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论语选读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本单元内容共有七节,每一节基本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和编排论语中的材料,涉及孔子处世、待人、教育、求学等方面的言论和思想。所选文段均为论语中的经典篇章,这对我们了解孔子思想、感悟现实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节主要表现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第二节主要阐述孔子与弟子的和谐关系。第三节谈孔子的生存智慧。第四节主要阐述孔子“仁”的学说,即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第五节主要表现孔子对“义”的持守。第六节主要阐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第七节主要阐述孔子“学”这一概念的特殊意义。往年高考涉及论语的试题形式主要是名句的背诵默写,且各省考题不避重复。福建自
2、2008年、浙江自2009年陆续推出关于论语片段文字的简答题、翻译题。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有“礼乐之邦”的美称。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也曾私人办学,相传有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为宣传其思想主张,他还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他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为这些古代文献的流传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思想的核心是仁,他主张实行礼制,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的
3、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只一小部分内容记载了几位弟子的话。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辑而成,较全面地记录了孔子的政治观点、教育思想和生活面貌,以语录体的形式写成。该书篇幅简短,含意深刻,影响极为深远。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一、名句背诵 2015年高考 山东卷 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地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湖北卷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江苏卷 兴于诗,立于礼,。(论语泰伯)2014年高考 浙江卷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山东
4、卷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不亦君子乎成于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乐以忘忧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2014年高考 江苏卷 ,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广东卷 子曰:“,。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2013年高考 浙江卷 子曰:“志士仁人,。”(论语卫灵公)山东卷 子曰:“道不同,。”(论语卫灵公)广东卷子曰:“知者不惑,。”(论语子罕)往者不可谏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不相为谋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二、其他形式的试题(文化经典阅读)1.(2015北京高考)根据要求,完成第(1
5、)(2)题。论语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点,其中一种标点如下。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另一种标点如下。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
6、)请在括号内写出本句的说话人。答案:曾皙 孔子 曾皙 孔子 解析:题干中已经点明是孔子与曾皙的对话。第一段的对话,是曾皙问,孔子答,一问一答。在第二段中,曾皙连续发问,孔子对其作答。三次发问三次作答。只要把握孔子的观点和二人师生的关系,就能推断出答案。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2)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有人认为第二种解读优于第一种,你赞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不同之处 要点一:第一种解读认为在对话中,曾皙一次发问,孔子一次作答;第二种解读认为曾皙三次发问,孔子三次作答。要点二:第二种解读认为,曾皙与孔子的关注点不同,直到最后两人
7、也没有谈拢。孔子关注的是“为国以礼”,应该谦虚,故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曾皙的志向与其他三人不同,他不想从政(有出世倾向),他的关注点是从政与不从政的差别,他认为孔子既然对子路的从政“哂之”,就应该也对求和赤“哂之”,所以才会有连续的发问。第一种解读没有体现上述内容。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看法及理由 示例一:赞同第一种解读。理由是,孔子的关注点在于“为国”是否“以礼”、是否谦虚,所以他用一连串的反问句,强调赤和求同样也是为政但是却表现得谦虚,反衬子路不够谦虚。孔子细致地回答了曾皙的提问,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示例二:赞同第二种解读。理由是,这一解读与前文四人各言其志衔接紧密,生动地再现了
8、师生间的对话过程和各自不同的关注点。曾皙一再追问,孔子耐心作答,表现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解读文气更顺。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解析:第一问:第一种标点,是孔子在回答了曾皙的问题之后,又自问自答;第二种标点,是曾皙和孔子两人一问一答。除了关注对话形式的不同之外,还应该关注由于停顿的不同带来的意思及其强调侧重点的变化。第二问:可以赞同任意一种,说明理由。同意第一种解读,要将重点放在孔子的关注点在哪里,一连串的问句意在强调什么。同意第二种解读,要将重点放在曾皙的关注点在哪里,这种连续发问对表现人物、行文的作用等方面。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2.(2014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
9、,完成第(1)(2)题。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论语公冶长)注微生高:春秋时鲁国人。醯(x):醋。(1)第一则材料主要体现了孔子的 观。答案:择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孔子的思想观点,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如何交朋友,说的是孔子的“择友观”。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2)孔子为什么说微生高不直?对孔子这种评价,你怎么看?参考答案: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第二问:
