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539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62页
[整理]2011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人物形象.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节 鉴赏人物形象 体验与探究 真题体验 1.(2009辽宁)(原文见第1节“真题体验”)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 要概括分析。解析 回答本题要联系全文内容,对全文情节 作全面梳理,根据具体事件来概括人物性格。在本文中遗璞村人的性格特点有优有劣,在回 答时都要考虑到。答案 (1)淳朴善良,省城老贾“犯了错 误”,村人还是处处照顾他;(2)有自豪感,但有时有些盲目,因为有一块孕璜遗璞便祖祖 辈辈引以为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 话他们胃嫩;(3)自主意识薄弱,常常希望老 贾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拨救济。2.(2009浙江)(原文见第2节“真题体验”)赏析文中贝格斯太太的形象。(

2、不超过100字)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鉴赏 人物形象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分 析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分析贝格斯太太 这一形象,一要注意她自己的言谈举止,二要 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获知。答案 (1)热爱故土,珍视亲情;(2)纯朴善 良,热情爽直;(3)观察敏锐,善解人意。真题探究 鉴赏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的必考点。高 考对人物形象的考查呈现以下特点:1.整体与局部。所谓整体,就是结合全文,对人物作整体分析和概括。如2009年宁夏、海南 卷“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2009年 安徽卷“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 点”。所谓局部,就是结合文中人物的一段对

3、话,一个行动去考查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把握,人 物心理活动的分析。如2009年辽宁卷“遗璞村人 有哪些性格特点”,2008年江苏卷小说第2题对侯 银匠内心情感的把握。有时可以是对人物的某一 方面的分析,如分析人物的外貌或心理特征。2.直接与间接。所谓直接,就是题干直接要 求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人物形象考查题多 以这种形式出现。所谓间接,就是借助文中其他 事物,或借对情节的分析或对人物描写的分析来 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如2008年江苏卷要求分析“花轿与侯菊的关系”,2009年辽宁卷要求分析“凉鞋”在文中的作用,2009年宁夏、海南卷以 孕妇和牛要求分析“牛”在文中的作用。3.全方位和有重点。所谓全

4、方位,即考查人 物形象的三维层面:思想性格、情感世界和典型 意义。有时可对这三个层面作全面考查。如“赏 析人物形象”题。有重点,就是从上述三维层面 上佳选一个层面作重点考查。如2008年江苏卷就 两处画线句子去分析侯银匠的内心情感,或问“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何作用”等。整合与点拨 知识整合 1.人物形象的构成要素。2.分析人物形象的原则和角度。3.做鉴赏人物形象题的思路和模式。阅读点拨 文学就是人学,作为叙事类文学作品的小说 更是以塑造鲜明、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为主要 任务的。分析、鉴赏人物形象则是阅读与鉴赏小 说的核心。那么,如何分析、鉴赏人物形象呢?1.从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

5、分析人物。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人物的语 言、行动、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 征。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 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白,至于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 的描写,更不待言。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 动,又是人物的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同样不能 忽视。所以,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都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2.从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分析人物。上述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故分析人物绝不可忽视这些因素。3.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下活动的。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

6、物活动的社 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能理 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这不仅是因为人物的个 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作者 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当成一定历史时期的典 范人物来塑造的。或者,一个人物形象的成功与 否,不但要看他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还要看 他是否有广泛的“共性”。而对人物“共性”的 分析,就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对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分析,是 侧重在个性方面;而对人物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分 析,是侧重在共性方面。因此,对人物形象的赏 析,最好寻求个性与共性的统一。4.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这种情感态

7、 度和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 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或者借作品中某一人物 之口说出;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 示,犹如戏剧演出一样让观众在人物自身动作的 展览中获得某种启示。因此,把握作者或直接或 侧面的介绍与评价(该人物)的言语态度,是鉴 赏人物最为直接的一个步骤。5.注意从不同角度或者多侧面地把握人物。人是最复杂的动物,他的气质德行、性格品 质总是多侧面的、立体的,有时甚至是变化的,很难用好坏善恶来作简单性评价。因此,分析人 物就要注意这种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把握,而 这一点正是衡量学生会不会分析人物,尤其用现 代眼光体会人性的复杂隐晦曲折的重要尺度。2008年宁夏、

