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296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9页
山西省孝义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山西省孝义市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50分1政体指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也叫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1840年以前的中国古代的政体,主要包括()A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B宗法制与中央集权制C郡县制度与行省制度D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2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3有学者认为,比较理想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是“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

2、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以下制度最符合这位学者观点的是()A秦朝的郡县制B清代的密折制C雅典城邦制D美国联邦制4迪特尔拉夫在德意志史中记载:“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1890年,俾斯麦被迫辞职。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德意志的政体是()A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B典型的三权分立共和制C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D成熟的议会共和制5晚清一位大臣经历了对外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因而主张购买洋炮、洋船,他认为“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可是皇帝却斥责他“一派胡言”。该大臣经历的战争最早可能是()

3、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共同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7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

4、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8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9“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南昌起义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D八七会议10胡锦涛曾经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

5、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作用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互相配合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11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12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

6、农武装割据B新民主主义革命C抗击外来侵略D推翻国民政府13解放战争期间,英国驻华外交官表示:“无论我们在阻止共产主义之流在中国推进方面显得多么无能,我们都不能放弃保护英国利益的斗争。如果碰巧有机会能促进英国的贸易,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担心赤化我们的双手而不去把握这一机会”。这体现了英国在国际关系中()A坚持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原则B采取反对共产主义的顽固态度C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D追随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14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7、()A建立国民自卫军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D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15全球通史写道:“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这里所说的“新的机构”是()A军事革命委员会B沙皇政府C工兵苏维埃政府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6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办法。”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A“依法治国”方略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7近年

8、来,我国政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组织实施“兴边富边行动”,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B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C国家的支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D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18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A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C实现统一是台湾各党的迫切要求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19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

9、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与文告中的“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是()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D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20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21“就在2l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

10、族独立的历史使命。”下列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A香港回归B澳门回归C“九二共识”通过D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22“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他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B越南战争C朝鲜战争D柏林危机23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这说明()A德国和法国之间矛盾消除B德国和法国开始走向合作C欧洲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D德法已形成政治经济联盟24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

11、“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B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C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D“冷战”出现25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21分,27题17分,28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2、一 西周建立后,为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王室把王畿以外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周的统治范围。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士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材料二 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

13、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以上均出自中学历史教科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比较西周的分封制,分析秦朝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

14、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信教之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材料二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

15、亦通过此议决。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1)结合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析约法所体现的民主精神。(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共与孙中山的国民党合作的原因。材料中“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的实质是什么?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只不过是坦率地承认,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

16、些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起来的少数人或者是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尼克松说:“三、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担起保证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

17、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符合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以帮助。”尼克松在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被分别称为“杜鲁门主义”和“尼克松主义”,根据材料分析归纳两者推行的外交政策的不同点与相同点。(2)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演变,是否说明美国放弃了霸权政策?分析原因。2015-2016学年山西省孝义市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50分1政体指一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也叫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1840年以前的中国古代的政体,主

18、要包括()A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B宗法制与中央集权制C郡县制度与行省制度D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题涉及理念较新颖,有创新回答本题需较好理解材料中“政体”的概念,B项中宗法制、C项中郡县制度与行省制度(地方行政制度)、D项中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社会制度),都不是政体据此A项正确,1840年以前的中国古代的政体,主要包括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秦代以前主要是分封制,秦代以后中央集权制建立并完善起来故选A2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

19、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智者学派【分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和智者学派考查学生对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认知,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辨别历史解释的能力【解答】在分析A项时学生要把选项中的表达转换为“民主政体的产物”,这样学生就能把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与选项建立起关联,认识到在古代雅典为了争取自己的观点被更多的人赞成,并在各级民主机构的投票中获得通过,政治领袖们要千方百计的通过演说阐明自己的想法,必修三中智者学派宣扬的诡辩术就是适应了这一政治需求而产生的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正因为社会矛盾尖锐雅典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最

20、终古代雅典也在矛盾丛生中走向衰落政治领袖与演说的结合不是改革的结果,这种结合推动着改革产生和发展,如梭伦改革前就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故C项不正确D项中思想文化的繁荣与“政治领袖和演说家”的结合没有必然的关联,政治领袖与演说的结合体现出的是政治的需要应排除故选A3有学者认为,比较理想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是“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以下制度最符合这位学者观点的是()A秦朝的郡县制B清代的密折制C雅典城邦制D美国联邦制【考点】美国的邦联制和联邦制【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的联邦制,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解答】既能保证中央政府有足够的力量

