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2596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四)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A卷学业水平达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辞决而行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拜送书于庭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合盖隆起,形似酒尊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若知我不降明ABC D解析:选B“说”通“悦”;“蚤”通“早”;“颁”通“斑”; “决”通“诀”;“亡”通“无”;“庭”通“廷”;“禽”通“擒”;“尊”通“樽”;“倍”通“背”。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A天雨雪,武卧啮雪B而相如廷斥之C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D惠等哭,舆归营解析

2、:选AA项,名词作动词,落下。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完璧归赵秦王恐其破璧宁许以负秦曲毕礼而归之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宜皆降之何久自苦如此大将军邓骘奇其才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太夫人急止人哭A BC D解析:选A“膏”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B、C、D三项与题干中的“膏”均为使动用法,A项中的为意动用法。4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连辟公

3、府不就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D大王来何操解析:选B例句与B项都是被动句式;A项是定语后置句;C项是判断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5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A子卿尚复谁为乎B何以知之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解析:选CC项为定语后置句。二、阅读鉴赏(41分)(一)课内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

4、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

5、,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令人持璧归

6、,间至赵矣间:间接B大王必欲急臣 急:着急 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谢:谢罪,道歉 D固请,召有司案图 案:案牍 解析:选CA项,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B项,急:使动用法,使急,可译为“逼迫”;D项,案:通“按”,审察、察看。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B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C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乃使其从者衣褐解析:选DD项,都为“的人”。A项,于是,就;才。B项,因为;目的连词,来。C项,在;表被动。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璧有瑕,请指示王”中的

7、“指示”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B秦王恐其破璧,及辞谢C传之美人,以戏弄臣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解析:选CC项“戏弄”古今用法意义相同,例句与其他三项加点词都属于古今异义词。9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选段叙事一波三折,秦王得璧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如持璧怒斥秦王,为一折;秦王诈许斋戒、割城,相如使从者怀璧归赵,为二折;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相如毕礼而归,为三折。B归璧于赵后,蔺相如首先斥责秦国历来言而无信,接着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再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 然后表示自己知道有罪,最后提出希望,暗示秦王杀使者

8、不是好办法。 C选段运用了直接描写的手段,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的性格特征;写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主要是用来表现秦王的威仪和强横。D蔺相如运用“诈术”,以诈还诈,痛击秦王,这充分表明蔺相如镇定自如、智勇双全的性格及非凡的外交才能。解析:选CC项,“写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主要是用来表现秦王的威仪和强横”不当,应为“反衬蔺相如的智勇双全”。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5分)译文:_(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5分)译文:_答案:(1)就上前说:“璧上有斑点,请允许

9、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给相如。(2)就让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宝玉,从小路逃走了,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二)课外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

10、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侯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

11、”许历曰:“请就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弱则诸侯加兵加:施加B王用之治国赋 治:管理C兵去邯郸三十里 去:前去D秦军鼓噪勒兵 勒:统帅解析:选CC项,去:距离。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B赵奢许诺即发/万人

12、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C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D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解析:选C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奢任田部吏时,有胆识,讲原则,依法惩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税的主事者。B平原君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国君面前推荐赵奢,让其负责管理全国赋税。C在秦伐韩时,赵奢在赵国决策未定之时,力主救助阏与,表现出非凡的胆识。D秦军奸细潜入赵营,赵奢施计,使其被表象蒙蔽,中计而

13、归,终使秦军大败。解析:选BB项,分析不正确。赵奢依法行事,与平原君最终并未结下“恶”和“怨”;相反,平原君对他器重并推荐他,所说的“旧恶”,无从由来。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3分)译文:_(2)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4分)译文:_(3)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3分)译文:_答案:(1)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2)这段路险阻绵长,(要去救援)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骁勇的将领得胜。(3)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参

14、考译文:赵奢,是赵国管理田部的官吏。前往平原君家收取租税,但是平原君家不肯缴纳租税,赵奢按照法律办事,就杀死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平原君大怒,要杀死赵奢。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现在要是纵容您放任家臣而不遵守国法,国家法令尊严就会受损,法令受损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赵国就会灭亡,(到那时)您还怎能保有这些财富呢?以您的地位和尊贵,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就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

15、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廉颇)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赵王)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赵王)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这段路险阻绵长,(要去救援)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骁勇的将领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军队距离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就处以死刑。”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迅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间

16、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距离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日一夜就到达前线,(他)命令善射的弓箭手在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不然的话,必定要失败。”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许历说:“我请求接受死刑。”赵奢说:“等回邯郸以后再处理。”

17、许历请求再提个建议,说:“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得胜,后到的失败。”赵奢接受了他的建议,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指挥士兵猛攻,大败秦军。秦军撤围逃跑,于是阏与的包围被解除,赵军回国。赵惠文王赐给赵奢的封号是马服君,并任用许历为国尉。赵奢从此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15为下面的语段写一句评论性的话,提示当下的社会责任。(不超过40个字)(3分)最近,有一张照片在网上疯转,唤醒了许多人沉睡着的感动。照片拍摄的是一名清道夫,在完成了打扫街道的工作后,坐在街边的石墩上,把稚龄女儿放在自家膝上,双手捧着她粉嫩的脸蛋儿,额抵额、鼻碰鼻,脸

18、上绽放着足以让冰霜融化的灿烂笑容。人民网如此评论,当他放下简陋的清洁工作,将孩子抱于膝上,欢乐如泉水一般自动流淌,劳动的疲惫在这一瞬间化为烟云。幸福与亲情,成了对普通劳动者最美的慰藉,这是草根阶层的生活底气,是希望,是未来。答:_答案:保护草根的幸福,于飞速发展的转型中的国家而言,是眼下最大的社会责任。16下面是2010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名句考查一览表,请根据图表内容,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命题特点。要求:答出三个特点;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少于50字。(6分)2010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名句考查一览表类别年份篇名题料来源体裁作者初中高中诗词散文2010劝学马说游山西村21

