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80092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松土的目的是保证根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无机盐的吸收B. 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通气,可提高产酒量C. 零下温度和低氧浓度,有利于果蔬的储藏保鲜D. 伤口要包扎是因为破伤风杆菌是需氧型生物,不利于其生长繁殖【答案】A【解析】【分析】呼吸作用的常见应用:(1)作物栽培: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中耕松土等(2)粮油种子贮藏:干燥、低温(不能过低),低氧(3)水果、蔬菜,鲜花保鲜:低温,低氧(高CO2/N2),低湿(4)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使有机

2、物向着人们需要的器官积累,常把下部变黄的已无光合能力,仍然消耗养分的枝叶去掉,使光合作用的产物更多的转运到有经济价值的器官中去。(5)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无氧呼吸(6)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7)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8)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9)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无氧呼吸(10)酿酒:先通气后密封【详解】中耕松土能够增加土壤的通气量,有利于植物的根系进行有氧呼吸,并能促进其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A正确;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所以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

3、通气,酵母菌不能进行无氧呼吸,因而不产生酒精,B错误;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低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果蔬保鲜一般采用零上低温,C错误;由于氧气能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在包扎伤口时,可选用透气的纱布进行包扎,以达到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从而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D错误;综上所述,选A项。2. 利用酵母菌酿制啤酒,需要先通气,后密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B. 先通气酵母菌大量繁殖,其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C. 密封后酵母菌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D. 密封的时间越长,产生

4、的酒精越多【答案】D【解析】【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而大量繁殖,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详解】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性型,A正确;先通气酵母菌大量繁殖,由于营养、空间等条件是有限的,因此其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B正确;密封后酵母菌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正确;密封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营养物质逐渐减少,酵母

5、菌数量减少,产生的酒精也逐渐减少,D错误。【点睛】熟悉果酒制作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B. 与果醋发酵相比,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C. 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D.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答案】A【解析】【分析】果酒制作果醋制作菌种酵母菌醋酸菌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醋酸菌是好氧细菌

6、,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C6H12O62O22CH3COOH2CO22H2O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条件18-25先通气,后密封10-12天30-35全程通气7-8天【详解】适当加大接种量,菌体的基数增大,可快速形成优势菌群,抑制杂菌生长,提高发酵速率,故A项正确。1825适合酒精发酵,醋酸菌是嗜热菌,一般在30-35培养,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故B项错误。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要先进行隔绝空气果酒发酵,再供氧进行果醋发酵,故C项错误。人工接种

7、菌种单一,自然发酵风味更好,但其菌群丰富,会导致品质降低,故D项错误。4. 下列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A. 通过观察相关微生物的存在或数量变化进行鉴定B. 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C. 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变化进行鉴定D. 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进行鉴定【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于鉴定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果酒和果醋制作成功,溶液中会存在酵母菌和醋酸菌,且数量会增加;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醋酸发酵过程醋酸菌产生醋

8、酸,PH会下降。【详解】果酒和果醋制作成功,溶液中会存在酵母菌和醋酸菌,且数量会增加,A正确;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可以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B正确;由于醋酸的大量产生,溶液pH会明显下降,因此还可以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的pH变化,来检验果醋的发酵效果,C正确;温度变化不是果酒制作是否成功的特有标志,D错误;故不合理的选D。【点睛】在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均需严格控制温度恒定在某范围中,以使相关微生物可大量繁殖。5.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和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过程和都发生在线粒体中B. 只有过程能产生还原氢,过程能消耗还

9、原氢C. 过程和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 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过程是果醋制作。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条件是30-35,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酒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条件是18-25,初期通入无菌空气,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期密封,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详解】据图分析,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场所在酵母菌的线粒体;过程是果醋制作,场所在醋酸菌的细胞质中

10、,A错误;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会产生H;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会消耗H;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其中第二阶段产生大量的H,而第三阶段消耗H,B错误;过程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过程是醋酸菌的有氧呼吸,都需要氧气的参与,C正确;过程是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1825),过程是醋酸菌的酿醋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在3035,D错误。【点睛】正确分析题图中-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有氧呼吸二三阶段、-无氧呼吸二阶段、-醋酸发酵等四个过程是分析判断本题的关键。6.腐乳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是因为其内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 )A. 无机盐、水、维生素B. NaCl、水、蛋白质C