21、统治好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建设好地方”的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特点是中央集权,但没有过分集权,可以发挥地方的自主权AB项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又削弱了地方权力C项不存在中央集权所以选D项故选D4迪特尔拉夫在德意志史中记载:“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1890年,俾斯麦被迫辞职。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德意志的政体是()A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B典型的三权分立共和制C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D成熟的议会共和制【考点】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旨在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解答】材料反映了

22、德意志帝国的宰相在皇帝的压力下被迫辞职,可见皇帝的权力之大,因此符合题意的应是A项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共和制,B错误C错误,德国是皇权至上D错误,法兰西共和国是典型的议会共和制故选A5晚清一位大臣经历了对外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因而主张购买洋炮、洋船,他认为“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可是皇帝却斥责他“一派胡言”。该大臣经历的战争最早可能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解答】依据题干材料中的“夷”、“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即只学习军事技术的内容,结合所学可判断

23、出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优点,开始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坚持中体西用思想向西方学习,而且题干关键词“最早”,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中国已经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了,与题意不符,故CD两项错误故选A6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共同点是()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考点】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分析】本

24、题列强的侵华,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解答】分析题干,“协定关税”是为商品输出服务,“在华设厂”是资本输出的典型表现,都不是题干要求的共同点,排除A和B世界市场是在19世纪60、70年代初步形成的,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是在1895年马关条约中规定的,所以其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没有关系,题干是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表现,答案为D故选D7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

25、则架构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考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意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临时政府按照美国的模式建立了总统共和制国家,是西化的表现,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不是联邦制,排除B项中国西化程度不如日本,排除C项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与史实不符,比如袁世凯独裁专制观念未消,故排除D项故选A8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A旧民

26、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考点】五四运动【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考查对“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的认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论证探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材料中的“补课”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彻底反帝,“起点”是指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充当了领导者题干中“第一次历史巨变”指辛亥革命,“第二次历史巨变”指新中国成立,A项表述没有体现题干“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说法,应排

27、除C项不符合史实,五四运动后到新中国成立仍然是民主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应排除D项表述错误,政治制度早在维新变法时就已经是向近代转变的尝试,思想文化在新文化运动时就尝试了,应排除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领导阶级不同,补课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彻底反帝,起点是指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充当了领导者,即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故B项正确故选B9“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南昌起义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D八七会议【考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分析】本题

28、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起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依据题干“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知,反映的是不走苏联城市中心论的道路,而走相反的道路,结合所学可知,这条“相反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起点是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10胡锦涛曾经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

29、解不正确的是()A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作用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互相配合C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考点】抗日战争【分析】本题以胡锦涛的言论为内容考查抗日战争考查抗日战争的特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和对抗日战争特点的掌握【解答】依据题干材料“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可知,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抗战作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互相配合;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故AB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说法不符合史实,而且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30、符合题意故选C11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考点】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签订【解答】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故A错;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故B错;国民党没有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故D错;从题干材料“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可以看出指的是双十协定的签订故选C12某历史学习小组在

31、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A工农武装割据B新民主主义革命C抗击外来侵略D推翻国民政府【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考查“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等口号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题干中的口号分别提出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均发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B项正确A项的表述只能体现“星星之火,可以燎

32、原,应排除C项的表述只体现了“打倒列强,除军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应排除D项的表述只体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应排除故选B13解放战争期间,英国驻华外交官表示:“无论我们在阻止共产主义之流在中国推进方面显得多么无能,我们都不能放弃保护英国利益的斗争。如果碰巧有机会能促进英国的贸易,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担心赤化我们的双手而不去把握这一机会”。这体现了英国在国际关系中()A坚持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原则B采取反对共产主义的顽固态度C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D追随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考点】解放战争【分析】本题考查解放战争考查解放战争期间英国对华的外交政策考查学生正确解读

