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商代遗址中已有铸造青铜钁的作坊,并出土了钁范,表明青铜钁已批量生产。周人重中耕,中耕的农具也是青铜制作的。考工记中记载,青铜农具生产由“段氏”掌管,木制耒耜制作由“车人”掌管;春秋中记载中耕用的“钱”即青铜铲和青铜锄。材料表明先秦的农业生产A.青铜农具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B.周代木制耒耜的使用数量比前代有所增加C.青铜农具在农业生产领域没有把木质农具完全排斥掉D.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2、井田制下沟洫和道路纵横交错把田地划分为一块一块的方田。沟洫就是田间的小沟,用于将田间积水排到川泽中去,以发展低地
2、农业,这是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在该技术形势下,耕地整治,土壤改良,作物布局等技术有了初步发展。这说明井田制下A.精耕细作技术已经萌芽其中 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 C. 沟洫技术推动商周时期灌溉技术的发展 D. 沟洫技术最适宜在山岭高地推广3、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4、西汉中期以后出现大批的大型铁铧,当时的搜粟都尉赵过在总结群众经验的基础上推广带有犁壁的大型铁铧犁,用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成为耦犁。耦犁的使用A.使耕犁技术推广到珠江流域B.说明铁犁牛耕已经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C.使耕
3、犁技术在黄河流域普及开来,并向全国推广D.说明我国古代的耕犁技术已经非常完善5、西汉时期耦犁二牛三人的耕作方式,发展到西汉后期逐渐被二牛一人的方法取代,也叫“二牛抬杠”。到了东汉时期。出现一牛挽犁的耕作方法。还可以用牛鼻环来控制耕牛。铁犁牛耕技术的演进深层次反映了A.农业劳动者的个体独立性增强 B.对耕牛的大肆屠杀导致耕牛的数量减少C.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D.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推进农业生产率提高6、春秋初年,郑恒公迁都新郑时,因得大商人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盟约的签订A.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 B.表明重商政策的
4、实施C.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增强 D.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7、唐代同类商品多集中在一个区域进行交易,同业店铺的街区叫做行。长安东市见于记载的有肉行、绢行、药行、鱼行、秤行、金银行、烛行等220行,行数之多表明商品种类比以前大为增加。由此可见当时A.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B.商品销售的专业化C.城市经济空前繁荣 D.城市布局发生巨大变化8、宋代坊市制度的崩溃,使商店脱离同业街区的限制独立分散,零售商店和饮食店分布于各街各巷,甚至在大城市出现了沿街叫卖的货郎。从社会史馆的角度来看城市布局形式的变化,反映了当时A.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业的发展越来越服务于人民的日常生活C.宋代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
5、高 D.宋代的城市布局较为科学9、我国古代的城市经济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开封型城市,这是典型的消费性城市,也是封建地租的集中地,工商业是为这个城市的地主服务的。另一类是苏杭型城市,这一类也是封建地租的集中地,但工商业的比重较大。对这两种类型的城市解读正确的是A.开封型城市的封建地主是工商业者的附庸,封建性超过了商品性B.两类城市说明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政治性城市向经济性城市的转变C.苏杭型城市兴起的原因是丝绸之路开通、大运河开凿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D.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开封型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10、专卖制度,是政府通过控制或干预某些大宗商品的流通甚至生产,与商人争利,从而增加国家财政
6、收入的制度。该政策的推行也使富商大贾在商业上的垄断得到压制,官营工商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从材料中可推断 A.历代政府采取抑制官营工商业发展的政策 B.抑商的根本点在于国家充分认识到了商业的重要性C.专卖制度从根本上抑制了富商大贾投机囤积,哄抬物价D.统治者在必要时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11、西汉初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调敝,统治者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包括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结果导致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以上材料从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上说明A.抑商政策实施自先秦以来并不具备连贯性B.汉武帝将重商、恤商
7、政策转变为全国性的抑商政策 C.西汉初期在经济上实行鼓励私营商业的政策D.随着私营工商业的过度发展出现“与国争利”12、1087年,王岩叟在一个奏章中讲到地主与佃户的关系:“富民如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促使地主与佃户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佃户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B.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南宋为缓和阶级矛盾,保护佃户的自由D.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广大农民的长期斗争13、魏书食货志载:“初,百姓咸以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国家收入增加十几倍。于是海内安之。”材料中所反映的北魏时期所推行的制度 A.使农民拥有了土
8、地的所有权 B.该制度的推行革除了旧的社会习俗C.使土地兼并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D.在后世一直沿用14、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方A.才富观念发生了变化 B.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C.小农经济发展较快 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15、明清时期,中国向欧洲和美洲输出丝绸、茶叶和瓷器等商品,但却很少从这些地方进口实物商品,而只吸收白银。这表明,明清时期的中国A.与欧美地区直接贸易 B.闭关政策未真正实行C.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 D.引领世界经济新趋势16