8、海南卷二十年后最后一道探 究题,正是立足于人物的复杂性来对人物的多方 面进行分析的。警察吉米面对20年后前来赴约的 如此珍视友情却又是通缉犯的鲍勃而作出的抉 择,可以说是忠于职守,也可以说背叛了友谊,就看你站在情与理的哪个角度来评价。小说从此 处设题探究,的的确确能考查出考生对复杂人性 的鉴赏能力。需特别注意的是分析人物形象时,应从实际 出发,不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立足原文,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不无中生有;全面分 析评价人物,不能以偏赅全。现场批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菜园(节选)沈从文 时间过了三年。在这三年中,玉家菜园还是玉家菜园。但渐 渐的,城中便知道玉家少主人在北京大

9、学读书,成了极其出名的事。其中经过自然一言难尽,琐 碎到不能记述。然而在本城,玉家白菜还是十分 出色。在家中一方面稍稍不同了的,是作儿子的 常常寄报纸回来,寄新书回来,做母亲的一面仍 然管理菜园的事务,兼喂养一群白色母鸡。自己 每天无事时,便抓玉米喂鸡,与鸡雏玩,一面读 从北京所寄来的书报杂志。母亲虽然五十多岁,一切书报煽起二十岁年青学生的种种,母亲有时 也不免有些幻梦。在本城的母亲,每月寄六十块钱去,同时写 信总在告给身体保重以外,顺便问问有没有那种 合意的女子可以订婚。母亲年纪渐老,自然对于 这些事也更见其关心。三年来的母亲,还是同样 的不失林下风度。因儿子的缘故,多知了许多时 事,然而一

10、切外形,属于美德的,没有一种失去。且因一种方便,两个工人得到主人的帮助,都接 亲了。母亲把这类事告给儿子时,儿子来信说这 样做很对。当这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 了可以回家来住一月时,欢喜极了。来信还只是 四月,从四月起作母亲的就在家中为儿子准备一 切。凡是这老年人想到可以使儿子愉快的事通通 计划到了。一到了七月,就成天盼望远行人的归 来。又派人往较远的长沙市去接他,又花了不少 钱为他添办了一些东西,如迎新娘子那么期待儿 子的归来。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真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 家门母亲才知道,一面还在心中作小小埋怨,一 面把“新客”让到自己的住房中

11、去,作母亲的似 乎人年轻了十岁。见到脸目略显憔悴的儿子,把新媳妇指点给 两对工人夫妇,说“这是我们的朋友”时,母亲 欢喜得话说不出。儿子回家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本城,美丽的 媳妇不久也就为本城人全知道了。因为地方小,从北京方面回来的人不多,虽然绅士们的过从仍 然缺少,但渐渐有绅士们的儿子到玉家菜园中的 事了。还有本地教育局,在一次集会中,也把这 家从北平回来的男子与媳妇请去开会了。还有那 种对未来有所倾心的年轻人,从别的事情上知道 了玉家儿子的姓名,因为一种倾慕,特邀集了三 五同好来奉访了。从母亲方面看来,儿子的外表还完全如未出 门以前,儿子已慢慢是个把生活插到社会中去的 人了。许多事皆仿佛天真

12、烂漫,凡是一切往日的 好处完全还保留在身上,所有新获得的知识,却 融入了生活里,找不出所谓的痕迹。媳妇则除了 像是过分美丽不适宜于做媳妇值得忧心以外,简 直没有疵点可寻。时间仍然是热天,在门外溪边小立,听水听 蝉,或在瓜棚豆畦间谈话,看天上晚霞,五年前 母子两人过的日子如今多了一人。这一家仍然仿 佛与一地方人是两种世界,生活中多与本城人发 生一点关系,不过是徒增注意及这一家情形的人 谈论到时一点企羡而已。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 菊花,方回北平,所以做母亲的特别令工人留出 一块地种菊花,各处寻觅佳种,督工人整理菊 秧,母子们自己也动动手。已近八月的一天,吃 过了饭,母子们同在园中

13、看菊苗,儿子穿一件短 衣,把袖子卷到肘弯以上,用手代铲,两手全是 泥。母亲见一对年轻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 做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理的祖母的幻梦。儿子一面同母亲说北平栽培菊花的,如何使 用他种蒿草干本接枝,开花如斗的事情,一面便 同蹲在面前美丽到任何时侯见及皆不免出惊的夫 人用目光作无言的爱抚。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 点事情,请两个年轻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 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轻人就“请”去 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 此后事情。第二天,做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 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原故而得着同样灾难的青 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第三