33、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解放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本题的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解答】由“我们都不能放弃保护英国利益的斗争”可以分析出英国的外交政策是以国家利益至上的,故C项正确ABC三项与“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担心赤化我们的双手而不去把握这一机会”不符,应排除故选C14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建立国民自卫军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D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考点】巴黎公社在民主制度建设上的创举【

3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在民主制度建设上的创举公社内部实行民主: 公社委员和主要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在任期间,接受选民的监督,如不称职,可随时撤换这项措施充分反映了公社的民主性,使政府工作人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废除国家机关的高薪制规定凡国家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年薪都不得超过6000法郎(当时法国熟练工人的年工资水平)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它防止了一些人把工作职位变成升官发财的阶梯,防止国家公职人员成为高薪官僚阶层【解答】从材料“由人民掌权的政府”可以得出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政府构成原则即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故选B15全球通史写道:“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腐朽的沙皇

35、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这里所说的“新的机构”是()A军事革命委员会B沙皇政府C工兵苏维埃政府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考点】俄国十月革命【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考查二月革命后掌权的政府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指封建王朝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是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成立,故D项正确军事革命委员会是十月革命起义的军事指挥机构,不是政权机构,故A项错误B项沙皇政府此

36、时已被推翻,应排除C项建立于1917年11月,十月革命后,应排除故选D16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办法。”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A“依法治国”方略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考查学生结合知识分析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意体现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选举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故选D17近年来,我国政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组织实施

37、“兴边富边行动”,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B民族平等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C国家的支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D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分析】本题以“兴边富边”政策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解答】A、材料中的“兴边富边”体现了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政策,正确;B、材料中的“富”体现了共同繁荣,未涉及民族平等,故错误;C、材料未涉及国家支持的信息点,错误;D、材料未涉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排除;故选A18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

38、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A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C实现统一是台湾各党的迫切要求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考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分析】本题以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的诗为内容考查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可知,表达了作者认祖归宗、落叶归根的思乡之情,从一个侧面反映人们渴望统一,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都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A19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

39、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与文告中的“这次会议”直接相关的是()A首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C恢复新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D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考点】日内瓦会议【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日内瓦会议,题中的关键信息是“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结合知识可知是日内瓦会议【解答】A项是周恩来1953年12月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B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志明所说的涉及到越南问题的会议是1954年召开

40、的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达成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故选BC项是1971年也,不不符合题意D项的表述属亚非会议故选B20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考点】中美关系正常化【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0年代美苏争霸,美国处于不利地位,出于国家

41、利益的考虑,美国开始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故此项是正确的B不符合题意C促进中国统一,不符合史实D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题意故选A21“就在2l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下列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A香港回归B澳门回归C“九二共识”通过D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考点】香港澳门的回归【分析】本题以澳门回归的描述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澳门回归历史意义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准确识记【解答】A、香港回归时间是1997年,不符合,故排除;B、澳门回归时间是1999年,正是发生在21世纪钟声敲响之前,故正确;C

42、、“九二共识”时间为1992年,排除;D、告台湾同胞书时间1979年,排除;故选B22“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他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A北约和华约的建立B越南战争C朝鲜战争D柏林危机【考点】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并未体现寻求妥协,体现的是对抗;越南战争与朝鲜战争,美国最终参战,排除BC; 柏林危机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他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D项正确故选D232011年,德国

43、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这说明()A德国和法国之间矛盾消除B德国和法国开始走向合作C欧洲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D德法已形成政治经济联盟【考点】欧洲一体化【分析】本题以欧洲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为考查背景,考查对欧洲一体化掌握,考查对材料分析理解能力【解答】A、材料指出“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不是矛盾彻底消除,排除;B、1951年煤钢共同体建立,两国开始走向合作,排除;C、两国之间大部分问题达成共识,只能说明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排除;D、欧盟的成立,两国早已是政

44、治经济联盟,排除;故选C24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B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C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D“冷战”出现【考点】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分析】本题以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言论为内容考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1961年9月”、“铁托”可知,这是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的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故C项正确两

45、大阵营开始对立是在195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多极化世界格局只是趋势,并没有形成,故B项错误“冷战”出现是在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故选C25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考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分析】本题以时代主题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内容知识点的掌握【解答】A、21世纪威胁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排除

