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向三散文类文本阅读考点1 分析结构思路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火车穿越的身与心阿来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 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我们一路都在用汽车追赶试运行的火车,借此反复感受青藏高原上从未有过的机械与钢铁巨大力量的冲击。我驾驶着吉普在高旷的青藏路上奔驰,一次次冲到火车前方,等待火车蜿蜒着驶近,感受火车从面前不远处轰隆着经过时,脚下的地面传导到心中的轻轻震颤,再目送它从某个山口处消失。然后,一踩油门,开始新一轮的追赶。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 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
2、20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去一个一百来公里远的地方,只能牵着马,驮着行李与书籍,翻越两座雪山,徒步行走三天时间。后来,我坐着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去过很多地方。记得在科罗拉多州的某个地方,在美国的高原上,有一天开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驱驰,公路两边的金黄秋草中不断有马匹出现,草原尽头是裸露着岩石筋骨的落基山脉,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有一次,在公路与铁路交叉处,我们停下车来,看长长的铁路线上,长长的一列火车在草原和积雪的山脉之间蜿蜒而过。那时,我就想,要是也有这样一条铁路穿过青藏高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当即,我就要求朋友帮忙退掉机票,要坐这条线上的火
3、车,穿过落基山脉,直到美国的西部海岸。这是一种情感的代入法,这样,几乎就有了在青藏高原上乘坐火车的感觉。没有想到的是,才过了几年,就在青藏高原真切地看到火车奔跑了。此次青藏之行前,我正在我的小说中写到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马车,马车在一个藏族村庄的出现。此前村子里有马,也有马上英雄的传奇,但是没有车,没有马车。其实,不只是这个村子,方圆好几百里,上下两三千年,这个地区都没有这个东西。但是,有一天,突然就有马车出现了。我怀着欣喜的心情,用天真的笔调在小说中描述这些新事物的出现。而且,也正是在文字展开的时候,的确真切地体味到这些事物一出现,生活就不再是原来的样子了。我在另一篇小说中这样描述一座小水电站
4、的出现:“一双从来没有写下过一个字母的手合上了电闸,并将整个村落的黑夜点亮时,大家都有一种如在梦境的感觉。可这真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光亮。”这种光亮出现了,世界的面貌与人的内心都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是的,“变化”,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多么热爱这个字眼,而又深受着它的驱迫啊!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速度带来完全不同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错。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望着湛蓝的湖水,湖对岸念青唐古拉山那些亘古如此的雪峰就渡到心中来了。晚上宿在帐篷中,听风声呼呼地从半
5、空中掠过,恍然看见传说中的巨灵披着宽大的黑色大氅在星空下飞翔。于是,身心又重新沉浸在古老的西藏了。醒来之后,似梦非梦的感觉消失了。穿上衣服来到曙色一点点降临的湖边,白天那些喧哗的游人消失了,湖岸深处,那些深浅不一的岩洞有修行者的灯火在闪烁,身体处于这亘古的寂静之中,脑子里却轰轰然有火车隆隆地奔驰。几天来高度的兴奋过后,这时,身体的内部突然有一种撕裂感。这在我,是一种熟悉的感觉。从理性上讲,我们应该为每一件新事物的出现而欢呼,而深受鼓舞。与此同时,在身体的深处,血液中有种古老的东西会起作用,会拉响警报,提醒我们出现了某种危机。这种感觉的出现是因为一些具体事情吗?是的,就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就在纳
6、木错,看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关于这一切,大家都说得够多了。我真正想说的是,对于本人这样的青藏高原的土著来说,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不需要理由也会在身体中冲突起来,让人体会到一种清晰的撕裂的隐痛。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整个青藏高原已经不可逆转地与现代文明遭逢到一起,而在身体内部,那些遗世独立的古老文化的基因总要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虽然我知道,某一天置身于某一种特别的情境中,这种情绪或者又会重新涌上心头。但一路往南,拉萨在望,看到铁路在渐深渐低的峡谷中穿
7、过一个个正在播种的村庄,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有删改)1分析段落作用文章在叙述追赶火车的过程中穿插了过去的经历和自己的小说等内容,有什么作用?答:答案写徒步翻山,将过去的落后与现在的发达进行对比,表达对现代文明的期盼和赞美。写美国的经历,为青藏高原通火车作铺垫,表达变化之快令人惊喜。写小说的内容,虚实结合,突出新事物给现实世界与人的内心带来的深刻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通读文章,了解文章内容,从结构上把握作者的思路,圈画文章关键信息,领悟作者的情感。本题中,文中第段“20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去一个一百来公里远的地方,只能