19、12荀子、韩愈、陆游2011论语蜀道难醉翁亭记2112孔子、李白、欧阳修2012孟子告子上师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212孟子、韩愈、辛弃疾2013观刈麦阿房宫赋赤壁赋1212白居易、杜牧、苏轼2014离骚蜀道难春望1230屈原、李白、杜甫答:_答案:从所选篇目来看,大多出自唐、宋名家名篇,重复的几率较小;从体裁来看,对于诗词和散文的考查较均衡;从题料来源来看,考查重点由初中教材转向高中教材。17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高考前,一名同学到一家门口挂有工商局授予的“信得过商店”牌匾的文具店买2B铅笔。下边是他与售货员的对话:学 生:请问有没有2B铅笔卖?售货员:都在那边摆着呢,你

20、自己看吧。学 生:(拿着铅笔)新闻里说,市场上有不少伪劣2B铅笔,这铅笔该不会售货员:什么意思嘛!我们这怎么会有伪劣商品呢?学 生:(仍然顾虑重重,犹疑不决)(这时商店经理过来了,拿出两支削好的2B铅笔)经 理:_ (最后学生买了铅笔满意地走了。)售货员的回答使学生心中不是滋味,试为售货员的回答换一种说法,使顾客更有亲切感,心里更为踏实,但不能改变原意。第句改为:_第句改为:_根据情景,补上商店经理的话:_答案:有的。请跟我来,不止一个品牌呢,请慢慢挑选吧。请你放心,我们单位是“信得过商店”。请让我来告诉你伪劣2B铅笔与正牌2B铅笔的辨别方法。四、写作表达(5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

21、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一有一位父亲丢了块表,他抱怨着、翻腾着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找到了表。父亲问:怎么找到的?儿子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就能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材料二美国侨报对时下中国现状有这样一段描述:一遇到排队,就抓耳挠腮、顿脚搓手,一会儿看表,一会儿望天,一副失魂落魄样儿;每逢堵车,先是嘴上骂骂咧咧,继而手摁喇叭不停,放眼望去,马路上全是“路怒族”;为了房子、车子、票子、面子,你追我赶,攀来比去,什么三思而后行,欲速则不达,早抛到脑后去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

22、套作,不得抄袭。答案:略 (B卷能力素养提升)(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西汉和东汉各历时约两百年,中间经过新莽的中断15年,如果视为一个朝代,则它连亘4个多世纪,为上承秦始皇下迄满清两千年来帝祚最长的一个朝代。中国的人口,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至汉亡时仲长统估计,应逾千万户。则两汉在正常状态下,人口总数应当是5 000万到6 000万之间,公元前及公元后并无显著的差别。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也

23、能大概维持。汉武帝还要竭全国之力伐匈奴。这游牧民族在王莽后永远地分为南北,给东汉窦宪一个绝好的机会。他在公元89年北征,出塞三千里,他的部下更追逐五千里,以至于北单于“不知所终”。西汉既有张骞之通西域,东汉则有班超打破他的纪录。只是东汉有一个边疆问题,其棘手的程度,为西汉所无,此即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这些藏族游牧民族,没有统一的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草原地带既无法占领,东汉的移民实边也极耗费。招羌人内属不仅无实效且有后患,汉亡之前董卓的拥兵自重,即靠羌人编成的部队撑腰。在当时人看来,两汉实际上只是一个朝代。光武帝刘秀,出自汉文景帝的苗裔,也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他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

24、的君主到元帝为止。因为对光武讲,其后各帝均为同辈和晚辈。光武更将篡权吕后的灵位撤去,而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因之他自己更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最近几十年来的考古所得,已给我们一个体会汉朝日常生活的机会。汉朝一般人的思想,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阴冥虽有蛇鬼妖孽,生人也要对死者祭祀供献,却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度。因为如此,所以汉代坟墓里缺乏我们今日认为有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却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镌刻。可以说汉朝四百多年内,文化生活已有长足的进步。在多方面讲,中等以上住户的生活,较之近世纪,已无显著差别。中外学者一致将这成就归功于两汉的重农政策。看来,

25、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不是完全没有好处。同时在这种原始的重农政策之下,东汉与西汉,也确实有承前接后的联系。若非如此,则其人口与版图,就甚难如此互相凑合。从现代的眼光看来,西汉帝国仍在草创时代,各种统治办法离不开一种试验性质。东汉则在帝国的粗胚胎稳定之后,由于立法不能展开,因而也没有创制机会。君权既要保持各地方的对称与均衡,就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这情形曾引起仲长统说,三公都是虚设,到头仍是寡头政治。同时官僚机构的组织,由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没有民法的支持。法律既不能相次展开,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各种繁复问题。严格讲来,

26、东汉或后汉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此即光武帝刘秀的“中兴”,明帝刘庄的用严刑峻法巩固其帝国与章帝刘炟的重申儒家宗旨。这样看来,东汉的历史没有写得好,也不足为怪。一个国家的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的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只好说是时势所必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过东汉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渐渐恢复到西汉原状。虽然官方的统计,常有讹漏,但是据仲长统估计,汉亡时人口应逾千万户。B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开拓的立足点,东汉能够大概维持,而东汉对匈奴仍需武力讨伐,在疆域及兵力影响方面东汉与西汉相比没有变化。C东汉有一个棘手的边疆问题,青海草原地区的羌人过着游牧的生活,

27、无统一组织,各部落时合时分,该地区无法占领,也难以移民。D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重建太庙之后,只奉祀西汉的君主到元帝为止,而将吕后的灵位撤去,代之以文帝生母薄太后的灵主。解析:选B“在疆域及兵力影响方面东汉与西汉相比没有变化”错,原文是“以疆域及兵力威势之所及而言,则两汉间的变动亦少”。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羌人区域无法占领也不易移民实边的情况下,汉朝招羌人内属,也会带来后患,董卓就曾依靠羌人拥兵自重,威胁汉朝的统治。B汉代坟墓里缺乏宗教性的标帜与装潢,是因为当时一般人虽然也相信阴间地府之类的说法,要祭祀供献死者,但认为生与死没有绝大的差别,用不着洗罪感恩皈依超

