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3459 上传时间:2024-05-3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检测试题(含解析)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笞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古代小说对古代政治、文化、信仰、民生等各个方面,展开了详实、生动、全方位的描写,其中既有依据史书敷衍的历史作品,更有与史传等不同的对庶民生活的关照。历史的宏大叙事,往往忽略庶民的日常生活,一些野史杂传中也许有这方面的内容,但往往也是零散的、片段的。想要复原中国古代生活的完整面相,古代小说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资料。因此,古代小说可以说是我们了解古代中国

2、的不可替代的形象载体。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的连续性,国民性的继承性,古代小说对古代社会与人性的描写,有一些内容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古代小说中的崇高与卑污、迷茫与清醒等等,同样可以是今人反思自我的镜子。古代小说既受思想学术的影响,又是后者的活化。小说家、特别是文人小说家有时会更积极主动地对主流思想与经典文化作形象化的阐释,因而可以成为主流思想与经典文化研究的旁证。清代刘献廷在广阳杂记卷二中说世人“未有不看小说听说书者,此性天中之书与春秋也”。从“性天”的本原上和智慧的根本上,将小说与经典文化联系起来,是一种极为独到的见解。不过,小说当中人生智慧的体现最主要的还不是主流思想与经典文化的图解,而是通过人

3、生体验的发现与提炼,对人生哲理的艺术再现。红楼梦这样的作品能够跻身经典文学之列,其中重要的原因,一是它以感性的方式演绎与诠释了高深玄妙的中国文化,二是它以精微的思理,提炼出中国人的生存状态、感受与智慧。这两点其实也可以推及中国整个古代小说。古代小说是一种艺术审美的结晶,还是一种汉语修养提高的捷径。世说新语字字珠玑,聊斋志异语语精彩。就是通俗小说中的一些浅近文言,也往往体现出文言作为一种文学语言的魅力,在雅俗之间寻找到一种极好的平衡。时下,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语言更倾向于简要的表达,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粗鄙化、模式化、符号化的现象,古代小说应该可以作为一种我们丰富语言表达能力的营养源。古代小说

4、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的资源,被不断地开发利用。西游记红楼梦可能是被改编为影视剧最多的古代小说之一,而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又是各种游戏软件开发的灵感来源与素材依据。这些都说明古代小说、特别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是一种文化上的富矿,对后世的文化生活产生着持续性的广泛影响。我们应对古代小说有更多的钻研, 才能更积极有效地利用其再生价值,同时避免对原著糟践式的、不负责任的开发。(摘编自刘勇强阅读古代小说的91个理由)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小说不只是过去时代的文化遗存,它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性对当下仍有借鉴意义。B. 古代小说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智慧,对今人仍有重要的开导、

5、点拨和提升的作用。C. 古代小说对古代政治、文化、信仰、民生等各方面的描写水平超过大多数史传作品。D. 古代小说与主流思想、经典文化之间的联系,离不开小说家积极参与下的艺术创作。2. 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以显现古代小说与史传文学之间在反映生活中的差异。B. 文章通过对古代小说语言特点的分析,论证了古代小说中的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C. 文章以清代刘献廷的著述为依据,论证了古代小说与主流思想间的融会贯通之处。D. 与重视古代小说中的文化艺术资源相关,文章着重分析了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隐患。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

6、不是可以作为研究经典文化的旁证,古代小说不会有这样的地位和热度。B.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小说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在于它的思想性。C. 由于古代小说对高深玄妙的中国文化的演绎与诠释,使小说成为通俗化的大众读物。D. 古代小说可以从多方面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需求,尤其是那些成为经典的作品。【答案】1. C 2. D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古代小说对古代政治、文化、信仰、民生等各方面的描写水平超

7、过大多数史传作品”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古代小说能够关照到大多数史传作品忽略的社会生活内容,并不等于“描写水平超过大多数史传作品”。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D项,“文章着重分析了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隐患”错误,开发过程中需要避免的隐患只是在文章结尾作为使论述更全面的补充而被提及,并不是论述的重点。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8、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如果不是可以作为研究经典文化的旁证,古代小说不会有这样的地位和热度”错误,选项以偏概全,古代小说的地位和热度不仅仅是因为它可以作为研究经典文化的旁证。B项,“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在于它的思想性”归因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强调的是它们的是艺术性。C项,“由于古

9、代小说对高深玄妙的中国文化的演绎与诠释,使小说成为通俗化的大众读物”错误,信息整合及推断错误。从原文“小说家、特别是文人小说家有时会更积极主动对主流思想与经典文化作形象化的阐释”和“一是它以感性的方式演绎与诠释了高深玄妙的中国文化”来看,都不能作出这样的推断。故选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借刀记文娟秋香蹲在地上,挥舞菜刀,咚咚咚一阵剁,狠狠地,刀片从木头柄中脱出去,画了个漂亮的圆弧,差点砍着伸头缩脑的芦花鸡。芦花鸡吓得不轻,扑棱扑棱避到远处,窥视着秋香,似怪秋香故意而为。秋香呸了口:“该死的,瞅啥瞅!”农历四月十六,逢大集。秋香老早与一帮姐妹掰过指头,买红丝,扯绿线,

