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 有观点认为,清初玉米、土豆等从美洲引进的农作物促进了人口爆炸式增长,但统计数据表明,直到民国初年,引进的美洲农作物的产量还不足中国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十。这表明这一时期()A. 外来农作物对増殖人口作用有限B. 外来农作物的实际推广范围较小C. 本土农作物的产量有了质的提升D. 本土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居于主导2. 从16世纪中叶开始,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先后传入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据此可知()A. 缓和了明清人口增长压力B. 改
2、变了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C. 精耕细作进一步走向成熟D. 对外开放加速明清经济发展3. 美国普都大学名誉教授汤巴来伯格评价中国某科学家:“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使人口增长率下降了。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把西方国家抛到了后面”。这段话反映了()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取得跨越式发展B. 中国粮食产量提高,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C. 袁隆平在农业领域为世界作出重大贡献D. 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逐渐落后于中国4. 据记载,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国运往荷兰的瓷器为28641件,而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则达到69057件。这一变化表明当时中国()A. 瓷器成为新兴外
3、贸品B. 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C. 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D. 政府废止了“海禁”政策5. “猎人无定所的生活解放了人类的思想,而农业却把人变成土地的囚徒。”农业社会这种极为重视经验的本性,使得当时人们原本对古人的崇拜-祖先崇拜,变得更加无以复加了。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 宗法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B. 宗法制的核心是崇拜祖先C. 游牧文明比农业文明优越D. 农业文明推动宗法现念形成6. 如图是汉代画像砖中的牛耕图。研究者发现,汉代二牛抬杠的耦犁中的铁铧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得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这表明()A. 土地私有促进生产发展B. 技
4、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C.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D. 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农业发展7. 明清时期,引进美洲作物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A. 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B. 欧洲加强了对亚美的掠夺C. 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D. 欧洲殖民活动加强全球联系8. 早于孔子100多年的鲁国大夫臧文仲,因为在国内“废六关”(毁掉阻碍商品流通的关卡)、“妾织蒲”(织蒲席出售,与民争利)被斥为“不仁”的人。孔子的学生子贡从事货殖(商业)也受到不安本分的指
5、责。这从侧面反映出春秋时期()A. 新兴商人日益活跃B. 儒家反对商业活动C. 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 商人社会地位不高9. 如表为史记对战国时期相关社会现象的记载。这反映出战国时期()记载出处宋国一庄姓商人开了酒铺,他“升概甚平”(称酒公平)“遇客甚谨”,还把酒铺招牌挂得很高,以招徕顾客,多做生意史记货殖列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史记田单列传A. 商贩注重市场经营的技巧B. 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C. 商业受抑制的境况被改变D. 经商理念源于社会生活10. 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
6、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 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 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11. 明政府规定:“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货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由此可知,明政府意图()A. 设置官吏严厉禁止中外贸易往来B. 在朝贡贸易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C. 解决中外贸易交往中的商业纠纷D. 打击外国商人在中国的不法行为12. 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
7、的陆海军,有权力宣战媾和,有权力建立和管理殖民地。这反映出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是()A. 殖民侵略以海上掠夺为主B. 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C. 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D. 商品输出与文化渗透相结合13. 如表是有关唐代长安城西市的三则史料。史料可确证当时()日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馔,可立办也唐语林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酒肆行(张)通妻陶氏,常于西市鬻饭,精而价贱两京新记A. 西市服务业适应市场能力较强B. 市的管理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C. 餐饮行业成为西市的主要行业D. 西市经营开始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14. (2018广东肇庆二模题24
8、)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有益补充。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这一变化反映了()A. 对辽阔疆域有效管理的需要B. 非首都功能的疏散承载作用C. 政治中心东移与经济重心南移D. 大运河的修建决定了都城布局15. 20世纪20年代上海租界出现了一批新式石库门建筑。它们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这反映了当时()A. 政府重视城市规划及建设B. 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C. 市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D. 上海的城市建设已走向西化16. 城市公共
9、设施指的是由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向城市提供的、满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公共建筑或设备,可分为教育、医疗、文娱、交通、社保、社区服务等。而且,任何人增加对这些设施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所可能得到的消费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城市公共设施()A. 关系到城市政府的形象B. 反映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C. 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D. 关系每个居民的基本利益17. 阅读如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 抵御了匈奴侵扰B. 削弱诸侯国势力C. 促进了南北交
