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856.50KB ,
资源ID:784864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8486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1.王畿之外,周室先后至少封立了一百三十个以上(确数不可考)的诸侯国,诸侯对王室的义务不过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及救济畿内的灾患而已。这一材料涉及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诸侯对王室的义务不过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及救济畿内的灾患”反映了诸侯对周王室的义务,属于分封制的内容,故C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A错误;宗法

2、制是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郡县制是秦朝地方制度,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按期纳贡朝觐,出兵助王征伐,及救济畿内的灾患”,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的内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秦始皇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材料主要肯定秦始皇A. 创立皇帝制度B. 设立三公九卿制度C. 推行郡县制度D. 开创中央集权制度【答案】C【解析】【分析】从“不搞国中之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去各地方”可以看出材料涉及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郡县制

3、,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详解】3.“最早的农人们开掘沟渠,把大河里的水引到田里。结果,农作物的产量较他们早先在多石的山坡上所得的产量要高的惊人。”与此项农业技术进步相关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最早的农人们开掘沟渠,把大河里的水引到田里”可知,该农具是灌溉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是翻车,是灌溉工具,正确;A项耧车是播种工具,排除;C项曲辕犁是耕作工具,排除;D项水排是冶铁工具,排除。4.哈佛中国史中写道:“蒙古人将原来的金、宋两朝的领土分为九个行政单位,另外还有三个涵盖了大草原及同纬度的北方地区。元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是北京及其周边其余的领土被分为八个

4、区域。”对这“八个区域”进行管辖的是A. 侯国B. 郡县C. 九州D. 行省【答案】D【解析】元朝疆域辽阔,元朝对地方管理实行的是行省制度,所以对材料中“八个区域”进行管辖的是行省而非侯国、郡县以及九州等选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所以选D。5.南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能够体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 精耕细作B. 男耕女织C. 分工细密D. 土地私有【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可得男耕女织

5、,故B项符合题意。精耕细作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男女劳动分工并不细密,故C不符合题意;私有制在材料无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6.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时,找到如下材料:“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这一选官制度是A. 世官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年少初登第”说明是科举制,D正确;A是血缘关系;C是汉代注重孝廉选官制度;C是依靠门第选官。7.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据此判断,这只漆杯产出于()A.

6、家庭手工作坊B. 民营手工工场C. 官营手工工场D. 田庄手工工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材料中的这只汉代漆杯,从“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可以推测出它的生产规模之大、程序监督之严格,只有官营大作坊才能做到,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故排除。8.“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此种情形()A. 与大唐的城市布局基本相同B.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

7、 表明“市”突破了时空限制D. 是政府不再管控商业的结果【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每日凌晨”、“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说明商业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政府对于市的管理不再像过去那么严格,故C项正确;北宋时期坊市界限已经被打破,故A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在明代中后期,故B不正确;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D不正确。9.明朝正统九年二月,广东潮州府民滨海者,纠诱傍郡亡赖五十五人私下海,通货爪哇国。正统十年三月,福建缘海民有伪称行人正使官,潜通爪哇国者。由此可见明代A. 开放对爪哇国贸易B. 民间贸易突破海禁政策C. 海禁政策走向瓦解D. 对外走私

8、已成普遍现象【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私下海”可知明代并没有开放对爪哇国贸易,故排除A项;明代对爪哇国的贸易都是民间贸易,即“私下海”、“潜通爪哇国”,故选B项;由于与爪哇国的贸易都是民间私下贸易,而非官方正式贸易,所以海禁政策走向瓦解的说法有误,故排除C项;民间与爪哇国的贸易并没有体现对外走私成为普遍现象,故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为“私下海”、“潜通爪哇国者”,即说明当时明朝与爪哇国的贸易是非法的民间贸易。10.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通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

9、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信中观点反映了()A. 中英通商不畅终成祸端B. 英国意欲掩盖发动战争的侵略性C. 文明的差异必然产生碰撞D. 虎门销烟打破了中英良性交流通道【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英国人认为要对中国采取措施。以保障他们对华的通商贸易。这是想掩盖他们侵略中国的事实,故B正确;当时中英之间是有通畅的商业贸易的。材料中英国商人是为鸦片贸易进行辩解,故A不正确;材料看不出中西文明的差异,故C不正确;材料看不出虎门销烟,打破了中英之间的良性贸易产生的影响,故D不正确。11.马克思曾指出:“中国连绵不绝的起义已经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推动这次大爆炸毫无疑问是英

