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嵩阳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 政治试题命题人:范伟娜 审题人:李刚 张利冰第1卷(选择题 共60分)1、一次,范缜与和尚辩论,和尚认为,人的肉体死了,灵魂不死,来世还可以投胎做人;范缜则认为,人有了身体才能够有精神,身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根本没有什么来世。他们的辩论从根本上体现了A.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对立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后,开始出现(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2、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3、“美国例外论”在19世纪中叶引导了美国在美洲大陆的扩张,19世纪末在美国变得强大起来之后又引导美国走向帝国主义,在二战后又引导美国谋取世界霸权。由于这一思想根深蒂固,美国人总是强调,美国在世界上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要“担当世界的领导”,而不是谋求世界霸权。从哲学角度看,美国人的言行说明( )世界观决定并体现着方法论世界观是内容,方法论是形式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A. B. C. D. 4、从基本派别来看,哲学史上存在着两大阵营。下列说法中能体现两大阵营根本分歧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与“世界是一团永
3、恒的活火”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与“人是万物的尺度”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D.“万物皆备于我”与“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5、科学往往专注于某个领域的精细与严谨准确.而哲学则必须“先会合其全,以观其整,而穷究其底蕴”。这表明哲学( )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完全不同对具体科学的发展起着积极影响是对具体科学的抽象概括和升华研究的是世界的共性本质、规律A. B. C. D.6、老子的“小国寡民”,柏拉图的“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尤其是马克思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设计出的共产主义的远景,都使人向往,无不使人从痛苦中超越出来,走向未来,使一个
4、非理性的社会更合理些,更公平些。这表明( )真正哲学可以预见、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哲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真正哲学能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 B. C. D.7、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的原子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A. B. C. D. 8、英国思想家博克说:悲剧愈接近真实,离虚构的观念愈远,它的力量也就愈大。但是不管它的力量如何大,它也决比不上它所表现的事物本身。这观点体现了(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 9、萨特在辩证理性
5、批判中指出:一个人不是孤立的,他是处在社会和历史的领域中的。人是自由的,但人的自由选择并不再是永远是可能的,因为受到社会条件的限制。从根本来看,萨特的表述是在探讨( )A.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B.自由与限制的关系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D.理想与现实的关系10、一位学生说:“我人生的第一句谎言是从作文开始的,作文从来就是想当然。”素来讲究“真情实感”的作文竟然成为谎言的滥觞,是谁造成这种尴尬?这种缺乏“真情实感”、充满谎言的作文 ()犯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A. B. C. D. 11、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会随着
6、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以下表述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的观点是()重视民生,做到民有所呼,政府有所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A. B. C. D.12、“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中的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意识活动与客观物质之间具有同一性A. B. C.
7、 D.13、一个半世纪以来,化学元素都使用标准单一值的原子量。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发现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有些元素的原子量并不像学生上化学课时学到的那样一成不变。这意味着未来化学元素周期表要进行全面改动,十大化学元素的原子量将用区间方式标注,而非目前的固定数值。材料表明( )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 B. C. D. 1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运动是有规律的A. B. C. D
8、.15、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客观实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 B. C. D. 16、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
9、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 B. C. D. 1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B. C. D.18、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10、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 B. C. D.19、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 )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A. B. C. D. 20、如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11、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21、陶渊明“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出现这些认识现象是因为( ) 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A. B. C. D. 22、“司汤达曾经把小说定义为沿着公路移动的一面镜子,这话听起来很有意思,却不够完整:这是一面扭曲的镜子。”彼得盖伊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1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物质决定意识,文学作品应逼真地反映现实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积极因素A. B. C. D. 23、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正确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A. B. C. D. 24、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13、之一的祝枝山,曾为一个财主写了一副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据此回答财主把对联念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而气急败坏,把祝枝山告上县衙,祝却说自己写的是吉庆之词,遂将对联念作“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县令、财主哑口无言。祝枝山利用对联智斗财主的故事启示我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必须()A.按客观规律办事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D.勤于参加社会实践25、近年来,我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面临严重生存危机,上游地表补给河流被大坝截留,下游湖区则被开发成为旅游景区,湖水面积较鼎盛时期缩小近半,水量减少造成湖中17种野
14、生鱼相继绝迹,也影响了周围人们的生活用水及农业灌溉。这启示我们( )A.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B.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改造自然生态的规律C.人应该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D.只有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才是客观的26、 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寒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示少数民族生活善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 )因地制宜,将文化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 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发挥主观能动
15、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 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A. B. C. D.27、海市蜃楼是一种因光的折射或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海市蜃楼现象( )表明人们能够根据客观条件创造新的具体的联系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产生的一种错觉体现了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表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能靠人的思维去把握A. B. C. D. 28、“博客不在多,有激情就行;内容不在深,无堆砌转载就灵。”“博客”是英文单词“Blog”的音译,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在网
