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1月调研(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第I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60分,每小题2分)1.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 年)年间,边肃“知镇州,以公费钱质易规利,又遣吏强市民羊及买女,通判东方庆等列状于州。”材料表明通判的职责是()A.对知州进行严格监督 B.辅佐知州管理地方事务C.代表中央到地方巡视 D.和知州彼此制约与
2、平衡2.与下表诗句描述相符合的历史时期是()浮梁巧取江南郡,杯酒轻收肘腋兵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A.两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3.“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青苗法负责官吏)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弊。”这段话反映出()A.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C.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D.新法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4.历史上,辽统治者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分别负责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事务。这种“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实质上是()A.安抚笼络汉族地主阶级 B.避免契丹
3、人与汉人发生矛盾C.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D.肯定和保护先进的封建文明5.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都请示中书省)”。这反映了元代行省()A.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 B.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C.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 D.内部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6邓小平同志说:“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西藏的主权不容否定,西藏独立不行,半独立不行,变相独立也不行。”下列史实中能证明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是()A西汉时设置西域都护府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吐蕃C元朝时加强对西藏的管辖D元朝在此设行省
4、7秦朝和元朝在地方分别推行郡县制和行省制,对二者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B都推动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C都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存在的社会因素D都促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出现8元史地理志中说:“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下列关于元朝地方行政区划设置表述错误的是()A现河北省是中央直接管理的“腹里” B行省是地方的最高权力机构C元朝在全国共设立10个行中书省 D宣政院辖地拥有高度自治权9.“到目前为止,它(马可波罗游记)是外文文献中对蒙元帝国记载最为详尽的历史文献,虽然记载有不实之处,但为学者提供了研究蒙元史的一手文献
5、,也为当时的欧洲展现了蒙古帝国的画卷。”对材料中的“它”表述正确的是()A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蒙元帝国历史B记述了古罗马旅行家在东方的经历C最先向欧洲人介绍了指南针技术D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10.金初用辽.宋旧钱。海陵王时,为适应流通需要,制造了交钞(纸币),后又铸造“正隆通宝”“大定通宝”“永安宝货”,与钞参行。这说明商业的发展( )A使纸币正式取代通宝 B促进北方人口增加C使货币使用情况混乱 D促进了货币的发展11.1025年,宋仁宗下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据此可知当时( )A劳动力的商品化趋势日益
6、明显 B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C统治者实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D租佃关系在北宋居主导地位12宋朝宰相富弼的女婿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吕蒙正.范仲淹.韩琦.王安石也是声名卓著的宋朝宰辅,他们四位共有女婿十人,其中五人门第不足称道,以至家世难于考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崇文抑武政策门阀士族的衰落商品经济发展门第观念淡化A B C D13.朱子大全中写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这表明朱熹()A.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B.提倡格物致知之法C.强调教育循序渐进 D.重视社会伦理和修身14.宋代话本小说打破了长期以来以文言文为文学语言的
7、传统,首次将民间的语言(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体现了一种“亲民化”倾向。这说明话本小说()A.体现了文学的平民化发展B.加速了传统文学的衰落C.旨在向民众宣扬理学D.开创了章回体小说先河15.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16.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直到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寿终正寝
8、”的标志性事件是() A汉代设“中朝” B唐代设三省C宋代设副相 D明代废丞相17.“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材料说明当时()A内阁成为中央决策机构 B六部权力已被内阁剥夺C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D相权日盛严重威胁君权18.明代续通考市籴考记载:“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由此可知,明代()A奉行对外开放的贸易政策B实行官方控制下的朝贡贸易C对互市商品加以严格控制D设市舶司开始管
9、理对外贸易19.明朝末年爆发了明末农民战争,有关明末农民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政治黑暗,天灾流行是起义爆发的重要原因B农民军首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C明末农民战争为清军入关提供了有利机会D清朝摄政王努尔哈赤统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20.清代军机处设有“存记簿”,相当于机要档案,“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应密存事件,则密封存记”。据此可知,军机处的这一做法()A.确保政治决策的密闭性 B.强化了君主专制的体制C.有利于清朝史料的保存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21.“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
10、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达到1 000人以上。这从实质上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清朝中央政府广开言路 D.清朝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22.如图是某学校的历史研究小组收集的材料,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62年设伊犁将军1684年清设立台湾府从1727年起,派驻藏大臣A.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 B.杰出的君主康熙大帝C.康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3.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屑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晨起来
11、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C.是小农经济下一种天朝上国心态的流露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24.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 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2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
12、,“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26.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27.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
13、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28.明清小说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是因为明清( )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八股取士的普及 A. B. C. D.29.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30.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
14、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在苏州,棉布业市镇有南翔镇.新泾镇.江湾镇等;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黄溪镇等,这说明当时( )A.商业分工越来越细致B.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C.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二.材料题(共40分,31题18分,32题22分)31.材料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12分)?你对此的看法如何?(6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隋代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
15、机事,亦称政本之地。”三省的轴心在“尚书都省”,门下.内史省的长官只能作为“参掌朝政”的辅助。唐制:每事先经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付门下。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如果在实际过程中发生分歧异议,皇帝就成为当然的最高裁定者。 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朱元璋压缩中书省正官和掾属编制.废行中书省.扩充六部官制.皇太子预政,采取各种措施侵夺宰相的知情权.用人权等,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政治改革。胡惟庸党案促使其下定决心,对宰相制度“斩草除根”。朱元璋废相之后,六部尚书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六部由
16、宰相之下属变为由皇帝直接指挥。六部分理庶务,事权分散,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 论明朝宰相的废除与内阁制度的确立(1) 根据材料一,说明与隋代相比唐代三省体制的不同及其产生的影响(14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朱元璋对宰相制度的改变。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8分)。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涿鹿中学11月调研考试答案15 ACDDC 610 CADDD 1115 BDDAC 1620 DCBDC 2125 BDCBB 2630 CDACD31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规定地方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由中央掌握;将地方
17、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实行更戍法;在地方包括转运司设立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任答四个要点即可,满分12分)看法:这些措施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但对地方实力剥夺太过,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外族进攻时的失败。(6分,两方面作答)32(1)不同:隋代尚书省处于主导地位,而唐代三省互相分工,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10分)影响:三省地位平等,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4分)(2)改变:先有步骤地削弱相权,后废除了宰相制度,进而提升了六部的地位。(6分)趋势:相权不断被分散和削弱,乃至最终宰相职位被取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