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0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90284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0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0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0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0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0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0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0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0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0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0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0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0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三单元 10 苏轼词二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0苏轼词二首勇于改过的苏东坡 苏东坡少年时读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就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婉转地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作者卡片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文学家。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

2、,自号东坡居士。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绍圣元年(1094),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词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背景呈现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

3、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

4、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知识链接 1.豪放派豪放派,宋词风格的一种流派。作为文学风格,见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杨廷芝解释豪放为“豪迈放纵”,“豪则我有可盖乎世,放则物无可羁乎我”(诗品浅解)。可

5、见豪放的作品当气度超拔,不受羁束。其特点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宏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其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2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阕,九十五字,平韵。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3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

6、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一、字音宫阙(qu)绮户(q)琼楼玉宇(qin) 吟啸(yn)(xio)一蓑烟雨(su) 萧瑟(xio)(s)料峭(qio) 不胜寒(shn)二、一词多义(1)归(2)觉三、古今异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义:月亮。今义:姿态美好,多形容女子。四、名句默写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

7、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名师指津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诗人排遣心中郁闷,旷达对待人生的态度。我的理解:苏轼的这首中秋词作,主旨在于抒发词人外放时的茕独情怀。词中杂用道家的思想,观照世界,并且自为排遣。词人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险恶的宦海风波,提示睿智的人生理念。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下阕融写意于写实,请结合具体词句赏析。名师指津指明实景“照无眠”“别时圆”(写实)等引发了怎样的议论抒情(写意),并分析其包含的情感。我的理解:词的下阕融写意于写实,化景物为情思,一韵一意,一意一转,淋漓挥洒,无往不适。“转朱阁,低绮户,

8、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无眠。“照无眠”有月照不睡之人与月照愁人使不能入睡这两层意思。“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表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实际上是把人的思想感情移之于月,使月照无眠又深一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从“别时圆”生发而来,知人之离合与月之圆缺自古皆然。既知此理便不应生无谓的怅恨。由感性变为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这三句的词意转折较大,而意脉应承上文。亲人间的欢聚既不能强求,当此中秋月圆之夜,则唯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慰情怀。3对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名师指津要

9、分别指明诗句本义和隐喻的作者人生态度。我的理解: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此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名师指津第一问:概括形象的外在特点和精神面貌。第二问:“简朴”指所写平常自然,“深意”指包含的人生哲理。据此作答。我的理解: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

10、行路者形象。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水调歌头定 风 波苏轼的词词风豪放,感情真挚,有复杂的内心世界及独到的人生感悟。如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思念弟弟的真挚情感蕴含在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而他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在词里也有所体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人借月抒写了玉洁冰清的境界和超绝尘凡的意境,既有词人对入世的留恋,也有词人出世的矛盾。苏轼的词里有活动的生命,有他独特的人生。如他的定风波(

11、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是词人对途中遇雨之事和对待风雨态度的描写,抒发了不为外界风雨所扰的博大胸襟。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由于“雨具先去”,同行者皆狼狈不堪,可以想见他们浑身湿透,急匆匆寻找避雨处所的“狼狈”相。而苏轼却是风雨之中“竹杖芒鞋”“吟啸徐行”,足以见词人的洒脱和轻松。“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在被贬期间,把失意抛到了脑后,寄希望于未来。“山头斜照却相迎”,雨过天晴,回首往事,那些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便是苏轼的旷达,这便是涌动在苏轼词里的生命。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

12、辞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结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 江 东 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

13、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 直饶:纵使。分付:交付。(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答:(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答:【答案】(1)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对江东留恋之情。(2)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萧瑟晦涩塞责稼穑B乘兴 乘风 乘载 千乘C料峭 讥诮 不肖

14、 俊俏D婵娟 禅让 蝉联 不惮解析:选A。A项,都读“s”。B项,千乘(shn),其他读“chn”;C项,不肖(xio),其他读“qio”;D项,读音依次为“chn,shn,chn,dn”。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B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C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D料诮春风吹酒醒,微冷。解析:选C。A项,倚绮;B项,时事;D项,诮峭。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把酒问青天把:握着B高处不胜寒 胜:胜过,超过C一蓑烟雨任平生 任:听凭D料峭春风吹酒醒 料峭:形容微寒解析:选B。胜:能够承担或承受。4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现代汉语不