10、流D. 有利于巩固统一”18. 1986年12月,中国第一个自行车生产集团-“永久”自行车集团成立。拥有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是当时年轻人的梦想,也成为那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这一现象说明()A. 科技革命推动企业发展B. 改革开放影响人民生活方式C. 思想解放推动国企改革D. 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济发展19. 丝绸之路开通后,丝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这表明丝绸之路开通()A. 促进了中西直接交流B. 体现了汉朝的世界中心地位C. 扩大了汉朝统治区域D. 丰富了世界
11、人民的物质生活20. 唐代,大运河将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的漕渠、汴水和淮南的官河连接起来,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恃东南财赋以存立”的唐王朝生命线。据此可知,唐代大运河()A. 加强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B. 促进了全国政治的统一C. 推动了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D. 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21. 如表为秦汉时期治疗疫病的相关记载。这表明当时国家为救治疫病()措施出处被处以刑罚的人,如果得了麻风病,该如何论处?应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疾疫者,腾空房舍,为置医药。汉书平帝纪皇甫规讨陇右,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军成悦。
12、后汉书皇甫规传A. 发挥地方主导作用B. 建立了最早的救治机构C. 建立完备法律体系D. 重视采取隔离救治措施22. 宋明时期,有些儒医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强调将行医作为一种道义的事业。如金末元初医家李杲将传道作为选择弟子的首要标准,而明代龚信提出好医生要“心存仁义”,“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施药一例”。据此可知当时儒医()A. 坚守传统的义利观B. 心怀家国天下的社会责任C. 信奉清静无为信条D. 注重个人良知和道德修养23. 唐朝时期,为了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据天宝年代敦煌郡会计牒记载,该郡的病坊有床4张、被子3张、碗10枚、匙箸各10口,可以提供
13、10人一年的开支。其他州的情形与敦煌郡相差无几。这表明唐代()A. 中央用法律保障弱势群体B. 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视仁政C. 重视基层治理以促进稳定D. 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24. 明清两代,传染病流行,医药学家对传染病的认识仍未超出汉代“伤寒论”的范围,但他们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这表明()A. 明清医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B. 医药学家认识到传染病本质C. 社会需求推动医学理论发展D. 医药学研究推动了人口增长25. 如表为陕甘宁边区防疫工作统计表(节选)。这些措施反映出当时()时间具体措施1941年11月解放日报开设“卫生专栏”,重点介绍传染病的
14、预防和一些卫生保健知识1942年4月边区设立防疫总委员会,分区、县先后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1942年5月通过预防管理传染病条例,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并规定相应的报告和防治制度1944年7月开办了规模庞大的卫生展览会,历时八天,参观者万余人A. 陕甘宁边区疫病泛滥B. 探索建设近代医疗卫生体系C. 近代卫生体系更加成熟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壮大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26. 如表是全球人口与经济趋势统计表(1500-1800年) 全球人口与经济趋势约1500年欧洲人口达8000万18世纪欧美城市化增长;多数工业集中在南亚和东亚约1750-1800年印度工业开始衰落1750-
15、1850年中国人口翻番;美洲人口增长6倍1784-1814年英国从中国进口3亿磅茶叶18世纪晚期奥斯曼帝国失去其对造船业的控制权1794年孔多塞人类精神的进步出版1796年爱德华詹纳研制出改进了的天花疫苗1798年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出版约1800年欧洲人口达1.8亿-(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世界:一部历史依据上表材料,概括其反映出来的时代特点。依据上表并结合所学,分析欧洲人口迅速增长的因素。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66年,英国一位经济学家深为惊异地看到,今天的英国在芝加哥和敖德萨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
16、从中国运来的茶叶,饮从东印度种植场弄来的咖啡。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多数欧洲“内部地带”国家(指大不列颠与欧洲工业化国家)也都同样可以说是如此。-摘编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世界重大历史现象,并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情节及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准确全面。)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人的房屋里既无卫生设备、玻璃窗,也没有壁炉。房间的地面一般铺石板,要不就铺松软、易渗透的砖。我把一堵堵的隔墙都砸去,做成五大间“外国式”的房间,铺上了木地板,把纸窗换成了玻璃窗,接上了水管、电线。另外,我还铺张
17、了一下,造了两个壁炉和三个火炉。如此华居,算租金的话,每月只需三十五元中国货币,相当于十二美元。当时的兑换率是一美元兑两块九角中国货币。这栋中式房屋因这些院子而生辉,更显得美轮美奂。我来时,其中的两个院子已经覆盖了绿茵,用的草种是英伦进口的。一些院墙涂了象牙色,显得奢华。那段日子里,历史的脚步迈动急骤。中日济南冲突发生后,北洋联盟败象已现-美哈雷特阿班一个美国记者眼中的真实民国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民国社会发展有哪些史料价值。29. 经济政策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作出调整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由于财政危机,国家取消行之已久的盐铁特许制度,由政府自行经
18、营盐铁。其时,王国的问题已经解决,山海资源的垄断权已全部收归朝廷。盐铁官营,国家不仅占有原有盐铁商人的利润,而且把农民对盐铁的消费纳入到国家的财政时常。国家一旦控制了盐铁,大量为豪族地主所隐占的人口,在盐铁官营之下,不得不出高价食官盐、用官铁,等于是向国家交税。“天下之利”尽由国家掌握,将商人排斥于流通领域之外,本质上是国家通过商业独占以榨取农业赋税的一种方式。 -摘编自程念琪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1)结合材料,分析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专营的背景和作用。 材料二至两宋时,国家建立了渐趋完善的商税制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而商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国家维持庞大的