8、牵着马,驮着行李与书籍,翻越两座雪山,徒步行走三天时间”写徒步翻山,将过去的落后与现在的发达进行对比,表达对现代文明的期盼和赞美。“在美国的高原上,有一天开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驱驰,公路两边的金黄秋草中不断有马匹出现,草原尽头是裸露着岩石筋骨的落基山脉,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穿过落基山脉,直到美国的西部海岸”写美国的经历,为青藏高原通火车作铺垫,表达变化之快令人惊喜。第段“我正在我的小说中写到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马车,马车在一个藏族村庄的出现”,第段“此前村子里有马,也有马上英雄的传奇,但是没有车,没有马车。其实,不只是这个村子,方圆好几百里,上下两三千年
9、,这个地区都没有这个东西”,第段“但是,有一天,突然就有马车出现了”,都是为写青藏高原通火车作铺垫,写小说的内容,虚实结合,突出新事物给现实世界与人的内心带来的深刻变化。2分析文章线索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文章的?试简要分析。答:答案本文是以双线交织的形式组织文章的。从叙事上讲,以“我”的旅途为线索;从抒情上讲,穿插着“我”的心理活动变化。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我”的心情是兴奋喜悦的;到纳木错之后,“我”又眷恋和担忧;回到青藏线上眼望拉萨,“我”的情绪欢快而高亢。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散文线索的能力。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空间线索,以“我”的旅途为线索;一条是情感线索,以“我”的心理活动变化作为线索,
10、两条线索交织并行。空间线索(叙述线索),以“我”的旅途为线索。作者交代了自己的行踪“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 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 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错”“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从玉珠峰唐古拉山纳木错青藏线上,以旅途为线索。情感线索(从抒情上看)“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火车在亮闪闪的两股铁轨上呼啸而至时,内心的感觉远非兴奋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错。坐在湖边,听水波拍击湖岸,非常有重量的火车所带来的速度感与因此而起的兴奋感就消失了”“看
11、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看到铁路在渐深渐低的峡谷中穿过一个个正在播种的村庄,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作者的心情随着行踪起伏,由兴奋喜悦眷恋和担忧欢快而高亢。3分析行文思路请分析这篇散文的行文思路。答:答案全文以“我”的旅途为线索,先交代“我”驾车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追赶火车,获得高原路途飞奔的确切感受(第段);再由眼前景回忆起以前在青藏高原翻山、在美国坐火车穿越落基山脉的事情,并想到了西藏村落的变化(第段);接着叙写前往纳木错宿夜并由此引发思考,表达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交融时作者的担忧(第段);最后叙写前往拉萨,以
12、积极的心态迎接新事物的到来(第段)。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散文行文思路的能力。本文共有十三段,以“我”的旅途为线索。第段,由“离开格尔木,从海拔4 100多米的玉珠峰车站开始”“我驾驶着吉普在高旷的青藏路上奔驰”“然后,一踩油门,开始新一轮的追赶。这样直到海拔高度达到5 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可知,交代“我”驾车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追赶火车,获得高原路途飞奔的确切感受。第段,由“当我看到铁路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强劲地延伸20世纪80年代刚刚工作时这景色自然就触发了一个旅人的思乡病,让我想起了景色相仿的青藏高原”可知,由眼前景回忆起以前在青藏高原翻山、在美国坐火车穿越落基山脉的事情,并想到了西藏村落的变
13、化。第段,由“从唐古拉山下来,离开藏北重镇那曲,我们暂时离开了铁路线,去到纳木错”“就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就在纳木错,看到的种种情形,有理由让我们感到处理不好,好的变化也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血液深处,会对即将消失的东西有一种深深的眷恋。整个青藏高原已经不可逆转地与现代文明遭逢到一起,而在身体内部,那些遗世独立的古老文化的基因总要顽强地显示自己的存在”可知,叙写前往纳木错宿夜并由此引发思考,表达现代文明与古老文化交融时作者的担忧。第段,由“天一亮,当我们重新回到青藏线上,心中那些模糊不清的情绪就消失了一路往南,拉萨在望我们的心情又像汽车得到越来越多氧气的引擎,欢快而高亢了”可知,最后叙写