28、度。C两汉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表现在东汉就是只有起首的三个君主有所作为,这是时势所必然。D东汉时由于由上至下的官府司法机构主要用刑法治理,没有民法的支持,所以当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各种繁复问题。解析:选D强加因果关系。原文为“同时官僚机构的组织,由上至下,只用刑法做主宰,没有民法的支持。法律既不能相次展开,民间经济发达到某种程度,政府在技能上无力处理社会所产生之各种繁复问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的初期统一,以淳朴雷同的法制加于广大的地区,两汉的重农政策既体现出这一特点,也促进了许多

29、住户生活水平的提高,这说明这种统治政策很好,两汉一直贯彻这一政策是英明的。B从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出身和他在太庙的奉祀情况来看,他是公元前建国以来从父系母系上讲都是名正言顺一脉相传的继承人。C两汉的疆域及兵力威势相差不大,汉武帝竭全国之力伐匈奴,东汉曾击退匈奴数千里,致北单于“不知所终”,东汉出使西域也曾有过破纪录的表现。D仲长统认为,三公都是虚设,国家仍是寡头政治,这是他根据当时君权无从分割,也不能根据实况合理化而得出的结论。解析:选A原文说“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还说“一个国家的法制逾400年没有实质的改进,其行政不能表现活跃与生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30、完成46题。祈雨陈毓阿斗回到流水镇,在镇子头遇见厉槟榔。厉槟榔说他要去镇后头吴婆婆那里借斗方,午后尚爷祈雨用。厉槟榔嘱咐阿斗,午后一起祈雨,三点半钟,在四方街。如果你是外人,站在流水镇看世界,你会心生恍惚,就算今天,这里也只是解决了温饱,远说不上富裕,年轻一代远行至他们祖宗几辈都没能走到的地方,却和这里有舍弃不掉的联系,他们知道北京的王府井,镇上有人甚至在798艺术区办过展览。生了病,他们在北京的大医院求医,也去道观祈药。留心天气预报,一周半月的天气预报都在网上查询,却也虔心诚意地祈雨。86岁的尚爷健在。只要尚爷在,这祈雨就落不到别人头上。流水镇的土地一年年减缩,但他们对土地的情感不能了断,祈

31、祷年景风调雨顺的愿望,在骨头里。眼看冬月腊月没见一点雪星子,眼见着雨水节气到来了,仍是没见一星雨,老人望天,一声叹息,这天哪!眼神和语气里,满满的不安和愁烦。又不是没得吃,愁烦个啥。有年轻人不以为意,立即招来老人的训斥,黄口小儿,不知轻重。两月不下雨,连尚爷都不静不安了。他昨晚捎话把年轻的镇长叫来,说他要为镇子祈雨,嘱咐弄全祈雨的物件,还嘱咐把镇上的年轻人都叫来,能到的都到,看一次少一次。尚爷语气里有截铁的果断。到家,阿斗匆匆吃了媳妇景波做的热米皮,就帮景波扎祈雨用的扫帚,随后把十几把扫帚拿到了四方街上,这些年,四方街很少像今天这么热闹,似乎能来的人都来了,男人黑衣白巾,在屋檐下一顺站立,少见

32、的安静,没人吸烟,没人吐痰,没人讲笑话,看着都庄重,寂寞多年的锣鼓手也从这里那里凑齐,坐的坐,站的站,也都安静。只有红白纸扎起来的龙在风中一扭一扭的,像是马上就要飞到天上去,行自己司雨的职责,广场盛大、庄严。黑衣黑巾的尚爷是坐在一把竹椅上被四个后生扛过来的,他一出现,“行雨”的仪式就算开始了。参加仪式的队伍在尚爷身后罗列整齐,执扫帚的妇孺走在队伍最前面,老妇手持扫帚扫土,少女拿着还没有一片绿叶的柳枝洒清水。队伍开走。唢呐声的高音拔起,锣鼓声跟着响起,陌生的调子让人的脊背起一股凉。镇长谢昌华恭恭敬敬地把用麻绳固定稳当的斗方套上尚爷脖子,那是几代人盛装过麦子玉米、面粉小米的斗方。从前庄户人家人人熟

33、悉的斗方现在没几家有了,但却是这古老仪式必有的神圣物件。斗方的底部埋着火药,上面薄薄覆盖一层草木灰,一炷高香插在斗方正中间。祈雨从高香点燃一刻正式开始,祈雨过程最长不过这一根香燃尽的时间,如果高香燃至根部,还没有下雨,燃烧的香可能会导致斗方底部的火焰燃烧,那年迈的尚爷就有可能用老身祭祀苍天。祈雨人群的心思是复杂难言的,每一个人,哪怕对世事混沌一片的孩子也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体验,所有人的心思凝聚一点,那就是祈愿雨滴早点落下,哪怕只有三五点,也成。唢呐声有撕裂人心的紧张,只有尚爷,在队伍中走得缓慢稳静,仿佛他86岁的生命凝固为这一刻的庄重。尚爷鳏居多年,用他自己的话说,老天爷不叫,死不了。干旱祈雨

34、的动议由尚爷提出,祈雨的念头在他心中翻涌,压下去,又冒上来。这些天,尚爷总回忆起他小时候看爷爷作为镇上最年长的人,带头祈雨的场景。有生之年,他也要扮演一回这样的角色,如果天不成全,他就用一把老骨头教给后代知道,身体和生养之地的关系。老迈的尚爷动作迟缓稳静,所有能扭头看尚爷的人都扭头看他胸前的高香,燃到啥位置了。过半了。剩三分之一了。担忧的气氛在空气里,但人群依然保持稳静,似乎被尚爷的精气神鼓撑着。紧张忧虑中,但见天空哗啦一声,午后一直闷着,像蒙着一层灰布的天空哗啦一声撕开,像是被风推送着,一朵轮廓鲜明的云团奔涌过来,浮在这群黑黢黢的,被某种秩序制约着的人的头顶,闪耀着银亮光芒的雨,刷地落下来,