10、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解析:本题考查对孔子思想的领会和分析能力,以理解分析为主。答题时要紧扣材料“友直”“益矣”以及对“乞诸其邻而与之”的理解,挖掘孔子评论的用意所在。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尼山的月光再读孔子 刘汉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尼山静卧在山东曲阜城外约30公里处,朴素得像真理一样。虽然奇不过三山,险不过五岳,高不过340米,却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景观的制高点。因为孔子在尼山诞生。尼山脚下,古老的泗水默默地淌着。波澜不兴,却声震长河,因为孔子的临川一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古希腊先哲赫拉克里特的
1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一样深邃,使潺潺小河泛起了哲学的波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孔子选择了这片神山圣水。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孔子生活在公元前551年至前479年的春秋时期,他是中国,也是人类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之一。自汉以来,历代帝王仕儒向他敬奉了无数桂冠,如“大成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天下文官祖,历代帝王师”。堪当此誉的,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人。有一种存在,叫隽永。譬如,尼山冬夜的月光。夜月穿越2 500多年风云的华光,如浴如洗,纤尘不染,圣洁、高贵地悬在我的额顶,宁静而温婉。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孔子如月,辉映中华民
12、族思想的耿耿长河。孔子是为思想而生的。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他建筑了一座思想的宫殿,嵯峨雄伟,金碧辉煌,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民族学、教育学、心理学、史学、美学、伦理学、语言学、档案学、艺术学、军事学、医学等多门学问蕴含其间,思维廊腰缦回,灵感流光溢彩。他以仁、义、礼、智、信为基,忠、德、宽、恕、勇为栋,以孝、廉、恭、俭、敏为梁,和合、中庸、教化、六艺为檩,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椽,以畏天命、明天理、敬天道为脊,高耸起中华民族最初的人文精神大厦。一部论语,大道至简,要言不烦,是孔子的微博,是天下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民族一读2 000余年,百读不厌,百思不尽。孔子是为政治而生的。单元
13、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从思想者走向实践者、从思想家走向政治家,他是有抱负的文化人、有思想的官员。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的国家观、社会观、人民观建立在国富民强、长治久安的目标基础上。春秋以来的400多位帝王,大多是孔子思想的践行者和注释者,得之者治,不得者乱。月在月光中走,风在风天里行。孔子如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光。孔子是一位勤勉而孤独的摆渡人。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他奔忙于两个社会之间。奴隶社会寿终正寝、封建社会方兴未艾,孔子见证了新旧制度的更替。旧有的被摧毁,新生的还稚嫩;传统的被解构,重构的未被认同;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孔子横舟
14、泛中流,试图借用周礼以整饬社会。用儒家思想推动腐朽不堪的统治机器。但他像古希腊神话里那位徒劳而疲惫的西绪福斯,又像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那位满脑子理想、持长矛与风车搏斗的堂吉诃德。他的渡船上,没有乘客。他尴尬于两个阶级之间。孔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发言人、封建统治的维护者,又是没落贵族的代言人、平民百姓的接访者。他有“内圣外王”的境界,既想读圣贤之书,又想操统驭之术。他从“重民”“安民”“富民”“教民”“为民”“爱民”出发,主张宽政于民、德政于民、仁政于民、藏富于民、施教于民,但统治者责怪他偏袒贱民,老百姓奚落他是丧家之犬,两边都不让他的船靠岸。单元概说作家作品高考档案美文共品他踌躇于两个角色之间
15、。作为思想家,注定是先行者,也是孤独者;作为政治家,必然要在现实的泥淖中挣扎。白天上朝满眼污秽一身脏臭,晚上回家沐浴焚香读书沉思,孔子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凡人与圣人之间奔突,窘迫而痛苦。把正确的思想建立在不适宜的年代,把远大的抱负寄望于不值得的君王,是孔子的失误。但无可逃脱、无法选择,他的渡船找不到系缆桩。尼采说:“我的时间尚未来到,有些人要在死后诞生。”孔子何尝不是这样!纵然如是,孔子仍然是一座人文精神的高山,耸立在中国历史如铁的长风中。(节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02月13日24版,有改动)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2345基础练习名句名篇1.通假字(1)长沮、桀溺耦而耕 桀,通“杰”(2)是
16、鲁孔丘与 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3)而谁以易之 而,通“尔”(4)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辟,通“避”(5)植其杖而芸 芸,通“耘”,除草(6)使子路反见之 反,通“返”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2.古今异义 (1)君子之至于斯也古义:到、到达。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2)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古义:两个词,从,跟从;而,连词,表顺承。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古义: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义:岳父。(3)子见夫子乎古义:旧时对老师的称呼。今义: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4)明日,子路行以告古义:第二天。今义:明
17、天。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3.一词多义(1)与 是鲁孔丘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动词,在一起)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动词,参与)鸟兽不可与同群(介词,跟、和)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2)过 孔子过之(动词,经过)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动词,拜访)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过失、错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动词,犯错误)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动词,胜过)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形容词,过分)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动词,责备)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3)见 仪封人请见(动词,引见)吾未尝不得见也(动词,见面)子见夫子乎(动词,看见)使子路反见之(动词,与见面)生
