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原文2老子五章走近先贤道家始祖老子1生平简介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博学多才,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后退隐,最后不知所终,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他问礼。晚年著五千言的道德经。2地位影响(1)中国哲学之父:老子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2)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内核之一: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3)影响深远: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
2、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 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背景呈现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乱频繁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了称霸,经常发动不义战争,抢夺土地和人民,而老子身为周王朝藏书室的官吏,掌管史册典籍。作为一个史官,他从历史的角度看出了兴亡更替的规律,昔日的地主最终或是众叛亲离,或是趋于衰亡。所以他不认为争强好胜是可以达到长久之道的,他更赞成人们采取一种清静无为的态度。国学链接文学常识万经之王道德经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被道教奉为主要经典。1演变历程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
3、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2内容主张(1)哲学思想“道”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天地万物的本源;所以“道”又可称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2)处世哲学强调“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3)政治思想文化常识社稷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地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社,与“土”本是一字,后来加上了“礻”旁,也就成了土地神的名称。社祭的神坛也称为“社”。从天子到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
4、甚至乡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社日成为睦邻欢聚的日子,同时还有各种欢庆活动,“社戏”“社火”就是很好的例子。现代生活中的“社会”一词,也与社日活动有关。稷,原是周民族的始祖后稷,西周时始被尊为五谷之长,与社并祭,合称“社稷”。一、一词多义1故2易3属4绝5望6见7道8名二、词类活用1道可道,非常道名词作动词,言说,说出2名可名,非常名名词作动词,叫出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4小国寡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小、使变少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甘、使美、使安、使乐三、古今异义1名可名,非常名古义:就不是永恒不变的。今义:程度副词,十分。2少私寡欲,绝学无
5、忧古义:抛弃学问。今义:失传的学问;高明而独到的学问。四、文言句式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判断句)译文:可以言说的道理,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能够叫出的名称,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称。2天下莫柔弱于水。(状语后置句)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3莫之能胜。(宾语前置句)译文:没有什么能胜过它。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定语后置句)译文:弃绝一切智慧、聪明,人民才会有百倍之利。五、名句默写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五章体现了
6、老子的宇宙观、价值观和政治观。他认为天地万物皆源自“道”,“道”有自己运行的规律,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同时他还提出治国方针“无为而治”,使民心淳朴,天下大治。但又主张社会回复到“结绳记事”“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这是一种消极的思想。老子的思想中最光辉的一面还在于他提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哲学。章次内容第一章本章提出老子的最高哲学概念道。旨在说明:“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第二章老子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变化的,强调人要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对于人类努力所得的成果,不必擅自据为己有,即“功成而弗居”第十九章老子阐述的治国主张。首先讲应抛弃圣智、仁义、
7、巧利,会有利于人民。然后从正面主张“见素抱朴”第七十八章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本质上强调“圣人”应遵循的治国之道,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第八十章描述理想中的社会状态,即“小国寡民”一、阅读文中语段,完成12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老子所谓的“道”是指。明确自然规律、自然法则2这段文字体现了老子怎样的宇宙观? 明确“有”和“无”不可分,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纯粹的“有”和纯粹的“无”是不存在的,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
8、,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二、阅读文中语段,完成34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3这段话体现了老子_的哲学思想。明确对立统一4这段文字对我们今天看待事物、分析问题有何启发?请谈谈你的理解。明确在充满喧嚣和躁动的当今社会,为人处世要多一些理性,既要看到一件事情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好与不好、祸与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能片面地看问题。1老子第十九章中提出了怎样的改造社会的主张?你如何看待这一主张?明确(1)老子认为要想使社会风气淳厚清正,人民得到百倍的好处,必须抛弃聪明智慧、
9、虚仁假义、巧利贪欲,使人民重新回到单纯朴素、清心寡欲的原始状态,用无为的原则去管理。(2)老子的主张是片面的。时代要前进,社会要发展,人类的聪明才智总要提高,这是主流。当然,聪明才智在某些人物身上也会带来负面效应从自私自利到智慧犯罪,但这绝不是知识、智慧本身的罪过。老子关心并希望社会稳定,希望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有积极作用,但作为给社会开出的药方,却是错误的。2你是怎样看待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的?明确(1)在老子看来,“小国寡民”的社会是经过长期的“无为之事”和“不言之教”使人类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的社会,是国家已经衰亡了的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德治社会。(2)在我们今天看来,老子实