10、画鸳鸯,描牡丹,绣几双漂漂亮亮的鞋垫子。隐隐约约中,一个念头秘不示人,这念头只敢躲在被窝里想,说出来可羞死人。秋香扔下木头柄,想象姐妹们嘻嘻哈哈、你推我让的快乐样,嘴巴噘得像钩子。天蓝蓝,蓝得像屋前的小河水;太阳红红,红得像灶膛里的火苗苗。“都怪这天!”娘说,“趁日头烈,雪里蕻统统起田,腌一大缸酸咸菜,剁一小坛干咸菜。”娘拦下攥着塑料钱包往外走的秋香,说:“抓紧剁,抓紧剁,朝怕南云涨,天色说变就变。”“死丫头,做啥呢?”娘端着洗衣盆,从水踏子歪歪扭扭爬上来。娘明明看见了地上孤零零的木头柄。阳光下的木头柄,圆润光滑,乌黑发亮。娘经常说,这木头柄,是当初陪过来的嫁妆。秋香说:“坏了,剁不成了。”娘

11、说:“剁不成也得剁。”娘看看晾在屋檐上树丫间的雪里蕻,眉眼里嵌满得意,今年雪里蕻长势特别好,绿油油,胖墩墩,一棵一满怀。秋香说:“咋剁?”娘说:“去借,东宅,三婶家。”娘又往盆里浸被单。三婶不赶集去?”秋香问。“三婶不。”娘肯定。秋香喊过三婶喊三叔,院子静悄悄,只有老猫伸着懒腰练台步。秋香转去偏屋,一眼瞥见灶台上亮铮铮的菜刀。三婶性子躁,独独与秋香娘投机,过年时年糕合笼蒸,娘半笼,三婶半笼;扯洋布做小褂,一块料子俩人算计来算计去套着剪。娘说:“小心,三婶菜刀锋利。”秋香认起真来,干活特利索,日头掠过头顶,一坛子咸菜冒了尖尖。娘用扁担头压了压,又压了压,确信铁板样结实,方用塑料皮封了口。娘吩咐秋

12、香还菜刀。秋香说:“这就去。”又说:“三婶家中午不开伙?怎没见寻菜刀?秋香喊过三婶喊三叔,院子静悄悄,只有老黑猫追着蝴蝶玩游戏。三婶家墙根儿一溜儿一溜儿凤仙花,一嘟噜红一嘟噜白,热热闹闹正艳。秋香掐了一嘟噜白色的,想了想,又掐了一嘟噜红色的,染指甲,涂脚趾,叫个美!日头落山时分,三婶大包小包回来了,遇着秋香娘,掏出两把馒头干。原来三婶串亲戚去了。秋香娘想提借菜刀的事,看三婶累得慌,转念晚上过去道声谢也不迟。三婶高一声低一声好一阵,不知道吵啥吵?秋香捧了饭碗跑过去,左邻右舍好多人捧了饭碗跑过去。三婶站在院门口,手里握着豁了口子的菜刀:“啊,把我菜刀糟蹋成这样!啊,可是把新菜刀,自家舍不得用,哪个

13、缺爹娘少交代的,天打雷劈!”秋香大气不敢出,拿筷子的手哆哆嗦嗦,饭菜泼洒一地。娘跟过来,揪住秋香,小声说:回家去,死丫头,做了错事不告娘一声!”秋香磕磕巴巴分辩说:“不是我,保证不是我还过去时,好好的。”“好好的?”娘不相信。娘说:“你不愿剁,冲我来,不能糟蹋三婶菜刀!”薄暮中,不知谁附着三婶耳朵小声说:“是”“哐当!”三婶把菜刀掼地下,盯着秋香娘俩背影:“我说呢,良心被狗子叼掉了,馒头干塞了屁股眼!”秋香娘老脸挂不住,退不是进不是,接腔不是不接腔又不是。“三婶这是骂谁呢?三婶这是冤枉人了呢!”大强拨开人群,说,“三婶啊三婶,大强给你赔莱刀来了。上晌你们不在屋,我拿了剁猪草。”大强手里握着一把

14、明晃晃的菜刀。大强住三婶东宅,大秋香两岁,已经验上兵,马上离开家乡去部队。三婶愣了愣,愣的当口,三叔从地里回来了,三叔拨开人群,火急火燎冲三婶吼:“自个儿整天不着屋,不知轻重张臭嘴,去猪栏看看,下晌老母猪拱了圈,寻不着瓦刀,拿菜刀砌的墙”秋香与娘刚睡下,三婶来敲窗子,说:“天气愈来愈热,年糕长了半寸毛,最后一碗,均两份,你一份,我一份,搁窗台上。”夜里,秋香做了个梦,梦见自己买了红丝,扯了绿线,画了鸳鸯,描了牡丹,绣了一双漂漂亮亮的鞋垫子。鞋垫子塞进大强背包时,秋香的脸皮像大强胸前的大红花,红彤彤,红彤彤。(选自金山2019年第8期)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15、()A. 小说前后两次写到买红丝,扯绿线,画鸳鸯,描牡丹,绣鞋垫子,这不仅在结构上形成照应,在内容上也体现了秋香对美好爱情的憧憬。B. 小说中间运用插叙的手法写了三婶与秋香娘合笼蒸年糕和一起扯洋布做小褂这两件生活小事,表现了三婶与秋香娘之间不一般的情分。C. 大强来给三婶赔菜刀,并解释说“上晌你们不在屋,我拿了剁猪草”,这说明大强是一个诚实厚道、决不愿占邻居一丝一毫便宜的小伙子。D. 小说的语言富有乡土气息,不仅人物对话中有方言,文中多处所用喻体也是乡村常见的事物,同时杂以农谚熟语,读来别有一番风味。5.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刀”对小说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6. 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有着哪些令人

