【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反映:有无姓氏是西周重视血缘分封原则选拔人才时代的区分贵族和平民的标志之一。随着战国时期选才标准逐渐转向以

83、军功爵、才能为主的郡县制,平民也可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姓氏也不再成为区分等级高低的标志了,所以战国时,平民也可以有姓氏,故和战国时平民逐渐可以获得姓氏这一历史现象关系应是受当时的官员选拔制度和标准变化的影响最直接,答案为A。3【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关键信息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体现了废除分封制。“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体现建立郡县制中央任命官员管理地方,故选B。4.【答案】D 【解析】据题干所述,秦始皇嬴政将“政月”改为“正月”以避讳其名,这实质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5.【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种制度,造成

84、了民众的贫穷、愚昧,但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得以长久的条件。据所学知识,科举制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不符合造成民众愚昧的特点,排除A项;分封制使得西周走向瓦解,不符合“得以长存的最好的社会条件”,排除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管辖的举措,谈不上造成“民众的贫穷、愚昧”,排除D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造成民众的贫穷、愚昧,但加强了统治,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故C项符合题意。6.【答案】C 【解析】 据题干材料“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说明与秦朝政治制度有关;材料“封建”是指分封制,由此可以判断是秦朝的郡县制加强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故选C。7.【答案】B 【解析】题干反映秦

85、始皇认为皇、帝都不能彰显自己,故将两者合二为一,皇帝只能是君主的专用称谓,其主观目的应是树立专制权威,B项正确;A项易误选,从表现上有炫耀文治武功的特点,但不是最主要的主观目的;C、D项为说法错误。8.【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每逢国家大事,皇帝需要亲自去其宰相府邸,丞相奏呈,皇帝都得听,这实质反映了丞相位高权重的特征,这符合秦汉时期的君相关系。9.【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汉代禁止王室皇族成员担任离都城近的地区官员,目的防止宗室势力相互勾结,威胁皇权,实质是防止王室宗族势力危及皇权。10.【答案】D 【解析】从“谱牒之学大盛、甄差群姓”分析可知,自魏至唐,修订家谱的风气兴盛和发展

86、。谱牒即家谱,是一种记录家族迁徙、发展的事迹和家族人物的世系、传记的书,是以特殊形式组织、编写的家族生活史,目的是凝聚宗族、隐恶扬善,加强家族的团结,本质上反映了宗法制对古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故选D项;A、B、C三项与题干无关。11【答案】C 【解析】 解答据关键信息:“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轩审刑院”等,可知宋代不断分割宰相的权力来强化君权,C项正确;A、B、C项未从题干中反映出来。12.【答案】C 【解析】材料大意是:为了控制相权,皇帝逐渐使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实际行使宰相的权力,但是由于没有宰相崇高的地位,便于控制,实质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1

87、3.【答案】B 【解析】据题干材料“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的信息,说明宰相具有监察百官之职的权力。14.【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刺史“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可以看出刺史已经与地方郡县官吏相互勾结,干预政事,故C正确。刺史本来是中央派遣来监察地方的机构,但已经超出了这个职权,作用越来越大,排除B、D项;A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15.【答案】D 【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黄宗羲认为分封制导致诸侯混战,郡县制导致中央对地方失控;从“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可以看出主张地方设方镇以克服二者的弊端。16.【答案】B【解析】材料中“维

88、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表明行省各级官员是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和牵制的;每个行省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故B项符合题意。17.【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唐代给事中有封驳权。结合唐代三省制的职能,拥有审议、封驳权的是门下省,故A项正确;唐代门下省的五品官给事中有封驳权,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滥用皇权的制约,D项正确;给事中只有封还诏书的权力,但没有否决权,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故仍体现了皇权的独尊,C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题干材料,符合题意18.【答案】C 【解析】题干反映了北宋中央设置三司分割了宰相的财权,加强了君权,从“位亚执