19、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两宋王朝赡军养兵的巨额费用。“以朝廷雄富,犹言采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阙均需”。“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唐宋以来,商业镇市的崛起和繁荣所带来的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官府积极促进镇市的设置。“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摘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政府商业政策的调整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中国的田赋和商税(1776年-1911年) 年代田赋工商税总额数额(单位:元)%数额(单位:元)%1776422,771,30073
20、15,930,20027184242,293,2827653,030,58924188549,829,4234853,405,20152189051,99,9,1944466,323,10056190357,629,1943892,143,42262191174,076,07327202,723,65873-摘自林满红钗线:19世纪的世界和中国(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社会经济与政策变迁为视角,解读赋税结构的变化。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2020-2021学年下学期宣化一中高二历史期初试卷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引入的美洲农作
21、物到民国初时其产量不足当时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0%,这意味着它们对增殖人口作用有限,故A项正确;B、C、D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新航路开辟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2.【答案】A【解析】A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大大缓解了当时中国人口增长的压力。 B材料只能反映出有农作物在中国推广,并没有反映出种植结构的改变。 C材料只是反映出农作物在中国的推广,不能说明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D16世纪中叶中国是明朝统治时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 故选:A
22、。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学生结合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3.【答案】C【解析】材料是对科学家的评价,故A项错误。 中国粮食产量提高,并没有完全解决了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问题,故B项错误。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73年袁隆平研制杂交水稻成功,使中国粮食产量提高,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故C项正确。 西方国家的粮食生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故选:C。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需要掌握袁隆平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结合袁隆平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解答即可。本题考查新中国的
23、科技成就。考查对袁隆平的科技成就及其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答案】C【解析】A瓷器在宋代就已成为外贸品,排除; B材料只能说明中国瓷器外运规模扩大,不能说明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排除; C材料中反映了四年的时间瓷器外运数量大幅增长,说明中国瓷器在海外市场的占有量大幅增长,这是海外市场拓展的结果,正确; D明代“海禁”政策是严禁中国民众出海贸易,但政府依然可以对外贸易,所以不能说明政府废止了“海禁”政策,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本题以中国瓷器对外贸易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国
24、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5.【答案】D【解析】A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宗法观念形成的原因,而非影响。 B“宗法制的核心”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 C“游牧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的对比”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D题干所给材料中“农业社会这种极为重视经验的本性,使得当时人们原本对古人的崇拜-祖先崇拜,变得更加无以复加了”表明,农业文明推动了宗法观念的形成。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宗法制,解答本题只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农业社会这种极为重视经验的本性,使得当时人们原本对古人的崇拜-祖先崇拜,变得更加无以复加了”的主旨即可。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宗法制,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
25、难度较小。6.【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我们可知,铁铧犁由生铁铸造向熟铁铸造,推动了由耦犁向一牛挽犁的转变,说明技术进步推动了耕作方式变革,故B正确;材料叙述中并没有说土地私有的发展,排除A;C叙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故选: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主要考查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解答本题时,学生要能通过材料的叙述总结出,伴随着冶铁方式的进步,推动了耕作方式的变革。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7.【答案】C【解析】A.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不仅涉及到物种的流动,还涉及到生活方式的变迁,因此“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表述片面化。 B.“欧洲加强了对亚美
26、的掠夺”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 C.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体现的是近代的物种交流使各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改变,使世界人民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 D.“欧洲殖民活动”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引进美洲作物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的主旨。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小。8.【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尽管商业环境不佳,但仍然吸引士大夫从商,侧面反映新兴商人日益活跃,故A项正确。 鲁国大夫从