14、天,由一些粗手脚汉子把那五个尸身一 起抬到郊外荒地,抛在业已在早一天掘就因夜雨 积有泥水的大坑里,胡乱加上一点土,略不回顾 的扛了绳杠到衙门去领赏,尽其慢慢腐烂去了。做母亲的为这种意外不幸晕去数次,却并没 有死去。儿子虽如此死了,办理善后,罚款,具 结,她还有许多事得做。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 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仿佛还亏得衙门中人 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把老的留下来,也没有把 菜园产业全部充公。这样打量着而苦笑的老年 人,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菜园才行。她于是 仍然卖菜,活下来了。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主人对花无语,无可记述。请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6分)【现场答

15、案】母亲关心疼爱儿子,生活有情趣、有追求,然而却遭遇不幸,内心悲痛却坚强地活了下来,最后孤独凄凉。【评分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题,分析人物形象,一般要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该答 案似乎只有“坚强”一词可算性格词语。分析无 条理,且未结合原文分析。故判得1分。【正确答案】“母亲”是一个知书达理勤劳善良的人:她 把家 中 的 菜 园 管 理 得 十 分 出 色;她 爱 儿子和儿 媳,盼 望 早 日 当 祖 母;她 也 乐 意 帮 助家中的工 人,在儿子、儿媳被害之后,她坚强地活了下来。【增分提示】分析人物形象有三个要点:一是准确揭示人 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二是不可架空分析、拔 高分

16、析,应忠实于原文,结合人物的言行心理及 人物间的关系;三是要分条写出。训练与总结 考点针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核心提示:当虚荣遭遇亲情 看 望 德国海格兰特 上午最后一节课刚开始,有人从外头喊:“培德莱默斯,你妈妈来看你来了!收拾一下 东西,今天别上课了。”妈妈来了!培德全身的血往上涌,耳根都红 了。他把数学本子收到一块儿,然后磕磕绊绊地 离开了教室。她在接待室里,坐在最前排的一把椅子上。满脸皱纹、瘦瘦小小的妈妈穿着一件旧式大衣,灰色的头发上是一条黑头巾。身边是那只古老的 笨重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手提包现在只有粗 壮结实的农民才提着它出门。“培德,儿子!”他感觉到了妈妈长了茧子 的手

17、握住了自己的手,闻到了她那只有过节才穿 的衣服上的樟脑丸味儿。他的心在感动和压抑之 间犹豫。为什么她偏要在今天,在上课的日子里 来!在这儿,大家都会看见她!那些有钱的、傲 慢的男孩子们,他们的父母,都是开着小汽车到 寄宿学校来,把礼物、钱随便那么一撒。“校长说,你可以带我去看看你的房间,你今 天不用上课了。真好,不是吗?”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不 像样子的大衣!他抹了抹潮湿的额头,带着愤愤 的果断,抓起那个古老的方格纹手提包这种 手提包不装东西就够沉的了。他快速地几乎是跑着上楼梯,走进那间小小 的双人房间。“那就是我的床。那边,靠窗子 的,是齐姆森的。他爸爸是工厂主,富得要命,一

18、辆汽车就像我们房间那么大!”妈妈几乎是虔诚地注视着那张床,她大概在 惊讶齐姆森盖的竟然不是金被子吧!然后,她带 着幸福的微笑又转向他,并且打开那个方格纹手 提包。“我带来了几件新衬衣,培德。是柔软的 好料子做的,颜色也是时下流行的。这是一块罂 粟蛋糕,你最喜爱吃的,里面放了好多葡萄干 呢!现在就吃一小块吧!”她温存地笑着,愉快地走到他面前。但是,他不耐烦地拒绝了。“现在不吃,妈妈,就要下课了,一会儿所 有的人就都涌到这里来。别让他们看到你。”“怎么”她那张被太阳晒黑的脸孔,一 下子涨红了。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 着。“是这样。好吧,那我还是走吧。”但这时过道里已经有了响声,紧接着齐姆森

19、 就走进房间里来了。该死!正好是这个齐姆森!他的友谊对培德来说至关重要。齐姆森有一种苛 求的、爱好挑剔的审美观。“这是我妈妈,”培 德笨拙地结结巴巴地介绍,“她来给我送换洗衣 服和蛋糕。”他感到脑袋在痛。齐姆森说了自己 的名字,一面用培德一向羡慕极了的姿势动作优 美地鞠着躬,一面彬彬有礼地微笑着。“这真是 太好了。家里人来探望永远是最高兴的事。不是 吗,莱默斯?”这肯定是一句客套话,培德带着 乡下人的猜疑想道。但是妈妈却满面笑容地向齐 姆森道谢:“是啊,我给他送新衬衣来了。我们 刚刚收完麦子,我来看看他。”母子俩匆忙地悄悄地下了楼梯。一直到大门 口,他才舒了一口气。到了车站,“你可以坐下一趟火