89、政,目为计相”可知,C项符合题意;A项“全部”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误,D项无从体现。 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宋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据题干信息,迁移宋代政治制度分析,宋朝不仅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科举考试范围,而且还增加了录取名额,使得身份不高的庶族地主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靠世族门阀做官制度的冲击,故选B。2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理解。材料主要反映了唐太宗对三省特别是门下省的审核政令职能的重视,故选B项。21.【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中的“主观性太强”可以排除A、D两项,由“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可以排除B项。汉代察举制下,由地方郡

90、国官员推举人才,选官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容易任人唯亲,故选C。2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题干中“百司商量,宰相筹画”“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说明材料唐太宗主张国家大事官员筹划不能由日理万机的皇帝一人裁断。23.【答案】C 【解析】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材料“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的内在含义。君主专制的刚性即皇权专制至上,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实为通过考试选官的手段,不断补充新鲜血液进入专制集权制度体系之内。C项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做官,维护君主专制;A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B项分散相权,都维护皇权专制,两者都体现了君主集权

91、专制的刚性,但与“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点体现不很充分;D项的君主不一定有专制权力,与本题主旨无关系,可排除。 24.【答案】C 【解析】据关键信息:“故得嗣爵,封为条侯”、“因治军严谨有方、平七国之乱”。由关键信息可知周亚夫因血缘关系而得爵,后因“因治军严谨有方、平七国之乱”而“迁为丞相,其标准是才能,C项正确;A、B、D三项都无从反映。25.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北宋的军事管理制度,造成兵将互不统属,这能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但不能完全消除歌剧威胁,故选D项26【答案】B【解析】据材料“元朝的行省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等信息,说明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故B正

92、确。27.【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等信息可知,在明代,内阁成员往往会与文官阶层利益一致,往往不会因考虑皇帝的意志而得罪大臣。这种害怕得罪人的心理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故选A。内阁的设立并未加强对百官的监察,排除B;内阁并非丞相,设立内阁并不能弥补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排除C;D项与史实不符。29.【答案】C 【解析】据题干材料“恭拟上谕”“ 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 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等信息,说明军机处密旨或者内外大臣的奏事,都通过密封速递,迅速传达执行或者上奏,说明

93、了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效率。30.【答案】B 【解答】解读题干材料分析作答。据材料可知:“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故排除C项;“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故排除A项;D项虽表述正确但与主题不符;据“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可以判断军机处设立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31.【答案】D【解析】题干反映了内阁可以拒绝“不合理”的诏旨、拒绝重拟等,这实际反映了内阁对皇权有一定限制作用。32.【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可得;提取材料信息“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可得。33.【答案】C 【解析】汉武帝设中朝,宋太

94、祖设二府三司,明成祖设内阁,作为新的中枢权力机构,为专制皇权服务,C项符合题意。秦以来,地方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如西汉实行郡国制,宋代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制,元明清实行行省制,故A项错误;明成祖时丞相早已不复存在,故B项错误;行省制为元朝所设立,故D项错误。3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明朝废除丞相,皇帝提拔地位较低的官员充当自己的顾问,后来成立内阁,其实质是皇权加强,因此并未没有突破皇权加强的本质,故选A项。B项不符合史实,C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不全面。35.【答案】C 【解答】本题考查对军机处的理解认识。解读题干材料分析作答。据材料可知:“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

95、屈”故排除C项;“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故排除A项;D项虽表述正确但与主题不符;据“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可以判断军机处设立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故选C项。36 (1)变化:从承认南越国半独立状态到制度统一,从尽力维持和平到无力解决。原因:汉朝社会经济状态从凋敝到繁荣;汉朝政治上从分封诸侯王到全面解决诸侯王问题,北方匈奴的威胁基本解决;南越国经济发展,分立的趋势明显。(12分)(2) 结束了南越的分立局面;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管理;促进 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8分)37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2)述: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评: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的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