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0届高三物理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二)(含解析)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B. 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C. 康普顿效应成功地解释了光的波动性D.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
2、越稳定【答案】B【解析】【详解】A由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库仑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即轨道半径减小,动能增大,A错误;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用同种频率的光照射不同的金属表面,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则这种金属的逸出功W0越小,B正确;C康普顿效说明了光子具有动量,成功地解释了光的粒子性,C错误;D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D错误。故选B。2. 一质量为1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A. t=1s时物块的速率为1m/sB. t=2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
3、为2kgm/sC. 前3s内合外力冲量大小为3NsD. t=4s时F的功率为3W【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动量定理解得A错误;B根据动量定理可知B错误;C根据图像可知前3s内合力的冲量为C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前4s内的冲量为根据动量定理可知4s末速度为则功率为D错误。故选C。3. 如图所示,a是地球赤道上还未发射的卫星,b是2020年5月我国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的“北斗三号工程”组网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时间内北斗卫星b和地球同步卫星c转过的弧长相等B. 北斗卫星b的运行周期可能为30小时C. 地球同步卫星c在6h内转动的圆心角是D. 卫星a随地球自
4、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答案】D【解析】 【详解】 A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解得 根据题图可知,所以 所以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更大,A错误; B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h,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可知北斗卫星b的运行周期小于24h,B错误; C地球同步卫星c在6h内转动的圆心角是 ,C错误; D与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根据 可知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加速度 解得 可知地表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于,所以卫星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 D正确。 故选D。 4. 如图所示,斜面体A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B在外力F(方向水平向右)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此时斜面体仍保持静止。若
5、撤去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 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可能为零C. 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D. 物体B仍将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B物块在外力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撤去外力后,B物块沿斜面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所以A、B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有向左的分加速度,根据系统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地面对A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才能提供系统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加速度。故选A5. 热处理的电阻炉,由于发热体R在升温过程中电阻值增大很多,所以在炉子和电网之间配备一台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已知R的正常工作电压与电网电压相同,
6、欲使R启动时的热功率与正常工作时基本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启动时,应将P向下滑动,使副线圈的匝数小于原线圈的匝数B. 启动时,应将P向上滑动,使副线圈的匝数大于原线圈的匝数C. 保持P的位置不变,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电流表的示数会逐渐增大D. 保持P的位置不变,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R的功率会逐渐减小【答案】AD【解析】【详解】AB刚起动时电阻比启动后小,欲使启动时的热功率与正常工作时基本相同,根据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则必须调低副线圈的电压,根据副线圈的匝数小于原线圈的匝数,就能使副线圈的电压低于电网的电压,所以,应将P向下滑动,B错误A正确;CD保持P的位置不变,即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不变,
7、根据则副线圈的电压不变,启动后的一段时间内,电阻的阻值增大,根据使得副线圈的电流强度减小,根据变压器原理原线圈的电流强度也减小,电流表的示数会减小,根据在升温过程中电阻值增大,消耗的电功率减小,C错误D正确。故选AD。6. 如图所示,真空中同一平面内MN直线上固定电荷量分别为9Q和+Q的两个点电荷,两者相距为L,以+Q点电荷为圆心,半径为画圆,a、b、c、d是圆周上四点,其中a、b在MN直线上,c、d两点连线垂直于MN,一电荷量为q的负点电荷在圆周上运动,比较a、b、c、d四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d两点电场强度相同B. 负点电荷q在b点的电势能最大C. c、d两点的电势相等D.