10、国的大炮”,与此事件无关的是()A. 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B. 外来侵略加剧阶级矛盾C. 仍是旧式农民斗争D. 带有盲目排外的局限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于1851年结束于186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盲目排外是义和团运动,故D符合题意;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为宣传理论,受西方影响,兴起的原因在于西方入侵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建立了农民政权,故为旧式农民斗争,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2.“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该条款出自A. 南

11、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详解】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从“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可知该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由此判断这一条约为马关条约,故C符合题意;1842年南京条约涉及英国,1858年天津条约涉及英、法、美、俄四国,与日本无关,故AB不符合题意;1901年的辛丑条约虽然涉及日本,但没有材料中的内容,故D不符合题意。13.“在国家政治上进行了许多改革

12、,在经济上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这在中国农民革命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它表达了先进中国人要求实现中国近代化的强烈愿望。”符合这一评价的文献是A. 海国图志B. 天朝田亩制度C. 资政新篇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政治上进行了许多改革,在经济上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中国农民革命史”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C正确;海国图志由魏源编写,并不属于农民运动,故A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并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B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中国农民革命史”,学生应该

13、结合所学知识从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内容、特点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4.时人所著中国革命史一书指出:“中国革命自古有之,惟在本朝以今岁为烈。而川省抗路风潮亦与革命有至大关系。”作者评论的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戊戌变法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答案】D【解析】根据“而川省抗路风潮亦与革命有至大关系”,根据所学,1911年,四川爆发保路运动,清政府调动湖北新军镇压,造成武汉清军兵力空虚,为1911年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提供了有利时机,故D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与川省抗路风潮无关,排除A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而川省抗路风潮亦与革命有至大关系”,联系所学辛亥革命

14、的背景分析解答。15.作为中国政治地标的天安门见证了中国近代从屈辱走向富强,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万众欢腾,打出了体现新中国新时代伟大征程的口号标语;而在一百年前天安门广场上可能出现的口号标语是()A.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B.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C.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 “打倒列强,除军阀”【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是1919年,至今正好100年,故C正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20世纪30年代的口号,故A不正确;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应该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口号,故B不正确;“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大革命时期的口

15、号,故D不正确。16.2017年,在“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之际,阳泉市收藏家张贵银发现了日军侵华力证支那事变战迹刊。此书于74年前由日本陆军新闻班监修,记录了“七七事变”后一年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全过程。能够在此书中佐证日本侵略行径的是()A. 旅顺大屠杀B. 南京大屠杀C. 九一八事变D. 一二八事变【答案】B【解析】【详解】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与“七七事变后一年期间”吻合,故B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旅顺大屠杀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排除A;“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排除C;一二八事变发生在1932年,排除D。17.中国近代两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从甲午海战到抗日战争

16、变化如下:据此分析,影响两次抵抗一败一胜关键因素是()A. 国际援助B. 民族意识C. 经济实力D. 领导阶级【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甲午战争时期民众对战争没有感觉,认为是清王朝军队和外国人进行的斗争。说明当时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而抗日战争时期可以看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要求联合抗日民族意识已经非常的明显。后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到到国际援助,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实力,故C不正确;材料也没有反应领导阶级不一样,故D不正确。18.“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直接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

17、决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重大问题,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这次会议”是指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遵义会议D. 中共七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直接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重大问题,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反映了1935年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故C正确;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故A错误;中共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1945年中共七大指明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光明前途,为中国共产党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奠定了基础,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结合材料信息“直接纠正了

18、左倾军事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重大问题”,学生可以据此排除无关选项。19.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同学们先后来到八一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两个革命纪念馆,在撰写研学旅行报告中,最符合此次报告主题的应是()A. 共产党人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找到正确道路B.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C.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八一南昌起义和井冈山”,结合所学可知,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对派统治的第一枪,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奠定基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因

