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淄博淄川区磁村镇中学2015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杨修之死学案(无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0239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淄川区磁村镇中学2015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杨修之死学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主备人主备日期教案序号项目内 容 设 计 栏修改意见栏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使用人修改日期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介绍有关背景与情节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杨修之死即后半回“曹阿瞒兵退斜谷”的主要内容。原回目是从战争发展的进程着眼,反映三国交战情况,曹操遣大军去蜀,兵败;蜀兵渡汉水,曹操退守阳平关,再败;复兵退斜谷,此时,曹操心中进退犹豫不决,课文节选由此开始。节选部分着力叙写曹操杀杨修的前因后果,改题为“杨修之死”是耐人寻味的。4检查学习效果,深入探讨文章结构:一.杨修被曹操所杀 二.插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三.曹操兵败班师默读第二部分,概括六个小

2、故事并标注出表现曹操心理活动的词语,判断曹操对杨修态度的变化,理清曹杨矛盾的发展过程明确:园门阔事件,一盒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藏吴质事件,试才干事件,作答教条事件。主要词语如下:忌恶愈恶愈恶怒有杀修之心教师点评:这六个小故事,把人物矛盾紧紧连在一起,既写杨修,又写曹操,取得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学生点评人物,提示:可以从历史上客观的评价人物。教师适时补充引导,择要板书:杨修:有才华却恃才放旷,耍小聪明,行为轻率,多次揭穿曹操阴谋,干涉曹家权势之争曹操:阴险虚伪,狡诈奸猾(小说)雄才大略,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历史)你认为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依据课文作答。明确:注意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

3、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总结本课所得6布置作业:搜集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故事,成语,歇后语,对联,诗词项目内 容 设 计 栏修改意见栏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读,理清思路,熟悉情节2.了解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全面客观评价人物的能力3.从学习中得到启示,明白做人原则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培养全面客观评价人物的能力2从学习中得到启示,明白做人原则板书设计杨修之死三国演义 罗贯中杨修:恃才放旷 曹操:阴险狡诈预习指导搜集有关三国演义的相关材料教学内容1导入:教书板书“四”字,讲说:“四”字是一个简单而普通的数字,但如你小看

4、了它,你将损失惨重。因为它在历史、文学方面出勤率很高,涉及内容极为丰富,价值不可估量,比如说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聪明的同学,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四呢?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更正补充小结:“四”还真的不少,如果我们把它们认真地做一点整理,那将是一个不小的收获。然后点出“四大名著”,引出三国演义,导入课文。2检查预习 文学常识填空杨修之死节选自 ,作者是 。 简答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名著,你看过吗?你最喜欢哪个人物或哪个片断?你喜欢诸葛亮还是曹操?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鼓励个性发言。 课文题为杨修之死,杨修是怎么死的?你认为杨修为什么会死?教后小记审阅:时间:杨修之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