18、孩六月,慈父见背(代词,用在动词前,表示别人对自己怎样,可译为“我”)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介词,表被动)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4.词类活用 (1)耰而不辍(名词用作动词,用耰松土并使土块细碎,也指覆种)(2)子路从而后(名词用作动词,落在后面)(3)止子路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洁,使乱)基础练习12345名句名篇5.特殊句式(1)为孔丘/为仲由/隐者也(省略句,判断句)(2)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子路从而后/子路行以告/至,则行矣(省略句)(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晨门曰:“奚自?”(宾语前置)(4)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子路宿于石门(状语
19、后置)基础练习名句名篇(1)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3)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4)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1.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译文: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这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假若)天下太平,那我就不会参与变革了。赏析:这是孔子对长沮、桀溺的回答,蕴含着自己对世间众生的深刻关怀,表达自己宣扬正道、改变无道的责任和决心。由此可看出孔子积极入世
20、、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孔子生活在社会动乱、天下无道的年代,他与自己的弟子们不辞辛苦地四处呼吁,为改革社会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的改革与进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谁也不能置身事外,都应该担起自己的职责,尽到应尽的义务。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译文:过去的不可能挽回,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赏析:这是楚国狂人接舆的唱词,接舆认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做法是徒劳的。过去的就算了,不能挽回弥补,但接舆希望孔子从现在起就不要再过问政治了。从此句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孔子。换个角度说,这句话也启示我们:过去了的就让
21、它过去,关键是要追赶未来。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3.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译文:这是那个知道不能实现,但仍然去做的人吗?赏析:这句话对孔子的概括真是入木三分。一个人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是可以成功的,于是坚持下去,这说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而一个人明知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成功,但他还是一丝不苟地坚持做下去,这是难能可贵的。此外,这句话也表现出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1.第2则选文中,当子路告诉孔子长沮、桀溺对他的评价时,孔子怅然若失地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何理解孔子“鸟兽不可与同群”的感叹?提示:孔子的话有两个
22、意思:一个是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自己只会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另一个是说,自己之所以要改变这个世界,是因为天下没有德政,假如天下政治清明或者说天下有德政,自己就不会投身到变革天下的活动中去了。前面一个意思是要告诉桀溺那样的避世之士:自己只会生活在世间众生之中。其中蕴含着孔子对世间众生的深刻关怀。后面一个意思是要告诉桀溺等人,天下越是混乱自己越不会选择避世,因为自己有改变这种混乱局面的责任。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2.第2则选文中的桀溺和第3则选文中的接舆对当时社会的认识有共同之处,试做具体分析。提示:桀溺对子路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由此可
23、知,桀溺认为天下局势已经混乱到了极点,孔子师徒周游列国徒劳无益,不如像他那样做个隐士更高明。这里表现了桀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清醒认识,也表现了当时的隐士阶层消极避世的思想观点。而楚狂接舆则说:“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这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不满的言论表现。接舆觉得社会动荡,天下无道,人毫无安全感,只能消极避世。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3.课文中除了孔子,还写了另外几个人物,从正反两方面映衬突出孔子的崇高境界,试做具体分析。提示:课文除了写孔子,还写了另外几个人物。仪地封人(第1则)对孔子的赞同认可,晨门(第5则)对孔子的理解赞赏,是从正面映衬突出孔
24、子的形象;而长沮、桀溺(第2则)、楚国狂人接舆(第3则)和荷蓧丈人(第4则)对孔子的嘲讽、否定,是从反面映衬突出孔子形象。总之,文中借其他几个人物对孔子的态度,从正反两方面突出了孔子的形象,虽然孔子并没有与文中这几个人物正面接触,但孔子的形象却在映衬之下显得更加鲜明。4.本课5则选文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旨,你能说说这个主旨是什么吗?提示:本课5则选文的共同主旨是赞颂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孔子以天下为己任,致力于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使天下朝着有道的境界发展。句段点评自主探究文本图解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仪地封人见孔子知己之遇2.长沮、桀溺耕遇孔子 辟人辟世不可同群3.楚狂接舆过孔子欲言不得4.子路遇丈人不仕无义5.子路宿于石门知其不可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