35、尚爷怀抱的高香闪了一股蓝烟,被雨点顷刻打灭。人群爆发出一声类似号叫的嘹亮声音。人群欢呼起来,锣鼓唢呐把能发出的高音在一瞬爆发,纸扎的龙在雨的密箭中乘空飞舞,就要飞升上天了。老人孩子以及壮年人都不躲避雨点,都在雨地发出情感一致却带着自个儿个性的欢庆声。三分钟的雨水。整整三分钟。阿斗站在雨珠下,仿佛圣徒被圣水沐浴,他想哭,想喊,想要号叫,想要冲进田野的深处。阿斗呜呜咽咽,一遍又一遍地念叨,你应该回来,你三年都不回老家是不应该的,你该回来看看,回来看看。 (摘自文艺报)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流水镇的年轻一代离开老家去远行闯荡,有着比老家更加现代化的生活,

36、所以当面对干旱与老人的不安和愁烦时,年轻一代并不放在心上。B在祈雨队伍开走的时候,唢呐和锣鼓的陌生调子听得让人的脊背生起一股凉气,这主要是由年迈的尚爷祈雨的悲壮行为而引起的连锁反应。C雨落下来、高香打灭、人群欢呼、锣鼓唢呐的高音一瞬爆发、纸扎的龙乘空飞舞等场面描写,写出了人群祈雨成功的兴奋和快乐。D小说以三年不回老家的阿斗回到流水镇开始,又以他站在雨珠下的心理与言行结束来呼应开篇,最终揭示出年轻一代要常回老家看看的主题。解析:选BA项,范围扩大,原文为“有年轻人不以为意”;C项,分析不全,更从侧面写出了人们对尚爷的担忧与敬重;D项,主题偏颇,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乡村人对土地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7、,也有对传统文化习俗的反思等。5小说中的尚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答:_答案:鳏居多年,是镇上有威望带头祈雨的年迈老人。(1分)对土地有情感,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同镇上大多数人一样,尚爷对土地的情感不能了断,祈祷年景风调雨顺的愿望刻在骨头里。(2分)对祈雨充满回忆、向往,以及责任感。面对干旱,尚爷总回忆小时候看祈雨的场景,并不惜自己的身体来扮演这角色。(2分)6小说为什么以“祈雨”为标题?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祈雨”贯穿全文,是文章的主要事件;通过“祈雨”展示故事,突出人物形象;用“祈雨”与现代文明对比,令人深思。(每点2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

38、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1902年,张钰哲出生在福建一个普通的家庭。191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的留美预备班。张钰哲多才多艺,他热爱文学,擅长美术,但他更希望发展祖国的工业。在清华园里,他攻读机械工程,希望有朝一日能为祖国的经济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祖国不再受洋人欺侮。一天晚上,在同学的宿舍里,他偶然发现了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改变了中国天文事业的命运。这是一本普通的天文科普读物,作者在卷首写了这样一段令人心泣的言语:“天文学乃中国古学,在我国启昌独早,其研究规模,千年前即已灿然大备,惜后中落近百年复受晚清腐败政治之影响和军阀的摧

39、残,天文古学更日就消亡,几成绝响。诸君关心国粹,扶翼文明,想亦深同愤惜也。”读到这里,张钰哲的心微微颤抖了一下,难道中国真的要沉沦下去?难道天文古学在中国从此就要消亡了吗?1923年,张钰哲来到美国求学。结果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毅然放弃了追求已久的机械工程专业,转而投入了芝加哥大学天文系。1928年,他正在美国的叶凯士天文台实习。11月下旬的一个晚上,他像往常一样守候在望远镜旁,在萧瑟的寒风中注视着天上他熟悉的那些星星。在观测时所拍摄的照片上,张钰哲发现了一颗有点异常的星。经过好些天的观测,他终于弄明白了这是一颗过去没人认识、也没有人看到过的小行星。依照国际惯例,小行星的发现者有权为自己所发现

40、的天体命名,而习惯上,多数发现者就以自己的名字来给它命名。这是由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为这颗编号为1125的小行星取个什么名字呢?张钰哲想了很多,最终他用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豪的“中华”这个名字来命名小行星,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情。1929年夏,张钰哲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美方提供的优厚报酬,轻装返回祖国。1937年8月,张钰哲对一项重要的太阳活动做出预报:1941年9月21日将有日全食带进入我国新疆。后来,经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证实,张钰哲率先测报的在我国出现的日全食,是全球400年来罕见的天文奇观,其观赏价值和学术价值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1941年9月21日,全球瞩目

41、的日全食终于出现了。张钰哲和他的队友们观测和捕捉到珍贵的天文资料170多项,共摄得照片200余张、“五彩”影片20卷,重庆中央广播电台将实况通过无线电波转播到世界各地。在中华民族遭受外国侵略之时,在中国本土上进行的这次成功的有组织的日食观测,其意义早已超出了“天文”的范畴。1946年,张钰哲前往美国、加拿大等国考察。当他再次来到让他发现“中华星”的叶凯士天文台时,他在变星照相观测中又发现了一颗新的变星。张钰哲对天文学的贡献令外国人刮目相看,中国人的智慧令外国人惊叹。“张钰哲真了不起!中国人真了不起!”正当外国朋友庆贺张钰哲的考察取得丰硕成果之际,国内传来了令人失望的消息:国民政府外交部突然中断

42、对他回国路费的承担。美国及加拿大的同行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异常高兴,美国各大天文台向他发来了聘请书,加州大学立克天文台破例以优厚的待遇聘他去当台长,并答应安排好他夫人的工作,但他婉言回绝了美国朋友和同行们的邀请。利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派队到我国观测日食的机会,1948年初他回到了祖国。新中国成立后,张钰哲一直担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1954年他开展了小行星轨道测定、摄动计算和改进轨道方向的计算研究工作,这些工作当时在国内都具有开创性。1986年,84岁的张钰哲在南京逝世。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深埋在紫金山天文台内的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地面上没有任何标记。(有删改)相关链接1941年,他第一次提出通过

43、研究哈雷彗星的回归,来解决“武王伐纣”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的历史悬案。1948年6月张钰哲成为美国科学杂志封面人物,他一生著作甚多,发表论文101篇,出版专著、译作10本。国际天文学界为了纪念他,将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新星命名为“张钰哲星”。1986年5月5 日,人民日报为张钰哲发表了专题短评,称他是一颗“永不熄灭的星”。1990年成为“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中的人物之一。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张钰哲拥有一腔赤诚的报国心。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张钰哲改变人生志向,选择天文专业,并在学成后回国效力。B张钰哲提出了从研究哈雷彗星的回归,来解决