9、、“清前期外贸中,只卖不买导致外银大量流入白银时代之说是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中心和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三分之一这两个说法的叠加。”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闭关锁国”使中国成为全球贸易中心B.合理的经济政策使清朝进入“白银时代”C.自然经济下清朝前期仍是世界经济大国D.广州十三行推动中国积极融入世界市场17、1415年,葡萄牙夺占西北非摩洛哥摩尔人堡垒休达,此后亨利亲王把探险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大力鼓励、支持和倡导沿西非向南探航。从此,探险和探航不再是零星的、无计划的偶然之事,而成为一项有组织有系统的持续的活动,对航海探险的记载也注意保存了。材料表明新航路成功开辟主要得益于 A.强有力的
10、封建政府的支持 B.统治者注重培养人才C.地理知识的丰富 D.早期殖民扩张18、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香料等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这表明A.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C.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危机” D.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贸易革命”19、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中国人缺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
11、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武装力量20、1518世纪,围绕大西洋的广阔海域形成了著名的“三角贸易”,贸易的基本模式是欧洲人用从非洲贩运来的奴隶在美洲开采金银(特别是白银),然后用于换取来自东方的商品,它与欧亚大陆古老的丝绸之路连接的贸易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弗兰克(1998)甚至将“三角贸易”看作欧亚贸易的附属部分,材料表明三角贸易A.三角贸易是欧亚大陆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B.涵盖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全球市场建立起来C.亚洲国家在三角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21、1518世纪的西欧处于封建
12、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时期,极力推崇重商主义。后期重商主义强调贸易差额论,该理论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使本国处于贸易出超地位,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重商主义理论A.适应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B.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C.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D.阻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22、据统计,1700年,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60,1801年,降到36,1821年降到32,到1851年降为16,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B.圈地运动加速传统农业结构瓦解C.蒸汽动力替代了手工纺织的劳动 D.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农村衰落23、据统计,从
13、1685年到1757年间,到中国贸易的欧美各国商船有312艘,而从1758年到1838年间,仅到中国粤海关贸易的外国商船共达5107艘,其中大多数为西方商船。这主要是因为A.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B.清政府的对外政策发生变化C.机器大生产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D.民间走私贸易兴盛24、1672年和1692年英国政府先后颁布航海条例,1846年,对农业进口的保护性关税被取消,到1849年废除了大部分航海条例。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英国完全取消航海条例的限制。这表明英国A逐渐放松了对世界市场的控制 B自由主义逐渐取代贸易保护C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D政府完全放
14、弃了对经济的干预25、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机驱动轮船,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造出了自己的汽船。于是,一次次预定日期和远洋航线的航行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贸易。这反映了A.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跨越大西洋的海上交通线已经开通C英国将成为海上强国、殖民霸主 D交通运输业因专利技术发展而发展26、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年份发明者职业成果1765 年哈格里夫斯木工、纺织工珍妮纺纱机1769 年阿克菜特理发匠水力纺纱机1785 年卡特莱特牧师水力织布机1785 年瓦特修理工改良蒸汽机A.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B.英国纺织业技术和产量
15、都领先世界C.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 D.工业生产逐渐摆脱对自然力的依赖27、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对应殖民侵略主要方式变化的是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28、1822年,仅两年间,来到法国的英国技术人员就有1600多人。沙兰顿的阿隆曼比厂和赛罗的爱德华厂,都雇佣了300-500名英国人。1825年,英国废除了禁止机器出口的法令,法国和德国从一开始就可以引进英国的蒸汽机和其他的工业机器,比利时、荷兰,甚至维也
16、纳的各纺织厂的管理人员和监工主要都是来自格拉斯哥和曼彻斯特制造厂的英格兰人或苏格兰人。该现象说明了A.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B.英、法、德等国在工业革命中竞争激烈C.法德等国的工业革命起步较晚,起点较低D.英国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了欧洲大陆工业革命的开始29、19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4家较大的公司。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3400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的航运。 这一现象说明A.自由贸易政策推动了生产的集中 B. 交通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C.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