8、移动负点电荷q从a点到c点过程中静电力做正功【答案】AB【解析】【详解】A根据场强的叠加法则可知,c、d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相等,方向不同,A错误;BC对于可知,圆上四点处于的等势面上,所以电势均相等,对于,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所以根据可知负电荷在点电势能最小,B错误,C正确;D根据可知电势能关系为可知移动负点电荷q从a点到c点过程中电势能减小,所以电场力做正功,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AB。7. 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质量kg,初速度m/s,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作用下从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恒力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A. 05s内物
9、块做匀减速运动B. 在时刻恒力反向C. 恒力大小为10ND.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答案】BD【解析】【详解】物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1,Ffma2,联立两式解得:F7N,f3N,则动摩擦因数为:,物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即在01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s后恒力F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D正确,AC错误8. 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杆ab,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底端向上滑行,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角,两导轨上端用一电阻R相连,如图所示,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导轨的电阻不计,金属杆向上滑行
10、到某一高度之后又返回到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则金属杆在滑行的过程中A. 向上滑行的时间等于向下滑行的时间B. 向向上滑行时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大于向下滑行时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C. 向上滑行的过程中与向下滑行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相等D. 金属杆从开始上滑至返回出发点,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为【答案】BC【解析】A:因为上滑阶段的平均速度大于下滑阶段的平均速度,而上滑阶段的位移与下滑阶段的位移大小相等,所以上滑过程的时间比下滑过程短,所以A错误;B、上滑阶段的平均速度大于下滑阶段的平均速度,由动生电动势公式 可以知道上滑阶段的平均感应电动势E1大于下滑阶段的平均感应电动势E2,而上滑阶段和下滑阶段通
11、过回路即通过R的电量相同,再由公式 ,可以知道上滑阶段回路电流做功即电阻R产生的热量比下滑阶段多.所以B正确;C:电量 ,式中结果无时间,故上滑阶段和下滑阶段通过回路即通过R的电量相同,所以C正确;D、金属杆从开始上滑至返回出发点的过程中,只有安培力做功,损失的动能转化电阻R和杆上的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的和,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C点睛:本题的基础是明确金属杆的受力情况和正确判断金属杆运动情况如下,本题的关键是金属杆上滑过程和下滑过程回路中均有电热产生,金属杆从底端滑上去再滑回底端高度不变,金属杆的重力势能不变,只有动能转化为电热,故金属杆再滑回底端时速度必然小于初
12、速度,所以上滑阶段的平均速度大于下滑阶段的平均速度.三、非选择题:共62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7分。9. 如图所示为重物系统与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做自由落体运动而得到的实际点迹,测得A、B、C、D、E五个连续点与第一个点O之间的距离分别是19.50、23.59、28.07、32.49、38.20(单位:厘米)。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为g=10 m/s2,交流电的频率f=50 Hz,重物的质量为m。以D点为例,从O点到D点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了_J,动能增加了_J,由此说明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答案】 (1)
13、. 3.249m (2). 3.207m (3).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物的机械能守恒【解析】【详解】1从O点到D点重物所受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所以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则点速度为动能增加量为3由此说明,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物的机械能守恒。10. 市场上销售的铜质电线电缆产品中,部分存在导体电阻不合格问题,质检部门检验发现不合格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铜材质量不合格,使用了再生铜或含杂质很多的铜;再一个就是铜材质量可能合格,但导体横截面积较小。某兴趣小组想应用所学的知识来检测实验室中一捆铜电线的电阻率是否合格。小组成员查阅资料得知,纯铜的电阻率为1
14、.7108 m。现取横截面积约为1mm 2、长度为100 m(真实长度)的铜电线,进行实验测量其电阻率,实验室现有的器材如下:A电源(电动势约为5V,内阻不计)B待测长度为100m的铜电线,横截面积约为1mm2C电压表V1(量程为03V,内阻约为0.5k)D电压表V2(量程为05V,内阻约为3k)E电阻箱R(阻值范围为0999.9)F定值电阻R0=1G开关、导线若干(1)小组成员先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铜电线的直径d,如图甲所示,则d =_mm。(2)小组设计测量电路如图乙所示,则P是_,N是_(填器材代号),通过实验作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3)图乙电路测得的铜电线的电阻测量值比真实值_(选填“偏