46、;B、在和平与发展的大的背景下,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开始趋向缓合,正确;C、当前世界局势为多极化,排除;D、该项信息过于绝对,排除;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21分,27题17分,28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周建立后,为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王室把王畿以外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周的统治范围。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

47、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士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材料二 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以上均出自中学历史教科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比较西周的分封

48、制,分析秦朝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考点】西周的分封制;郡县制【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和郡县制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秦朝郡县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需要掌握西周分封制与秦朝郡县制的内容、特点、影响【解答】(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可以得出特点是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受封诸侯在领地内享有很强独立性;分封制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2)本小问的比较,对比材料一、二可知,西周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受封的诸侯

49、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第二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二的叙述,结合所学可知,废分封,行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故答案为:(1)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受封诸侯在领地内享有很强独立性;分封制是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2)比较:西周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受封的

50、诸侯爵位世袭,拥有领地,可以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征派赋役;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甚至危及中央政权秦朝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按地域划分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没有封地,必须服从中央影响:废分封,行县制,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51、。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信教之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材料二 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

52、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引自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1)结合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析约法所体现的民主精神。(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共与孙中山的国民党合作的原因。材料中“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的实质是什么?【考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分析】(1)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民主精神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中华民国临时约

53、法内容和意义的掌握(2)本题考查国共第一次合作考查中共与孙中山的国民党合作的原因;“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的实质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国共第一次合作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1)第一小问的民主精神,依据材料一的描述,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的意义可知,约法所体现的民主精神是临时约法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这部宪法是通过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的;宪法就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制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在政体运作方面,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内阁总理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民主机制的运行,保障民主法制的真正实现;这部

54、宪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于反对封建专制,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2)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可以得出原因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领导工人运动中逐渐认识到敌人力量的强大,工人阶级单枪匹马难以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必须联合其他革命阶级,建立革命统

55、一战线;当时的国民党长期坚持民主革命,是中共的同盟军;根据共产国际的建议,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第二小问的实质,结合所学可知,“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的实质是保持中国共产党的独立性故答案为:(1)民主精神:临时约法吸收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这部宪法是通过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的;宪法就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制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在政体运作方面,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内阁总理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民主机制的运行,保障民主法制的真正实现;这部宪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于反对封建专制,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2)原因:中国共

56、产党成立后,在领导工人运动中逐渐认识到敌人力量的强大,工人阶级单枪匹马难以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必须联合其他革命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当时的国民党长期坚持民主革命,是中共的同盟军;根据共产国际的建议,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实质:保持中国共产党的独立性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只不过是坦率地承认,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人民,他们正在抵抗武装起来的少数人或者是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

57、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杜鲁门1947年3月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尼克松说:“三、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担起保证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符合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以帮助。”尼克松在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被分别称为“杜鲁门主义”和

58、“尼克松主义”,根据材料分析归纳两者推行的外交政策的不同点与相同点。(2)从“杜鲁门主义”到“尼克松主义”的演变,是否说明美国放弃了霸权政策?分析原因。【考点】杜鲁门主义;美苏争霸【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考查“杜鲁门主义”和“尼克松主义”外交政策的异同点;“尼克松主义”推行的原因涉及的知识有杜鲁门主义;美苏争霸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1)第一小问的异同点,对比材料一、二可知,不同点是前者美国对外政策是进攻型的在全球出击,谋求世界霸权;后者是防守型的局部收缩,以确保美国霸权地位相同点四都体现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价值观念和强权政治的特点(2

59、)第一小问的态度,依据两则材料和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并没有放弃霸权政策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尼克松统治时期的美国的形势可知,尼克松政府面对经济危机、越战的困境和苏联军事力量的强大等国际形势,为确保世界霸权,调整对外政策,由进攻型转为防守型,并不能说明其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故答案为:(1)不同点:前者美国对外政策是进攻型的在全球出击,谋求世界霸权;后者是防守型的局部收缩,以确保美国霸权地位相同点:都体现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价值观念和强权政治的特点(2)没有放弃原因:尼克松政府面对经济危机、越战的困境和苏联军事力量的强大等国际形势,为确保世界霸权,调整对外政策,由进攻型转为防守型,并不能说明其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2017年2月1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