11、. 多肽、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D. 蛋白质、脂肪、NaCl、【答案】C【解析】【分析】腐乳的制作过程主要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详解】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必须经酶的作用,才可变为可吸收的小分子氨基酸和甘油、脂肪酸,而豆腐在毛霉、根霉、曲霉等多种微生物适宜条件下发酵,在其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等的作用下,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水解为小分子肽、氨基酸和甘油

12、、脂肪酸等易于吸收的营养成分,并且在酵母等作用下,产生芳香酯等香味物质,使发酵后的豆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7.对制作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温度控制在1518,适于毛霉生长B. 含水量高的豆腐更适合用来制作腐乳C. 卤汤中的酒精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D. 封瓶时, 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答案】B【解析】【分析】制作腐乳的操作过程主要应注意:(1)腐乳盐腌制时,要注意盐的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2)豆腐乳的前、后期制作中温度和空气条件:豆腐乳的前期制作

13、温度控制在1518环境条件下,因为毛霉属需氧型微生物,因而放置在空气中即可;豆腐乳的后期制作温度控制在30条件下,且要放入坛中密封坛口。(3)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详解】前期发酵,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此温度不适于细菌、酵母菌和曲霉的生长,而适于毛霉慢慢生长,A正确;含水量过高的豆腐不易成形,反而不适合用来制作腐乳,B错误;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

14、物的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C正确;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D正确。【点睛】熟悉腐乳制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与传统发酵有关的微生物的比较中,正确的是选项ABCD微生物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生物学分类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异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厌氧适宜温度20 左右3035 30左右室温主要用途酿酒酿醋制作腐乳制作泡菜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生存的适宜温度为1825,可用于酿酒等,A错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生存的适宜

15、温度为3035,可用于酿醋,B错误;毛霉属于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生存的适宜温度为1518,可用于制作腐乳,C错误;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生存于室温下,可用于制作泡菜,D正确。9.根据以下腐乳制作的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A. 毛霉为好氧菌,为避免其无氧呼吸,码放豆腐时要注意留出一定的缝隙B. 加盐腌制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也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C. 加卤汤、密封腌制过程中,毛霉不断增殖,并产生大量的酶,分解蛋白质D. 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答案】C【解析】【分

16、析】腐乳的制作:1、原理:(1)腐乳的发酵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进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它是一种丝状真菌,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2、流程:。3、注意的问题:(1)腐乳发酵中杂菌的控制:事先用馒头放在温暖潮湿处培养毛霉,当馒头上长出青点(青霉菌落)、黄点(黄曲霉菌落)、红点(红曲霉菌落)时,及时用镊子和解剖针剔除,保留白毛让其生长黑色孢子;消毒:将豆腐块加热,杀死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扰;接种:将上述馒头上的孢子弹在豆腐块上,并用灭菌后的食品袋罩上,放在适宜的温度

17、下培养。(2)腐乳制作所需豆腐的含水量及意义: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毛霉为异养需氧型真菌,若含水量过高,影响毛霉的有氧呼吸,豆腐不宜成块;若含水量过少,则不利于毛霉的生长,毛霉的代谢也离不开水。(3)配制卤汤时酒量的控制:加酒的目的之一是杀死微生物。如果过少,达不到杀死微生物的目的,导致豆腐腐败;若过多,不但杀死了微生物,而且会因酒精度过高抑制了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腐乳的成熟,同时还会因酒精含量过高而影响腐乳的风味,一般应控制在12%左右。【详解】毛霉为好氧菌,为避免其无氧呼吸,码放豆腐时要注意留出一定的缝隙,A正确;加盐腌制一方面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之变硬,同时也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B正确

18、;加卤汤、密封腌制,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同时使腐乳具有一定的香味,在此条件下毛霉不能生长增殖,C错误;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被杂菌污染,D正确。10.关于腐乳的制作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 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过程需要隔绝氧气B. 酒精、香辛料都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C. 含水量较高的豆腐制作腐乳时更容易成形D. 豆腐腌制过程中会脱水形成腐乳表面的“皮”【答案】B【解析】【分析】腐乳制作过程中常用的菌种主要是毛霉,毛霉的菌丝分为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直立菌丝产生孢子,又叫生殖菌丝,匍匐菌丝吸收营养,又称营养菌丝;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

