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254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同步课时训练: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3课同步课时训练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对国际局势和人类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下列为新的世界格局奠定了框架的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B.美苏争霸C.杜鲁门主义D.雅尔塔体系2、二战结束后,致使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关系变为战后敌对关系的因素不包括()A.苏联实力不断增强,它与美国的矛盾激化B.美国企图称霸世界C.美苏两国共同的敌人垮台D.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3、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缓和受援

2、国社会矛盾4、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明确指出:“美国的责任是帮助每一个国家获得最基本的发展,而不是只帮助与美国结盟的国家。所以现在该是转向印度这样的不结盟国家的时候了”,“如果我们只是将与欠发达国家的友谊建立在军事联盟和投西方一票上,那只会使那些国家更加靠近极权主义,并会增加地区战争的可能性”。材料表明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出于美苏“冷战”对抗的需要B.帮助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经济C.帮助发展中国家打击基地组织D.拉拢印度与中国展开对抗5、 1955年签订的某条约中有如下内容:“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

3、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该条约的缔结标志着( )A.军事集团“北约”建立B.“冷战”正式开始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6、“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A.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B.美苏两个大国的干涉C.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D.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7、基辛格在1968年遗憾地指出:“时间月复一月地流逝,美国起初只是军事代价益增,后来连美国的国际名声也赔进去。”这表明( )A.朝鲜战争以美国失败而告终B.柏林墙的修建成功地遏制了杜鲁门主义C.美国被越南战争拖入泥潭D.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8、1962年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

4、“美国和世界共同体都不能容忍蓄意的欺骗行径和对任何国家的攻击性威胁,不管这种威胁是大还是小使用它们(核武器)的可能性的任何实质增加或在它们安置地点上的任何突然改变,都被视为对和平的明确威胁。”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A.肯尼迪的讲话针对的是苏联的核威胁B.美国意在与苏联共同消除核武器C.这次事件是由美国首先挑起的D.美国在冲突中处于被动地位9、1948年,德国西占区(合并后的美英法占领区)开始币制改革,使用“B”记马克代替旧马克,而苏联为了表示抗议,同样在苏占区发行新的“D”记马克。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德国的正式分裂B.两个占领区形成默契C.美苏争霸的形成D.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10、194

5、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11、学习“两极世界的形成”这一课时,就美苏两极对峙对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四个结论。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不正确的是( )A.浪费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B.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的分裂C.使得世界人民一直处在核战争的恐惧之中D.导致东欧剧变12、 2015年11月24日,参与打击叙利亚境内恐怖势力

6、的俄罗斯空军一架苏-24战机在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被土耳其空军击落,俄战机随后在叙利亚一侧坠毁。事件发生后俄总统普京说,这一事件严重影响了俄土关系,并随后对土耳其采取了大规模制裁措施。有学者表示土耳其敢于挑战俄罗斯的原因在于其背后有北约撑腰,因为土耳其是北约成员,该学者表示俄罗斯与土耳其的危机如不能有效解决,欧洲存在重回“冷战时代”的危险。回顾历史,下列有关美苏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美苏“冷战”的原因是双方的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冲突B.揭开美苏“冷战”序幕的事件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C.美苏“冷战”使得世界动荡不安D.美苏“冷战”对抗并未演变为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是霸权主义受到了第三

7、世界的遏制13、阅读以下四段反映同一时期的材料: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 (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在富尔敦的演说 材料二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意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请回答: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哪些?2.根据材料三,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3

8、.这四则材料反映出美国战后初期的政策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4.针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14、阅读下列材料: 二战结束后,对“冷战”形成的责任,有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负主要责任,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国家也有一定责任;另一种观点认为:责任全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请按照你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奠定了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故答案为D项。 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共同的敌人垮台,合作基础消失;美国企图称霸世界,而苏联由于

9、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家利益上与美国的矛盾激化,故A、B、C三项是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关系变为战后敌对关系的原因。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不是美苏两国由战时盟友关系变为战后敌对关系的原因。故本题答案为D。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对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而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主要组成部分,故选B项。 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从“印度这样的不结盟国家”“军事联盟”“使那些国家更加靠近极权主义”“增加地区战争的可能性”这些关键信息可见,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故A

10、项正确;美国不可能帮助“所有国家”,故B项错误;帮助发展中国家打击基地组织是在2001年“911”事件之后,而“冷战”早在1991年就结束了,故C项错误;材料与中国无关,故D项错误。 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针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故C项正确。 6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二战后,美苏由盟友变成对手,开始实行“冷战”,随着“冷战”的开始,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美苏未能就德国统一问题达成协议,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1、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45年美苏两国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北部,后来,分别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朝鲜半岛分裂。所以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美苏两个大国的干涉,本题选B。 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朝鲜战争于1953年结束,排除A项。“军事代价益增”说明这是一次军事行动,“连美国的国际名声也赔进去”说明这次军事行动给美国带来恶劣的影响。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因遭到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而惨败,并被迫于1973年撤出越南,故C项正确。B、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命题人考查的是美苏“冷战”。根据“1962年10月”

12、“核武器”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涉及的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故美国总统的讲话是针对苏联的核威豚作迅一的反应,A项符合题意;由所学知识可知,古巴导弹危机由苏联挑起, 美国在这一时期的争霸中处于主动地位,故排除C、D两项;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 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德国正式分裂的标志是民主德国的成立而非苏占区和西占区不同货币的发行,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苏联在苏占区发行新的“D”记马克是对西占区发行“B”记新马克的被迫回应,而非二者之间的默契,故B项错误;美苏争霸格局初步形成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正式确立于1955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苏占

13、区和西占区发行不同的货币,完全是在苏美两国的操纵和默许之下完成的,故D项正确。 10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冷战的特点。材料强调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这一行为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排除B项;题干时间是1948年.而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1949年成立.排除C项:题干体现了美苏在柏林存在对抗,同时又没有采取直接军事冲突的方式.故D项正确。 11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东欧剧变是由于长期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东欧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困难,从而引发政治动荡,这与美苏冷战并无直接关系,故D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12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 考

14、查了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A、B、C三项符合史实,之所以未能爆发世界大战主要是因为美苏双方势均力敌,谁也不敢轻言动武,双方都拥有核武器,且不愿看到二战的悲剧重演。应选D项。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德国苏占区。2.实施了“马歇尔计划”。3.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或“遏制”政策。说明美国企图通过“冷战”或“遏制”政策,确立自己的霸权地位;还说明欧洲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全球战略重点。4.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它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说明美苏双方争夺的重点在欧洲。解析:1.

15、根据材料意思联系地理知识容易回答。2.结合材料三美国的目的“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可知答案。3.结合四则材料可以看出,这都是美国“冷战”的信号或表现,然后再深入分析。4.考查华约的建立及其影响。 14答案及解析:答案:美国负主要责任:因为“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而特意制造的。1947年,以杜鲁门主义为标志,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表现在:1948年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1949年分裂德国;1949年建立北约,使“冷战”恶性发展。苏联也有一定责任:对西方政策作出强烈反应,表现在:1949年导致德国分裂;1955年华约组织建立,与北约对峙;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解析:在解答这种类型题目时,注意一定要结合一种观点进行论述,做到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