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喜看稻菽千重浪1读准字音(1)单音字一蔸()淤泥()花蕊()早籼() 粳米() 分蘖()田埂() 自给自足()答案duyruxinjngnigngj(2)多音字诡拼车将于近期火爆上演,这段令人屏()息的惊心动魄、千回百转的影片终于要登陆荧屏()了。这两件瓷器模()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型做出来的。答案bngpngmm2理解词语(1):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2):刻在骨头上或心上,形容感念很深,永远不忘。(3):极力排除、反驳各种不同的意见。(4)无与伦比: (5)亦步亦趋: (6)鹤立鸡群: 答案(1)义无反顾(2)刻骨铭心(3)力排众议(4)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2、(5)比喻自己没有主见,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别人行事(6)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3辨析词语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蕴藏蕴含如同海洋深处着无数的宝藏一样,每一个小故事都着一个大大的道理。(2)无与伦比无以复加经常会在某一刻,向往一个远方,就仿佛遥望一阕暮色,深邃到的情绪里。我想,那是一种磨砺,用心的清廓来诠释的美,。(3)义无反顾义不容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答案(1)蕴藏蕴含(2)无以复加无
3、与伦比(3)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解析(1)“蕴藏”,蓄积深藏未露,多指具体事物。“蕴含”,蕴藏,包含,多指抽象事物。(2)二者都有“达到极点”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无与伦比”指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侧重完美。“无以复加”指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侧重程度。(3)两者都指为道义而行事。“义无反顾”指为正义而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容推辞。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答案注重实践理想志向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篇通讯的标题采用了正副标题的形式。正标题,“喜看稻菽千重浪”出自毛泽东七律到韶山,突出了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的成就;
4、副标题交代了这篇人物通讯的主人公袁隆平。B本文布局谋篇精细巧妙,作者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条理清晰明白,重点突出。各部分之间用过渡句或过渡段联系,使文章浑然一体。C本文围绕主题,选取可以突出人物个性的典型事例,把袁隆平对科学的追求分成了几个方面,多角度刻画人物,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D中国的稻田里能够走出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源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民以食为天”,是历史赋予这位知识分子、伟大的农业科学家以责任。答案D解析“源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就民以食为天,是历史赋予这位知识分子、伟大的农业科学家以责任”说法不当,这只是袁隆平成为世界级的农业
5、科学家的客观因素。还有主观因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灾荒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使他产生了不畏艰难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和胆量。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义无反顾(看) 永志不忘(记)B世人瞩目(注视) 拾级而上(台阶)C实力悬殊(相差很远) 放荡冶游(四处游玩)D数见不鲜(少) 肄业专门学校(学习)答案C解析A顾:回头看。B.拾级:逐步登阶。D.鲜:新鲜。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2月2日,一起由寺庙香火燃烧幔帐引起的火灾,被派出所专职消防员地扑灭,幸好没有造成重大损失。资料显示,仅2008年至2012年5年间,牺牲在救火一线的消防人员就
6、超过140人。然而,职责所在,他们依然。如何做到责任到位?山东省威海市委书记孙述涛认为,落实主体责任不能“坐而论道”,必须做到“”。A当仁不让义无反顾奋不顾身B义无反顾当仁不让奋不顾身C义无反顾奋不顾身当仁不让D奋不顾身义无反顾当仁不让答案D解析“奋不顾身”指奋勇直前,不顾生命。偏重“不顾危险”,适用。“义无反顾”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强调的是“道义”要求,适用。“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突出的是“主动性”,适用。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证明。B取消农业税,
7、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C该计划将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区域和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在稻作改良技术产业应用方面作出示范,并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种植试验。D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主销区的生产、加工、流通、储备等粮食产业发展状况构成了国家粮食安全。答案B解析A不合逻辑,“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证明”正好说反了,应为“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反驳”。C.语序不当,应先进行试验,进而作出示范。D.成分残缺,“构成了”后缺宾语,在句尾应加上“的重要基础”。4依
8、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几十年披星戴月,几十年寒来暑往,几十年苦尽甘来。已经是万众景仰的科学家了,袁隆平仍然不忘“奋斗”两个字。由此想到,。在“不满足”中才能获取动力才能再攀高峰才能继续航程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东西因为永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在事业上我们一定要提倡“这山望着那山高”A BC D答案D解析先确定开头句,这一句应该是紧接“奋斗”。为排比句,不能分开,最重要,可以看成结论。故选D项。二、课内精段鉴赏阅读下面的文本选段,完成57题。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就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
9、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因此,有人嘲笑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的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还有学者认为,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在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很长时间之后,袁隆平才从国外资料中了解到,早在1926
10、年,美国的琼斯就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象。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是日本的科学家,当时是20世纪50年代。此外美国、菲律宾的科学家也相继开始了这项研究。尽管实验手段先进,但都因这项研究难度确实太大,无法在生产中得到应用。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十分清楚中国拥有自己的有利条件: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可以组织科研协作攻关,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这正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条件。直到今天,袁隆平对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所进行的
11、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决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令世界瞩目的成果。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6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蕊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两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证明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袁隆平的发现,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12、是()A有人对袁隆平提出的观点予以嘲笑,说明该人的愚昧和无知。B国外对水稻的研究最终没有成果是因为没有部门协作。C水稻雄性不孕性的发表,意味着优质杂交水稻的开发成功。D袁隆平认为中国在杂交水稻研究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离不开跨部门的密切协作。答案D解析A项“说明该人的愚昧和无知”没有根据;B项说国外研究“没有成果是因为没有部门协作”,将失败归结为单一原因,错误;C项说杂交水稻“开发成功”不当,应为论文的发表“证明了袁隆平培养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切实可行的”。6下列对选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首段提出美国著名遗传学家的经典著作和有人对袁隆平的嘲笑,从权威和人们的舆论两个
13、角度写出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要超越物质障碍之外的社会障碍,从而衬托出袁隆平挑战权威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B面对研究中遇到的困难,袁隆平并不迷信权威,而是认真分析,勇于创新,大胆试验,用事实证明了他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C之所以说袁隆平“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是因为他突破世界各国对于水稻的研究的瓶颈,不仅发现了研究所必需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而且用理论阐述培育“雄性不育稻”的可行性。这一研究是前无古人的。D选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还运用了细节描写,如“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把袁隆平院士对杂交水稻事业的追求以及发现新事物的欣喜心理描写得形象生动。答案D解析“选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错,选文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现手法。7通讯是侧重于写人物的新闻体裁,在选材上注重突出多角度表现和刻画人物形象,你认为本选段主要是从什么方面来表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答: 答案选段主要从“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的角度来表现袁隆平的。选取比较典型的材料,如从不崇拜权威,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勇于创新,从而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植株”。发表论文,开创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