15、大”“不变”或“偏小”),原因是_。(4)这捆铜电线的电阻为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1). 1.625(1.6241.627) (2). V2 (3). V1 (4). 不变 (5). 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消除了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说法合理即可) (6). 2.60【解析】【详解】(1)1螺旋测微器的精度为,读数为。(2)2题中采用两电压表测量铜电线的电阻,根据电路结构可知铜电线和电阻箱串联分压,所以P是测量铜电线和电阻箱的总电压,即选量程较大电压表V2。3N测量电阻箱的电压,即选量程较小电压表V1。(3)4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变形得由于电表分流,则变形得可知,无论是否考虑的分流作用,图
16、像的斜率始终为铜电线电阻,所以采用图像处理数据,测得的铜电线的电阻测量值比真实值不变。5根据4分析可知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消除了电压表的分流作用。(4)6结合图像斜率可知11.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环轨道与高为10R的光滑斜面安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之间由一条光滑水平轨道CD相连,在水平轨道CD上一轻质弹簧被两小球a、b夹住(不连接)处于静止状态,今同时释放两个小球,a球恰好能通过圆环轨道最高点A,b球恰好能到达斜面最高点B,已知a球质量为m,求释放小球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多少?【答案】75mgR【解析】【详解】设两个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分别为va,vb,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根据
17、题意,对b球,由机械能守恒有对a球,由机械能守恒有a球恰好能通过圆环轨道最高点A需满足对a、b球组成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由能量守恒定律有联立解得12. 如图所示相距为d、板间电压为的平行金属板间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的匀强磁场;op和x轴的夹角,在poy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pox区域内有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正离子沿平行于金属板、垂直磁场的方向射入板间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坐标为(0,L)的a点垂直y轴进入磁场区域,从op上某点沿y轴负方向离开磁场进入电场,不计离子的重力(1)离子在平行金属板间的运动速度;(2)poy区域内匀强磁
18、场的磁感应强度B;(3)离子打在x轴上对应点的坐标【答案】(1)(2)(3)【解析】【详解】(1)正离子在平行金属板间匀速运动,根据平衡条件有EqB0qv0 根据平行金属板间的场强和电势差的关系有E由式解得v0(2)在磁场中,由几何关系有LRRtan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Bqv0m由式解得 B (3)在电场中正离子做类平抛运动,则有沿y轴负方向Rtanv0t 沿x轴正方向x0at2 离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a离子打在x轴上对应点的横坐标xx0R 由式解得离子打在x轴上对应点的坐标为(,0)物理选修3-4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 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倾角很小的光滑斜面上来回
19、运动,小球做简谐运动B. 如图乙所示,a是一束白光,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经折射后发生色散,最左侧为紫光,最右侧为红光C. 如图丙所示为双缝干涉示意图,双缝间距d越大,相邻亮条纹间距越大D. 如图丁所示为光导纤维示意图,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折射率大E. 如图戊所示为单色光单缝衍射示意图,如果换成白光,屏上得到的条纹是彩色的【答案】BDE【解析】A、光滑斜面上时,小球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被斜面的支持力所平衡,另一个沿着斜面的分力G1=mgsin不变,故小球不是做简谐运动,故A错误;B、如图乙所示,a是一束白光,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经折射后发生色散,因紫光的折射率大,在半圆玻璃砖的折射角小,
20、最左侧为紫光,最右侧为红光,故B正确;C、双缝干涉相邻条纹之间的距离,双缝间距d越大,相邻亮条纹间距越小,故C错误;D、光导纤维以折射率大的材料制成内芯,在外层包上折射率小的外套,光线在内芯与外套的结面上发生全反射,故D正确;E、白光是各种可见光复合而成是复色光,因为每种光的波长都不相同,所以衍射的条纹宽度也不同(红光最宽),故衍射条纹由里到外会呈现出彩色,故E正确;故选BDE14. 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轴正向传播,波长不小于10cmO和A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和处的两个质点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O的位移为,质点A处于波峰位置;时,质点O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时,质点A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简谐波的周期、波速和波长;【答案】,【解析】【详解】时,A处质点位于波峰位置时,A处质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可知,时,O第一次到平衡位置时,A第一次到平衡位置可知波从O传到A用时,传播距离故波速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