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团圆媳妇之死呼兰河传教学目标1.了解女性小说的特征。2.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3.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体会作品所揭示的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女人的天空是低的,负担是重的,而自己又被过多的自我牺牲所累,这种自我牺牲是被迫成那样的。我虽然想高高飞翔,但我总觉得像是要掉下来一样我将与蓝天碧海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世人看。生平尽受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萧红关于作家她和张爱玲被称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鲁迅与她有着深厚的忘年之交,还称赞她是“当今中国
2、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关于作家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廼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相似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关于作家 生活阶段一(1911-1931):离家出走,王恩甲,被抛弃被爱情蒙骗 生活阶段二(1932-1938):写作投稿,萧军,被殴打、背叛不平等的命运姿态 生活阶段三(1938-1940):寂寞苦闷,端木蕻良,冷漠、受
3、折磨寻找安全感 生活阶段四(1940-1942):完成呼兰河传,患病去世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关于作家她的一生基本上在漂泊中度过,没有一个固定的温暖的家庭。尽管曾经与三个男人共同生活过,但她说:“我总是一个人走路。”可以这样猜测,因为童年家庭的不幸,导致萧红极度缺乏安全感,她一直是个需要保护的孩子,直到她31岁去世时,还一直是。于是在她生命的末期,她用一个小女孩的眼光回忆并记录了自己童年的生活,写下了呼兰河传。萧红的一生,是一直被冷落被忽略的一生,是一直寻找着“爱”和“温暖”的一生:孤独的童年“失家”之痛:身为“女儿”的性别原罪,决定了萧红被封建父权放逐的命运。一生中家庭温暖的极度缺乏,使“无家
4、”情结成为萧红的宿命;关于作家关于作家坷坎的爱情“失爱”之痛:从逃脱家庭包办婚姻,初恋受骗,与萧军、端木蕻良的爱情纠葛及最终失败,来自男权社会的冷漠与欺凌贯穿了萧红落寞而痛苦的一生;寂寞的写作“失功”之痛:火热的抗战时代,民族的独立成为社会和历史的主流,而坚持个体独立精神和女性价值关注的萧红的个性化独立写作,注定成为“主流”文化的“他者”,得不到男权社会的认同。关于呼兰河传关于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以一个小女孩的眼光观察古老的呼兰河畔的种种人和事,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
5、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关于呼兰河传关于呼兰河传第一章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以及它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第二章写当地人们“精神上的盛举”风俗民情;第三、四两章写作者的幼年生活,她的慈祥的祖父以及左邻右舍;第五、六、七章分别写三个独立的故事,三个不同的生活悲剧:天真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的死,孤苦无依的有二伯遭受凌辱,贫困的磨官冯歪嘴子的不幸。课文节选部分是小说中的第五章,关于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呼兰河传艺术风格 1.诗化小说 按照传统的小说观念,呼兰河传不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在
6、艺术形式上比较独特,没有贯穿全篇的人物和故事线索,没有波澜起伏的冲突,在叙述上打破成规,以散文笔致和诗歌的抒情格调描写平凡人物、日常生活,于其中显示卓越才华。呼兰河传艺术风格全书七章虽然可以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个整体,从“街头巷尾”到“后花园”,从喜庆殡葬到种种“精神的盛举”,从祖父祖母到“我”家院里各式各样的人,无不生动形象、诗意盎然。萧红以她娴熟的叙述技巧、抒情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颠峰之作。呼兰河传艺术风格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宛如你与作者在一个繁星当空的美丽夜晚,听她娓娓讲述着呼兰河畔她故乡的往事,尽管凄婉,尽管优郁,却仍然美丽得动人。恰如茅盾所言,比一部小说
7、更为诱人。呼兰河传艺术风格 2.儿童视角 读呼兰河传的第一个直观的感受或许是这部小说的语言独特,略显稚拙,却又饶有趣味;有点啰唆,却又句式单纯明晰,简洁干净,像一个儿童在絮絮地自言自语。对于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作者也是从一个未谙世事的女孩的心理视角来做出情感评价,所以常常举重若轻。呼兰河传艺术风格在课文节选的这一节里,可以切肤地感受到这种艺术效果。“我”和“小团圆媳妇”之间的对视、微笑等有声无声的交流,都是那么的纯净与可贵,是成人世界所不能理解的真实。儿童那未被污染的纯洁心灵缩短了她们与人人视为异端的人之间的距离:只有“我”说小团圆媳妇“没有病”;只有“我”毫无顾忌地掀开她的棉被,和她玩玻璃球;
8、也只有“我”关心她死去的原因和埋葬的情形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呼兰河传情节简介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坑的,尽管填坑并不难。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呼兰河传情节简介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
9、有着无穷的快乐。呼兰河传情节简介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呼兰河传情节简介 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呼兰河传情节简介 我有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个
10、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爱搭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听祖父讲,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战争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地大哭起来。呼兰河传情节简介 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磨官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呼兰河传情节简介 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
11、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与课文相关的情节本课所节选的有关“小团圆媳妇”的这一部分,是小说第五章的第五至十节。第五章讲“我”的几家邻居之一老胡家的故事,在整部小说中是篇幅最长的一章,大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出场人物也最多,主角是小团圆媳妇。与课文相关的情节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买来的童养媳,是个12岁的小姑娘,刚来的时候健康活泼,成天乐呵呵的,但是由于她太过大方,不合传统,不懂“规矩”,常常遭受婆婆的无端打骂,左邻右舍也都支持这种打骂行为,小团圆媳妇终于被折磨生了病。老胡家听信了跳大神的人的话,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的办法来治病
12、。洗澡时,很多人都来看热闹节选的文字就从这里开始。与课文相关的情节小团圆媳妇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节选的故事到这里结束。原书“小团圆媳妇”的故事还有一个凄美的结尾,节录如下: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我家的背后有一个龙王庙,庙的东角上有一座大桥。人们管这桥叫“东大桥”。那桥下有些冤魂枉鬼,每当阴天下雨,从那桥上经过的人,往往听到鬼哭的声音。据说,那团圆媳妇的灵魂,也来到了东大桥下。说她变了一只很大的白兔,隔三差五的就到桥下来哭。有人问她哭什么?她说她要回家。那人若说:“明天,我送你回去”那白兔子一听,拉过自己的大耳朵来,擦擦眼泪,就不见了。若没有人理她,她就一哭哭到鸡叫天明。阅读思考 一
13、阅读思考 二1.先认识小团圆媳妇。2.小团圆媳妇因为什么而死?这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单纯的小孩子。被用滚烫的热水洗澡了,共三次。阅读思考3.面对这种当众用滚烫热水洗澡的情形,周围的人有怎样的反应?婆婆及其帮众们为了帮助小团圆媳妇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摧残小团圆媳妇的行列中去,最终导致小团圆媳妇的惨死。阅读思考然而更可悲的是,几乎所有的人对此都不会产生道德和良心的压力,因为他们信守当时社会话语的合理性,他们不仅看不到自己对小团圆媳妇的伤害,反而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她好。面对小团圆媳妇的死,他们心安理得,甚至多了饭后的谈资。阅读思考4.究竟是谁害死了小团圆媳妇?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旧的传统意识以及麻木、残忍、愚昧的看客庸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