17、了交通运输方式30、下图是19世纪末美国的一幅漫画参议院的老板们。同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反托拉斯法,明确规定:凡以托拉斯或其他形式成立合同、联合或阴谋限制洲际贸易或对外贸易者,均属非法。这表明A.美国的分权体制防止了垄断组织对政治的干预B.垄断组织的出现阻碍了美国经济的正常发展C.垄断组织已经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和政治生活D.资本家在生产关系领域做出根本性调整II卷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宋时期中国声威远播,其富甲天下吸引着远近各国商人纷至沓来。由于海上交通空前发达,历代政府高度重视海外贸易,而陆路交通又时常受到西边少数民族政权的
18、威胁和控制。因此,这一时期,海外贸易逐渐取代对外贸易的格局。材料二 明太祖在实行海禁的同时,要求海外国家以“朝贡”的形式,由官方出面组织商人来华进行贸易,这就是“朝贡贸易”。海外国家派来“朝贡”的成员中,绝大多数是商人,其载运进来的朝贡货物中绝大多数是完全用来进行贸易的。明朝政府对海外国家载运来的朝贡货物抽取货物税。明成祖朱棣不仅对朝贡使者放宽各种限制,予以免税优惠,而且在浙江、福建、广东复设三市舶司,专门负责海外诸国贡使附带进来的货物转送问题。明成祖还派遣郑和携带敕书及精致手工业品,遍赐海外诸国,招徕其遣使入明朝贡,遂把朝贡贸易推向高潮。摘编自李金明论明初的海禁与朝贡贸易材料三清初,清政府采
19、取闭关政策,限制海外贸易。康熙在位时,曾一度开放漳州、澳门、宁波等少数港口,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又趋繁盛。到乾隆、嘉庆年间,面对美国等国殖民者在沿海的非法活动,对外通商只限定在广州一处,清政府又一次将海外贸易封闭起来。摘编自李世龙试论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时期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初“朝贡贸易”的特点。(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采取这一对外政策的原因?你怎么评价这一政策?(6分)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中美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年份1750年1830年1860
20、年1880年1900年英国1. 99. 519. 922. 918. 5中国32. 829. 819. 712. 56. 2依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二 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
21、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马世力世界史纲(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出现这一发展趋势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6分)33、(12分)阅读材料,请回答。材料一 1581年,明朝正式推广“一条鞭法”,鼓励民众用白银支付税款,这不仅直辖导致白银成了当时经济社会的主导货币,也影响了之后200年全奎世界白银的走向。沃德巴特雷在14501800年世界银决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二”而据厄尔汉来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
22、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材料二 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不仅腐蚀了中国的政治肌体,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而且由于白银外流,银贵钱贱,也导数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和金融紊乱。白银外流问题,早在18世纪就成为中国金融财政的突出矛盾,因此嘉庆年间曾多次申禁银两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6至l7世纪世界白银流向变化及其原因。(8分)(2)结合材料二,总结18世纪以后白银流向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1-5 CABCD 6-10 CBBCB 11-15 ADCAC 16-20 CABBB 21-
23、25 ABCBA26-30 DCDCC31、(1)原因:唐朝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海上交通的发达;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陆上贸易受到西部少数民族的威胁。(4分,毎点1分)(2)特点:与海禁相结合;政治目的为主、厚往薄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朝贡国多,商业成分重。(6分,任答3点即可)(3)原因: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是为了防范外敌,.维护封建统治。(2分,毎点1分) 评价:不仅妨碍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得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为日后被动挨打埋下了祸根(4分)32、(1)趋势:英国:从18
24、世纪中期开始工业生产占世界份额逐渐增加,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所下降。(2分)中国: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逐步下降.(1分)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发展;大力进行殖民扩张开拓世界市场;(任2点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速度减缓。(1分)(2)特点:英国由独霸世界贸易到贸易比重降低;世界贸易由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且互相依赖;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贸易的局面最终形成(6分)(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33、(1)首先,16至18世纪大量白银从美洲流向西欧,新航路开辟,发现美洲;西欧诸国进行早期殖民扩张,开采和掠夺了大量金银。其次,白银大量从欧洲流向中国,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通和商路的发展;白银流入欧洲,促使金银编制,消费能力提高,.对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的需求扩大;而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国产品需求量不大等使白银大量流入中国。(2)变化:白银从中国流向西方;(1分)原因: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导致白银外流。工业革命使西方列强的生产能力增强,向中国傾销商品,掠夺原料。列强侵略中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巨额的战争赔款,导致白银外流。(3分,答对任意2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