20、车走,”他 没有把握地建议,“也许还能在候车室内喝杯咖 啡呢。”“不了,就这样吧,儿子。我现在知道你过 得很好,也不那么想家了,我这就上车。”他还想说些什么,随便说些什么,但喉咙哽 咽,什么也说不出来。这时列车员关上了门。他 从窗口又一次看见她的刻画着艰辛和忧虑的发灰 的脸庞。“妈妈!”他喊着,可是火车开动了。回到房间,他又看见了桌子上那块妈妈摆放 的罂粟蛋糕,气味芳香。可是他一点也不饿。他 走到窗子边,久久地呆望着外面。他的咽喉总感 觉到异样疼痛。齐姆森进来了,一眼看见还没有 动过的蛋糕。“你究竟为什么那么快让你妈妈走了!”齐 姆森严肃地,几乎是阴沉地问,“你呀,要是我 有这样一个妈妈就好了

21、!”培德这才想起,齐姆森的父母已经离婚了。他愣在那里,他知道无可反驳。机灵的齐姆森又 带着他惯有的明朗微笑,指着蛋糕:“来来,动 手啊,不然要发霉了。”他们一起大嚼蛋糕的时 候,培德喉咙的压迫感渐渐消失了。1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手 法?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1)上帝,她已经去过校长那儿了!就穿这件 不像样子的大衣!(2)在拉上手提包时,她的手微微颤抖着。解析 (1)扣住培德的虚荣心理、面子心理分 析。(2)“手微微颤抖”是在儿子拒绝的情况 下发生的。可从这一情境去揣摩心理。答案 (1)心理描写。表现了培德的紧张不 安,怕母亲丢了自己的面子。(2)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母

22、亲为自己来 看望儿子,却让他因此而丢面子而窘迫。(答 “自己来看望儿子,儿子却因担心丢面子而让 她离开这里,母亲有些心凉气恼”也可)2请结合小说中有关罂粟蛋糕的情节,简要分 析培德的心理变化过程。()解析 情节有二,拒蛋糕和吃蛋糕。从情节变 化中去梳理、揣摩人物心理变化。答案 拒绝吃蛋糕希望母亲早点离开,回房间 看见蛋糕自责羞愧,与齐姆森一起吃蛋糕担心 消除,内心转向平静。3试探究齐姆森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在小说中 的作用。()解析 重点是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思考时从 三方面展开:人物间的关系,与情节关 系,与主题关系。答案 形象特点:彬彬有礼(有教养)。成熟懂事。作用:怕齐姆森瞧不起母亲,培

23、德才要母亲赶紧离开;齐姆森责备培德、跟培 德分吃蛋糕,才让培德轻松一些。齐姆森这一 形象安排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作者用齐 姆森的仁厚来反衬培德的虚荣,使人物性格更 加鲜明突出。作者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表 达小说的主题:抛弃虚荣,珍惜亲情。考点滚动练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47题。核心提示:寓悲愤于平淡之中 陈小手 汪曾祺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 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 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 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 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 可以当她的助手,当“

24、抱腰的”,不须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 顺当。老娘家都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我们那 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 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 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 去学产科呢?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 出名的男性的产科医生。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 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 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他当然也 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 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 到

25、万不得已则不会请他的。中小户人家,忌讳较 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就会建 议:“去请陈小手吧。”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 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野鸡柳子”,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 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 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马队”,觉得非常 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白 马陈小手”。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 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

26、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他 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 他的马脖子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了产房。过了一会儿(有时时 间颇长),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 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 手:“恭 喜 恭 喜!母 子 平 安!”男 主 人 满 面 笑 容,把 封 在 红 纸 里 的 酬 金 递 过 去。陈 小 手 接 过 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杯热 茶,道一声“得罪”,出门上马。只听见他的马 的銮铃声“哗棱哗棱”走远了。陈小手活人多矣。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 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是国民革命军,当地称

27、 之为“党军”;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 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他的部队就被称 为“联军”。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 长的太太(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要生 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陈小手进了天王庙。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 地“走柳”,见了陈小手,说:“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 的脑袋!进去吧!”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 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女人 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走出来,对团 长拱拱手:“团长!恭喜您,是个男伢子,少爷!”团长龇牙笑了一下,说:“难为你了!请!”