16、向往的美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4. C 5. (1)“刀”引出了小说情节的开端(是故事发生的缘起)。正是因为秋香家剁菜的刀脱了柄,所以秋香才去了三婶家借刀,由此引出了后面的一系列情节。(2)“刀”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在秋香还刀之后,三婶家的刀却豁了口子,于是就有了三婶当众叫骂和误会秋香母女的情节。(3)“刀”把小说情节推向了高潮。大强前来赔刀和三叔说出刀坏的真相构成了小说情节的高。(4)“刀”使小说情节走向结局。随着“刀为什么坏”的悬念解开,故事自然走向了结局。 6. (1)环境美。比如三婶家的院子,静悄悄的,有老黑猫伸着懒腰、追着蝴蝶,还有墙根儿红白相间的凤仙花,这些都营造出一种宁静

17、优美、悠闲自在的田园风貌,令人向往。(2)风情美。小说中提到的逢大集、绣鞋垫、腌咸菜、蒸年糕、剁猪草等场景都是乡村所特有的风情,虽然着墨不多,却足以勾起人们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向往。(3)人性美。小说中的人物虽然个性互不相同,偶尔也会闹矛盾、生闷气,但都不失人性的淳朴与善良。这种美好健康的人性与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也令人心生向往。【解析】【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项,“这说明大强是一

18、个诚实厚道、决不愿占邻居一丝一毫便宜的小伙子”错误。大强是为了秋香才来赔菜刀的,其实刀并不是他弄坏的,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故选C。【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物象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准确把握物象作用的答题角度: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如本题需要结合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方面分析。结合“秋香蹲在地上,挥舞菜刀,咚咚咚一阵剁,狠狠地,刀片从木头柄中脱出去,画了个漂亮的圆弧,差点砍着伸头缩脑的芦花鸡”“去借,东宅,三婶家

19、”分析,“刀”引出了小说情节的开端(是故事发生的缘起)。结合“三婶站在院门口,手里握着豁了口子的菜刀:啊,把我菜刀糟蹋成这样!啊,可是把新菜刀,自家舍不得用,哪个缺爹娘少交代的,天打雷劈!”分析,“刀”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结合“三婶啊三婶,大强给你赔莱刀来了。上晌你们不在屋,我拿了剁猪草。大强手里握着一把明晃晃的菜刀”“三叔拨开人群,火急火燎冲三婶吼:自个儿整天不着屋,不知轻重张臭嘴,去猪栏看看,下晌老母猪拱了圈,寻不着瓦刀,拿菜刀砌的墙”分析,“刀”把小说情节推向了高潮。结合“夜里,秋香做了个梦”“去猪栏看看,下晌老母猪拱了圈,寻不着瓦刀,拿菜刀砌的墙”分析,“刀”使小说情节走向结局。【6

20、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有着哪些令人向往的美,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需要结合文本内容,从环境、人性、风俗等方面分析概括。结合“院子静悄悄,只有老黑猫追着蝴蝶玩游戏。三婶家墙根儿一溜儿一溜儿凤仙花,一嘟噜红一嘟噜白,热热闹闹正艳。秋香掐了一嘟噜白色的,想了想,又掐了一嘟噜红色的,染指甲,涂脚趾,叫个美”“天蓝蓝,蓝得像屋前的小河水;太阳红红,红得像灶膛里的火苗苗”等分析,此地环境美。结合“农历四月十六,逢大集。秋香老早与一帮姐妹掰过指头,买红丝,扯绿线,画鸳鸯,描牡丹,绣几双漂漂亮亮的

21、鞋垫子”“秋香认起真来,干活特利索,日头掠过头顶,一坛子咸菜冒了尖尖。娘用扁担头压了压,又压了压,确信铁板样结实,方用塑料皮封了口”“过年时年糕合笼蒸,娘半笼,三婶半笼”“秋香蹲在地上,挥舞菜刀,咚咚咚一阵剁,狠狠地”等分析,此地风情美。结合“日头落山时分,三婶大包小包回来了,遇着秋香娘,掏出两把馒头干”“手里握着豁了口子的菜刀:啊,把我菜刀糟蹋成这样!啊,可是把新菜刀,自家舍不得用,哪个缺爹娘少交代的,天打雷劈”“哐当!三婶把菜刀掼地下,盯着秋香娘俩背影:我说呢,良心被狗子叼掉了,馒头干塞了屁股眼”“秋香娘老脸挂不住,退不是进不是,接腔不是不接腔又不是”“大强拨开人群,说,三婶啊三婶,大强给

22、你赔莱刀来了。上晌你们不在屋,我拿了剁猪草”“三叔从地里回来了,三叔拨开人群,火急火燎冲三婶吼”等分析,人物虽然个性互不相同,偶尔也会闹矛盾、生闷气,但都不失人性的淳朴与善良。此地民风淳朴,人际关系和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加快,大众居民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夜间消费的需求也水涨船高。近年来,不断有经济学家通过城市夜间灯光的变化作为衡量国家、城市是否繁荣的重要指标。由此可见,夜间消费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城市夜间经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而是一种基于时段性划分的经济形态,一般指从当日下午6 点到次日凌晨6