14、前往拉萨,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事物的到来。4分析构思特色请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色。答:答案双线交织。叙事上以“我”的旅途为线索,抒情上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双线交织,表现内容集中而丰富。巧妙穿插一些回忆材料,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文章先叙后议。借助“变化”和“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的不同感受,由叙述自己的经历自然地过渡到理性的审视和思考。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章构思特色的能力。首先从情节线索上看,本文采用双线索结构,双线交织,表现内容集中而丰富。巧妙穿插一些回忆材料,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然后从文章的叙述方式上看,文章先叙后议。“这种光亮出现了,世界的面貌与人的内心都因此发生深
15、刻的变化”“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速度带来完全不同的时间感与空间感”,作者借助“变化”和“不同的交通工具”带来的不同感受,由叙述自己的经历自然地过渡到理性的审视和思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说起梅花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
16、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
17、。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画成画挂在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
18、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员,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弃官丢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七律,在所有
19、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鳌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的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
20、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有一次和一个西方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
21、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5分析结构特点本文在行文构思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答:答案本文的结构特点是总分总。文章开篇先总说“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再分说自己几次和外国人谈论梅花的经历,层层深入地阐释了作者对梅的认识。最后进行总结,阐释了梅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赞美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回答作品的结构特点,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文章第一段由自己的名字引出小时候背诵的梅花诗,再引出关键句子“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
22、,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此句引出了下文的主要内容,所以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文章主体部分则分别介绍了作者与“墨西哥人”“美国人”“意大利人”“一个西方人”谈论起“梅花”的具体经历,阐述了作者对梅花的认识:由最初的翻译为“plum”,到“中国最美的花”“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画成画挂在墙上,写进诗里”“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再到“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最后进行总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
23、,表达了作者对赋有民族精神的梅花的赞美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主题。6分析线索及其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答:答案本文的线索是梅花。作用:文章标题为“说起梅花”,全文紧紧围绕“梅”这一话题展开,照应了标题。自始至终以梅花串联全文,主体部分通过写几个外国人对“我”名字“梅”的好奇和对梅花的误解来抒发“我”对梅花的赞美,文章结构思路清晰。全文以“梅”组织材料,不枝不蔓,内容集中,突出表现了梅花独具特色的美。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线索及其作用的能力。文章标题是“说起梅花”,所以可初步判定本文线索是“梅”。其次,细读文本,发现文章始终围绕“梅花”来写,由起了名字叫“梅”,到介绍作者与“
24、墨西哥人”“美国人”“意大利人”“一个西方人”谈论起“梅花”的具体经历,写几个西方人对“我”名字“梅”的好奇,到最后抒发对“梅”的赞美之情。由此可明确地判断该文的线索是“梅”。关于“梅”这条线索的作用,首先标题本身就暗示着文章线索,所以该线索有照应标题的作用。接着从文章思路、内容和结构等角度分析。全文看似庞杂的内容,正是因为线索“梅”的串联,使得文章的思路清晰;紧紧围绕“梅”来写,内容就显得集中,并且重点突出了“梅花”独特的美。7分析段落的作用文章倒数第二段写到“我”与西方人谈论梅花,试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答案从结构上来看,该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该段承接前面几个西方人对“我”的名字的好奇