10、际上是主张回到远古的时代,并停滞在那个阶段不再向前发展;这虽然是对他所在的那个尔虞我诈、率兽食人的时代的深恶痛绝,但这种彻底地取消阶级、抛弃技术与知识的理想社会,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一章)(二章)(十九章)(七十八章)(八十章)课内素材先贤思想:以柔克刚低头的智慧“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的,但它却能穿山透石,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现实生活中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谚语与之不谋而合,殊不知,低头、让步也是生活中的一种智慧。课外素材中国理念引领人类共同发展近日,光明日报记者对波黑前部
11、长会议主席、外交部前部长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先生进行了专访。拉古姆季亚长期从事波黑外交工作,曾多次到访中国。最近几年,他积极在波黑宣传“一带一路”倡议,向波黑政府和民众介绍中国理念。他对记者说,中国过去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在人类发展史上曾经留下过不可磨灭的印记,而当今中国的理念正在发起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场新的征程,有助于推动人类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拉古姆季亚表示,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依靠正确的理念和理论指导,中国在过去几十年取得的高速发展成就,就是依托着符合中国实际、具有超前性的理念获得的。习近平主席领导中国人民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生活进一步发生了巨大变化,外国人则看到了中国在各个
12、领域的实力不断增强。他通过新闻看到,中国研发的量子卫星实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中国北斗卫星实现了高精度定位,中国的航天工程实现了突破性飞跃。他强调说,这些科技领域的创新体现出中国在兼容并包的思想指导下,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突破,将对各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实际的利好影响。拉古姆季亚表示,习近平主席近几年在不同场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宏大的世界观与某些国家强调自己国家利益优先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他说,当今世界,国家间、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正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由此产生的军事冲突、政治冲突、恐怖主义、难民问题等正不断侵蚀着
13、人类共同发展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提出的进一步倡导全球化,倡导平等、互助的国家间关系,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支持。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的拉古姆季亚用一句中国的古话总结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通过帮助那些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优先发展经济,把中国的优势资源拿出来和这些国家分享,互利共赢,这对于缩小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具有重大意义。拉古姆季亚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发展理念的最好体现。以波黑为例,经历过多年战争的波黑,目前急需重建基础设施。但是,波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要获得外界的贷款非常困难,特别是来自一些国家的经济援助往往附带着很多条件。而在中国政府的引领下,中国相关金融
14、机构同建设企业一起,为波黑提供了一揽子方案,从而能更快地让一些项目动工。中国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帮助波黑建设了多个电站,为波黑下一步的交通设施建设打下了基础。【点评】中国哲学讲究“以柔克刚”,以这种共同发展的理念来解决矛盾和问题,比起直接拿起先进武器威慑和恐吓的效果要好得多。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世界大同的角度出发,呼吁各国共同面对问题,共同应对挑战,体现出中国领导人宽广的胸怀以及对全人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践行写作在老子五章中,我们得到的人生启迪是,人,要学会低头,满招损,谦得益。请以“低头”为话题,写一段叙议结合的文字,不少于200字。范文示例成熟的麦穗定不是一副趾高气扬、伸
15、长脖子之辈,在疾风中,它选择低头,最终获得饱胀的果实。有人问过苏格拉底:“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说:“三尺!”那人不以为然:“我们每个人都有五尺高,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戳破苍穹了?”苏格拉底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想长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吸取教训,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会在挫折面前从容安然。低头是一种能力,它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
16、是清醒中的变通。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许我们的人生路会更精彩。学会低头,是为了让自己有一颗更加宁静的心灵;学会低头,是为了让自己摆脱困惑。我们要学会低头,学会忍让,学会正确对待酸甜苦辣的生活。毕竟,人生在世,低头总会比抬头的次数要多。低下头来请教别人,可以解惑,扫除生活道路上的障碍。学会低头,能让你从“砂石”变成一块“金子”,闪闪发光,为世界增添一笔绚丽。老子道学思想在推动世界文化新模式的革命进程中的九大重要启示启示之一:具有引导哲学革命的意义。20世纪国学泰斗、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先生说:“老子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先天地生的道的观念,从而打破了自古以来以天为最高最大的观点,于是开创了哲学本
17、体论。今天我们研究哲学,必须首先了解先秦诸子的学说。这是确然无疑的。现代科学家重视老庄哲学正是向辩证思维复归的明显表现。道家老庄哲学之所以受到现代西方自然科学家的推崇,正是由于老庄哲学富于辩证思维。”启示之二:具有引导科学革命的意义。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李约瑟说,道家是“内在的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实际上,老子大道科学是在2 500多年前就已经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是一切科学之母,只不过难以被我们认识。因此老子深叹“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稀,则我贵矣”。庄子也浩叹“万世之后,而遇一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启示之三:具有引导宗教革命的意义。当今时代,宗教异
