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2013诸城市模拟题)“封建制”本意即为“分封制”,是指古代帝王裂土封疆、封邦建国的制度,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按照上述定义,下列现象不属于此处所指“封建制”的是( )A.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地B.汉高祖封长子刘肥为齐王C.明太祖封七子朱榑于青州D.康熙封四子胤禛为亲王答案 D解析 根据分封制的含义被封诸侯拥有自己的领地,而康熙封的亲王,只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在中国封建制度中,为王爵的第一等,但没有封地。2.(2013郑州47中高考冲刺卷)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注:周武王之子,西周第二代国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
2、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这说明西周初年( )A.分封邦国众多 B.天子与封臣关系平等C.靠盟约维系宗法关系 D.尚未形成高度集权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初年的分封制。A项“众多”无法体现;B项错在“关系平等”;C项错在“宗法关系”;从“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可以看出当时诸侯王实力强大,说明当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正确。 3.(2013河南省十所名校仿真题)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
3、(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小农经济产生C.儒家思想的发展 D.宗法制度的影响答案 A解析 依材料可知:有无姓氏是西周重视血缘分封原则选拔人才时代的区分贵族和平民的标志之一,随着战国时期选才标准逐渐转向以军功爵、才能为主的郡县制,平民也可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政治地位,姓氏也不再成为区分等级高低的标志了,所以战国时,平民也可以有姓氏,故和战国时平民逐渐可以获得姓氏这一历史现象关系最直接的应是受当时的选官、选才制度和标准变化的影响。故选A项。4.(2013太原市二模题)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这说明( )A.汉
4、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B.汉初丞相位尊权重,皇帝也礼让三分C.丞相申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答案 B解析 结合信息“汉文帝”“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文帝求情方才得免”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西汉初年的情况:丞相位尊权重,皇权受到影响。故选B项。5.(2013山东省模拟题)“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是评价的哪一制度( )A.世袭制 B.军功制C.察举制 D.科举制答案 C解析 据材料中的“主观性太强”可以排除AD两项,由“
5、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可以排除B项。汉代察举制下,由地方郡国官员推举人才,选官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容易任人唯亲,故选C项。6.(2013山东寿光模拟题)范蠡曾是吴越争霸时期越国的谋臣,后来弃官经商,后世商人尊他为商祖、经营之神。他仗义疏财,从事各种公益事业,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人的楷模。下列情景范蠡可能经历的是( )A.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凭借棉布生意一次赚了上万两白银C.商品交换时使用纸币D.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答案 A解析 仔细读材料,明确答题方向“范蠡可能经历的事情”,逐一分析备选项。棉布在南宋时才得以推广,而范蠡生活在春秋时期,排除B项。中国最早的纸币出
6、现于北宋时期,排除C项。柜坊和飞钱均出现于唐代,排除D项。范蠡弃官经商而致富说明官府允许私人经商,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故答案为A项。7.(2013宝鸡中学考前最后一模)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秋七月,初税田”B.“庶人食力,工商食官”C.“除井田,民得卖买”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铁农具广泛使用带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逐渐形成。A项反映的是税收制度的变化:初税亩;C项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瓦解
7、;D项反映的是牛耕的使用;ACD项均符合题意。B项错在“工商食官”,应是工商业突破了官府的限制。8.(2013山东省模拟题)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这主要说明(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C.体现了“耕者有其田”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答案 B解析 无论是私人之间的文契还是国家的产权证明文件,都体现了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故选B项。A项材料中并未反映出“相当频繁”,C项错在“耕者有其田”,D项错在“完全”,当时还存在自耕农经济。9.(2013衢州二中试题)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
8、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C.墨子 D.荀子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在治国方略上主张礼法并施。故选D项。10.(2013莱州一中模拟题)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B.立论不同,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考虑C.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D.立论不同,但都成为当时统治阶段的治国方略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
9、家争鸣。孟子、商鞅是新兴地主阶级代表,墨子是平民阶层的代表,排除AC项,只有商鞅思想在当时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故选B项。11.(2013扬州中学最后模拟题)“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引文的出处应是( )A.道德经 B.论语C.韩非子 D.春秋繁露答案 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思想,只有D项是董仲舒的作品。12.(2013唐山一中仿真卷)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其中多数篇章是孔子弟子的作品,其中写道:“君天下曰天子。”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写
10、道:“皇天右而子之,号称天子。”以上两种对“天子”的说法( )A.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B.都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都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D.都反映了君主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孔子和董仲舒思想的对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项均与孔子不符;D项符合题意。二、材料分析题13.(2013郑州47中高考冲刺卷)(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国学热”的出现,是由于“中华民族复兴”的问题引起的,而民族的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的复兴来支撑,因此在对过去的盲目“反传统”的反思中考虑到如何传承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并使之在新时代得到更新。有鉴于当前对自然界
11、的无序破坏,一批中国学者提出儒学中的“天人合一”学说可以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中国儒家“天人合一”的学说和“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出的“人和自然是一生命共同体”的理论很相近。有鉴于孔子和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有见识的中国学者认为,要复兴中国文化传统,就必须恢复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人为地割断自身民族文化的民族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儒家的“仁爱”精神不正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倡“第二次启蒙”的“关心他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这很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在“前现代”的思想宝库中确实包含着若干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并对克服“现代性”可能发生的弊病起消
12、解作用。汤一介中国的启蒙评材料中关于“中华民族复兴”与“国学”关系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 (12分)(1)第一种观点:赞同材料所述的观点,(1分)即弘扬国学(民族文化)是支撑民族复兴的关键。(2分)论据:(8分)人类现代化进程迅速,产生了较多的弊病,如对自然界的无序破坏等问题;盲目的反传统留下了诸多值得思考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传统文化中有非常多解决当今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和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如“天人合一”“仁爱”等。总之,民族的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的复兴来支撑。(1分)(2)第二种观点:反对材料所述的观点,(1分)即中
13、华民族的复兴无须依靠国学的弘扬。(2分)论据:(8分)传统文化中诸如“天人合一”“仁爱”等,其本质是要求人们既守成规,不思进取,是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的觉醒正是在西方入侵、政治变革和批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的;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弊病应该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来解决,而不能依靠传统文化的复兴。总之,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依靠弘扬国学的观点太绝对了,是错误的。(1分)(3)第三种观点:国学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辅助因素之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现代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观念的掌握和运用。(3分)论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等观念,能够帮助人们在现代进程之中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但这只能属于一种思想资源。中华民族的复兴是现代的复兴,必须在政治、经济、军事,特别是文化方面进行现代性的复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所没有的。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复兴,不可能割断历史,更不可能复古历史;继承优秀传统,学习现代先进文化,结合二者,振兴中华。(8分)总之,吸取传统精华,批判传统糟粕,以现代先进文化为主导,才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