25、及对“梅”的误解,继续与西方人说“梅”;同时开启了后面的议论,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从内容上来看,紧扣文章的标题,通过与西方人说“梅”,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之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段落的作用的能力。该段位于文章后半部分,这个部分的句段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细读该段内容可知,此段承接上文中提到的和几个西方人讨论“梅”的内容,在与“墨西哥人”“美国人”“意大利人”谈论“梅”的时候,他们并不能理解“我”对于“梅”的感情,理解不了“梅”在我们中国文化中的意义,此段“和一个西方人”谈论时也一样,“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但是这次描写和前几次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也不由自主又
26、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本文的思想感情也由此发生变化,从而自然地引出后文的议论抒情,由单纯讨论名字过渡到对梅花的赞美,再借此上升到对民族精神的赞叹上来。从内容上看,该段的最后一句“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是作者的表述重点,通过与西方人说“梅”,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之情。考点2 概括内容要点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米的恩典甘典江在所有的汉字当中,我最敬重的一个字,是“米”。甲骨文中,“米”字像琐碎纵横的米粒,典型的一个象形字。说文解字曰:“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意思是,米是谷物和其
27、他植物去壳后的籽实。断奶之后,我们开始要吃饭了。民以食为天,说明吃饭是天大的事。多少年以来,中国人见面都要问候一句:“吃了吗?”难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仓廪实而知礼节。吃饭要靠天,更要靠地。没有谁能够管得了天,但是,地,却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在中国的传统中,土地是万有之源,万物都从中孕育化生。易经云:“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安土便能乐业,就会诞生故乡,同时,还象征着淳朴的道德选择与坚守的精神意志。土地联系着历史与道德、政治与民生,而其中的媒介与命脉,即是白花花香喷喷的米。一切财富与权力,最终,都可以通过米来衡量与转化,以“石”计量。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
28、主要指稻米,即大米。在南方,稻田随处可见,甚至在陡斜的山坡上,也被开垦出一圈一圈的梯田。在雾气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为艺术,在视觉上极为震撼,彰显着人的力量和创意。20世纪80年代,母亲带我去粮店买米,揣着一册购粮本。彼时,每个人的粮食,都是一个定数,有钱也多买不到一两。卖米的工作人员常常带着居高临下的目光,我们则像是等待赈济的灾民,需要他们来拯救。我突发恐惧:要是哪天他们关门不卖米了,我们又怎么办?幸好,某一天,人们又做起了交易,在农贸市场,大米开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钱,想买多少买多少。望着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觉得生活才真正开始。吃饱饭后,人性苏醒了。接着,我们各式各样的欲
29、望,日益膨胀。不知不觉之间,人们见面,不再问候吃饭,而是关心挣钱发财。很快,米的命运也发生了变迁,它们被包装进入超市。在某种意义上,这时候的米,面目全非,与土地紧密的关系已经断裂。顾客从一袋米中,看不到四季的替换,闻不着泥巴、雨水和阳光的气味,也无视农夫的喘息与农妇的忧伤。可怜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种消费符号。每次不得不去超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都在猜想:假如苏格拉底看到这一切,不知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在两千多年前,他就对物质消费不屑一顾:“我们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别人为食而生,我为生而食。”也就是,对于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来说,他只需要粮食即可生存,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与理性。许是因为苏格拉底的
30、提醒,我开始尽量少去超市,实在要去,也要扪心自问一番:是不是因为听从了大米的召唤?我越来越相信:过度的物质消费,是一种恶习,甚至,是对人类独立于物质的高贵精神的冒犯。每一粒大米,无论是干瘪的还是饱满的,一起经历了四季的轮回,演绎了生命的涅槃,见证过土地的馈赠,追逐过阳光雨露,都领受了人的安抚和神的祝福。在此意义上,它们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进入人的胃,化为人的血肉与精气。联想到米的“远亲”麦子。西方人眼中的麦子具有神性,因为麦子经过“施洗”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有信仰的面包,荣升为基督的圣餐。我想,倘若真有神灵可以降福于诸般良善与恩惠、纯洁与正义,那么它可以启示麦子,同样也能祝福大米。粮食是至善至