27、商受到斥责,与儒家反对商业活动无关,故B项错误。 春秋时期没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 士大夫从商受到斥责,直接反映出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与题意“从侧面反映”不符合,故D项错误。 故选:A。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需要掌握春秋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本题考查对春秋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答案】A【解析】由材料“把酒铺招牌挂得很高,以招徕顾客”、“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可知战国商户通过悬挂招牌,打造精致商品等方式招揽顾客,注重经营技巧,故选A项; 明清时期出现长途贩运,排
28、除B项; 战国时期商业有所发展,材料中并未提及商业受到抑制的现象,排除C项; 材料中并未提及经商理念,排除D项。 故选:A。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解答的关键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从选项入手,逐项分析即可。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明代晚期,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社会经济发展助推了市民追求财富观念的发展,故B项正确。 A项,中国此时尚未形成资产阶级,排除。 C项,题干不能体现,排除。 D项,理学为当时的主流思想,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明清商业发展,关键信息“人们越来越
29、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本题考查明清商业发展,本题结合明清商业特征进行分析解答。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货物与中国贸易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可知明政府在外国入贡前提下设置管理机构加强对外贸易,故B项正确。 A项,与题干信息不符合,排除。 C项,题干未体现此目的,排除。 D项,题干未提及对不法行为的打击,排除。 故选:B。本题考查明代贸易特点,关键信息“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货物与中国贸易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本题考查明代贸易特点,本题结合明代经济政策进行回答。12.【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
30、享受许多特权“可以看出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是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故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荷兰的殖民扩张。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词”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13.【答案】A【解析】A.根据材料可知,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西市出现了饮食类的服务行业并且通过“可立办也”和“精而价贱”可知服务业适应市场能力较强,故正确; B.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政府对于市的管理,故排除; C.材料中主要涉及的是餐饮业,但是不能以偏概全得出餐饮业是西市的主要行业,故排
31、除;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结合材料中“西市”说明这一时期空间限制尚未突破,故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隋唐时期商业的发展,主要考查是唐代服务行业的发展。本题考查的是唐代服务行业的发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14.【答案】C【解析】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依据材料“中国古代在都城之外通常还设立有陪都,作为都城职能的有益补充”可知B说法错误。故排除B。 依据材料“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直至唐朝;明朝则以南京、北京构筑南北平衡的两京制”结合中国经济重心的演变情况可知C正确。 D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故排除。 故
32、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中国长期以长安、洛阳构筑东西平衡的两京制。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15.【答案】B【解析】租界是指列强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故A项错误。 据材料“它们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可知租界带动了中国城市近代化,故B项正确。 材料只是说的建筑的变化,并未涉及市民的生活的其他方面,故C项错误。 据材料“它们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
33、安全标准”可知租界的建筑仍保留了中国建筑的传统,故D项错误。 故选:B。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中国物质生活习俗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它们们有着四合院的围合体态,引进了抽水马桶、洗浴间和大阳台等居住概念,弄堂马路加宽至消防安全标准。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与生活习俗演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16.【答案】D【解析】A.政府形象不是主要原因; B.材料是强调城市公共设施,对每个民众都应该公平,城市整体经济实力是基础,但不是保障公平的主要原因; C.选项和材料无关; D.城市对所有公民提供的公共设施要一样,是因为城市公
34、共设施关系到每个居民的基本利益。 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要求学生结合近代城市化进程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城市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17.【答案】D【解析】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答案为D; A只是长城的作用,错误; 秦朝和隋唐时期没有诸侯割据,B错误; C只是大运河的作用,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重要工程。主要考查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共同作用。本题通过表格材料考查长城与大运河的共同点,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注意题干限制词“共同点。18
35、.【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时间“1986年12月”可知,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依据材料可知,“永久”牌自行车的出现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它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因此材料说明改革开放影响人民生活方式,故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没有体现对企业的影响,故AC两项错误。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时间判断出处于改革开放时期,从“永久”牌自行车的出现,结合改革开放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9.【答案】D【解析】A丝绸