19、此材料的主题是共产党人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找到正确道路,故A项正确。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大事件,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没有取得胜利,故B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材料体现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D项错误。20.“举行徐蚌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县(蚌埠),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断绝,陷刘峙全军于孤立地位。”这一作战战略构想是针对()A. 平津战役B. 淮海战役C. 淞沪会战D. 百团大战【答案】B【解析】【详解】淮海战役在国民党又称为徐蚌会战。材料反映的就是淮海战役的作战情况,故B正确;平津战役是在北平和天津之间,没有涉及到徐州和蚌埠

20、地区,故A不正确;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进行的,故C不正确;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敌后发动的,故D不正确。21.中国现代有一种制度被誉为“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该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一国两制”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A项正确;B是祖国统一的方针,与材料无关,排除;C涉及民族关系问题,与材料无关,排除;D是政治协商制度,与材

21、料无关,排除。22.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该讲话()A. 清除了外部势力的干涉B. 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C. 强调了武力统一的必要性D. 消除了台独势力的干扰【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可知B确;台湾问题一直存在外部势力的干涉,故A不正确;依据“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

22、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可知C说法片面,不正确; “消除”说法绝对,故D不正确。依据“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可知C说法片面,不正确; “消除”说法绝对,故D不正确。23.新中国对外举措“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天地”。这一举措的内涵是()A.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 不结盟和不称霸政策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亚洲邻国”、“周边国家”和“亚非国家”可知这一举措是为了同邻近国家积极发展友好关系而提出的,这

23、正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故D项正确;A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在此基础上与愿遵守和平民主平等等原则的国家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排除;B项主要针社会主义国家,与材料无关,排除;C是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排除。24.1954年5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周恩来在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就是要在承认印度支那人民的民族权利的基础上,停止敌对行为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这次国际会议是()A. 万隆会议B. 日内瓦会议C. 亚非会议D. 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B【解析】【详解】“1954年”“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

24、任务就是要在承认印度支那人民的民族权利的基础上,停止敌对行为恢复印度支那的和平”指的是日内瓦会议,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故B正确;AC是1955年,排除;D是1971年,排除。25.下图是某高一学生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的封面照。结合封面照判断,书名最有可能是1971年乔冠华外长在联合国A. 中美关系史B.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纪实C. 战后中日关系史D.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答案】B【解析】【详解】图片中照片是乔的笑,1971年10月,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阿尔

25、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提案,中国成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乔冠华发出了由衷的开心大笑,B正确;中美关系不符合材料中联合国的信息,A错误;中日关系与材料中联合国信息不符合,C错误;改革开放是1978年以后,D错误。26.“远亲不如近邻”“好邻居金不换”“亲望亲好,邻望邻好“,这些平“语”近人,是习近平出访周边国家时多次引用的经典。改革开放以来,能够体现这一睦邻友好宗旨的是()A.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 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上海合组织符合“睦邻友好”的特点,故D正确;AB均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排除;中

26、国加入世贸组织与“睦邻友好”不符,排除C。27.1688年,七位英国贵族领袖在密室策划,邀请一位外国君主前来“捍卫自由”。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 光荣革命B. 权利法案颁布C. 责任内阁制确立D. 1832年议会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联合,迎接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国王,史称“光荣革命”。所以正确答案味 A;权利法案颁布于168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B。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中叶,排除C。1832年议会改革与1688年时间不符合,排除D。【点睛】光荣革命:含义,1688年,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继承英国王位。史称“光荣革命”实质是一场不流血

27、的宫廷政变。意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莫定了基础。28.美国宪法起草过程有两大程序性规定:一是部分表决,即达成一项共识便记录下来,作为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草拟完全部法案再强行表决。二是不全面规定,即对于争议很大的内容,尽管确有规定的必要,也暂时不规定,留待以后再对宪法补充。这表明美国宪法A. 实行分权制衡原则B. 具有实用主义精神C. 体现民主共和观念D. 保证各州权力平衡【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该宪法起草时美国仍是邦联制国家,不同代表的利益诉求等都有所不同,所以宪法起草过程中实行部分表决和不全面规定,体现实用主义精神,故选择B选项;分权制衡指的是权力