23、 点所发生的三产服务业方面的商务活动, 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其业态囊括晚间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等。夜间经济的概念针对的是现代城市,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更多时间、空间来释放压力。白天忙于工作,使许多人把购物和休闲时间转移到晚上,夜间维度的经济发展已成为整个城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空间。同时,也具有一系列的社会效益,对城市社会的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如增加就业岗位、提高经济收入等。(摘自腾讯网 2019 年 2 月崛起的夜间经济)材料二:夜经济,消费的是金钱,也是时间。从三四十年前的伦敦、巴黎到纽约、东京,到今天

24、的北上广深,“夜经济”是经济社会繁荣的产物,是劳动者闲暇时间增加的结果。依托现代劳动休息制度,“夜经济”是休息日消费方式的纵深化,不是“熬夜经济”。夜经济、夜生活,从欧美日到中国,都不是对工作不闻不问、对休息不管不顾。各国“夜经济”高峰总体上与周末、节假日高度重合。“夜经济”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根本动力是科学技术进步、劳动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当生产线取代手工作坊,收割机取代了镰刀,人们就有更多闲暇时间。20世纪70年代,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上升后,国民幸福感不升反降,被称为”收入幸福悖论”。经济学家计量分析休闲时间与产业效率相关性之后,各国开始大力推动休假制度改革,保

25、护劳动者休息权利,倒逼劳动效率提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群众闲暇时间持续增加。2019年,我国法定节假日115天,占全年时间的31%,一年之中,三分之一时间,我们可以享受夜生活、体验夜文化、拉动“夜经济”。这是与传统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不同的工作生活表,既扩大了假日经济的广度,也推动了假日生活的深度。向时间深度要潜力,鼓励夜生活、拓展夜文化、发展“夜经济”,是合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摘自2019年8月新华时评“夜经济”不是熬夜经济)材料三:材料四: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者发现,全国夜间经济消费东西差异明显,北京与东南沿海最活跃。这对于忙着引才的

26、各地,或许也构成启示:既然年轻人喜欢夜经济,那么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城市夜经济,培育更适合年轻人居住的休闲环境,也能成为一种“软实力”。当然,点亮城市的灯光,更要做强夜经济的产业基础,这是因为,夜经济的繁荣说到底是以第三产业的发达为支撑的。因此,我们既需要在城市发展中积极引导,也要给予各种业态充分的生长空间。夜经济,也需要城市治理升级。比如,公共交通的运营时刻与便利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夜间出行。不论是消费者,还是餐饮、休闲领域的服务人员,都仰赖便利的公共交通。如果他们都不得不赶着时间回家,夜经济便无从谈起,这是需要十分注意的一个细节。除此之外,治安状况和停车便利程度等,也都是提升夜经济品质的必需品。

27、最近,上海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了“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这意味着夜经济的城市竞争,正进一步拓展到治理层面。一方面,夜经济需求比想象的更旺盛,增长潜力十分巨大;另一方面,诸多有价值的商业与文化资源,还有待激发。在餐饮消费、购物消费与城市灯光秀之外,如何给消费者创造更加多元、差异的夜间消费场景,或将成为城市竞争的一条新赛道。(摘自人民日报2019 年 6 月夜经济成为城市”软实力”)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针对现代城市而言的夜间经济是城市服务业在第二时空的延伸,对城市社会健康运行意义重大。B. 许多国家为平衡发展“夜经济”和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好好休息之间的矛

28、盾,让“夜经济”高峰总体上与周末、节假日高度重合。C. 材料三显示。2019年中国整体对夜经济的发展持支持态度,网络口碑较好,中国网民对夜经济的关注集中在“夜游”“夜市”“商圈”等等词汇。D. 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城市夜经济,培育更适合年轻人居住的休闲环境,就能成为一种“软实力”,从而吸引到更多年轻的人才。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城市夜间经济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夜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夜经济的发展将成为整个城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空间。B. “夜经济”是经济繁荣发展、休闲时间增加的历史产物,很多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告诉我们,人均收入上升不一定就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29、C.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充裕的假日时间,让我国人民可以享受与传统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不同的工作生活,去体验夜文化、拉动“夜经济”。D. 因为夜经济的繁荣终究要以第三产业的发达为支撑,所以发展夜经济不仅要点亮城市的灯光,更要做强夜经济的产业基础。9. 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了更好地发展“夜经济”,我们还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答案】7. C 8. A 9. 措施:积极引导,给予各种业态尤其是第三产业充分的生长空间;城市治理升级,调整公共交通的运营时间,让其交通更便利;加强夜间治安,保障夜间停车便利,借鉴外来经验,建立夜生活负责制等。【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这

30、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根据题干定位到原文,结合上下文深入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A项,“针对现代城市而言的夜间经济是城市服务业在第二时空的延伸”错误,材料一第二段提到“夜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城市经济在第二时空的进一步延伸”,选项以偏概全。B项,“许多国家为平衡发展夜经济和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好好休息之间的矛盾”错误,材料二中并没有谈到国家政府介入。D项,“就能成为一种软实力”错误,表述过于绝对,原文表述为“也能成为”,根据文意,“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城市夜经济,培育更适合年轻人居住的休闲环境”只是其一。故选C。【8题详解】本

31、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夜经济的发展将成为整个城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空间”有误,据原文“夜间维度的经济发展已成为整个城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空间”可知,选项用“将”替代了原文的“已”,属于时态错误。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题干要求“为了更好地发展夜

