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理论成果及科技文化第32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已考视角1命题点:马克思主义传播(2019高考全国卷)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解析:D对:用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来解释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性质,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正确运用,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A错:犯了
2、以偏概全的错误,材料中新中华不能代表整个知识界。B错:不符合史实,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是在解放战争期间,不是20世纪30年代。C错:以偏概全,材料只是一家之言,并不代表中国民众普遍关注经济理论问题。答案:D2命题点:“师夷长技”思想(2019高考海南卷)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解析:材料“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说明他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故选 B项;
3、材料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不是开放通商口岸,排除A项;材料是学习技术不是政体,排除C项;材料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与洋务派一脉相承,排除D项。答案:B3命题点:中体西用(2019高考江苏卷)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A全面复兴旧学 B排斥西方新学C新学消解旧学 D崇尚中体西用解析:D对:由材料“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可知在当时旧学沉沦、新知潮涌的情况下要“体用贵兼通”“两端执乎中”,可见其主张中体西用。A、B、C错:由“两端执乎中”可以看出并不是要全面复兴旧学,也不
4、是要排斥西方新学,更不是新学消解旧学。答案:D4命题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2018高考全国卷)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解析:材料未主张用民主与科学观念改良中国,故A项错误;材料主张依靠工人群众,“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与实业救国运动无关,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主张依靠工人阶级改造社会,因此材料主张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与
5、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礼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5命题点:严复的社会进化论思想(2018高考全国卷)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解析:材料严复“煞费苦心”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联系起来,目的是推动国人的思想解放,故A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没有倡导反清革命,故B项错误;严复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洋务派“
6、中体西用”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严复“煞费苦心”的目的是,宣传社会进化论思想,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答案:D6命题点: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的不平衡性(2017高考全国卷)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 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解析:题干材料反映出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地
7、区的留日学生人数明显多于内地省份,这是因为这些地区正是近代开放较早、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故A项正确;当时清政府正在进行改革,革命运动并不高涨,故B项错误;清政府的留学政策并没有变化,故C项错误;当时,日本在华势力范围在福建,但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其他省份留日学生也多,故D项错误。答案:A7命题点:近代大众传媒对思想解放的推动(2017高考全国卷)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
8、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解析:题干材料中产品广告与“国之进步”“人民精神”等新思想相联系,取得巨大成功,体现出当时民众对新思想的推崇与追求,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A项与材料时间“1913年”不符;C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材料仅提及广告对产品销售的影响,无法得出D项。答案:B8命题点:维新变法背景(2016高考全国卷)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
9、要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解析:甲午战争后,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思想,A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B项错误;改良思潮发端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D项错误;根据诗文内容并联系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可知,C项符合题意。答案:C(二)待考视角9命题点:魏源对西方文明的新认识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以实现“制夷”的目标。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B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C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D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10、解析:材料“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反映出民族危机的出现,魏源提出“掌握海权”以实现“制夷”的目标,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魏源的思想还未付诸实践,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魏源个人的思想,无法推断对中国重陆轻海传统观念的影响,故D项错误。答案:A10命题点:晚清传统文化变革的必要性清咸丰、同治年间,社会动荡,民生艰难。而政府官员“掩饰弥缝,苟且偷安”,士人沉迷于故纸堆中烦琐考证,社会上出现了“天下不乱于长发贼而乱于汉学”的说法。这一说法表明 ()A太平天国沉重打击清朝统治B西方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C西方思潮冲击传统封建体制D传
11、统文化无法应对社会变革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当时士人群体对待社会变革的态度,不是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对清王朝的冲击,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西方列强的侵略,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说中国的士人沉迷于故纸堆,不是受西方思潮的影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天下不乱于长发贼而乱于汉学”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D11命题点:社会发展与思想发展的关系1920年,陈独秀认为:“上海社会若不用猛力来改造一下什么爱国、共和、解放、新思潮、新文化等一切新流行的名词,一到上海便仅仅做了香烟公司、药房、书贾、彩票行的利器。”这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相互促进B近代社会发展要以彻底的思想改造为前提C新文化运动在上海并未引起充分关注D推翻资本主义专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任务解析:陈独秀认为,如果没有思想方面的解放与改造,政治要求便只能沦为经济的附庸,这里强调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而非其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故A项错误;没有思想解放作为前提,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将无从谈起,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在上海的关注度,材料中并没有相应的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推翻资本主义专政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