31、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理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从一粒大米的恩典中,我领受了永恒的充实与安宁。(有删改)1概括要点文章由“米”主要联想到了哪些与之相关的内容?答:答案土地;广义的“米”的类型;米的交易与人们的生活;米的命运;米的“远亲”麦子;敬畏粮食,感恩故乡。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文本发现,第五段由“米”联想到土地;由“广义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黄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可知,第六段由“米”联想到广义的“米”的类型;第七段联想到母亲当年带“我”去粮店买米的情景;第八段联想到米的交易
32、与人们的生活;第九到第十二段,联想到米的命运;第十三段联想到米的“远亲”麦子;第十四段联想到敬畏粮食,学会感恩。2概括主旨请概括文章的主旨。答:答案本文表达了对米的感恩和敬畏之情。指出物质富裕后不能过度物质消费,敬畏粮食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安宁。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的能力。标题是“米的恩典”,说明作者对米怀有感恩之情;行文中,作者先写米对人生存的重要性,再写米的历史意蕴,最后写米的现状、自己对人们过度消费的担忧,以及对自己的反思。结合文中的“粮食是至善至美的对象,敬畏粮食,就是遵守心灵的律法,可以凭此找回自我,梳理人与大地的伦理,并抵达感恩的故乡”可知,作者想要表达的是粮食是至善至美
33、的对象,呼吁人们敬畏粮食,遵守心灵的律法;“扪心自问一番:是不是因为听从了大米的召唤”,反映出作者对米的尊重;而倒数第三段作者联想到“麦子”成为圣餐,表达自己对大米有同样的崇敬之心、敬畏之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草木深晓寒在我的认知里,村庄是存在于一种秩序中的,山和水,土地和房屋,各安其间,井然有序。村庄里的草木,同样遵从于一种秩序,沿着时间之足穿过风,穿过雨水,从来不知道偷懒,也不会有所偏倚,一生都在通向一条春荣秋谢的路。它们以不同的姿势贴近村庄,把村庄覆盖,假使一个陌生人像翻书一样把它们轻轻地揭开,村庄的秘密便会毫无缓冲地暴露在眼前:黛色的屋顶,炊烟,牛羊,一垄一垄的稻子,弯着
34、腰劳作的农人。我是在草木里长大的,我从来不怀疑草木的忠诚,它们不会让一个外来者轻易地窥探,习惯了用自己的枝枝叶叶,守护着村庄的秘密。进入城市以后,我经常会在无眠的夜里找寻最初的记忆,希望以此来安慰我内心的怀想,但在一番搜肠刮肚之后,发觉小时候的事情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我只记得端午节时插在大门边的蕲艾,菖蒲,还有缠绕的葛藤,它们看着我进进出出,有时候像恶作剧一样,借助穿堂风把泥土的气息塞进我的呼吸,令我猝不及防。有些事情,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信,纵使生活困窘,我的童年也应该有意想不到的斑斓,几种平常的草木,怎么就这样轻松地收买了我那一段记忆?草木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但并不见得我那时多喜欢草
35、木。有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村庄的草木是一种不必要的存在。我厌倦它们,它们长在路边,打湿早行人的裤脚,把枝丫伸向屋顶,吞噬阳光,堵塞瓦楞的沟壑,让雨水漏进屋来,潜入稻田和菜地,挖空心思抢庄稼的风头。我拿着刀去砍它们,背着锄头去铲,用手使劲拔,连根拔掉,我大概还想过,要是能像赶牛羊一样,把村庄里的草木赶得一根不剩,只留下纯粹的庄稼,一条条光溜溜的泥巴路,天与地之间坦荡如砥,这样,村庄里的人便能省去大把的汗水。就在我开始构思这个宏大理想的时候,我的喉咙突然痛了起来,痛得连喝水都要小心翼翼。祖父见了说,没事,是上火了。他从山上挖来一种树根熬成水端到我面前,笑着说赶紧喝了吧,喝了就好了。当时我并不相信这
36、种土办法能瓦解我的疼痛,我切一段稻草当吸管,一点点吸进去,苦,涩,酸,好像所有人类难以接受的味道都集中在这水里,弄得我头晕目眩,只是没想到几天后,竟奇迹般地好了。从那时起,我感到了草木的神秘,我觉得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我开始审视周围的草木,村庄里到底有多少草木呢?到处都是,从一座山头扑向另一座山头。我想它们大约是被风吹来的,一阵大风,从山那边吹过来,它们落户以后,忙着开疆拓土,攻占所有的空隙,连一条石头缝都不放过。它们带着露水,披着烟霭,把村庄揽在怀里。村庄累了,困了,就躺在它们的怀抱之中,草木歌唱,歌声把村庄带进沉沉的梦乡。母亲会在一家人闲着的时候,突然从屋角搬出一坛浸熟的野柿子
37、,或者一大把板栗,或一袋子酸枣糕。餐桌上也经常变换花样,一碗香喷喷的蘑菇、橡子豆腐,一盆子艾叶粑粑。日子困顿,母亲以一个母亲的力量为一家人驱逐着贫穷的阴影。霜降时节,父亲照旧从对面的山上挑回来一筐筐木炭,木炭乌黑,每一根都闪着光泽,还保留着树干的雏形,一根根木炭在寒冬里复活,变成亮堂堂的炉火,变成腊肉的香,最终以一种笑容的形式停留在我们的脸上。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离开了草木,我们只能接受生活的种种苦难,即使愿意倾我所有,也难以抵御接踵而来的黯淡和荒芜。时间固执地改变着一切,草木长高,村庄变矮,我在草木之下劳作、歇息,枕着泥土仰望草木,我看到阳光从它们身上流
38、过,镶上一层绿油油的底色,我看到雨在上面冒出白烟,我看到不断改变的色彩,如同一万只蝴蝶的跌落,那是大地之上的一场蝴蝶雨。我再一次感到秩序的可爱,村庄属于草木,草木也属于村庄,我们把自己交给草木,在草木的深处皈依。(有删改)3概括主要内容请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答:答案草木赐予人们生活资源,使原本贫穷的生活拥有了快乐。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由第段“母亲会在一家人闲着的时候,突然从屋角搬出一坛浸熟的野柿子,或者一大把板栗,或一袋子酸枣糕。餐桌上也经常变换花样,一碗香喷喷的蘑菇、橡子豆腐,一盆子艾叶粑粑。日子困顿,母亲以一个母亲的力量为一家人驱逐着贫穷的阴影。霜降时节,父亲照旧从对面的山上挑