19、制,加盐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其变硬,防止腐乳酥烂,同时抑制微生物生长,避免豆腐块变质。【详解】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除酵母菌(兼性厌氧菌)外,其余均为好氧菌,故发酵过程不能隔绝氧气,A错误;食盐、酒精、香辛料都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B正确;含水量较高的豆腐制作腐乳时不容易成形,C错误;腐乳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属于是毛霉的(匍匐)菌丝,不是豆腐腌制过程中会脱水形成的,D错误。【点睛】熟悉腐乳制作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需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A. 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B. 阻止尘埃,防止污染C

20、. 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D. 防止污染,利于醋酸菌发酵【答案】C【解析】【分析】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影响泡菜的质量。【详解】制作泡菜是利用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原理,故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需加水密封,加盖后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保证坛中的无氧环境,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

21、没有发生改变B. 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C. 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D. 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己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答案】A【解析】【分析】1、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复合物;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常用方法是比色法,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一般步骤是: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计算。【详解】由亚硝酸盐检测原理可知,显色是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因此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

22、发生改变,A错误;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复合物,B正确;制备样品处理液时,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C正确;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D正确;故选A。【点睛】对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3.如图是泡菜的制作及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它们所含亚硝酸盐的含量低B. 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

23、于调味料的加入C. 制备泡菜的盐水中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D. 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答案】D【解析】【分析】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制作泡菜时,需要控制的主要因素有腌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等。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详解】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亚硝酸盐的含量低,A正确;泡菜风味形成的关键在于调味料的加入,B正确;清水与盐的质量比约为4:1,C正确;泡菜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

24、厌氧型,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泡菜的制作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该过程的识记与理解。14.以下关于泡菜制作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下大量繁殖并发酵产生乳酸和CO2B. 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向泡菜坛盖边沿水槽中补充水C. 泡菜腌制的时间、温度高低和食盐用量都会影响亚酸盐含量D. 泡菜制作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可能转变成致癌物亚硝胺【答案】A【解析】【分析】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实验原理: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

25、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详解】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并发酵产生乳酸,产生乳酸的同时不产生CO2,A错误;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目的是保持坛内的无氧状态,B正确;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C正确;泡菜制作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有可能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D正确。

26、【点睛】熟悉泡菜制作的原理和测量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但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这些现象中包括 ()A. 竞争和种内斗争B. 捕食、竞争C. 竞争和寄生D. 互利共生和竞争【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竞争、寄生、捕食等。【详解】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异种微生物的生长,异种微生物和乳酸菌之间属于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因此到了后期由

27、于营养物质等资源的缺乏,导致种内发生斗争,故选A。16.下图表示小萌同学在实验室培养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步骤需要在酒精火焰旁操作B. 培养基中必须含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C. 步骤接种环多方向划线便于估计细菌数量D. 接种结束后,将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以“实验室培养大肠杆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涉及的知识有:倒平板、微生物的接种方法等。【详解】为了避免杂菌污染,培养与纯化大肠杆菌的过程中需要在酒精灯的火焰旁进行,A正确;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中,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

28、和水,B正确;步骤接种环多方向划线,其目的是使接种物逐渐稀释,但不能用于估计细菌数量,C错误;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培养,防止冷凝水污染培养基,D正确。【点睛】正确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明确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进而达到巩固熟记基础知识的目的。17.下列有关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操作,错误的是()A. 加水时,水面应与三角搁架平齐B. 加盖时,将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C. 加热时,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D. 切断电源后,打开排气阀使压力表降到零后开盖【答案】D【解析】【分析】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

29、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注意: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高压灭菌放气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净空气,使锅内均匀升温,保证灭菌彻底。【详解】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加水时的水面应与三角搁架平齐,A正确;加盖时,应该将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B正确;加热时,应该等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再关上排气阀,C正确;切断电源后,应该等压力表降到零后再打开排气阀并开盖,D错误。18.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

30、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粉状硫10gK2HPO44gFeS040.5g蔗糖10g(NH4)2SO40.4gH20100mlMgS049.25gCaCl20.5gI+A. 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B. 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C. 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D. 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答案】D【解析】【分析】据表分析:培养基的特点是缺氮,能在这样的培养基上存活的只能是固氮微生物;培养基的特点是没有有机碳源,是培养自养微生物的培

31、养基;培养基是适宜异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详解】由图可知,培养基中缺少氮源,培养基中缺少碳源,培养基中具备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甲可以在缺少氮源的培养基中生存,乙可以在缺少碳源的培养基中生存,表明甲和乙分别可以自身合成相关物质来满足对氮源或碳源的需要,因此可知甲为固氮微生物,乙为自养微生物,丙需要外界提供碳源和氮源,无法自主合成,因此属于异养微生物,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培养基对微生物选择作用的相关知识,考生要通过分析培养基的成分确定培养基的选择功能;识记不同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结合培养基种类进行解答,难度不大。19.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