32、经济,我们还要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所以可以定位到发展“夜经济”的相关语段,此题主要可以定位到材料四。材料中“夜经济的繁荣说到底是以第三产业的发达为支撑的。因此,我们既需要在城市发展中积极引导,也要给予各种业态充分的生长空间”说明给予各种业态更多的 正面的指导,尤其是第三产业是有效的措施;根据“夜经济,也需要城市治理升级”“都仰赖便利的公共交通”“治安状况和停车便利程度等,也都是提升夜经济品质的必需品”等语句可以概括出另一项措施;“上海借鉴国际经验”“夜经济的城市竞争正进一步拓展到治理层面”说明我们也可以建立起相应制度,借鉴其他经验。考生在答题时宜分点作答,注意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点睛】解答实

33、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

34、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已约晋王矣。”已而太宗至,设重裀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初,太

35、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若尘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自是不复言。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

36、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节选自宋史赵普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B. 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C. 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D. 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

37、/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祖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他在位期间完成了全国大部分的统一,太祖是他的庙号。B. 受禅为接受禅让,“禅让”可分为“内禅”和“外禅”,文中所指的情形为“外禅”。C. 谏议大夫为秦代始置的官职,专管评议、选拔官员的事务,有时一朝有数十人之多,D.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普早受青睐,君臣关系融洽。太祖在受禅前就认为赵普是个奇才,受禅后对赵普委以重任,太祖曾微服

38、私访到赵家,君臣席地而坐,畅饮甚欢。B. 赵普遇事多谋,君臣不谋而合。太祖和赵普谋划攻打太原之事,赵普认为太原是天然的屏障,等到平定各国后再来攻打太原,这是很容易的事情。C. 赵普早年寡学,晚年读书勤奋。他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但学问不多;晚年他手不释卷,抓紧时间整天读书,处理政务能做到游刃有余。D. 赵普遇事坚持,最终说服君王。他曾力荐某人为官,太祖不答应,但赵普毫不气馁,以刑赏之理来说服君王,后太祖明白,最终任用那个人为官。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答案】1

39、0. D 11. C 12. D 13. (1) 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狭窄,因循保守,赵普刚毅果断,没有人能与他相比。(2)猪狗吃人所吃的东西,却不知道加以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仓库,赈济百姓。【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太祖北征至陈桥”说“太祖率兵征伐北汉到了陈桥驿”,这是一件事,如若断开就成了两件事,“至”前不应该断开,且“被酒卧帐中”意思是“喝酒后醉卧在军帐

40、里”,句意完整,不应该断开,故排除B;“普与太宗”是“排闼入告”的主语,“普”前应断开,故排除A;“太祖”是“欠伸徐起”的主语,应在“太祖”前断开,故排除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C项“选拔官员”错误,谏议大夫只是专管评议的事务。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

41、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他曾力荐某人为官,太祖不答应,但赵普毫不气馁,以刑赏之理来说服君王”错误,“以刑赏之理来说服君王”针对的不是他“曾力荐某人为官”一事,从文中“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可知,应该是针对“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这一事情。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

42、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龌龊,心胸狭窄;循默,因循保守;未,没有。(2)中,检,制止,约束;涂,通“途”,路上;发,打开仓库,赈济百姓。【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赵普,表字则平,是幽州蓟县人。周世宗

43、在淮河地区作战,宰相范质上奏任命赵普为军事判官。太祖(赵匡胤)曾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太祖率兵征伐北汉到了陈桥驿,喝酒后醉卧在军帐里,将士们要拥戴他做皇帝,赵普和太宗推门进禀告。太祖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慢慢起身,而将士们穿戴着盔甲、露出兵刃,吵吵嚷嚷地把太祖拥到军旗下面。等到太祖接受禅让做了皇帝,赵普因为辅佐有功,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并担当枢密直学士。太祖多次微服私访功臣之家,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穿便服。一天,大雪一直下到夜里,赵普以为皇上不会出了。过了一会儿,听到敲门声,赵普赶忙出,见太祖正立在风雪之中,赵普慌忙叩拜迎接。太祖说:“我已经约了晋王了。”随后太宗也到了,在厅堂铺上双层垫褥,

44、三人席地而坐,用炭火烤肉吃。赵普的妻子在旁斟酒,太祖把她喊作嫂嫂。趁机与赵普策划攻打太原。赵普说:“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太原攻下后,就要由我们独挡了,不如暂且等到平定各国后,那么太原这样的弹丸棋子大的地方,还能逃到哪里去吗?太祖笑道:“ 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罢了。”当初,太祖地位卑贱时,赵普跟他交游,得了天下之后,赵普屡次谈起卑贱时二人交往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太祖性格豁达,对赵普说:“假如在尘土 中就可以辨识天子、宰相,那么人人都可以去访求了。”从此赵普不再谈论。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但没有学问,等做了宰相,太祖经常劝他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次回到家里,就关起门开箱取书,整天阅读。等

45、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他去世后,家里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是论语二十篇。赵普性格沉稳有城府,虽然很爱嫉妒别人,但能够以天下为已任。宋朝初年,当宰相的人大多心胸狭窄,因循保守,赵普刚毅果断,没人能与他相比。(他)曾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用)这人,(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还是上报这人。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碎片拾起来带回了家,过些日子(赵普)把这些旧纸片补缀起来,重新像当初一样拿去上奏。太祖这才清醒过来,终于任用了这个人。有一名大臣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答应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太祖发怒