39、回来一筐筐木炭,木炭乌黑,每一根都闪着光泽,还保留着树干的雏形,一根根木炭在寒冬里复活,变成亮堂堂的炉火,变成腊肉的香,最终以一种笑容的形式停留在我们的脸上”、第段“草木赐予了我们一种不可复制的生活,成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源头”可知,第段主要写了草木赐予人们生活资源,使原本贫穷的生活拥有了快乐。4概括要点作者为什么说那时不见得多喜欢草木,可是草木却占领了其记忆的一端?请结合全文概括。答:答案草木带给人们恩赐,可以医用、食用等;草木带给村庄安详;草木遵守着一种秩序,守护着村庄的秘密,给人以心灵的皈依;在对草木的追忆中寄托对祖辈的怀念;远离自然后的失落、遗憾。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40、解答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含意,然后结合上下文查找“原因”。本题所考查句子在第段的开头部分,“草木毫不费力地占领了我记忆的一端”,意思是说草木在“我”的眼里有独特的品质,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第段写了“村庄里的草木,同样遵从于一种秩序”;第段写了草木的“忠诚”,它们“守护着村庄的秘密”;第段写了草木治好了“我”的喉咙疼,突出草木的药用价值;第段写草木“把村庄揽在怀里”“把村庄带进沉沉的梦乡”,给村庄带来安详;第段写草木可以食用;第段写离开草木的黯淡荒芜。5概括主旨请概括本文主旨。答:答案本文通过对草木在村庄、农民生活中的作用的深情回忆,写出了草木与村庄、草木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抒发了对草木、村庄乃至自
41、然的依恋之情,表达了远离自然后的失落、遗憾之情。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旨的能力。本文写的是草木,草木贯穿全文,在文中起到线索的作用。草木既是本文描写的对象,也是作者情感表达的中介物。在文章中,作者首先写村庄里的草木春荣秋谢,在村庄里到处生长,覆盖了村庄的“秘密”,写出了草木的秩序和草木与村庄的密切关系:草木代表秩序、守护,与村庄相互依存,相互守护;接着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花较多的笔墨写“我”对草木的厌倦,为后文写草木的神秘作铺垫,让读者带着疑问继续阅读文章;然后作者写祖父用一种树根治好自己喉咙痛这件事,开始感受到草木的神秘,开始审视和体味草木的意蕴;最后作者写出了祖父、母亲、父亲等村庄里的
42、人们与草木之间的联系,草木代表童年、亲情和家乡,在对草木的追忆中,寄托对童年、家人、家乡的怀念,揭示了草木对人们的生活的价值:给予人们生活的食物,带给人们生活的温暖,成为人们快乐的源泉通过对草木的多方面描写,作者告诫人们远离自然后内心会有失落和遗憾,只有亲近自然,内心才会收获真正的快乐。总之,文章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通过描写草木与村庄,来表达丰富的人生意蕴。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芦草之思王巨才那时秋风渐紧,霜叶飞红,忽然就想起了家乡的芦草。芦草,即芦苇,亦称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诗词中经常提到它,足见在骚人墨客心目间,它也算一道颇堪赏读的风景。镜头里、画面
43、上、诗词文章中,只要有了那么几束临风摇曳的花穗,立马便活泛、生动、爽朗、辽远起来。但在家乡人眼里,它不过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不需费工费时,又能提供生活的不时之需,故称之为“草”,这并无轻忽的意思,反而多了几分亲近。去年冬天,我得了一种俗称“打嗝”的毛病,虽无关紧要,却顽缠,麻烦,闹得食不甘味,寝不安枕。为此想过不少法子憋气深呼吸,大口吞咽热水,筷头轻触咽喉诱使作呕等,逐一试过,都不管用。去医院就诊,说是腹腔横膈肌痉挛所致,用过一些药,也没明显效果。恰在那时,老家有人打电话过来,没讲几句便听出蹊跷,说,是打嗝啊,告诉你个偏方,准行。也是病急乱投医吧,将信将疑照记下来:芦根、柿蒂、竹茹各10克,丁香
44、6克。到中药房,坐堂医生看了,说治呃逆吧,可以试试。不想这一试,也就十来副汤药,那饿鬼般纠缠不休的病魔竟然真就被制服了。民间偏方中,芦根是治疗许多杂症不可缺少的一味草药,虽不值钱,却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医人无数,应算一大功德。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叶片舒展、生长旺盛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里头换钱。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我家人多费事,端午的头天就得开始准备,要把软米(糜子)、大枣、芦叶、马莲条分别盛到瓦盆里泡好。第二天一大早,母亲便端一小凳,坐在这些水淋淋的盆具间,像一位老到的艺术家,开始了熟练的操作。包粽子说难不难,但真要把它包得大头
45、尖尾、见棱见角按母亲的说法要“俊模俊样”也不容易。因芦叶窄,母亲一般视叶片宽度将两片或三片叶子叠平整,先用左手拇指压在掌心,再用右手自如地卷成漏斗状,并依次充入软米、大枣,然后把“漏斗”上部预留的叶子折回来包裹严实,同时迅速用马莲条缠绕捆好。这期间,左手是无法动作的,全靠右手和牙齿的灵巧配合。我试过几次,不是漏米,就是散架。母亲说,你们要都会,早不要我了。母亲做的粽子个儿大,每个有二两重,味道清香,冷热可食,冷吃比热吃更好,爽口,筋道。现在商店买来的粽子,无论“稻香村”的还是“宫颐府”的,精致是精致,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记忆深处的那种口感。这常让我想到千年以前在洛阳为官的吴中张翰因“莼鲈之思”而
46、怅然若失的慨叹。深秋季节,芦草成熟,寒风过后,芦叶尽落,此时也正是农闲时间,勤快的庄户人便把野地里的芦秆收割回来,破成篾子,或自己动手,或请专门的篾匠编织成炕席,除自家用外,还扛到集市出售。这编席子也算得上个技术活,不是谁都干得了的。心灵手巧的,编出的席子平整细密,色泽光洁,手艺不好的,做出的活粗粗糙糙,松紧不一,两者价钱相差很远。那时的瓦窑堡无论城乡,家家住窑洞,户户有炕,席子是少不了的。城里人过年,即使光景差些的,也要刷窑洞,换窗纸,买年画,贴对联,到年三十,生熟茶饭料理就绪,就换上新买的炕席,满窑洞顿时给衬托得豁亮起来,人们的心情自然也振奋了好多。正因此,年节的农贸市场上,席子成了抢手货