36、之路并不是直通西方的,而是经过中亚、西亚的转运,故A错误; B题干中不能体现汉朝的世界中心地位,故B错误; C题干只是强调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没有言及汉朝统治区域,故C错误; D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体现了丝绸之路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故D正确。 故选:D。本题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葡萄等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
37、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是西汉与西域交往和交流的历史见证;丝绸之路也是西汉时期及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解答本题要准确解读题干信息,考查了学生根据所学分析史实的能力。20.【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将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的漕渠、汴水和淮南的官河连接起来”“奉长安文化为中心,恃东南财赋以存立”可以看出,大运河在唐代加强了中央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故D正确。 经济重心南移是大运河开凿的原因,而不是结果,故排除A。 大运河巩固了政治统一,而不是“促进”,故B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各地与长安的交流,而不是各地之间的交流,故排除C。 故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水利工程。题干中的
38、关键信息是“将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的漕渠、汴水和淮南的官河连接起来”“奉长安文化为中心,恃东南财赋以存立”。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21.【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腾空房舍,为置医药”“庵庐”等信息可以看出,秦汉时期,无论是政府还是军队,为救治疫病,均重视采取隔离救治措施,故D正确。 材料体现不出“地方主导”和“最早”,故排除B。 C项中的“完备”一词说法夸大,故排除。 故选:D。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送往麻风病人收容所”“腾空房舍,为
39、置医药”“庵庐”。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22.【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强调儒医行医要“心存仁义”“不谋其利”,反对将行医作为谋生的手段,认为行医乃是行圣人之义,这就将义与利的关系明确对立起来,反映的是坚守传统的义利观,故选A项; 家国情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 材料不能反映出道家无为的政治主张,排除C项; 个人良知与道德修养与材料中外在的义、利无直接联系,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D项。 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心存仁义”“不谋其利”。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的医学成
40、就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23.【答案】C【解析】材料“该郡的病坊有床4张、被子3张、碗10枚、匙箸各10口,可以提供10人一年的开支。其他州的情形与敦煌郡相差无几”可看出唐朝注重地方各郡的管理,目的是为了维护稳定,故C正确。 材料没涉及相关法律,排除A。 从材料无法看出其他朝代情况,排除B。 D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故选:C。本题主要是考查唐朝的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分析。本题通过对唐朝基层管理的介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文字“对传染病的认识仍未超出汉代伤寒论的
41、范围”可知,明清医学理论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故A项错误。 B项中的传染病本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根据材料文字“传染病流行”、“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可知,故C项正确。 材料没有提及人口增长问题,故D项错误。 故选:C。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医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传染病流行”、“深入研究传染病等热性病发病原因和医疗方法,创立了温病学说,疗效显著”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考查对明清时期医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25.【答案】B【解析】表格中的防疫措施
42、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发展完善,这体现了抗日根据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 材料呈现的是陕甘宁边区对疫病的预防,并未提及疫情,不能得出A项; 近代卫生体系包含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仅由陕甘宁边区的疫病预防工作无法反映这一体系的成熟,排除C项; 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要求学生结合抗日战争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抗日战争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26.【答案】【小题1】特点:全球人口大量增加;工业革命导致西方发展崛起,东方逐渐从属西方;全球联系日益密切;思想进步及公共卫生方面进步等。【小题2】因素:殖民掠夺带来更多的财
43、富,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的发展,高产作物的传播,社会进步如思想解放、关注公共卫生、关注人口问题等因素促使了人口大量增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殖民扩张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第1小问结合材料进行归纳即可,第2小问结合材料和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分析即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殖民扩张和第一次工业革命,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7.【答案】关于情节:依据材料“今天的英国在芝加哥和敖德萨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饮从东印度种植场弄来的咖啡”等可以直接得出情节。关于历史现象
44、:依据上述情节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可知历史现象是: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关于评述:结合英国工业革命开展情况和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归纳分析。示例如下:英国优先开展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居“世界工厂“的地位。它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要求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19世紀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开展和逐步完成,欧美各国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交往,世界各地的贸易交流加强。同时,西方国家以炮舰和廉价工业品为手段,把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卷入其殖民体系,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于是以
