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统考)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及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文艺发展历程 第29讲 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4237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统考)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及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文艺发展历程 第29讲 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全国统考)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及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文艺发展历程 第29讲 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全国统考)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及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文艺发展历程 第29讲 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全国统考)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及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文艺发展历程 第29讲 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全国统考)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及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文艺发展历程 第29讲 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全国统考)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一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及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文艺发展历程 第29讲 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9讲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16世纪,“他们都要求从世俗的情感和欲望解放领域转向思想文化体系的清算领域。也可以说,他们都希望从思想体系上,而不是从人的情感上来清算神学体系。”据此可知,“他们” ()A主张否定宗教神学B反对君主专制C强调人有信仰自由 D倡导人非工具解析:“清算神学体系”说明题干中的“他们”是指宗教改革的倡导者,而这种做法是为了人们从宗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个人的信仰自由,故选C项;A项表述与事实不相符,排除A项;B项与宗教改革者的主张不符,排除B项;D项表述是启蒙运动康德的思想观点,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排除D项。答案:C2运用结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2、。下图可以用来说明 ()A宗教改革发生的必然性B灵魂自救途径的转变C信徒地位的重大变化D新教主张过世俗生活解析:根据题干可以看出,宗教改革之前是“因行称义”,宗教改革后是“因信称义”,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是资产阶级利益的需求,信徒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即灵魂自救途径发生转变,故B项正确。答案:B31517年,传教士马丁路德揭破赎罪券的欺诈,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样烧遍欧洲,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否定信仰上帝B主张废除教阶制与宗教仪式C挑战教会权威D极力宣扬圣经的至高无上解析:否定信仰上帝与题干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

3、宗教改革内容没有涉及废除教阶制与宗教仪式,故B项错误;从题干材料“教徒自读白话文圣经,直接跟上帝交谈,不要教会做中介”,可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否定教皇和教会的作用,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圣经地位,故D项错误。答案:C4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下面能够体现马丁路德这一宗教思想的是 ()A因行称义 B神权高于教权C人权至上 D信仰得救解析:由题干中马丁路德的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信徒可以不经过教皇直接与上帝对话,只要有信仰人人都可以得救,这就是他的因信称义思想,故选D项;因行称义是当时教皇宣扬的思想,是马丁路德要批判的,排除A项;马

4、丁路德宣传的是国家权力高于教权思想,排除B项;人权至上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排除C项。答案:D5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据此可知,马丁路德主张 ()A教随国定原则 B强化教会权威C信仰即可得救 D简化宗教礼仪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宗教要服从世俗统治者,即体现了教随国定的原则,故A项正确。答案:A6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狄德罗曾高度评价

5、四书五经,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这说明 ()A中国文化为西方启蒙运动提供理论依据B中国文化与启蒙思想具有一定的共通性C大部分启蒙思想家具有崇洋媚外的心理D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更具有生命力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欧洲不少启蒙运动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认可,这说明二者有道德启迪的相通性,故选B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理论依据,排除A项;“崇洋媚外”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中西文化各有特点,排除D项。答案:B7伏尔泰盛赞牛顿是真正伟大的人物。他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

6、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这表明他 ()A反对专制提倡民主B尊重科学反对迷信C主张共和倡导自由 D崇尚理性否定权威解析:题干材料中指的是启蒙思想家对牛顿的高度赞扬,与反对专制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并未涉及迷信思想,故B项错误;主张共和是卢梭的主张,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说明对科学的敬畏,体现了对理性的推崇,故D项正确。答案:D8某西方学者指出:“所谓国政者,故合众人之意见,寄于一人之身,假手以行之也。故国家行政,除代众人兴利除弊外,不得妄作好恶,致戾舆情。”这一论断侧重于 ()A抨击君主专制 B主张天赋人权C