15、相同的一项是()A一蓑烟雨任平生 B何事长向别时圆C千里共婵娟 D回首向来萧瑟处解析:选D。方才,刚才。5填空。(1)明月几时有?_。(2)不应有恨,_?(3)莫听穿林打叶声,_。(4)_,谁怕!_。答案:(1)把酒问青天(2)何事长向别时圆(3)何妨吟啸且徐行(4)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二、阅读鉴赏(一)文本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6、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找出词中蕴含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并分析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答:答案: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在词中问天,实际是在问人生,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先是因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排遣而向青天发难,进而自慰、释然,语气愈加旷达,感情也进一步升华为对天下之人的美好祝愿,对生活的信心也更坚定。7请结合原句回答水调歌头中作者的矛盾心理,并说明这种矛盾心理最后是怎样化解的。答:答案:“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17、胜寒。”写作者想超脱尘世,又怕“高处不胜寒”的矛盾心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人的心理虽然矛盾,但很快领悟到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然如此,唯望各自珍重了。这些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定 风 波 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8你如何理解“回

18、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中的“风雨”和“晴”?答:答案:“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9古今不同读者对定风波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答案:(示例1)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一蓑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

19、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人语”。(示例2)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定风波重阳苏轼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注】翠微:指山上的小亭。云峤:耸入云霄的高山。牛山沾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而泪流满面:“我怎么舍得这么美好的国都而死呢?”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

20、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作题为“重阳”,说明作者是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与友人一道登高赏菊,饮酒赋诗。B词作开头两句,前一句交代行踪,后一句描绘了“江涵”“秋影”和“雁飞”三幅画面。C“难逢”道出了作者对人生多忧的感慨,与下文的“年少”“须插”形成因果照应。D作者用“携壶”“菊花”“佳节”“登临”等反复点题,进一步表现重阳节的风俗习惯。解析:选B。B.“三幅画面”有误,“江涵秋影”为一幅画面。11词作结尾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借用齐景公的典故有何作用?答:答案:作者直言不用“怨斜晖”,衰亡老去是自然规律,不必为此而感伤,表达了面对生死旷达超脱、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作者借用齐景公的典故

21、,但反其意而用之,使生死观的表达更显得超凡脱俗,人生的境界更加高远。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3题。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苏轼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注】东武:此处指密州治所诸城。相将:相随,相伴。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写微雨蒙蒙、树林山岗上花叶狼藉的暮春景象,将“红”“碧”活用为名词,代指花、叶,十分形象和精炼。B词人眼见“枝上残花吹尽”而与友人试着向江边寻春

22、而不得,体现出被贬密州之后内心的极端痛苦之情。C“官里事”四句,写词人感叹官衙事务纷繁,自然界又多风雨,清闲而明丽的日子竟没有多少,说明聚会流杯亭是很难得的。D“满城争出”渲染出全城百姓观看曲水流觞现场的盛况。“满”“争”二字,描绘出万人空巷的热闹情景。解析:选B。B项,“寻春而不得”有误,词中有“犹有几多春,三之一”;“极端痛苦之情”的表述与全词感情基调不符。13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答:答案:表达了词人作为地方长官与民同乐的惬意和自得之情;蕴含着词人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人生感慨。三、语言表达14阅读下面的文段,概括东坡先生碑刻“使人动心”的原因。东坡楼里,汇集着

23、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诗和联语,作品无不流露出对乐山自然环境的赞许,对东坡先生的敬慕情绪但是,更使人动心的是东坡先生那些书法、绘画作品的碑刻, 东坡先生以诗、书、画三绝而名垂古今,他有不少诗、书、画合一的作品,更有大量的诗词、文章的手迹。在东坡先生坐像后面,是他抄写的欧阳修丰乐堂记和醉翁亭记。这两幅书法碑刻,厚重而不失灵动,饱满且富有神采,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恩师的敬重,显示出他生命深处敦厚、质朴的一面,这大概正是他人格魅力的根源所在。答:解析:选取最后一句中的重点词语,综合归纳。答案:碑刻厚重而不失灵动,饱满且富有神采,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恩师的敬重,显示出他人格魅力之源敦厚、质朴。15中国式过马路,

24、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一现象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对“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你有何看法?请陈述你的观点。答: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和对材料的鉴赏评析能力。观点要鲜明,所要表达的态度要明确而不含糊。语言要简明,能以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语言要连贯,各个句子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文气顺畅。最后要做到内容充实,观点深刻。答案:(1)中国人从内心对法治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2)中国人的公民

25、素质亟需提高,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3)“中国式过马路”只是极少数地区存在的现象,我们应该看到现代中国人素质正在逐步提高,因此,不能以偏概全。(4)交通规则不合理。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人却只能站在旁边吃灰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必须跑步才能过去(年岁大的人是很难做到的)。苏东坡突围(节选) 余秋雨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

26、,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在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中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阕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

27、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

28、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赏评文章由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写起,提出了自己不同于林语堂先生的意见,从而为我们还原了苏轼在黄州反省自我、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苏轼旷达、乐观心态的形成过程,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启迪。- 1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