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 考纲要求考点梳理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意义:科学地解释 的原因,对人们正确地认识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2)不足之处:对于 的本质以及 对可遗传变异如何起作用等问题,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2现代达尔文主义 (1)提出者: 等。 (2)主要内容: 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和 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 (3)种群进化的实质:种群内 的改变,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 的基本单位。 (4)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有的 。 (5)基因频率:群体中某一 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比例。 (6)基因型频率:某种 的个体在 中所占的比例。 (7
2、)隔离的类型: 和 。 (8)物种:是指分布在 ,具有一定的 和 ,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 。 3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 (1)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地球上的生物是从 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 ,从低级到 逐渐进化而来的。 (2)生物多样性包括: 、 、 。 (3)五界系统一方面显示了生命发展史的三大阶段: 、 和真核多细胞阶段;另一方面又显示了进化的三大方向: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为自然界的 ;分解和吸收有机物的真菌,为自然界的 ;摄食有机物的动物,为自然界的 等。 基础过关1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基因频率变为95%,由此可以判断,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 B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C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2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A B 来源:学_科_网Z_X_X_KC D 3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B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C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
4、因频率的改变 D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4有性生殖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物的进化,其原因是( ) A有性生殖是高等生物的生殖方式 B有性生殖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C有性生殖是减数分裂形成的 D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 5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解释是( )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化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不定向的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自然选择是通过斗争实现的 变异是定向的 A B C D 6下列有关现
5、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B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7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 A生物进化的原因 B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D生物不定向变异的原因 来源:学*科*网Z*X*X*K8下列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的分别是( ) 来源:Zxxk.Com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A和 B和 C和 D和 9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
6、,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 A24%、72% B36%、64% C60%、40% D57%、43% 1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的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A基因突变 B选择 C生殖隔离 D物种变化 来源:学,科,网Z,X,X,K11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因为( ) A地理隔离的结果 B生殖隔离的结果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构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 来源:学科网ZXXK12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生种群体型大小变化、食物
7、特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栖息地破碎化、圈养种群繁殖衰退和竹子开花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而最新完成的一项采用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对现存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与变异、种群遗传结构与基因流、种群动态历程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表明,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程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生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生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这一结果提示大熊猫种群的濒危和中国历史上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压力密切相关。 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
8、是这个种群的 ,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 ,基因可以通过 过程传递给后代。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 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 等。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说明,大熊猫种群的 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 冲A训练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到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为显性。在曼彻斯特地区,19世纪中期以前,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据此回答: (1)从遗传的角度分析: 最初的S基因是通过 出现的,它为生物进化提供 。 S基因频率增高的遗传学基础是 。 (2)试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19世纪,桦尺蛾的栖息地(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下,种群s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 。 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长,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 。 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经过长期的 ,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 ,有利的变异则逐渐 ,从而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这个种群是否形成了新的物种?为什么?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