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十四)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菡萏(hn)韶光(sho)玉笙(shn)B独倚(y) 阑干(ln) 憔悴(qio)C罗衾(qn) 贪欢(pn) 凄怆(chun)D潺潺(chn) 浣溪(hun) 蕴藉(j)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游人只合江南老只合:只应该B日日花前常病酒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C还与韶光共憔悴韶光:美好的时光D细雨梦回鸡塞远梦回:梦里回到3对下面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此日六军同驻马
2、,当时七夕笑牵牛。主人下马客在船。A比喻借代对偶互文B对比借代比喻互文C比喻比喻借代对比D比喻借代对偶对比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菡萏香销翠叶残,_。(2)李煜浪淘沙令中体现怀念故国大好河山,心中无限悲伤的词句是:_,_,_。(3)胭脂泪,_,_?(4)_,天上人间。(5)日日前花前常病酒,_。二、拓展阅读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 远 行李璟 碧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注生。注二毛,指头发斑白。(1)上片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答:_(2)请赏析“辽阳月,秣陵砧”的妙
3、处。答:_(3)“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答:_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望 江 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1)这是南唐后主亡国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你认为哪种说法更有道理?试作简要分析。答:_(2)这首词抒发情感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结合词的内容具体分析。答:_三、语言表达7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并将序号写在后面的横线上。李煜生于江南,山清水秀孕育了他多愁善感的气质、多才多艺的灵性。因此,他往往能在看似平常的句子里含有丰富的内容,善于概括出人生中一些典型的
4、、共同的、容易打动人心的东西,如喜怒哀乐、离情别绪、人生愁恨等,引起读者的共鸣。在位期间享乐优游流连于感情的旋涡,丰富的思想感情使他对一草一木、春花秋月皆有独特的感受。凡是亡国遗民,漂泊游子,贬官谪吏,怀人相思者,读了他的词都能引发感慨或借他的词句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者却不容易觉出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而产生感情上的差距。答:_8从唐宋诗词中举恰当的例子,填写在横线上。要求所举例子引文正确、紧扣“无理反衬”,并有适当的分析,字数在100字以内。在唐宋诗歌里,有一种“无理反衬”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特点是用“物”或“景”的无情来突显“人”的有情,貌似荒唐,实则是情感真切。古人称为“诗词无理而妙”
5、。如姜夔的扬州慢的诗前小序中的“寒水自碧”的“自”字,也是典型的“无理而妙”。答:_答 案1选BA项,“韶”读sho;C项,“贪”读tn;D项,“藉”读ji。2选DD项,“梦回”意为“梦醒”。3选A“中秋之月”“春晓之花”为比喻;“纨绔”与“膏粱”为借代;“此日”与“当时”、“六军”与“七夕”相对为对偶;主人客人一块下马,一起上船,可知为互文。4(1)西风愁起绿波间(2)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3)相留醉几时重(4)流水落花春去也(5)敢辞镜里朱颜瘦5(1)点明季节,用春光的明媚反衬氛围的冷清,暗示思妇落寞的心情。(2)辽阳征夫对月思乡,秣陵守妇砧上捣衣,虚实结合,传达出相思之情,并
6、巧妙暗示季节的更替。(3)对丈夫久征归来的惊喜和年华老去的惊讶。6(1)从表面看,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的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便越凄凉。(2)反衬(衬托,以乐景写哀情),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之凄苦。7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此类题目在解答时,应当注意确定中心话题,明确首句,抓住关键词,理清句间关系;最后通读,再次确定句序的合理与否。对于此题来说,通读全部句子,可以确定中心话题为“强调李煜的气质特点及其词作的风格影响、读者的感受”,再加之由词人到词作的逻辑关系及都出现了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关联词语,故可确定首句为;其后的顺序,理清句意,抓住关键词,即可确定顺序为。答案:8解析:一要明确诗歌表达技巧及表现手法,调动知识储备与积累;二要熟记“无理反衬”表现手法的典型示例,用以比附对照;三要抓住“无理反衬”的核心是“无理”而“有情”,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四要结合具体名句例证参照分析。答案:(示例)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历史的盛衰兴亡与“台城柳”有何关系,诗人却指责“柳”的无情,传达出了诗人的伤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