46、道:“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能怎么样?”赵普说:“刑罚是用惩治罪恶的,赏赐是用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从古往今的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最终得到了太祖的认可。(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寄逸人高漫士林鸿独倚城南百丈阑,粤乡秋思浩漫漫。平台树色催残照,近郭砧声报早寒。云物正当摇落后,关河终念别离难。龙门别墅今宵月,谁与相同把酒看?【注】龙门别墅:是诗人朋友高漫士在东海之滨所建的住所,与高漫士的隐逸生活紧密相连。诗人曾多次造访此处,与他同游。14. 下列对这

47、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纯为写景,写诗人身处粤乡之秋,独自凭栏远望,寄托漫漫秋思。B. 颔联写诗人登高所见所闻,由远及近,景象凄寒,饱含悲凉伤怆之意。C. 颈联由景入情,由实入虚,诗人的感情深挚动人,情景转换十分自然。D. 尾联又推开一层,以想象和发问收尾,所表感情委婉曲折、含蓄蕴藉。15. 本诗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案】14. A 15. (1)独居粤乡的孤单寂寞之情。首联写诗人秋日在粵乡独自登楼远望,思绪茫茫。(2)悲秋之感(或时序更迭、秋意寥落的悲凉感伤之情)。颔联写平台树色黯淡,催促着西下的夕阳。近郭之处传来阵阵砧声,预告着寒冷的逼近,悲凉凄

48、怆。(3)别离相思之苦。颈联写万物凋零,关河冷落,使诗人念及与友人的别离之苦。尾联以“谁与相同”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4)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由题目“逸人”可知友人的隐士身份,尾联提及与友人的隐逸生活紧密相连的龙门别墅,隐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 项,“纯为写景”

49、有误,首联“独倚城南”是叙事,“百丈阑”是写景,“秋思浩漫漫”是抒情,首联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首联“独倚”“粤乡秋思浩漫漫”写诗人独居粤乡的孤单寂寞之情。颔联借景抒情,“树色催残照”“砧声报早寒”,一为远景,一为近景;一是视觉,一为听觉,生动描写了粤乡的秋景;“残照”“寒”写出了一种清清之感,传达出时序更迭、秋意寥落的悲凉感伤之情。颈联将颔联的写景扩大化,写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萧瑟秋季,为下句

50、的离别创设了阔大而又苍凉的背景,“别离难”借关河冷落,抒发自己与友人的别离之苦。尾联以“谁与相同”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由题目“逸人”可知友人的隐士身份,尾联提及与友人的隐逸生活紧密相连的龙门别墅,隐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

51、、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三)名篇名句默写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杜甫登高中的“_,_”两句,既抒发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又蕴含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2)“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针手法,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3)秋兴八首(其一)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瑟寄寓诗人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_,_”。(4)锦瑟一诗中,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怅惘和痛苦,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_,_。”(5)在蜀道

52、难中,李白用“_,_” 两句来描写瀑布飞泻和水石雷鸣雄奇景象。【答案】 (1). (1) 万里悲秋常作客 (2). 百年多病独登台 (3). (2)冰泉冷涩弦凝绝 (4). 凝绝不通声暂歇 (5). (3)玉露凋伤枫树林 (6). 巫山巫峽气萧森 (7). (4) 此情可待成追忆 (8). 只是当时已惘然 (9). (5)飞湍瀑流争喧豗 (10). 砯崖转石万壑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作客、冷涩

53、、暂歇、凋、萧森、惘然、湍、豗、砯、壑。三、语言文字运用及课内基础知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太难了”,说到底是一种青年亚文化表达。这略带幽默的自我调侃,更像是年轻人的一种自我心理 。面对生活的压力,一句流行话语说出口,能获得同龄人的认可与理解,并从而带来短暂的疏解。追求个性表达 ,面对生活,还需要换一副认真的模样。毕竟,真实的人生没有不难的。一帆风顺、一路坦途更多的时候用在祝福语中, 生活中却是不如意事常八九。磨难往往是逃不掉、躲不开的,迎难而上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态度。迎难而上,经过 的努力,战胜了困难,成长才会 。成长,不正是在一个又一个“我太难了”的反复考验中实现的吗?所谓“艰难

54、困苦,玉汝于成”,应该是一种过来人的视角,对于正处于困难中的人来说,( )杨绛先生有言:“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调适 无可厚非 艰苦卓绝 如期而至B. 调整 无可非议 坚苦卓绝 不期而遇C. 调整 无可厚非 艰苦卓绝 不期而遇D. 调适 无可非议 坚苦卓绝 如期而至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越坚强,积累的动能就一定越大,收获的心得就越多。B. 越痛苦,可能积累的动能就越大,收获的心得就越多。C. 越痛苦,收获的心

55、得就越多,积累的动能就一定越大。D. 越坚强,收获的心得就越多,可能积累的动能就越大。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能获得同龄人的理解与认可,并从而带来短暂的疏解。B. 能带来短暂的疏解,并从而获得同龄人的认可与理解。C. 能获得同龄人的认可与理解,并因此带来短暂的疏解。D. 能带来短暂疏解,并因此获得同龄人的理解与认可。【答案】17. A 18. B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

56、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调适:是调整使适应。一般和心理搭配。调整:是调整价格,重新调配整顿,使适应新的情况和要求。一般和心态或者状态搭配。结合“自我心理”分析,选用“调适”。无可厚非:意思是没有什么可以过分指责的,表示说话做事虽有错误或缺点,但可以原谅,不必过分责备。无可非议:是说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表示言论行动合情合理、无误。“追求个性表达”这一行为,可能会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没有什么需要指责的,选用“无可厚非”。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常用于形容斗争环境艰苦。坚苦卓绝:指坚韧刻苦的精神超越寻常。修饰“

57、努力”,选用“艰苦卓绝”。如期而至: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结合“成长”分析,选用“如期而至”。故选A。【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按照段意,该段文字重在强调困难痛苦的意义,所以应该是“越痛苦”,排除A项、D项。“一定”过于绝对,先积累动能,然后才有收获,排除C项。故选B。【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

58、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语序不当,先“理解”后“认可”,先“带来疏解”后“获得理解与认可”,排除B项、C项。搭配不当,“并”与“从而”不能搭配使用,排除A项。故选D。20. 下列句子中“也”字的用法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是亦走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其下圣人也亦远矣A. /B. /C. /D.