32、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A. 接种针、手、培养基B. 高压锅、手、接种针C. 培养基、手、接种针D. 接种针、手、高压锅【答案】C【解析】【分析】消毒和灭菌的比较:【详解】接种环应该进行灼烧灭菌,手应该用酒精消毒,培养基应该进行高压蒸汽灭菌,A错误;高压锅是灭菌工具,手应该用酒精消毒,接种环应该进行灼烧灭菌,B错误;培养基应该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手应该用酒精消毒,接种环应该进行灼烧灭菌,C正确;接种环应该进行灼烧灭菌,手应该用酒精消毒,高压锅是灭菌工具,D错误。故选C。20.分离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中,无法分离得到尿素分解菌的原因最可能是A. 制备浸

33、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B. 涂布前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C.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D. 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答案】C【解析】【分析】1、实验流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挑选能生长的菌落鉴定。2、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培养基选择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原理:培养基的氮源为尿素,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作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而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用此培养基就能够选择出分

34、解尿素的微生物。方法: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分解尿素。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生长的细菌就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详解】取样一般取距离地表约38cm的土壤层,而土壤的表层中微生物数量也很大,因此该操作可能获得尿素分解菌,A不符合题意;涂布前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这会导致杂菌污染,但由于在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只有能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才能生长,故该操作仍可获得尿素分解菌,B不符合题意;该培养基必须以尿素为唯一的氮源,不能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或在其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否则大量的微生物都能生长,该培养基就无法起到选择的作用,即无法分离得到尿素分解菌,C符合题意;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

35、酒精棉进行消毒,可能会造成污染,但对分离尿素分解菌影响不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下列有关微生物筛选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解尿素的细菌在分解尿素时,可以将尿素转化为氨,使得培养基的酸碱度降低B. 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C. 纤维素酶只包括三种组分: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D. 刚果红染色法只能在培养微生物的时候加入刚果红【答案】B【解析】尿素分解菌将尿素转化为氨,氨呈碱基,则培养基的酸碱度升高,A错误;尿素须经脲酶催化才能分解形成氨,说明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B正确;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C错误;常用的

36、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D错误。22.下列有关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B. 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C. 如果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D.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小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答案】D【解析】【分析】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筛选土壤微生物需要使

37、用选择培养基计数通常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据此分析作答【详解】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A正确;土壤中细菌总量高于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所以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B正确;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C正确;选择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小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壤微生物的筛选与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选择培养基及其应用的理解与运用23.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

38、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大B.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并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分离并鉴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C. 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调pHD. 制备果酒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拧松瓶盖,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保证发酵顺利【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生物技术实践中相关实验的知识点。【详解】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可能有多个菌体长成的菌落连成一个,统计时认为是由一个活菌形成的菌落,统计结果会比实际值小,错误;B、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

39、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若pH升高,指示剂变红,就可以准确地鉴定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正确;C、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错误;D、制备果酒的过程中,拧松瓶盖是为了放出发酵瓶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避免瓶内压强过大,发酵过程中不能再通入氧气,否则会影响果酒的质量,错误。故选B。【点睛】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2、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

40、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3、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24.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菌落的形状 菌落的大小 有无鞭毛 隆起程度 菌落颜色 有无荚膜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菌落是指由微生物的一个细胞或一堆同种指标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菌落的特征包括:菌落的大小、表面的干湿、隆起

41、或扁平、粗糙或光滑、边缘整齐或不整齐、菌落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颜色以及质地疏松或紧密等。【详解】菌落的形状是菌落特征之一,正确;菌落的大小是菌落特征之一,正确;有无鞭毛是对单个细菌来说的,不是菌落的特征,错误;隆起或扁平程度是菌落特征之一,正确;菌落的颜色是菌落的特征之一,正确;有无荚膜是对单个细菌来说的,不是菌落的特征,错误综上所述,正确故选B。25.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根据培养基的状态可将其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B. 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C. 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 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

42、剂鉴定尿素分解菌【答案】D【解析】【分析】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可分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一般用于微生物的鉴别、分离和计数,液态培养基常用于扩大化生产,观察细菌运动;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便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因此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详解】A. 根据培养基的状态可将其分