18、化严重,宗教迷信盛行,包括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等。包括中国道教学会的许多有识之士汇入宗教改革的洪流,拨乱反正,继往开来,复归其宗教之为宗教的本来面目。而老子之“道”的思想、“象帝之先”(老子第4章)等论述,具备了引导宗教革命的能力。哲学本体论决定哲学诸论,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会有什么样的宇宙论、认识论、方法论、人生论、宗教观从而使宗教学走上真正意义上的理性自觉。启示之四:具有引导生态革命的意义。为什么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长期忽视“生态的马克思”,并致力于建构道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桥梁?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思想,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课题,老子的“天人合一”观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老
19、子的思路是:“道法自然”基础之上的“辅其自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实现“大顺自然”的理想境界。启示之五:具有引导医学革命的意义。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万物都是阴阳相匹配的,有阴必然有阳,有阳必然有阴,阴阳互抱而成为和气,树立从道的角度看待身心平衡和谐问题,会使我们有全新的发现,从而建构大道医学思想体系。启示之六:具有引导人生革命的意义。司马迁说“老子修道德养寿”(史记),按司马迁的观点,老子活了160多岁。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证之以现代科学,这个数字是完全可信的。启示之七:探索实践“无为而治”的意义。当今之中国,尤其需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天人合一”的规
20、律性上把握安邦治国之道,这就是无为而治的本来意义。老子说,“自胜者,强也”“强行者,有志也”,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道法自然的旗帜下,“辅其自然”,从而实现“大顺自然”的理想境界。历史上道学双峰(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就是无为而治、安邦治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好的现实例子。启示之八: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意义。“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第四章)、“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第十五章)的不断创新思想,可以给我们以巨大的启示。启示之九:具有引导宇宙革命的意义。老子站得高,看得深远,认为人生不是孤立的。从根本上说,它是属于自然界的,但同时又是属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而整个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的产
21、物,所以修道不能孤立地进行。老子突破了天地这个大圈子,将人类的思考范围,从人生扩展到整个宇宙。一、基础考查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名万物之母母:根本B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妙:奥妙C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文:掩饰D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抱:持守解析:选C。C项,“文”的意思是“条文,原则”。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小国寡民B使民重死而不远徙C此两者,同出而异名D甘其食,美其服解析:选C。A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小;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美。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道可道,非常道
22、B有,名万物之母C音声相和,前后相随D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解析:选B。A项,“非常”古义是“不是永恒不变的”。C项,“音声”古义是两个词,声组合起来,形成一定组织和节奏叫作音;简单的发音叫作声。D项,“坚强”古义是“坚固”。4下列句子从句式来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名可名,非常名B有,名万物之母C此三者,以为文不足D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解析:选D。D项为省略句,补出后为“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其余三项为判断句。二、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8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
23、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5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老子“无为而治”观点的一项是()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甘其食
24、,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A BC D解析:选C。体现了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法思想,说明怎样表现绝弃圣智、仁义、巧利。排除这两句即可。6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在第二章中,阐述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B老子认为是圣贤、智慧、仁义、技巧、利益等造成了社会的混乱,理想社会应该“绝”“弃”掉这些东西。C老子还认为,人生的忧患来自对仁义道德的学习,一个人只有“绝学”,才可以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D“小国寡民”“安居乐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面对当时社会的保守得出的深刻认识。解析:选D。D项,理解分析错误,这
25、是老子的理想社会,不是对当时社会的保守的认识。7老子第八十章里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答:答案:这一章,老子提出了复古式的“小国寡民”的构想,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在这样的寡民小国里,没有强取和暴力,没有狡诈和欺骗,民风淳朴敦厚,生活恬淡安定,能望得见邻近的国家,甚至听得到邻国的鸡鸣狗吠之声,人们从出生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8我们应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答:答案:“无为”的思想,本来就是一种“悖论”: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而故意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实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去“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是最大的“不