59、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也字的用法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虚词“也”的用法,然后根据“也”在句中的位置来分析用法。表判断,符合判断句的结构,分别为“是也”“,也”。表句中停顿,这三句中的“也”都放在句中,表示句内的停顿。表陈述语气,这两句中的“也”都放在普通陈述句的末尾,且不符合判断句的要求,所以都是句末的语气词,表陈述语气。表疑问语气,此处“也”也是放在句末,但是在疑问句的句末,所以虽为语气词,但表疑问语气。故选B。21. 在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60、解A.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D. 古之人不余欺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然后回顾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接着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选出与之相同的一项。文言特殊句式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之”起到提宾作用,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D项,“古之人不余欺也”也是宾语前置句,属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的类型,应为“古之人不欺余”;A项,“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1、曰非我也,兵也”是状语后置句和判断句,“于”是状语后置的标志,“非也,也”是判断句的标志;B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利”“强”是后置定语;C项,“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是被动句,动词本身包含被动,“隳”即“被毁坏”。故选D。2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谨庠序之教”中,“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B. “驽马十驾”中,“驽马”指劣马,“十驾”指马拉车十天所走的路程。C. “句读之不知”中,“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句”。D. “执敲扑而鞭笞天

62、下”中,“敲扑”是古代的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C项,“文辞语意已尽处为读,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句”错误,选项说反了,文章中语意已尽的地方为“句”,语意未尽须停顿的地方为“读”。故选C。四、写作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明媚的阳光下,春风拂过,片片粉色从枝头翩然飘落,人行道上渐渐织起令人心醉的花毯。许多道

63、路都进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刻。今年,这幅落花“画卷”将让市民共享。上海市杨浦区绿化市容局14日宣布,江湾城路(殷行路至清波路)即日起暂时调整清扫保洁模式,打造全市首条“落花不扫”道路,用落英缤纷的晚樱景观“留住”春天。面对这满地花瓣,是扫是留,网友看法不尽相同。支持者认为这顺应了自然与民心,希望推广,落花不扫反而留住了春色也透出城市温度。而反对者则担心增加环卫工负担,花瓣腐败还影响环境卫生,情况严重则影响市容市貌。 针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范文“落花不扫”,留住了春色也透出

64、城市温度近日,上海首条“落樱不扫”道路在杨浦区江湾城路展开试点,“樱花路”保持5天不扫,以精细化的“捡拾”进行保洁,让市民全方位体验樱花之美。一片叫好之声甚至把“落樱不扫”送上了微博热搜。毕竟,这既是审美趣味的提升,亦是管理水平的提升,的确值得叫好。换个角度想,无论是落花,还是落叶,其实也是一种美景,给世间带来不同的意象,给人心带来相应的慰藉。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城市对于这样的美景,处理起来却简单粗暴。去年11月,某地某街道环卫工用高压水枪打落树上的黄叶,促使树叶加速落下,引发舆论关注。环卫工称,领导检查要求看不见一片树叶,这很难做到,把叶子先打下来能集中清扫。此事症结不在于环卫工人用高压水枪打

65、落树上黄叶的具体行为上,而在于管理思维和要求上。“不见一片落叶”的规定,不仅过于苛刻脱离实际,而且,从自然的角度来看,落叶的存在,也是正当且合理的,并不能完全将其与“影响市容市貌”划等号。上海这条“落花不扫”的道路,与“不见一片落叶”的规定,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的出现,可以说是尊重自然和尊重美感的现实体现,将落花视为一-种难得的美景,而非市容市貌的“破坏者”,不仅没有给城市环境添堵,反而“添了彩”。将落花景色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既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的暖意,也感受到了城市的善意。不过,“落花不扫”并非是真的不扫。据了解,落花不能隔夜,保洁员要在黄昏后清扫,让路人第二天有新鲜的落花可赏。如遇风雨天

66、等特殊情况,为保障行人通行安全和居民日常生活便利,则会对道路进行全面清扫保洁。也就是说,所谓的“落花不扫”,就是为了保证落花呈现最美的样子,当其影响到市容市貌和行人走路等社会公共利益时,就会被清扫。说白了,落花扫与不扫,是一个动态的呈现,要契合民众和城市的最大利益。“落花不扫”,是城市管理者对粗放的拒绝,对精细化的践行,这是一种难得的“绣花功夫”。既是在尊重自然规律,也是在尊重民众情感,更是在守护社会公共利益,凸显了城市服务的水准。但也要看到,这样的精细化城市管理,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环卫工人的负担,毕竟工序更复杂了,环卫工人工作量也翻了一倍。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对精细化城市管理的否定,而是要提醒

