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学年部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随堂小练(19)装在套子里的人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要生活本身不改变,别里科夫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还会存在下去,这时,除了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本身,难道还能否认有别的出路吗?B.契诃夫的作品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主要是因为他能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将笔触伸向人物内心,工笔细描般刻画人物。C.契诃夫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做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地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D.别里科夫从封闭、怀旧、胆小、多疑的性格行为上看“性情孤僻”,其实是逃避外界活生生的现实。2、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2、.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B.契诃夫是世界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另两个是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马克吐温。C.别里科夫已经成为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政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D.装在套子里的人极其成功地运用了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契诃夫是人类生活中的平庸的天然敌人,契诃夫的伟大,至少部分在于他对平庸的揭示和批判。美国批评家布鲁姆曾对包法利夫人给予价值重估,认为福楼拜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_传统批评所认定的所谓虚荣的典型, _一个试图拯救那个堕落世界的富有才华的爱与美的精灵。对于契诃夫三姊妹中三位才华横溢的女性,我觉得也
3、应该从这样的角度来重新理解。她们无法实现返回莫斯科的梦想,然而精神家园却因她们刻骨铭心的梦想而被赋予了最高的诗意。( ),我们思念更有文化、更有品位的高尚的生活,我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明天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就是契诃夫在三姊妹中所要说的话。在世界上所有的边远地方,不管是乡村还是城镇,与“三姊妹”相似的人群_,或者说,“三姊妹”就是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共名。读契诃夫的剧本,透过不同语种的朦胧,我好像更能体会那种_的美感。契诃夫戏剧中最重要的美学特质是他对戏剧冲突的独特理解。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淡漠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这种内心的戏剧
4、冲突,与俄国文化的两极性、悖论性是相通的。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并非而是、无独有偶、如花似玉B.不仅是而且是、不知凡几、如花似玉C.不仅是而且是、无独有偶、如诗如画D.并非而是、不知凡几、如诗如画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如果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就只能无奈地生活在平庸、仇恨甚至荒谬之中B.我们虽然无奈地生活在平庸、仇恨甚至荒谬之中,但是却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C.我们即便无奈地生活在平庸、仇恨甚至荒谬之中,也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D.我们不能忍受这样的生活,在平庸、仇恨甚至荒谬之中生活让我们很无奈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
5、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淡漠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使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B.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淡化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C.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淡化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使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D.他总是以忧郁的抒情缓解外部显在的戏剧冲突,而将激烈的戏剧冲突转移至内心,从而整个戏剧舞台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不平的镜子契诃夫我和我的妻子走进客厅里。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不见
6、亮光,等到我们点上烛火,照亮四壁, 就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窜。亮光落在那些纸上,我们就看见了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墙壁由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上面桂着我家祖先的肖像。我对妻子指着一面大镜子,它配着乌黑的铜框,挂在墙角上我曾祖母肖像旁边。“这面镜子有点邪气:它生生把我的曾祖母毁了。她花很大的一笔钱买下它,一直到死都没有离开过它。我拂掉镜面上的灰尘。原来这面镜子不平整,把我的脸往四下里扯歪,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我的妻子迟疑不决地走到镜子跟前,也照一下,顿时发生了件可怕的事。她脸色煞白,四肢发抖,大叫一声。烛台从她手里掉下来,在地板上滚一阵,蜡烛灭了
7、。黑暗包围了我们,我立刻听见一件沉重的东西掉在地板上:原来妻子倒在地下,人事不知了。我抱起我的妻子,迅速离开了祖宗的住所。她一直到第二天傍晚才醒过来。这以后她有整整一个星期不喝水,不吃东西,不睡觉,老是要求把那面镜子拿给她。她痛哭,扯着脑袋上的头发,在床上翻来覆去。我这才勉强克制恐惧,来到祖宗的住所,从那儿取来曾祖母的镜子拿给她。“难道这就是我吗?”她小声说,“对,这就是我!大家都说谎,只有这面镜子例外!人们都说谎,我的丈夫也说谎!啊,要是我早点看见我自己,要是我早知道我实际上是什么模样,那我就不会嫁给这个人!他配不上我!我的脚旁边应是匍匐着最漂亮和最高贵的骑士才对!”(选自契诃夫小说选,有删
8、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记叙了“我”和妻子在老祖宗住所的客厅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人物虽少,故事虽简单,但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B.小说多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描写环境和人物,如第一段对客厅环境的描写,以及妻子一星期不喝水、不吃东西、不睡觉的交代等,都运用了夸张的写法。C.“我”的妻子第一次照镜子之所以“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昏倒在地,是因为她在镜子里看到了“我”变形的可怕的脸和自己的从来没有注意到的美丽动人的脸。D.“我”的曾祖母和妻子都痴迷那面神奇的镜子,因为那面镜子不说谎,让她们看到了自己的真实模样,给予了她们自信和幸福。
9、2.小说题目是“不平的镜子”,可是开篇却用较多的文字描写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这篇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A项,否定不当,应删去“否认”。C项,成分残缺,应在“精巧的艺术手法”前面加上“凭借”。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从别里科夫”。 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B项,“美国的马克吐温”表述有误,应是“美国的欧亨利”。 3答案及解析:答案:1.D 2.B 3.C解析:1.并非而是:表选择关系。不仅是而且是:表递进关系。根据后文的“虚荣的典型”“那个堕落世界的富有才华的爱与美的精灵”等
10、可知,这里不是递进关系,而是选择关系,应选“并非而是”。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不知凡几: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人或事物很多。“无独有偶”感情色彩不当,因此应选“不知凡几”。如花似玉:像鲜花和美玉一样。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如诗如画:形容风景优美,像诗画一样动人。修饰对象为“美感”,用“如诗如画”恰当。2.根据上下文可知,所填语句显然不应是假设关系,这样只能从B、D两项中选择;分析B、D两项可知,B项的主语为“我们”,D项前半句主语为“我们”,后半句主语为“生活”,B项与后文衔接更紧密。3.画线句存在两处错误:一是搭配不当,应将“淡漠”改为“淡化
11、”或“缓解”等;二是成分残缺,应在“整个戏剧舞台”前加“使”。只有C项全部改正了这两处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1.B2.表现祖宗住所(客厅)的古老陈旧和荒寂破败;渲染一种沉闷、压抑、令人绝望和窒息的气氛;为下文有关镜子的故事做铺垫。3.揭露和批判那种歪曲事实、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迷惑人心的不正常社会现象;讽刺和批判不能正视自我、缺乏自知之明、容易为假象蒙骗的人性的弱点;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往往出现失真的现象,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人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而要积极探求假象出现的原因。解析:1.A项,“记叙了我和妻子在老祖宗住所的客厅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错,整个故事不是都发生在老祖宗住所的客厅里。C 项“看到了我变形的可怕的脸”于文无据。D项,“让她们看到了自己的真实模样”错。2.本段环境描写处在开篇部分,可从渲染气筑、烘托氛围以及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等方面来思考其作用。3.题干要求对小说的主题进行探究。契诃夫的小说大多为讽刺批判型,这篇小说写了一面不平的镜子,这面镜子能将美的变丑, 将丑的变美。这正影射了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社会现实。而无论是曾祖母还是妻子,都陷在这种扭曲的美中不能自省,这正影射了社会上那些不能正视自己,缺乏自知之明者。作者由此提醒人们不为假象迷惑,要有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