26、自然”。道家的思想,对过去国人生活的萎靡不振,实应负一定的责任。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害心,脱除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道家教人不要过分地伤毁自然,保养自己的精力,不胡乱地消耗,实在可以拯救社会的弊端。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干涉,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实在是有它的重要意义。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
27、,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
28、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节选自史记老庄申韩列传)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B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C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
29、书/D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解析:选B。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语境,把握该部分大意,可以看出该部分为两层,前半部分陈述对象是“老子”,后半部分陈述对象是“令尹”;然后具体分析断句情况。由老子著道德经可知,“道德”一词不能分开;结合语境“久之”应为强调老子在周的时间之长,而不是“久之见周之衰”;“强”是副词“竭力、尽力”的意思,因此应在“强”的前面断开。由此可知答案为B。原文标点为: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10下列对文
30、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18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B“令尹”是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执政官名,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C“太史”,西周、春秋时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D“儒学”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自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从孔子算起,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解析:选A。应为男20岁取字。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长沮、
31、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身考虑较少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与本文中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是一致的。B老子认为真正生意做得好的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十分的愚钝。C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的虚怀若谷、温良恭俭,同时也侧面烘托了老子见识远过于常人。D本文记载当时有三位可能是道家的老子,一是李耳(早于孔子),再是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三是太史儋(后于孔子)。解析:选A。老子认为君子遇到时机就出来做官,赶不上时机就隐居起来,老子这个说法与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勇于担当、积极入世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12把文言文
32、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译文:(2)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译文:(3)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译文:解析:(1)本题考查两个“其”的用法,“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中的“其”为代词,代指龙;“其犹龙邪”中的“其”表猜测的语气,大概。(2)本题主要考查“始”意为“当初”,“合”意为“合并”,“离”意为“分离”,“霸王者”意为“称霸称王的人”。(3)本题主要考查“绌”意为“贬低”,“相”意为“彼此”,“是”代词,意为“这种情况”。答案:(1)至于龙,我就不
33、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2)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3)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
34、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
35、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
36、任过胶西王刘昂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四、语言表达13请根据文意写出结论性的句子。老子中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论语中说:“无求备于一人。”书经中说:“有容德乃大。”晋书中说:“人有不及,可以情恕。”它们都是告诉我们:_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寻找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心话题,再概括其共性的内容。答案:胸怀博大者方能成就大事(宽容他人,包容一切)。14将下面几句话改写成一个单句,
37、要求不遗漏信息,可以适当增减个别词语。函谷关是道家文化的代表地之一。函谷关是当年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点。3月30日,1万名中学生齐声吟诵道德经。这次活动旨在纪念道教始祖老子诞辰2 581年。这一活动在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景区内的老子文化广场上进行。答:解析:这是一个短句改长句的题目。改写时应首先从各短句中寻找一个能作为主干的句子,再根据其他句子与主干句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把它们变换为修饰语添加到主干句中。答案:3月30日,1万名中学生为纪念道教始祖老子诞辰2 581年,在河南省灵宝市当年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点及道家文化的代表地之一的函谷关景区内的老子文化广场上齐声吟诵道德经。15某中学举行高三毕业典礼
38、,特邀请家长、各界朋友参加。下面是该校邀请函的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亲爱的家长、各界朋友:你好!春秋鼎盛,寒窗三载,在这凤凰花开的六月,青春的骊歌响起。毕业在即,我校高三毕业生即将迎来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为了欢送他们,我校为他们准备了最神圣的欢送仪式,为此我们衷心地邀请您能莅临现场,参加毕业典礼。感谢您在学子们的漫漫人生长路上的鼎力支持,相信您的到来将会是典礼上最温暖的风景。答: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并且注意表达意思是否完整、明确。“你”不符合谦敬要求,改为“您”;“春秋鼎盛”比喻正当壮年,不能用于学生,改为“春华秋实”;“衷心”用于下对上或平辈之间,改为“诚恳”;“莅临”用于长辈、上级到来,改为“亲临”;“鼎力支持”敬辞,多用于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改为“支持”。据此组织答案即可。答案:“你”改为“您”;“春秋鼎盛”改为“春华秋实”;“衷心”改为“诚恳”;“莅临”改为“亲临”;“鼎力支持”改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