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基础知识历史训练卷 必修1专题四专题五 班级 学号 姓名 评估结果 卷一: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有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新中国成立之初,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七届二中全会决议、过渡时期总路线 、民主革命纲领、2008年,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来自山西平顺县西沟村的79岁农民申纪兰,在山西代表团驻地受到热烈欢迎。申纪兰是新中国惟一出席过一至十届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被称为中国人大制度的“见证人”。关于她所能见证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和发展历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1954年一届人大以
2、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 “文革”中该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 、 、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姓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政党中共中共中共民革民革民盟中共职务主席副主席副主席副主席副主席副主席副主席结合所学知识,上表最能说明新中国、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联合的政府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近年来,我国政府在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实施“边兴富边行动”,以促进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
3、的原则 、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中国国家领导人时问:中国以后怎样才能避免“文化大革命”式的悲剧重演?假设你是国家领导人,你该怎么做、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近年来一个法律名词“政府听证”常见报端。江苏等地相继举行了听证会,对义务教育“一费制”的收费办法,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了论证、质询。政府决策问计于民说明、发展民主政治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正在逐步开展 、民主发展程度决定政治文明程度 、
4、建设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一国两制”构想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体现在、都是伟人提出的 、都是解决当时面临的重大问题、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都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在香港回归10周年时,香港商报发表社评,其中写道,“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疑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选一个最合适的标题、“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的制度、“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复兴、图为2006年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
5、导人的历史性握手。这一握手能够实现的最重要前提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10、“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共同纲领的这一规定所体现的外交政策是、“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11、在一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它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阐述了、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第三世界的合作原则 、“求同存异
6、”的方针12、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13、2007年底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时期待2008年能成为中日关系飞跃发展的一年。要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两国应该 以史为鉴,和平发展 忽略历史、求同存异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增进互信,拓展共同利益、 、 、 、14、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
7、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重视与各大国建立“伙伴关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卷二:非选择题部分学号 姓名 评估结果 二非选择题(有3小题,第15题20分,第16题24分,第17题14分,共58分)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的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在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
8、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确立的时间并概括其主要内容。(分)(2)根据所学知
9、识判断,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在何时,相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分)(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12分)16、法治社会取代人治社会,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民的历史实践,对人类法治建设的进步有着巨大贡献。材料一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摘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二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
10、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请回答:(1)结合材料和所学列举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的实践一例。(分)(2)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两项重大成就,请说明之。(分)(3)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相关的两个宪法文件的核心内容并说明其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地位。(16分)图一 图二图一:年月,周恩来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图二:年,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17、阅读下列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商定自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
11、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重申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并再次强调: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国政府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认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事业。图三 中美建交公报影印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七日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发表的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
12、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二、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在两国谈判建交的过程中没有解决。双方的立场不一致,中方申明在正常化以后将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图四 中美联合交公报影印件请回答:()从以上的图片史料中你能获取哪些有关中美关系的历史信息?(12分)()图一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分)、以民促官 、国际推动 、官方交流 、民间交流()世纪年代以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其根本原因是(分)、不断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美日对华关系的改善之四: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有1小题,每题3
13、分,共4分。) D C二非选择题(有3小题,第15题20分,第16题24分,第17题14分,共58分)15、()1949年月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1954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6、()实践:1912年月,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成就
14、:1949年月,颁布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主权在民的原则,赋予国民各项权利和自由,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责任内阁制。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全新阶段。17、()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民间交往促进了官方交往;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逐步改善;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台湾问题影响着中美关系的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