45、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使世界各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奠定了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故答案为: 示例: 情节:今天的英国在芝加哥和赦德萨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魯,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饮从东印度种植场弄来的咖啡。 历史现象: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评述:英国优先开展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居“世界工厂”的地位。它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要求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19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方资本主义国
46、家的开展和逐步完成,欧美各国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交往,世界各地的贸易交流加强。同时,西方国家以炮舰和廉价工业品为手段,把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卷入其殖民体系,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于是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使世界各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奠定了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基础。【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本题属于典型的高考小论文形式的考试题。依据题干要求分情节、历史现象、评述历史现象等环节进行。依据材料“今天的英国在芝加哥和敖德萨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等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
4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市场演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开放性,总体难度偏高。28.【答案】本题的答题思路主要是把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按照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分类和归纳,最终得出新闻工作能够记录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历史的发展状况,新闻记者的报道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 故答案为: 材料选自一个美国记者在中国的记录,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作为亲历者,其生活记录,是研究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史料。“中国人的房屋里既无卫生设备、玻璃窗,也没有壁炉。房间的地面一般铺石板,要不就铺松软、易渗透的砖”和“五大间外国式的房间,铺
48、上了木地板,把纸窗换成了玻璃窗,接上了水管、电线。另外,我还铺张了一下,造了两个壁炉和三个火炉”可以用于研究民国时期的物质生活;“当时的兑换率是一美元兑两块九角中国货币”和“其中的两个院子已经覆盖了绿茵,用的草种是英伦进口的”可以用于研究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中日济南冲突发生后,北洋联盟败象已现”可以用于研究政治和军事;新闻工作记录从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反映了民国历史的发展状况,新闻记者的报道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29.【答案】(1)第一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一“由于财政危机,国家取消行之已久的盐铁特许制度,由政府自行经营盐铁”、“王国的问题已经解决,山海资源的垄断权已全部收归朝廷”
49、可以得出背景是财政危机;王国问题解决第二小问的作用,依据材料一“国家不仅占有原有盐铁商人的利润,而且把农民对盐铁的消费纳入到国家的财政时常”、“将商人排斥于流通领域之外,本质上是国家通过商业独占以榨取农业赋税的一种方式”可以得出作用是打击商人的势力;增加的国家的财政收入;起到与豪强争利的作用;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 (2)第一小问的调整,依据材料二“国家建立了渐趋完善的商税制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官府积极促进镇市的设置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可以得出调整是完善商税制度,承认民营商业的合法性;依据商业的发展状况设立市镇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结
50、合所学可知,原因是经济重心南移,农业生产大幅度发展;工商业繁荣,在经济和财政中发挥重大作用 (3)本小问的解读,依据材料三中国的田赋和商税(1776年-1911年)表可知,清朝前期至鸦片战争前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田赋在税收中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前,西方势力侵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经济发展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商业兴起,工商税收入超过田赋甲午战争后至清末,西方国家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清末推行新政,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工商税收成为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税收结构的变化说明近代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兴起、发展,政府的经济政策
51、从抑商向重商的转变 故答案为: (1)背景:财政危机;王国问题解决 作用:打击商人的势力;增加的国家的财政收入;起到与豪强争利的作用;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和控制 (2)调整:完善商税制度,承认民营商业的合法性;依据商业的发展状况设立市镇 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农业生产大幅度发展;工商业繁荣,在经济和财政中发挥重大作用 (3)答案示例: 清朝前期至鸦片战争前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政策,田赋在税收中占主导地位 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前,西方势力侵入,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经济发展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商业兴起,工商税收入超过田赋 甲午战争后至清末,西方国家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清末推行新政,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工商税收成为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 税收结构的变化说明近代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兴起、发展,政府的经济政策从抑商向重商的转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