28、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着。陈小 手喝了两盅。团长拿出二十块现大洋,往陈小手 面前一送:“这是给你的!别嫌少哇!”“太重了!太重了!”喝了酒,揣上二十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得罪!得罪!”“不送你了!”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手枪 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团 长 说:“我 的 女 人,怎 么 能 让 他 摸 来 摸 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这小 子,太欺负人了!”团长觉得怪委屈。(原文有删改)4.作者一开始以平淡的闲聊口吻叙述陈小手是名 男性产科医生,出诊时喜欢骑一匹白马,为同 行不屑而不在乎等,这样平实的叙述有什么作 用?解析 从分析小说的情节入手。先

29、弄清小说情 节的结构层次,然后明确作者这样安排小说的 情节所收到的艺术效果,如对塑造形象和表现 主题所起的作用。答案 这样平实的叙述是为后面陈小手遭到联 军团长枪杀的惊人结局作充分的渲染与铺垫,读者听作者闲聊,如静水行舟,且赏景且听陈 小手的故事,骤然枪响,狂澜顿起。5.“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 手。”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意。解析 这道题考查分析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的能力。这句话在文章中单句成段,根据原文 可知,它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基础 上分析这句话的含意就很简单了。答案 (1)作者不直接说出陈小手的大名是出 于文意的需要,意在突出陈小手这个人物形象 的独特之处出名

30、的男性产科医生。(2)这 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情节的发展 奠定基础。6.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陈小手这一人物形象。()解析 要从分析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和对故事 的叙述入手。要分析陈小手的形象,就必须抓 住小说中有关陈小手的描写和叙述。如“同行 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 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些,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 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又如“男主人满面 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 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 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出门上马”。我们 通过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和对故事的叙述,就把握了人物的形象(性

31、格特征)。答案 陈小手是名男性产科医生,他医术高 超,不惧同行非议,只要有人来请,立刻跨上 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急产妇之所急,救人 于危难之中,救活了许多人。主人给他酬金,他看都不看,从不计较报酬。他只在主人家喝 一杯热茶,道一声“得罪”,就出门上马,谦 恭有礼。7.有人说汪曾祺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有着强烈的爱 憎,你同意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这类探究题,应从主题和对具体描写的分 析入手,也可以抓住一些抒情性的语句进行分 析。本小说的主题是歌颂人性美、人情美,鄙 视人性恶、人情恶。根据这一主题我们便可以 得出答案。答案 同意。从作者对陈小手的救

32、人之急、医 术高超、助人为乐的故事的叙述中,我们可以 看出,作者对陈小手身上的人性美、人情美充 满着赞赏之情。团长蛮不讲理、背后开枪,作 者对其充满了深深的憎恶之情,一句“团长觉 得怪委屈”虽似平淡,却内藏着愤懑和鄙视。考点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核心提示:心上的灰尘 楼上楼下 刘玉秋 我在广州居住的商住楼坐落在郊区,上下七 层,虽然有电梯,但是一直当成摆设,谁都没有 去用它。我是一年前搬到这儿的,来这里买房子,全 是看 上 房价 比 市 区便 宜。楼上 楼 下 都是平头百 姓,各自为了养家糊口辛劳奔波,平常很少来往。自然而然,由于无人清扫,整个楼道变得杂乱冷 清,满是灰尘。事情

33、的转折出现在半年前。二楼小陈的太太 被单位公派到加拿大进修三个月,小陈工作紧,孩子没人照顾,他就把老家的父亲接到了广州。陈老伯是典型的山东人,古道热肠,整天笑眯眯 的,见人就主动打招呼,关切地问寒问暖,使以 往静如止水的楼道骤然间起了波澜,有了笑声,有了生气。陈老伯勤快,整栋楼数他起床最早。一大 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等大家上 班时,整个楼道从上到下干干净净。时间久了,大伙过意不去,对老人说,这么大年纪还让您受 累,怎么好意思呢?老伯笑了笑说,在乡下劳动 惯了,也是借机活动一下筋骨。三楼的李辉坐不住了。一天晚上,他把整个 楼道的住户召集到一块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咱不能让陈老伯当杨