47、。城门外的河滩上,看成色的,量尺寸的,谈价钱的,人来人往,煞是热闹。农民由此有了一笔额外收入,一年的油盐钱和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陕北人生性达观,日子苦焦,但苦中作乐的文娱生活是不能少的。通常的娱乐方式除了唱曲子、听古朝、闹秧歌之外,每到农闲时节逢集赶会时,还会有自乐性质的“道情”班子哄场助兴。每个班子八九人,都是地地道道喜欢热闹而又有一定文艺特长的农民。演出时不化妆,以说唱为主,同一表演者可扮演不同角色,却也能把剧情演绎得跌宕有致、声情并茂。乐器道具因陋就简,一块头帕代表小姐,一柄扇子就是秀才,锣锣鼓鼓,三弦胡琴,都是自制的。其中有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就是用苇秆做成的。管子类似洞箫,长短只
48、有一尺,也是七孔,另按顶端的一个“咪子”,便可随剧情变化吹奏出或雄浑激越或悠扬委婉的不同曲调。这管子音色清亮,传声远,在整个乐队中起引领作用,山背后、沟道里的行人,听见管子的声音就知道有道情演出。芦草生命力强,耐瘠薄,但性喜阴湿,在干旱的陕北高原也只有山坡背阴处和沟底河湾里才偶一可见。那些零零散散生长于荒山野地的芦草,虽不入大师法眼,在杜甫、范仲淹写于陕北的羌村三首和渔家傲中也没有留下些许踪影,但却在艰辛岁月里竭尽所能,倾其所有,给家乡父老那么多帮助,那么多便利,也为我寂寞的童年生活增添了那么多乐趣,我是应该写写它的。我对它情有独钟,常常感念它,一如感念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的父老乡亲。法国哲学
49、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会思想的芦草。但不是每一个会思想的人都有芦草的飒爽、慷慨。(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6概括要点至段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芦草的?请简要概括。答:答案四个方面:芦叶可以包粽子。芦秆可以编炕席。芦秆可以做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芦草有顽强的生命力。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这四段文字是从不同角度描写芦草的,首先阅读至段,逐段概括其内容要点;然后找到描写芦草的语句或段落,尤其要注意每一段的首句,从几个方面筛选有关描写芦草的语句,并要注意落脚点应在“芦草”上。第段,“芦草每年四月发育新枝,端午前后,正是叶片舒展、生长旺盛的时候,乡下人会把芦叶采摘下来,束成小把,拿到城
50、里头换钱。过端午包粽子,是老家瓦窑堡家家看重的节庆之一”;第段,“深秋季节,芦草成熟,寒风过后,芦叶尽落,此时也正是农闲时间,勤快的庄户人便把野地里的芦秆收割回来,破成篾子,或自己动手,或请专门的篾匠编织成炕席,除自家用外,还扛到集市出售”;第段,“其中有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就是用苇秆做成的。管子类似洞箫,长短只有一尺,也是七孔,另按顶端的一个咪子,便可随剧情变化吹奏出或雄浑激越或悠扬委婉的不同曲调”;第段,“芦草生命力强,耐瘠薄,但性喜阴湿,在干旱的陕北高原也只有山坡背阴处和沟底河湾里才偶一可见。那些零零散散生长于荒山野地的芦草”。综合以上语句,可以分别从“芦叶可以包粽子”“芦秆可以编炕席”
51、“芦秆可以做一种叫作管子的乐器”“芦草有顽强的生命力”这四个方面概括。组织答案时要力求文字准确、简洁。7概括主题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这篇散文的主题。答:答案本文赞颂了家乡芦草的平凡和伟大,并以此赞扬家乡人民的平凡和伟大。本文是一篇咏物的散文,“家乡的芦草”是写作对象。在作者笔下,“芦草”是普通的茅蓬野蒿,但竟然能治打嗝,能包粽子,能编席子,能做乐器,可见其虽平凡但却有用,能使家乡人的生活过得更好。而从写芦草特点的各段文字来看,这些描写表现了家乡人民的勤劳、智慧。可以说,作者写芦草也是在写家乡父老,因为他们和芦草一样:生命力顽强,飒爽、慷慨。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要在整体把握散文内容
52、的前提下对散文主题加以概括。概括散文主题,要回到原文,寻找能表露作者观点的句子。从标题看,本文就是一篇咏物散文,所以主题是“赞颂芦草的”,至于具体赞颂了芦草的什么品质,则可以在文中找到答案。从文本倒数第三段来看,本文还赞颂了“那些普普通通老实厚道的父老乡亲”。据此组织答案即可。考点3 鉴赏散文的语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沙海一苗树梁衡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齐大沙漠浩瀚无垠。a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公里。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
53、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b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殆尽。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
54、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老汉,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
55、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高老汉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
56、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草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
57、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