28、的分配和平衡,而材料并无体现权力分配,故排除A选项;民主共和是指全民共治,通过选举参政,材料主旨是不同利益集团的不同意见的不同程序性规定,选项C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选项;立宪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更好治理国家,保证各州权力平衡不是首要考虑因素,故排除D选项。【点睛】本题考查美国宪法起草过程中两大程序性规定,需掌握一定的历史解释素养。29.麦迪逊在参与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时认为:“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的(中央)政府时,你必须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这体现1787年宪法的哪一原则()A. 人民主权B. 联邦制C. 分权制衡D. 民主集中【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

29、“你必须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强调的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C选项符合题意;人民主权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联邦制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B选项排除;美国实行的是分权体制,民主集中制的说法错误,D选项排除。30.马克思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据此,对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A. 巴黎公杜是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B. 巴黎公社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C. 巴黎公社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实践基础D. 巴黎公社的胜利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范例【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

30、“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说明了巴黎公社政权属于人民,即人民是政权的拥有者,这体现了人民主权的特征,巴黎公杜是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故A正确;巴黎公社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故B错误;此时马克思主义早已产生,故C错误;D材料未体现,排除。31.列宁指出:要建立从上到下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要废除警察军队和官吏,即以全民武装代替常备军;将俄国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列宁的上述思想出自()A. 四月提纲B. 告俄国公民书C. 和平法令D. 土地法令【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将俄国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31、可知,该文件提出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列宁四月提纲的内容,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是十月革命之后颁布的,排除。32.“冷战时期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段特殊时期,冷战双方处在特殊环境中,它们用特殊的语言、特殊的武器、特殊的意识形态反对它们各自设定的敌人。但最特别的是冷战双方既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彼此都在默认一种特殊的游戏规则,以此保持一种特殊的力量平衡”以下解释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A. 文化是冷战期间的一种特殊武器B. 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对抗C. 冷战对抗的双方没有经济往来D. 冷战期间世界维持了相对和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

32、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但最特别的是冷战双方既没有赢者,也没有输家,彼此都在默认一种特殊的游戏规则,以此保持一种特殊的力量平衡”体现两极格局间世界维持了相对和平,没有发生世界大战,故项正确。中文化不符合题意;中对抗错误;中经济往来错误。考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形成影响33.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指出:“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下列不属于这股“新的力量”的是()A. 欧盟的成立B.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 日本经济的堀起D. 欧共体在国际事务中“用一个声音说话”【答案】A【解析】【详解

3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极化趋势出现在20世纪六十年代,欧盟成立于1993年,不是新兴力量,A符合题意;BCD均属于新兴力量,不符合题意。34.“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声明: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该材料表明日本A. 国民经济获得持续增长B. 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 要求获得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D. 日本民众与国际社会对立情绪增长【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没有反映日本经济持续增长,排除A;材料反映日本希望安理会改革,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选B;日本要求获得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排除C;“国

34、民中间有不满情绪”,但没有反映不满情绪增长,排除D。35.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 中国重返联合国导致两极格局瓦解B.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失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D. 中美苏已在国际格局中形成三足鼎立【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开始,多极化趋势出现。据此依据材料“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可知C正确;两极格局在1991年瓦解,故排除A;B项“基本消失”是说法不合史实,排除;D说法不合史实,排除。二、材料分析题:结合

35、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36.警世通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从各个角度呈现了当时生活中的社会百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元大顺年间桂富五):“某祖遗有屋一所田百亩,自耕自食,尽可糊口。不幸惑于人言谓农夫利薄,商贩利厚。将薄产抵借李平章府中,本银三百两,贩纱煅往燕京。岂料运蹇时乖,连走几遍,本利俱耗。宦家索债如狼似虎,利上盘利将田房家私,尽数估计”警世通言材料二 (桂富五)搬去会稽县,造化发财,良田美宅何止万贯人称桂员外。警世通言材料三 (桂员外)因田多役重,官府生事侵渔,甚以为苦,抗五千金入京捐官。警世通言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市民生

