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课程标准】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知识梳理】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五四运动(1)原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对内独裁,对外卖国)激化社会矛盾。外部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经济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直接原因(导火索):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弱国无外交)。(2)概况阶段时间中心口号主
2、力斗争形式结果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起北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学生学生集会、游行、示威学生被捕第二阶段6月5日起上海工人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释放学生,拒绝和约签字(3)意义: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
3、有里程碑意义。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开始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后。(2)中心:北京与上海。(3)表现: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年3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4)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科学理论作指导;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1)经济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快速发展。(2)阶级基础: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3)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
4、广泛传播。(4)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党小组。武汉、长沙、济南、广州、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5)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1921年7月23日(2)地点:上海,后转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3)内容: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4)意义: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
5、的领导力量。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4、中共二大(1)时间:1922.7(2)地点:上海。(3)内容: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的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1927、7)(一)国共合作1、背景:(1)中共:中共在开展工人运动时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2)国民党:孙中山接受了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3)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2、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大会
6、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二)国民革命1、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2、经过:(1)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2)1926年,开始北伐,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洋军阀统治以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为结束标志)。(3)反帝斗争:1927年2月,武汉革命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4)失败:含义:失败指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性质,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标志:l927年4月l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l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原因
7、:主观原因: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陈独秀等人犯了右倾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 客观原因:敌人力量强大;帝国主义的破坏;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教训: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革命和革命武装的领导权。功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知识拓展】一、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比较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对象帝国主义的侵略、本国封建势力不同点时间18401919年19191949年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奋斗目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群众基础
8、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群众基础广泛革命结果失败,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成功,实现了民族独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中国,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其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但是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革命任务是一致的。二者的根本不同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二、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何处?(1)新的领导阶级:全国统一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3)新的
9、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4)新的革命道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5)新的斗争策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三、国共合作(1)合作的建立与破裂:开始(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标志:“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3)合作方式: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革命阶级的联盟。(4)合作成果:中共和共产国际帮助国民党创建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为革命军队培养造就了一批军政人才;工
10、农运动得到大力开展,全国掀起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把革命推向高潮;。经过两次东征和南征,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了统一和巩固。(5)失败原因:共产国际不谙中国国情的错误指挥,套用别国经验搞“党内合作”;不适时地要求中共开展土地革命,人为制造了两党之间的不少矛盾; 中共政治经验不足,工农运动出现“过火”,导致北伐阵营内部的不满。四、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和历史功绩特点:(1)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2)群众基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占主导地位。(4)革命军队:组建国民革命军,并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封建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5)活动区域:主要在南方,北伐从广东誓师,历经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江苏,工人运动、农民运动也主要南方省份为主。功绩:(1)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2)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它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群众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礼。【知识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