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8课时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原创题)1949年,毛泽东说:“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一天他们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由此判断我国的外交原则是()。A独立、平等 B不结盟C一边倒D求同存异解析题干材料讲的是我国外交活动中如何处理同帝国主义的关系,从“平等”“改变敌视”“合法的地位”等关键信息看,我国的外交原则是独立自主,平等对待相互尊重的国家,故选A项。不结盟是新时期的外交原则,排除B项;题干材料
2、与“一边倒”无关,排除C项;“求同存异”是亚非会议处理与会第三世界国家间关系的方针,排除D项。答案A2(2013温州八校联考)观察下列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D是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完全反映解析根据题干“1949年”分析,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和遏制政策,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政策,重点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由此分析应选C项。A项说法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举步维艰,B、D两项在图中不能反
3、映。答案C3(改编题)右图是1954年6月下旬,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时,和印度总统普拉沙德(右一)、副总统拉达克里希南(右三)、总理尼赫鲁合影。这次访问最大的成果是周恩来提出()。A一边倒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的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解析仔细阅读材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等信息表明,这是中国和印度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B项。其余三项与题干无关。答案B4(2013台州模拟)至2012年,中国在非洲已援建3 000多千米铁路,100多所学校,减免其200多亿人民币债务,谱写了中非友好的新篇章。新中国与非洲友好开端最早可见于()。A万隆会议B周恩来总理出访非洲C
4、参加不结盟运动组织D非洲国家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亚非会议是亚非新兴民族国家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成为中非友好的开端。答案A5(2013杭州师大附中模拟)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这样的举动()。A是卖国的,美国是中国的头号敌人B是可笑的,置民族尊严大义于不顾C是得体的,民间交流有利于两国关系改善D是正常的,中美关系已经亲密无间解析对特定的历史事件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加以理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以体育交流为契
5、机的,所以周恩来后来说“小球转动了大球”。答案C6(2013郑州模拟)对于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美苏对中国的战略“扶持”解析注意题干中的限定“不正确”,美国对中国的战略一直是“扼杀”,故D项说法不正确。“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获得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得到绝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A、B、C三项说法皆正确。答案D7(2013淄博模拟)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
6、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英经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解析邓小平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原则是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符合此精神的是A项。中苏是同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排除B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香港问题是外交活动,但与材料中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不符,排除D项。答案A8(改编题)对下表中国外交状况结论正确的是()。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年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
7、619771978建交国家495469878895103107110112A.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C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D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解析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逐步缓和,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故选C项。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在新时期,排除A项;中国外交受到了文革的影响,排除B项;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不在此时间段,排除D项。答案C9(2013 嘉兴二模)“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对该声明发表时的背景分析不正确的是()。中美建交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中国在联
8、合国合法席位得到了恢复日本同台湾当局断绝了“外交关系”日本舆论强烈要求改善中日关系A B C D解析根据题干,可以得出,该声明是1972年9月的中日联合声明,它的签署意味着中日关系的改善。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1月1日,故错误。是中日联合声明的具体内容,不是其背景,故错误。选A项。答案A10(原创题)2012年9月正值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因钓鱼岛问题而发生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所乘轿车在北京四环路遭袭,车上悬挂的日本国旗也被一名男子抢走。对此事从外交角度分析()。A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B彰显了民族精神,值得提倡C此事有悖于我国新时期外交精神D中日邦交属国家,无关个人解析
9、注意题干中强调的是“外交角度”,我国新时期的外交精神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环境,题干材料反映的事件与这一精神相悖,故选C项。A项说法正确,是从历史角度认识,排除;B项错在“提倡”,说题干材料体现民族精神也太牵强,排除;国家交往也关系到每个国民,D项说法错误。答案C11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见俄罗斯总理普京时曾说:“中方高度重视对俄关系,始终把发展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之一。”这主要是基于()。A苏联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B履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共同发挥上海合作组织的主导作用D中国的国家利益解析“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新时期中国外交旨在为经济建设创
10、造安定的国际环境。答案D12(改编题)以下活动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A派遣维和部队 B参加六方会谈C参加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D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解析“维和行动”是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体现,故选A项。“六方会谈”、“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是属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不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排除B、C、D三项。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原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
11、的内在需要。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材料二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核心利益,是中方最大的关切。布什总统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反对“台独”,我们对此表示赞赏。钱其琛和平发展是中国的战略抉择材料三下图是美国对中国不断发展、和平崛起的诋毁。(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有哪些原因?(5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问题是什么?应如何处理?(5分)(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应该如何看待此问题?(5分)(4)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中美应如何走出新型的大国关系之路?(5分)解析第(1)问,从
12、中国历史传统和国情等方面总结。第(2)问,先判断出台湾问题,然后从中美联合公报组织答案。第(3)问,注意图片的含义,这是美国的诋毁,结合中国的和平之路回答。第(4)问,要从和平、合作方面回答。答案(1)原因:传统文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具备和平发展的条件。(2)问题:台湾问题。处理:遵守中美联合公报;维护国家利益。(3)中国威胁论。观点错误。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动机是遏制中国。(4)抓住机遇;与时俱进;相互尊重;合作共赢。14(2013宣城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清国大皇帝陛下暨大俄国大皇帝
13、陛下,因欲保守东方现在和局,不使日后别国再有侵占亚洲大地之事,决计订立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日本入侵俄国远东或中国、朝鲜土地,中俄两国应以陆海军及军火、粮食互相援助;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中国允许华俄道胜银行接造一条由黑龙江、吉林至海参崴的铁路,无论战时平时,俄国均有权使用该铁路运送兵员、粮食和军械。”摘自1896年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材料二“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摘自1950年中
14、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材料三“缔约双方满意地指出,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决心并积极致力于将两国边界建设成为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边界。缔约双方将根据各自承担的国际义务及本国法律在促进实现人权和基本自由方面进行合作本条约不影响缔约双方作为其他国际条约参加国的权利和义务,也不针对任何第三国。”摘自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俄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的背景,分析该条约所带来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原因。(6分)(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并结合中俄(苏)关系的变化,谈谈对我们今天处理国家关系的启示。
15、(8分)解析本题考查中俄关系。第(1)问,结合马关条约签订后辽东半岛的归属情况回答;第(2)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是1950年,结合当时的国内、国际背景回答;第(3)问,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应包括清政府“以夷制夷”政策,新中国初期“一边倒”政策,改革开放新时期“睦邻友好合作”政策。答案(1)背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希望“联俄制日”,而俄国也希望在东北扩张势力。影响:中国东北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日俄矛盾激化;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2)战后美苏冷战对峙;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包围和封锁;苏联支持新中国;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争取苏联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支援。(3)外交政策:清政府实行“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新时期摒弃了冷战思维,实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或睦邻友好合作政策)。启示:外交政策要适合国情,维护国家利益;要加强经济建设,增强国力,弱国无外交等。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