36、活的特点。(2)据材料二,分析桂员外经商致富后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这种活动对当时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彩响农业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特点:中国古代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据重要地位;农业经济获利较少,商业获 利丰厚;但是存在一定商业风险;长途贩运发展起来;官府沉重剥削阻碍了商业的发展。(2)活动:买田置地,发展农业经济。影响:强化了农业经济,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特别是明清以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3)因素: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政策。认识:农业与商业发展相关促进、相互制约;土地私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

37、阻碍了商业的正常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桂员外经商致富后从事的经济活动”“不幸惑于人言谓农夫利薄,商贩利厚”等等结合所学知识特点归纳如下: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重要地位;农业经济获利较少,商业获 利丰厚;但是存在一定商业风险;长途贩运发展起来;官府沉重剥削阻碍了商业的发展。(2)关于活动:依据材料“良田美宅何止万贯”“甚以为苦,抗五千金入京捐官”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买田置地,后入京捐官。关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主要从商品经济发展角度进行归纳分析:强化了农业经济,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特别是明清以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38、。(3)关于因素:依据材料相关知识结合土地私有制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归纳如下: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政策。关于认识:为开放式试题学生回答问题只要围绕农业与商业的关系,政府制定政策封建制度的腐败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37.从古至今中国制度建设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内含治国理政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从秦代一开始,统治者便有意识地在局部地区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即使隋唐大部州郡都

39、遵从山川形便原则,犬牙相入的措施也并未弃而不用元明清时期,这一原则更发晨得淋滴尽致。另外,无论是基层政区还是上层政区,其地理分布变化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由秦代北方是南方的两倍余,到隋代南北大致相等,到清中叶,南方政区近于北方的两倍。摘编自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材料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第4卷材料四 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共事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

40、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原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唐代实行政治制度并说明该政治制度的作用。(2)据材料二,概括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制度的共同政治目的。(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孙中山在政治文明方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的主要表现。(4)据材料四指出新中国的政党制度。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 作用:共议国政,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分工负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分散相权,有利于防范宰相擅权,强化君权。(答出两点即可)(2)原则:山川形便;犬牙交错;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

41、断调整。目的:加强中央的权力,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体现:学习美国,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为维护民主,防止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4)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认识:政治制度的建立要体现维护国家统治的需要。政治制度要兼采各国有益的经验。(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制度:根据图片信息中的六部和其上三个职位可知,制度是三省六部制。作用: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也使宰相的权力分为三,三省长官的品级又较低,三省六部制的设立,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同时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达到了

42、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2)原则:根据“由于山川形便原则是促成地方割据的一个重要因素”得出山川形便;根据“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了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之相抗衡”得出犬牙交错;根据“其地理分布变化的总趋势都是从北密南稀到南密北稀的逆转”得出依经济和人口变化不断调整。目的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回答。(3)表现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临时约法的基本原则内容回答即可得出,学习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了民主共和制;为限制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引进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等。(4)据材料“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共事是

43、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要大合唱,就要有指挥,这个指挥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胜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政治协商制度。认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建设的作用和制度借鉴等方面概括回答。三、问答题(共1题,10分)38.新中国的内政外交与国际局势变化密切相关,中国的发展对国际政治格局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怎样的世界格局?为此提出何种外交方针?在吸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成果的基础上,颁布了全新的入民民主宪法的名称是什么?(2)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中国做出了怎样的战略调整?有何表现?对中国有何影响?(3)20世纪

44、末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着怎样的剧变?主要原因是什么?(4)21世纪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答案】(1)背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发生对立和激烈斗争,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包围、封锁。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调整:由敌对向缓和发展。表现: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影响: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开创了外交新局面。(3)剧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原因:经济发展落后,苏联改革的失败。(4)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是重要一员,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解析】【详解】(1

45、)关于背景:结合二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情况归纳如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发生对立和激烈斗争,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包围、封锁。关于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关于西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关于调整: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归纳如下:由敌对向缓和发展。关于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结合当时的外交情况归纳如下: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开创了外交新局面。(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苏联改革的失败,加上苏联、东欧经济发展普遍缓慢,最终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据此归纳如下:剧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有:经济发展落后,苏联改革的失败。(4)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示例如下: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的重要一员,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