44、“武王伐纣”发生在哪一年这一历史悬案的新思路。C张钰哲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品质,他几十年的观测成果和所著的大量论著就是最好的回答。D张钰哲1946年再一次来到叶凯士天文台时,又发现了一颗新的变星,然而此时他却听到了国民政府禁止他回国的消息。解析:选D“国民政府禁止他回国”错,原文是“国民政府外交部突然中断对他回国路费的承担”,而非禁止他回国。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张钰哲虽然热爱文学,擅长美术,却选择攻读机械工程专业,是希望将来为祖国的工业发展、经济腾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B张钰哲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发现了编号为1125的小行星“中华星”之后,放弃

45、美方提供的优厚报酬,应邀返回祖国。C1941年张钰哲和他的队友们拍摄到了日全食照片,重庆中央广播电台把这一消息通过无线电波转播到世界各地,引起了世界天文学界的轰动。D张钰哲为中国和世界的天文学呕心沥血,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天文学研究,他对天文学的贡献令外国人刮目相看。E张钰哲被人民日报誉为一颗“永不熄灭的星”,是因为他是我国第一个发现小行星的科学家,为中国天文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解析:选ADB项,时间表述不当,不是“发现了编号为1125的小行星”之后,是“1929年夏,张钰哲获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之后;C项,“引起了世界天文学界的轰动”不当,在原文找不到依据;E项,对原因的分析

46、片面,不只是“我国第一个发现小行星的科学家,为中国天文学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9第二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答:_答案:内容上,简述了张钰哲改变专业的原因,为他后来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基础。结构上,通过他阅读小册子受到了震撼这一思想波动,引出了下文他志向的改变。(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黄宗载,字厚夫,丰城人。洪武三十年进士。授行人。奉使四方,未尝受馈遗,累迁司正。永乐初,以荐为湖广按察司佥事。巨奸宿猾多谪戍铜鼓五开间阴持官吏短长宗载榜数其罪曰不改必置之法众莫敢犯。武陵多戎籍,民家虑

47、与为婚姻,徭赋将累己,男女至年四十尚不婚。宗载以理谕之,皆解悟,一时婚者三百余家。邻邑效之,其俗遂变。征诣文渊阁修永乐大典。书成,受赐还任。董造海运巨舰数十艘,事办而民不扰。车驾北征,征兵湖广,使者贪暴失期。宗载坐不举劾,谪杨青驿驿夫。寻起御史,出按交阯。时交阯新定,州县官多用两广、云南举人及岁贡生员之愿仕远方者,皆不善抚字。宗载因言:“有司率不称职。若俟九年黜陟,恐益废弛。请任二年以上者,巡按御史及两司核实举按以闻。”帝是之。及归,行李萧然,不携交阯一物。尚书黄福语人曰:“吾居此久,所接御史多矣,惟宗载知大体。”丁祖母忧,起复,改詹事府丞。洪熙元年,擢行在吏部侍郎。少师蹇义领部事,宗载一辅以

48、正。宣德元年,奉命清军浙江。三年,督采木湖湘。英宗初,以侍郎罗汝敬巡抚陕西,坐事戴罪办事。汝敬妄引诏书复职,而吏部不言,为御史所劾,宗载及尚书郭琎俱下狱。未几,得释,迁南京吏部尚书。居九年,乞休。章四上,乃许。九年七月,卒于家,年七十九。宗载持廉守正,不矫不随,学问文章俱负时望。公卿大夫齿德之盛,推宗载云。(选自明史黄宗载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巨奸宿猾/多谪戍铜鼓/五开间/阴持官吏/短长宗载/榜数其罪/曰/不改必置之法/众莫敢犯B巨奸宿猾/多谪戍铜鼓/五开间/阴持官吏短长/宗载榜数其罪/曰/不改/必置之法/众莫敢犯C巨奸宿猾多/谪戍铜鼓/五开间

49、/阴持官吏/短长宗载榜/数其罪曰/不改必置之/法众莫敢犯D巨奸宿猾多/谪戍铜鼓/五开间/阴持官吏短长/宗载榜数/其罪曰不改必置之法/众莫敢犯解析:选B解答断句题,要先通读语句,了解大意,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持”是动词,而“官吏短长”是一个偏正短语,做“持”的宾语,所以“短长”后应停顿,排除A、C。“其罪”是“数”的宾语,其间不可断开。故排除D,选择B。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举劾,指负有纠举犯罪责任的官吏主动纠举犯罪,形成案件;也指列举罪状,加以弹劾。B岁贡生,明清时每年或二三年从各府、州、县学中选送生员升入国子监就读,称为岁贡;如此录用的读书

50、人便是“岁贡生”。C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也可泛指官吏。D乞休,指的是中国古代官员基于某种原因向朝廷主动请求暂时停职休整的一种行为,与“挂冠”“致仕”相同。解析:选D“乞休”并非指“暂时停职休整”,而是指自请辞去官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宗载先是被征召编修永乐大典有功,受到赏赐回到任上。但在驾车北征时却放纵士卒贪暴导致延误日期,被贬谪为杨青驿的驿夫。B交阯刚被平定时,州县官员中两广、云南的举人以及愿意到远方任官的岁贡生居多,他们不善于安抚百姓,于是黄宗载上书请求修正。C黄宗载为官清廉,奉命出使时不曾接

51、受馈赠,从交阯回来时“行李萧然”。尚书黄福称赞他识大体。D因侍郎罗汝敬妄引诏书内容,黄宗载被下狱,不久获释升为南京吏部尚书。后来他多次请求退休才被批准。解析:选A“驾车北征”错,是皇帝北征,文中“车驾”一词指代皇帝;“贪暴导致延误日期”的是“使者”,黄宗载因未检举此事被贬谪。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董造海运巨舰数十艘,事办而民不扰。(5分)译文:_(2)宗载持廉守正,不矫不随,学问文章俱负时望。(5分)译文:_答案:(1)他监督制造海运大船几十艘,事情办成了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得分点:“董”“办”“扰”各1分,大意2分)(2)黄宗载保持廉洁恪守正道,不假托不顺从