34、白劳,要不每月给老人一些 补贴吧。”大伙一拍即合,最后确定除小陈自家 外,其余十三家每户拿出三十元钱,也算是对老 人的一种补偿。可是,等真把钱凑齐送到老人跟 前时,老人居然很生气地说:“这人和人能住在 一块是缘分,如果啥都钻到钱眼里,活得还有啥 意思,你们硬给我钱,就是瞧不起大伯”老人倔强,大伙无话可说。从此,再没人提 起给老人发补贴的事情,大家只是默默把感激埋 在心底。日子在无声无息中流淌,三个月转眼过去 了,小陈的太太如期从国外返回。陈老伯返回山 东老家那天,楼上楼下的邻居依依不舍地相送,直到老人搭上车,慢慢在视线中消失。陈老伯走了,楼道又恢复了沉寂,灰尘也逐 渐多起来。起初,还有人打扫一

35、下,时间久了,也就懒得搭理,慢慢就回归了旧时模样。昨晚,四楼的郝大妈意外召集大伙开小会。郝大妈开门见山地说:“老陈回山东老家 了,现在整个楼道挺杂乱的,不如我把这活儿揽 下来,你们象征性给我点辛苦费,要不就每月三 百九,按原来打算给老陈的那个标准吧。”郝大 妈原本胸有成竹,没想到话音落地,大伙你看看 我、我看看你,居然没人响应,结果不欢而散。第二天,郝大妈就找我诉苦。她说:“咱这 楼上都是怪人,当初陈老头不要钱,硬是想塞给 人家,现在我想揽下这差事,反倒没人舍得给钱 啦。兄弟,你是个文化人,昨晚开会也是一言不 发,你说说这到底叫什么事儿啊”望着一脸茫然的郝大妈,我真的不知道应该 怎么解释(选自

36、齐鲁晚报,有删改)8.本文第2自然段写楼上楼下的居民“平常很少来 往。自然而然,由于无人清扫,整个楼道变得 杂乱冷清,满是灰尘”。作者描写这样的情 景,在文中有何作用?解析 这是一段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衬托人 物形象、开启故事情节。答案 引起下文,为下文写陈老伯义务清扫楼 道,以他的热心付出来营造和谐的楼上楼下居 民关系的故事作铺垫。9.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陈老伯是一个怎样的人。()解析 分析时注意人物身份,重点是人物性格。答案 陈老伯是一个典型的山东人,他古道热 肠、勤劳淳朴、善良无私。10.(1)小说后半部分宕开笔触,描写郝大妈的 故事,作者用意何在?()(2)小说描写楼上楼下居民为陈老伯

37、送行的 情节,体现了楼上楼下居民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 (1)注意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衬托作 用。(2)这是分析人物的内心情感题,分析时 注意由实而虚。答案 (1)描写郝大妈的善谋私利,是为了从 侧面烘托主人公陈老伯的高大形象,反衬陈老 伯的古道热肠、善良无私的品格。(2)体现了楼上楼下居民对陈老伯的钦佩和感 激之情,也体现了他们对古道热肠、勤劳无私 风尚的肯定和崇尚。11.小说结尾写道:“望着一脸茫然的郝大妈,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那么,如果 让你代为解释,你会怎样解释郝大妈遭遇尴尬 的根本原因呢?解析 对郝大妈行为的分析也可从另一个角度 看,不过,要结合小说主题进行。答案 陈老伯扫楼道是

38、古道热肠、善良无私的 表现,因此受到人们的钦佩和感激;而郝大妈 想借扫楼道挣点儿辛苦费,则是一种狭隘、自 私的行为,所以人们鄙薄她、拒绝她。技法总结 1.答题思路 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 上对 该 人物 作 出 一个 定 性 分析,然 后再从几个 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 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几个方面是指: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 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 面入手,了解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个性特征及形象 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品主 题和作者的情感倾向方面去分析人物。2.答题模式 人物题要针对试题题设的角度,没有固定的 答题模式。一般说来,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 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另 一种是“简要分析”或“具体说明”,答题的格 式:观点(思想性格是什么)+阐述(在原文中 找)。3.注意事项 (1)不可无中生有,一定要“言必有据”。一定要找到表现这一性格特点的情节、细节。这 样做,也可防止笼统、空泛地分析。(2)防止戴高帽,任意拔高。(3)分析不可单一化。人物性格是复杂的、多侧面的。因此,不要只抓一点,不计其余,应 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概括。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