43、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A正确;B. 每一种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这些特征对菌种识别、鉴定有一定意义,B正确;C.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C正确;D.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D错误。26.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会在培养基中出现一些透明圈,这些透明圈是A. 是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形成的B. 是纤维素分解后的葡萄糖C. 是由纤维素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D. 是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的复合物【答案】A【解析】【分析】在加入刚

44、果红染液的培养基中,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在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由于缺少纤维素而出现透明圈,这是刚果红染液可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据此答题。【详解】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而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在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由于缺少纤维素而出现透明圈。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对于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的记忆及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7.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A. 经选择培养后即可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B. 选择培

45、养这一步可省略,但纤维素分解菌少C. 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D. 此实验中需设置对照组【答案】A【解析】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富集培养可省略;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设置对照能证明经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考点: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点评:识记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是解答本题关键。28.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从而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下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据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B. 图中过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C

46、. 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相同D. 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A起作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解可知,微生物A的碳源是纤维素,故要想获得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A项正确;图中过程表示生产乙醇的过程,常用微生物是酵母菌,B项正确;微生物A所用碳源为纤维素,微生物B所用碳源为纤维素降解物,C项错误;微生物A之所以能利用纤维质原料是因为其含有纤维素酶,故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A起作用,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产乙醇的过程中的原料,微生物的种类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47、29.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目的是( ) 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可获得大量纤维素分解菌用液体培养基便于稀释涂布平板纤维素分解菌只能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用液体培养基可鉴别纤维素分解菌A. B. C. D. 【答案】A【解析】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一方面可以获得大量纤维素分解菌,另一方面便于稀释涂布平板,正确;纤维素分解菌也可以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错误;鉴别纤维素分解菌使用的是固体培养基,错误。因此,正确的是,故选A 。30.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mL,甲中加入30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

48、下放罝7天。然后从甲中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A1、A2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试管B1、B2,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 )A. 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B. 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C. B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A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D. A2和B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除了蔗糖和多糖)存在与否。(2)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土壤中

49、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因此A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成还原糖,A1不能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但A2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蒸馏水不能将淀粉分解成还原糖,因此B1能与碘液发生蓝色反应,但B2不能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生成砖红色沉淀。故选:B。【点睛】对于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二、非选择题31.舌尖上的中国栏目介绍了我国各地利用发酵技术制作的特色食品,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请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酿制苹果醋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向捣碎的苹果汁中直接接种

50、_(填微生物名称),经过一次发酵制成,在发酵过程中需要经常向发酵液中通入_;另一条途径需经过先后两次发酵获得,即先发酵产生_, 再在发酵装置中接种有关菌种进一步获得果醋。 (2)桂林腐乳发酵过程中,豆腐中有机物的种类_(填“增多”或“减少”)。(3)在我国,东北酸菜和四川泡菜都非常有名,它们的制作过程基本类似,都是利用_(填微生物名称)发酵。泡菜需要用盐水腌制,盐和水的比例是_。泡菜中的亚硝酸盐过多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答案】 (1). 醋酸(杆)菌 (2). 氧气/无菌空气 (3). 果酒/酒精 (4). 增加 (5). 乳酸菌 (6). 1:4 (7)

51、. 先增加后减少【解析】【分析】试题分析:苹果醋的制作通常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向苹果汁中直接接种醋酸菌,经过一次发酵制成;另一条途径需经过先后两次发酵获得,即先接种酵母菌获得果酒,再在果酒中接种醋酸菌进一步发酵获得果醋。豆腐发酵的原理是利用毛霉等真菌产生的脂肪酶、蛋白酶对豆腐中脂肪、蛋白质进行分解,产生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肽和氨基酸等,再经后期腌制、加卤汤、密封发酵制成。泡菜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类分解为乳酸制作而成。【详解】(1)由于醋酸菌是需氧型微生物,所以它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不断向发酵液中通入无菌空气;如果糖原(苹果汁)充足,可直接接种醋酸菌进行有氧发酵产生苹果醋;如果糖原不充足,

52、可先通过酵母菌发酵制得果酒,再向果酒中接种醋酸菌进行有氧发酵制成苹果醋。(2)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豆腐通过霉菌分泌的酶分解,其中营养物质的种类会增多。(3)泡菜都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成。向泡菜坛中注入的盐水比例为1:4,煮沸所用盐水的目的主要是杀灭细菌,其次有除去部分溶解氧。在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情况是先增加后减少。【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熟悉果酒、果醋、腐乳以及泡菜的制作原理。32. “地沟油,城市下水道里悄悄流淌的垃圾”。地沟油最大的来源为城市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对地沟油的处理是一个难题,用脂肪酶处理地沟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获得高产脂肪酶的菌株,并将之用于产业化,某研究小组进