52、,学问和文章在当时都享有声望。(得分点:“守”“矫”“负”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黄宗载,字厚夫,是丰城人。洪武三十年考中进士。被授予行人之职。他奉命出使各地,从没有接受过馈赠,多次升迁为司正。永乐初年,因被推荐任湖广按察司佥事。大奸大恶之徒,多被贬戍守铜鼓、五开一带,暗中抓住官吏的短处进行要挟。黄宗载张榜历数他们的罪行,说:“如果不改,一定会依法处置。”众人不敢再有触犯。武陵多军籍,寻常百姓家担心与他们结成婚姻,徭役赋税将牵累自己,所以男女到了四十岁还不婚嫁。黄宗载用道理劝说他们,他们都领悟了,一时间结婚的有三百多家。邻近县邑仿效他们,那里的风俗于是得以改变。皇上召他到文渊阁修永乐大典。

53、书修成之后,他接受赏赐,回到任上。他监督制造海运大船几十艘,事情办成了而百姓没有受到骚扰。皇上北征时,从湖广征调士兵,奉命办事的人因贪婪凶暴而超过了规定的期限。黄宗载犯了未列举罪状、加以弹劾之罪,被贬为杨青驿驿夫。不久起用他为御史,出京巡视交阯。当时交阯刚被平定,州县官员多由两广、云南的举人以及愿意到远方任官的岁贡生员出任,他们都不善于体恤安抚(百姓)。黄宗载因此说:“主管官员都不称职。如果等九年以后再决定官吏的升降,恐怕政事会更加荒废衰败。请求对任职二年以上者,巡按御史和两司调查核实报告皇上。”皇上赞同他的意见。等他回来,行李简陋,未带交阯的一件东西。尚书黄福对别人说:“我在这住了那么久,所

54、接待的御史有很多,只有黄宗载识大体。”遭逢祖母去世,守丧期满被重新起用,改任詹事府丞。洪熙元年,升为行在吏部侍郎。少师蹇义兼管吏部事务,黄宗载都以正道辅助他。宣德元年,他奉命到浙江清理军队。三年,他到湖湘监督采集木材。英宗初年,在侍郎罗汝敬巡视陕西时,因事获罪戴罪办事。罗汝敬妄自引用诏书内容恢复原职,而吏部却不指出,被御史弹劾,黄宗载和尚书郭琎都被投进监狱。不久,获释,升为南京吏部尚书。过了九年,他请求辞去官职。四次上奏,才被批准。九年七月,他于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九岁。黄宗载保持廉洁恪守正道,不假托不顺从,学问和文章在当时都享有声望。公卿大夫中年高德劭的,首推黄宗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55、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辛弃疾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注词人罢职闲居上饶,作此词时49岁,此前两个月,太上皇赵构驾崩,孝宗即位。椒盘:旧俗,正月初一各家以盘盛椒进献家长,号为椒盘。彩胜:即幡胜。宋士大夫家多于立春之日剪彩绸为春幡,或悬于家人之头,或缀于花枝之下,以为戏。整整:词人家中婢女。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蝶恋花”是词牌,“戊申”是干支纪年,“元日”指每年的立春之日,“席间作”指在宴席中写了这首

56、词。B“争上春风鬓”写了整整等人争着从椒盘中取出春幡,插上两鬓的热闹景象,这触发了词人一系列联想。C这首词的上片通过节日里众人的欢乐而自己索然无味的描写,反衬出了词人与众不同的感伤情怀。D“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的意思是花开晚了让人等得不耐烦,开早了又让人担心它很快凋谢。E这首词写了作者从节日的喜到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到借问花期的恨,到花期已定的喜,到风雨无定的愁的复杂心理变化。解析:选AEA项, “元日”指正月初一;E项,错在“喜”,这首词作者通篇只有忧愁感伤,没有欢喜快乐。1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1)对人生飘摇不定的感伤之情。花事盛衰,时光更替,词人

57、数度宦海沉浮,多年被迫闲居,身不由己。(2分)(2)对国事未来的忧虑之情。词人一生力主抗金,皇帝更替,期许朝廷改变偏安政策,春天花期已定的自然现象和国事风雨的“无凭准”使人难免忧虑。(2分)(3)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苦闷之情。大自然的节候推移、眼前江山破碎和渴望收复失地、统一国家大业所构成的矛盾使作者忧心如焚。(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句子是“_,_,_”。(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登高望远,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而不禁感叹的句子是“_,_”。答案:(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58、卷起千堆雪(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我知道这两幅字画是您的命根子,请放心,不用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完璧归赵。 为了做好防汛抗灾工作,省委主要领导赶赴南宁,下车伊始便亲临现场查看情况。 当读到班固苏武传里苏武在北海牧羊中的遭遇时,除非是木人石心,不然一定会潸然泪下。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拳手弗莱切在比赛中善于临场改变战术,一旦距离被他控制,纵然你拥有万夫莫敌之勇、穿云裂石之力,也很可能被打倒在地。谁都知道在这三位小姐中就属弄玉姑娘最玲

59、珑剔透,讨人喜欢,但其娇生惯养,不仅脾性不好,连礼数方面都差了许多。ABC D解析:选B完璧归赵: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符合语境。下车伊始:旧时指官吏初到任所。很明显省委领导亲临现场,不能说是初到任所,这个成语不是指一下车就开始工作,此处望文生义。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此处使用不合语境。飞短流长:造谣生事,搬弄是非。符合语境。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此处望文生义。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也形容人聪明伶俐。使用正确。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日前,据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显示,近80%的老年人表示,在网络上阅读新闻可

60、增加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生活常识、拓展兴趣爱好。B与会专家指出,重点支持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助于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C从短期看,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引入社会资本,部分项目实施PPP模式,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融资成本,增强建设运营效率。D古代典籍尚书洪范认为,幸福就是享有“五福”,包括长寿、健康安宁、敬修德性、老而善终等方面,这把幸福指向了各方面都好的生活。解析:选DA项,句式杂糅,“据”和“显示”杂糅,应只保留其一。B项,语序不当,按照整个语句的逻辑发展,“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助于推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应改为“有助于推