67、相关部门看到环卫工人的辛苦,对他们的付出也要有给予相应的回报,比如适当的补贴,或者适度调整工资待遇等,这也是管理的精细化。城市管理还是要灵活一些,不要死板机械。现实中应该有为了整洁安全等需求扫落叶,也应该有精细管理下“落叶不扫”,类似这样的兼顾越来越多,才会成就城市治理的现代化。【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本题属于时评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作文任务十分明确针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思考。任务驱动型作文隶属于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审题】审题立意:这是一则时评类材料。

68、时评,是指对新近发生的时政热点(如,垃圾分类、疫情防控、中国两会、脱贫收官等)或新闻事件(如,活埋生母、后浪演讲、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等)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其在写作上往往以说理、议论为主,要求针对时事(政)热点话题展开分析,就材料中的事件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等。高中时评类作文,通常指的是时事评论作文,是选取已经引起或应当引起中学生关注的新闻事件,让他们围绕一定的驱动任务完成写作的材料作文。高考时评作文,根据所给材料性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时事争议性材料(争议性时评)、时事批评类材料(批评类时评)、时事褒扬性材料(褒扬性时评)。这次作文命题属于典型争议性时时评作文:上海打造“落花不扫”道路的

69、政策好与不好;市政道路的落花该不该扫;落花不扫能否留住了春色,是否能透出城市温度;落花不扫是否会增加环卫工负担,是否影响环境卫生以至于影响市容市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而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思考?写作提示:首先,你得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对“落花不扫”政策是支持还是反对,二选一。要避免态度骑墙,认为扫有扫的道理,不扫有不扫的好处,可扫可不扫,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次,你得摆事实、讲道理或引经据典说明理由。落花不扫:留住了春色,透出城市温度;缅怀传统文化,让城市诗意栖居,让市民亲近田园;接轨世界理念,连接人与自然;提升精细管理,促进科技研发落花当扫:人工捡拾垃圾增加环卫负担,众人踩踏过后卫生落

70、花更难打扫,影响环境卫生,影响市容市貌,引发疾病疫情,不利城市统一管理参考立意:落樱不扫,是你心底的浪漫;落叶缓扫,能否留住城市的诗意;落樱不扫,是你心底的浪漫;落花不扫给城市添美景;落花且不扫,留她一段春;落花不扫,让城市诗意栖息。行文结构:首先拟写一个与材料密切相关的标题,如“落花不扫,留住了春色也透出城市温度”;然后开篇简述材料,并对此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既是审美趣味的提升,亦是管理水平的提升,的确值得叫好;接着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式,将“落花不扫”和“不见一片树叶”进行比较,分析症结所在,并且进一步分析“落花不扫”并非真的不扫,展现城市管理的艺术;最后提出建议。素材:1.如果落花不扫,就能

71、留住了春色,温暖城市,那么如下春色都当留下了:城市花圃里,先于花草疯长的野草;市区河道里,让鱼虾窒息的绿萍;路边绿化树上,肆意生长的蘖枝如果春天的落花不扫,是诗意栖居亲近田园,那么立夏飘飞的柳絮、杨絮就当任其飘飞,秋天的落叶也应该全部保留于地面,冬天城市的落雪就让它自然融化好了!如果落叶不扫是接轨世界理念,连接人与自然,那么如下“世界理念”我们也一并接轨好了:印度的动物崇拜,仍凭各类动物横行街市;英国面的群体免疫,任凭新冠肺炎患者痛苦离世落花不扫看似美好,不过是万千市民关于自然田园的一场自欺欺人的白日梦而已!2.落花留地不扫,人工捡拾垃圾,的确会增加环卫工人的负担,诚然腐败的落花的确也影响环境

72、卫生,然而改革莫怕弯路多,方法总比困难多,工作量增加,环卫工人不也可以相应增加吗?动员赏樱游客参与捡拾垃圾,不也是很好的环卫宣传手段吗?针对“落花不扫”研制新的清扫工具,说不定还能助推科技飞跃呢!所以,落花不扫的负面意见的产生不在落花,也不在“落花不扫”政策本身,而在执政者是否能迎难而上,国人的理念是否能与时俱进。3.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落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王维写有这样的名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落樱铺陈的景象,也很容易令人联想起陶渊明的句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总之,“落樱不扫”为城市平添了一份自然诗意。4.落花落叶及时清扫,街道规整洁净,自是极好的。但就像居家,有人喜欢窗明

73、几净,也有人偏爱自在随意。至于审美,有人偏爱整洁之美,就有人偏爱自然之美。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的人工制造有其美,山川草木、鸟兽鱼虫的自然创造亦有其美。整洁与自然、精心与随意都可供赏。留得落樱,可以理解为一种更贴近自然的审美取向。5.有人见落花,伤春之倏忽而逝;有人见落花,却喜“花落春仍在”。不过,无论何种心境,不扫的落樱,都替我们延长了春的“赏味期”。对于落樱间的杂物,原来可一起用工具打扫,现在则需要弯腰捡拾完成。城市管理者愿意增加城市管理成本,而留下美景给市民,这是许多网友为之叫好的另一个原因。对于“捡拾”代替清扫,有网友表达了担心:“给环卫工人涨工资吗?”这正是提醒我们:得了落樱的美,也要为这美担点儿责垃圾别乱丢,不小心掉了,捡起来,别给环卫工人添麻烦。6.从“落樱不扫” “落叶不扫”受到广泛关注与点赞这样一个细节中,我们应当进一步懂得,很多的美,不需要整齐划一;真正的美,不但是自然的,也是日常的。7.愿每个春天,我们都能在漫天飞花中,任落樱染轻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