16、络上的流行,说明( )A.思想决定行动,主观决定客观 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29、“画孰最难”的命题出自韩非子,结论是“犬马最难”,而“鬼魅最易”。画鬼魅最易是因为( )鬼魅根本不存在,拓展了人们的创作空间鬼魅不像犬马有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鬼魅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鬼魅是虚幻的,只存在于人的灵魂深处A. B. C. D. 30、英国物理世界杂志曾评选“1+1=2”为最伟大的科学公式之一。但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相加,也不是所有能相加的就一定得出等于2的结果。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7、B.人的认识受主体立场的制约C.对同一对象存在多种真理性认识 D.事物是复杂多变、不可捉摸的31、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 B. C. D.32、沙漠治理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鄂尔多斯人另辟蹊径。变征服沙漠的“一厢情愿”为“善待自然”的两全其美,他们把沙漠绿化、沙产品开发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鄂尔多斯发展模式”。“鄂尔多斯发展
18、模式”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认识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社会实践C.自然界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意志 D.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终极目的 33、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事物不断出现,“微时代”带来大变革。顺应“网络微时代”对“微文化”的需求,某公司设计人员充分发挥智能手机触摸屏的优势,针对当代人内心的童趣及强烈的角色感,成功开发了一款休闲益智游戏。使人们利用零散的时间就能顺手玩上几分钟。目前该游戏全球下载量超过7亿次,为这家原来仅有12名员工、一度濒临破产的公司在两年时间里赚进500欧元,创造了移动游戏领域的神话。根据材料,该游戏成功开发
19、体现了( ) 认识是适应实践活动需要而产生的 人得认识能力的高低决定实践水平认识过程是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A. B. C. D.34、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砷元素含有剧毒,会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然而科学家经过研究实验发现一种新的细胞,能够利用剧毒砷进行新陈代谢,并以砷作为构成生命的元素。科学家对砷元素的研究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有限性实践的目的在于检验认识的真理性A. B. C. D.35、“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
20、福感带来滑坡效应。这表明(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A. B. C. D.36、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控制和信息的互换、共享。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这进一步佐证了(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因具有“人化”的特点而具有主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A. B. C. D. 37、“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决策最为重
21、要的参考之一。大数据技术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中小学教育等多层次的政策制定、受教育者的学习方案与评价方式、教学模式及质量改进等教育全过程。这说明( ) 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变化发展A. B. C. D.38、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而不调整路线,直至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后来,科学界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这一效应启示我们要( )
22、 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情况 敢于打破一切既有规则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实A. B. C. D.39、人才的“共生效应”是指引入一个杰出人才,可以使四方贤才纷至沓来, 进而逐渐形成一个人才群体。在这个人才荟萃的群体中,人才间的互相交流、信息传递、互相影响往往会极大促进人才与群体的提高。这告诉我们( )办事情要立足局部,统筹全局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要重视局部对整体的作用A. B. C. D.40、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上下班时间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根据不同时段两个半边车流分布不均的现象,建议把原来“4+4”
23、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2+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告诉我们( )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充分开发利用既有资源,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大于整体功能A. B. C. D.第二卷 材料分析 (共4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1、材料一 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空气被污染,环境变得恶劣,资源面临枯竭。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社会不能以过分地消耗资源、破坏环境、掠夺自然来获得自身发展,否则迟早会自食其果,而且也不
24、能持续发展。材料二 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党的十八大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读图:让循环经济之“圆”转起来。1.材料一中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变化蕴含哪些唯物论道理?(8分)2.材料二中的图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6分) 42、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
25、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8分)43、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十八大报告再次
26、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的正视,也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更是今后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8分) 44、2016年6月25日晚8时00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首飞任务既定目标全部实现。 航天探索向来伴随着高风险,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造成灾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包括航天员、空间应用、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和空间实验室八大系统的宏大系统工程
27、,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零瑕疵”“零失误”“万无一失”是各单位的一贯要求,不放过任何细节。全国数千个单位、十几万科技大军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联系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经验。(10分)政治答案一、单选题1-5DBDDD 6-10 BDCCD 11-15 BAAAC 16-20CACDC 21-25 CDBCC 26-30 BBDAA 31-35DABAB 36-40CDBDA二、材料分析题 41.答案:1.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谋求社会
28、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同时,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恢复生态创造条件。正确的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材料中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前后不同,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变化。2.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联系。图中循环经济体现了玉米、秸秆、牛粪、沼气等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循环经济强调吧社会的生产和消费与自然生态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这是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体现。联系具有多样性。循环经济之“圆”中的
29、各事物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事物的因果联系。要让循环经济之圆转起来,必须充分发挥秸秆、沼气等局部的作用,必须着眼于循环经济的整个流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体现了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42.答案: 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劳动者意志和追求,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就地取材、应时而获、因材烹制,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 43.
30、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正是基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说明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化、发展。(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从十二大到十七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验证了三大文明的正确性,“生态文明”理念的正确性也必将得到实践的检验。(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生态文明”的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44.答案: 整体和部分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各大系统,自觉服从大局,坚持统一指挥和调度,团结协作,实现了整体优化。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各系统、各领域始终坚持“零瑕疵”“零失误”“万无一失”,十分注重细节,有力保证了航天工程的成功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