61、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C项,搭配不当,“减少”改为“降低”,“增强”改为“提高”。19下列场合的用语,得体的一项是(3分)()A出版社有意请杨绛出席其作品研讨会,她谢绝杨绛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B电视连续剧保密局的枪声中,刘啸尘买了戏票请阿纪一起去看戏阿纪说:“我是喜欢评弹的,您既然赏光,我就只好去了。”C王医生送病人小张出院,告别时王医生说:“看到你恢复得这么好我很高兴,以后欢迎你常来。”D某广播电台的广告戴XX牌领带,使您的仪容更潇洒。解析:选A此题考查语言的得体。A项,用一比喻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显示出作者的谦虚。用语得体。B项,“

62、赏光”用于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此处说反了,改为“破费”。C项,“欢迎你常来”不妥。D项,广播播音中,“仪容”与“遗容”同音,不合适。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文人之笔,劝善惩恶。”_,但文艺不能机械地反映生活。文艺作品不仅是一面镜子,_;还是一把斧头,可以创造生活。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_。答:_答案:文艺要反映生活可以反映生活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

63、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它决定家庭成员事业的成败。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只要大家都来关注家风建设,就一定能构建出一个和谐社会。家风并不一定决定家庭成员事业的成败。_。_。解析:解答此题时,注意把握语段的内在逻辑性。“家风”是“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它将直接影响到家庭的进步与发展,而对社会影响显得比较间接。“关注家风建设”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但是社会的和谐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完成,显然语段推断不够合理。参

64、考答案:家风不一定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家都来关注家风建设,不一定能构建出一个和谐社会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现今的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第一,中国人没有闲暇功夫坐在树下。第二,苹果砸到了中国人,中国人第一选择是抱怨,凭什么砸到我头上呢?第二个选择就是吃了。”这是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一段话,对于他所描述的现象你怎么看?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

65、里,抓住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本则材料的关键句有两个:“中国人没有闲暇功夫坐在树下”“中国人第一选择是抱怨,凭什么砸到我头上呢?第二个选择就是吃了”。(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语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意,挖掘出寓意。材料中第一个关键句“中国人没有闲暇功夫坐在树下”说的是外部环境问题(外因);第二个关键句“中国人第一选择是抱怨,凭什么砸到我头上呢?第二个选择就是吃了”说的是来自人们自身的问题(内因)。(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意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佳作展台未有牛顿之前

66、按照白岩松的话说,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的原因一是当今中国人闲暇时间过少,二是中国人在被苹果砸到之后的反应却是抱怨与吞食。相似的共通感从鲁迅先生的言语中与白岩松先生的话中连起了一条线。鲁迅写道:未有天才之前。而如今我却想提:未有牛顿之前。“现今的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一句话足以使心灵受到震动。鲁迅先生指出是环境扼杀了天才的出现,而如今看似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大国中国,不也正面临着如此的窘境吗?有时也会令我感慨,历史历史,以史鉴今,不无道理。现今的中国人在时间与价值观上较之以往发生了改变。人们忙碌于各种闹市喧嚣之中,很难再有闲情逸致去静心思索一个问题,人们总忙于奔波看似各种的高价值事物,却忽略了其实最

67、有价值的是人类自身的思想。若都如变形记中机械可怕的社会一般,那么人们确实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被麻木所操控着,而民族思想与精神文明便会走向泯灭,更别提是否会出现第二个牛顿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而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愿意去挤,去质疑与发现。于是在当今社会之中,“工匠精神”成了治愈浮躁的一味良方。“中国人第一选择是抱怨”,这句话多么触目惊心,在浮躁之中徒添抱怨只会使负能量积累,而对于创新、发展毫无用途。近期热映的我在故宫修文物使人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传承与那一份可贵的专注与细致,在社会中引起广泛反响。亦如日本众人皆知的“煮饭爷爷”与“寿司之神”,是他们愿意静心于自己所专注的事务

68、并为之奉献,在浮躁的社会中注入一剂强心剂。我想,如果人们都醉心于自己的事业,甘于研究与奉献,那么现今中国再出一个牛顿并非难事。中国人把苹果吃了!人们在一笑而过之后却从心底感受到了民众的漠然与从众心理。货车在高速公路倾覆却遭邻近村民哄抢之事已屡见不鲜,人心善意的淡漠化、自私化与从众化又如何激发起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如何造就中国的牛顿? 未有牛顿之前,让中国的国民素质与创新素质能与发展速度相匹配,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宽容对待这些现象,坚信在时间的淘洗下,中华民族会有价值观、时间观、工匠精神与社会正能量,如此而来,千万牛顿必会孕育而生!话题四名存千古铮铮傲骨蔺相如明月如水,疏桐如剑,萧萧寒夜中,太史公披

69、衣而起,他一枝瘦笔写尽帝王霸主,一册书简涤尽千代风华,却始终无法忘记一个名字,那就是:蔺相如!如果不是赵国危机,如果不是一册史书,也许,没人会记得这个名字。他不过是缪贤的一个舍人,不过是千数门客当中的一个。历史淘尽了一代又一代的君王,史官的笔连那君王诸事都盛搁不下,又哪里有位置安放这样一个卑微的门人?而恰恰就是这个门人,挽狂澜于既倒,敌强秦于自若,以身涉险,舌战强敌,在危险中从容自若,在对手前应对自如!我常常惊叹于蔺相如的定力,我常常拍案于蔺相如的胆识。夜里,我也常常跨越千年时光,去追寻相如那文人弱质下的铮铮傲骨,去寻找那傲骨深处蕴藏的大智慧、大勇敢和大从容。当赵王的臣子萎缩在衣袍之下,宫廷中