53、行了一些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应配制_碳源的培养基,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_培养基。(2)经过稀释,在平板上接入0.1 mL稀释液并涂布,经适当时间培养后,在平板上计数菌落,据此可计算出每毫升培养液中的活菌数。这种计数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般比实际值偏小,原因可能有_(至少答两点4分)。(3)经上述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_稀释倍数的平板进行统计。有同学认为稀释操作时,可以将1 mL培养液加适量无菌水直接稀释至上述稀释倍数,这样可以简化步骤,省去梯度稀释的麻烦。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 稀释倍数101102103104

54、105106培养结果计数(平均值)难以计数难以计数难以计数159172【答案】 (1). 以脂肪为唯一(碳源) (2). 选择 (3). 有的菌落是由2个以上的细菌形成的、涂布器上还残留少量细菌 (4). 104 (5). 不合理(否) ,在做梯度稀释之前不能确定这个稀释倍数的每个平板的菌落是否在30300之间【解析】【分析】1、培养基按功能划分: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1)、特点: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的微生物的生长。(2)、应用: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以脂肪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用于分离含有脂

55、肪酶的细菌);鉴别培养基(1)、特点: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2)、应用: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2、微生物的计数方法包括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的理论依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即代表一个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每个稀释倍数至少涂布3个平板进行计数,取平均值。【详解】(1) 欲分离筛选出能分泌脂肪酶的细菌,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碳源,应配制以脂肪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

56、于选择培养基。(2)在平板上接入稀释液并涂布,培养后,在平板上计数菌落,据此计算每毫升培养液中的活菌数。由于可能有的菌落是由2个及2个以上的细菌形成的,也可能涂布器上还残留少量细菌,故这种计数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般比实际值偏小。(3) 为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104稀释倍数,稀释操作时,将1 mL培养液加适量无菌水直接稀释至上述稀释倍数,因为在做梯度稀释之前不能确定这个稀释倍数的每个平板的菌落是否在30300之间,故这种方法不合理。【点睛】识记培养基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各自包含哪几类;分析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活菌数比实际值偏低的原因要全面。33.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调查某冷饮店的冰块中大肠杆菌

57、的含量。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置培养基(成分:蛋白胨、氯化钠、乳糖、水、X和琼脂);第二步:制作无菌平板;第三步:设置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种,实验组接种。第四步: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回答下列问题:(1)培养基中的乳糖可以为大肠杆菌提供_。为了方便大肠杆菌的鉴定,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成分X _,在该培养基表面,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 _(填颜色)。(2)完善步骤三,是_ ,是 _ 。(3)若该小组在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检测到少许菌落,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 。(4)将1mL冰块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

58、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_ 。【答案】 (1). 碳源 (2). 伊红美蓝 (3). 黑色 (4). 适量无菌水 (5). 等量冰块水 (6). 培养基灭菌不合格或倒平板(接种)过程被污染 (7). 3.8107【解析】【分析】1、培养基按功能划分: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1)、特点: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的微生物的生长。(2)、应用:培养、分离出特定微生物(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以脂肪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用于分离含有脂肪酶的细菌);鉴别培养基(1)、特点:

59、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2)、应用: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2、微生物的计数方法包括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的理论依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即代表一个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每个稀释倍数至少涂布3个平板进行计数,取平均值。计算公式每毫升样品中的菌株数=(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详解】(1)培养基中的乳糖可以为大肠杆菌提供碳源,伊红美蓝培养基是一种鉴别培养基是用来鉴别大肠杆菌的,若有大肠杆菌,则其菌落呈现黑色。(2)空白对照就要看培养基是否合格,故对照组接种适量无菌水,实验组接种等量冰块水。(3)若培养基灭菌不合格或接种过程中被污染,那么在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也会检测到菌落。(4) 由由题意知1ml水样中的菌落数是(39+38+37)30.1100=3.8104个,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3.8104103=3.8107。【点睛】易错点:1、空白对照组即未接种的培养基,其作用是判断有无杂菌污染,如果未被杂菌污染,未接种的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2、设置对照试验要保证单一变量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