7、反对等级制度 D强调民主科学解析:“所谓国政者,故合众人之意见,寄于一人之身,假手以行之也”表明反对君主专制,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的内容是反对君主专制,并非天赋人权,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的内容是抨击君主专制,不是反对等级制度,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的内容是抨击君主专制,不是强调民主科学,故D项错误。答案:A9在卢梭看来,不存在彻底的民主制,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政府。这表明卢梭 ()A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B正视公民在政治素养上的差距C基本背离了启蒙运动宗旨D并未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解析:卢梭认为彻底的民主制不适合人类,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

8、这说明他主张精英治国,故选B项;卢梭是资产阶级不会致力于消灭社会的不平等,排除A项;卢梭认为选举产生的贵族制政府是相对较好的,因为它能保证最贤明的人来管理政府,这体现了卢梭反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要求,推动了启蒙运动发展,排除C项;卢梭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材料是反对直接民主制,排除D项。答案:B10据不完全统计,从1789年到1800年,在世界58项重大科研成果中,法国有23项,占总数的39.7%。同期,英国只有13项,占22.4%;德国6项,占10.3%。这一时期法国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主要得益于 ()A启蒙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新古典主义思

9、潮对科学的积极影响C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D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高度重视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在1789年到1800年的世界重大科研成果中法国占主体,联系史实可知此时期法国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而推动科学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故A项正确。答案:A11有学者研究发现,自18世纪初开始,法国出版的神学书籍下降,科学奇事、世俗文化和艺术书籍比重日增,各种传统形式的文学书籍维持不变。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封建君主专制逐步松动B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C受到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D社会思想正发生深刻变化解析:A项时间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8世纪法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10、,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故C项错误;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心,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当时法国社会思想正发生深刻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D12卡西勒认为:启蒙运动是近现代哲学思想借以获得其特有的自信和自我意识的思想运动。波特认为:启蒙运动是力图把人类从无知和被教训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罗素认为:启蒙运动高扬理性,并具有挑战现存秩序的特征。据此可知,关于启蒙运动的解释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解释B不同的角度影响历史概念的释义C三种观点都没能全面的诠释D研究材料的丰富使概念趋于准确解析:卡西勒、波特、罗素等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启蒙运动的意义,这说明他们各自的研究方向影响了他们

11、的认知,故选B项;这三观点都有正确的方面,他们所表述的角度也不相同,排除A项;三种观点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排除C项;这三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启蒙运动进行解释,他们不是互相补充的关系,是看问题的视角问题,排除D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德斯鸠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状态;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孟德斯鸩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12、,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孟德斯鸠材料二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作“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整理自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归纳孟

13、德斯鸠的观点,并从理论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概括“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的原因。解析:(1)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中“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的信息进行归纳;第二小问影响,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可以从破旧立新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2)政治方面,根据材料“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等信息进行比较归纳;思想方面,根据材料“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结合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14、1)观点:提倡法律制约下的自由平等。影响: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法律的理论基础。(2)原因:政治方面,中国的封建君主掌握绝对权力,法律来自君主意志,君权不受制约;而西方君主受到地方政治势力的牵制,法律来自社会,而不是来自君主。思想方面,中国传统儒学影响极为深远,而儒学是为封建专制服务的;西方社会长期盛行人文主义精神,这是启蒙思想的基础。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武汉大学教授赵林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他认为:宗教改革深深影响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氛围,客观上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而文艺

15、复兴运动在科学和哲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建树,意大利人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反而使道德更加堕落沦丧,与罗马天主教会成了一丘之貉。试论宗教改革对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这是一道观点论证题,首先根据材料概括材料中关于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观点,即近代西方文化的起点是宗教改革,不是文艺复兴,对该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或另有观点,再结合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史实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近代西方文化的起点是宗教改革,不是文艺复兴。我认同这一观点。论证:宗教

16、改革倡导“教随国定”,推动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兴起和近代西方民族文化的繁荣;宗教改革倡导“因信称义”,有利于欧洲民众思想的解放,推动了人文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宗教改革倡导人人都可以直接阅读圣经,推动了人的思想独立和自由,有利于近代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文艺复兴过度推崇人性,容易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示例二:观点:近代西方文化的起点是宗教改革,不是文艺复兴。我反对这一观点。论证: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有利于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的束缚,提倡思想自由,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基础。而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