70、笼罩着愁云惨雾时,蔺相如来了,从容而优雅,带着他的睿智和胆识,带着他忠正赤诚的丹心,带着他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镇定,一匹瘦马,一队士卒,一袭布衣短褐,一身瘦骨铮铮,他走向秦国的城墙,走向虎狼之王为他陈设的盛宴。身后,是战战兢兢的君王和同僚;身前,是虎视眈眈的秦王和众臣他没有犹豫,没有回头。生,原本是为报国而生,死,亦当是为救国而死!历史穿越时光的深邃抵达我们的灵魂,渑池上空的硝烟逐渐消散,剑拔弩张回归成歌舞升平,而蔺相如还是那个蔺相如,接受君王的恩赐,接受爵禄的封赏。然而,一个真正的勇士,又怎能让一袭华衣掩盖灵魂的从容?一个真正的文人,又怎能让一顶官帽改变内心的淡定?蔺相如是真勇士和真文人,他

71、处世以若即若离之法,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然后在这从容和淡定中等待挑战危难,等待赴汤蹈火!这就是中国文人的风骨,从古代到现代,从今天到明天!而今天,蔺相如来了,他穿越时光的梦境,穿越昏君美人凌乱的舞袖,穿过弄臣贼子谄媚的笑容,从竹简和木椟中走来,布衣青发,骨瘦如柴,依然从容淡定,依然睿智豁达,依然高瞻远瞩。他一袭布衣,数根傲骨,温和而桀骜地站在汗青之上,以他独特的睿智和通达,矗立于历史的流光之中,亘古不朽!点评:本文语言至情至性,镂刻生动,霸气十足。长短句错落有致,读来铿锵有力。成功运用比喻、排比、拟人、反问、对比等修辞手法,再加上作者奇特的想象力,使语言如电影镜头般为我们形象地折射出蔺相如的傲

72、岸形象。我们似穿过历史的隧道,看到了活生生的蔺相如,他正在为我们还原一幕幕的历史场景。另外,以景入题,由太史公引出主人公,自然流畅,无任何斧凿之感。而结尾处,展开大胆的想象,将蔺相如定格成一尊伟岸、永恒的雕像,在历史的流光中熠熠生光,更可谓神来之笔。“悦”读心得:_永远的苏武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衰

73、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者。朔风凛冽,他与冷月作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誓言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用铮铮傲骨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气节,铭记下对

74、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名传千古的悲歌。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抵住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写下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苏武这位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的信念与铮铮傲骨作出了对忠贞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着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才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75、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永远的苏武。点评:这是一篇颇有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积淀,颇有才气和灵气的考场佳作。作者深刻领悟了话题的精髓,用辩证的方法,把目光投向历史的苍穹,精心选取民族英雄苏武为挥洒情思的素材,热情讴歌了他为了“汉匈和睦”,为了民族团结,“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的伟大精神和民族气节。作者满含崇敬,饱蘸激情,用“永远的苏武”做文题,亮人眼眸,概括凝练、准确中肯。不但高度概括了苏武的精神品质,而且突出了其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文章通篇采用对比手法,始终把苏武放在历史的天平上进行衡量,弘扬了人间正气,彰显

76、了英雄的高风亮节,生动深刻地阐释了话题。由于大量地使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骈散句结合,长短句参差,使得文章气韵流畅,音韵铿锵,读后,不但使人豪气在胸,而且回味无穷。“悦”读心得:_张衡是“天外来客”“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这是恺撒踏进埃及古城时的豪言。对于张衡的一生来说,这句名言是完全适用的,区别只在于,这位性格温厚、含蓄内敛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征服世界的方式,与罗马独裁者迥然不同。张衡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其视野中主要的文明巅峰。在河南西南部白河岸边成长起来的这个人,在他62年的人生旅途中,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夫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也”,这句千古名言并不是李世民的

77、原创,而是张衡在东京赋中写下的。他的西京赋、东京赋气势恢弘,是汉大赋的极致;而他抒写内心情志的归田赋,则开启了汉赋风格变革之门,后来王粲的登楼赋、陆机的叹逝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都受到张衡的直接影响。他还进行了五、七言诗歌创作的尝试,从而引领中国古代诗歌走进一个全新的天地。有专家说:“在汉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张衡是承接传统、开启新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张衡还是地理学家、画家。他绘制成的地形图,一直流传到唐朝;他与刘褒、蔡邕等被后人并称为东汉四大画家。仅凭这些,张衡已足称伟大,但他在中国历史上卓然不凡的,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他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他的浑天学说早在1800多年前就推翻了

78、主张“天圆地方”的“盖天说”;他指出月亮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只是日光的反射,同时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张衡还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算出圆周率为10的平方根,为3.16强。五个多世纪后,印度和阿拉伯的数学家才得出这个数值。最让中国人感到骄傲的,是张衡对地震的研究。他和他的地动仪,成为中国古代科技的象征。除了地动仪,张衡还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用水力推动的天文仪器浑天仪;他发明的“瑞轮荚”,是世界上最早具有机械性质的计时器,这个仪器被后世传承下来,并演进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在这两种仪器中,张衡运用了水轮联动擒纵机构。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感慨道:“这一切意味着,如果早在公元9世纪有中国人来到欧洲

79、,他就会发现这是一个相当落后的地方。直到1300年以前,也就是但丁时代以前,欧洲还没有任何种类的擒纵机构。”此外,张衡还发明了独飞木雕和记里鼓车。他的独飞木雕“假以羽翮,腹中施机,能飞数里”;而记里鼓车“车上载一木人,每走一里路,木人就自动击一下鼓”。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程车。张衡活着的时候,这些发明并不为人看重,当时有人嘲笑他:“你能让木鸟都飞起来,为什么自己却垂翅故栖,不能(在仕途上)高飞呢?”在那些人看来,张衡很不识时务,也很不务正业,他搞的都是些没有用处的“屠龙之术”。对此,“年薪”只有六百石的张衡回答说:“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患禄之不夥,而患智之不博。”不幸的是,张衡缺乏继承者,他的发明大多失传,地动仪也在频繁的战乱中消失无踪。也正因此,世界从没停止过对他的疑问。很多人不相信他在那么早的时候有那么多伟大的发明,如美国地震学者伯尔特、奥地利学者雷立柏都认为,张衡的地动仪是不科学的,也没给后人任何启发。牛顿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张衡站在哪里?他横空出世,难道是“天外来客”?点评:文章叙述了张衡在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通过诸多方面的对比表现了张衡的伟大。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却耐人寻味,值得我们反复阅读。“悦”读心得: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