58、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1月14日20版,有删改)1赏析句子赏析文章第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答:答案a句运用连锁式比喻,突出了沙漠之浩瀚和官井村之渺小,彰显以高林树为代表的村民们治沙精神之难能可贵和治沙功绩之辉煌卓越。b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沙漠环境的恶劣和沙漠生活的艰难。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表达效果的分析能力。a句运用连锁式比喻,先将达拉特旗比喻为“海中一叶”,突出了达拉特旗与沙漠比起来显得有多么渺小,而后作者接着将官
59、井村比喻为“叶上的一痕”,由此更加突出沙漠之浩瀚和官井村之渺小,而官井村中以高林树为代表的治沙人却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正是通过这一连锁式比喻,彰显了以高林树为代表的村民们治沙精神之难能可贵和治沙功绩之辉煌卓越。b句中引用了苏东坡记承天寺夜游中对院中月夜美景的描写,“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与官井村中风沙过后的情景“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形成了对比,突出了沙漠环境的恶劣和沙漠生活的艰难。2赏析句子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简要分析。答:答案(1)拟人。“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形象地表现出小树苗在沙漠中艰难生长
60、的情态。(2)比喻。“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极力写出了沙漠被改造后的美景。(3)夸张。“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写出了玉米地浓密的特点。(4)排比。“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突出了三十年后官井村的巨大变化。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中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此处“挣扎”一词形象地表现出小树苗在沙漠中艰难生长的情态,这里是用描写人情态的词来描写植物,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又如“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此处将远处的
61、沙漠比喻为“金色项链”,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非常生动地写出了沙漠被改造后的美景,突出了以高林树为代表的治沙人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再如“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此处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玉米地浓密的特点,突出了如今官井村环境改善变化之大。文中“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这一手法让文章的表达更有气势,突出了三十年后官井村的巨大变化。学生可以任选三处作答。3鉴赏语言特色这篇散文的内容具有纪实性,语言具有文学性,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答案(1)纪实性。作者亲历:文章源自作者2018年8月的实地采访。材料真实:时间、地点、
62、人物、事件均真实可信。情感真挚:对沙漠恶劣环境的慨叹、治沙成功的自豪、作者的赞叹真诚自然。(2)文学性。多用修辞,形象生动,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化用名句,典雅隽永,如“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化用了敕勒歌中的诗句。间用口语,具有生活气息,如“一苗树壕”“沙打旺草”等。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特点的分析能力。本文是一篇纪实性散文。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就了本文。文章是作者2018年8月对内蒙古达拉特旗官井村实地采访后写成的,作品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均真实可信。高林树等人物都是实有其人,事迹也是确有其事。无论是作者还是采访中的人物,所抒发的情感都是自然真挚的。
63、以上方面都体现了作品的纪实性。但作者在写作时也注重文章的文学性,比如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等。文中还化用名句,如“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化用了敕勒歌中的诗句,这让文章显得典雅隽永,富有文学美感;文中还多处使用口语,如“一苗树壕”“沙打旺草”等,让文章具有生活气息,增强了文章表达的丰富性。所以,本文是一篇集纪实性与文学性于一体的散文佳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曙色曙色是未放叶的杨树皮的颜色,白里含着青。冻土化了,水分慢慢爬上树枝,但春天还没有到来,还要等
64、两个节气。日落时,西天兴高采烈,特朗斯特罗姆说夕阳像狐狸“点燃荒草”。日之将出,天际却如此空寂,比出牧的羊圈还冷清。天空微明之际,仿佛跟日出无关,只是夜色淡了。大地、树林和山峦都没醒来,微弱的曦光在天空蹑手蹑脚地打一点底色,不妨碍星星明亮,也不碍山峦包裹在浓黑的毯子里。这时候,曙色只是比蚌壳还暗淡的一些白的底色,天还称不起亮。杨树和白桦树最早接收了这些光,它们的树干比夜里白净,也像是第一批醒来的植物。在似有若无的微明里,约略看得到河流的水纹。河水在不知不觉中白了起来,虽然岸边的草丛仍然黑黝黝的。星星遗憾地黯淡下来,仿佛退离,又像躺在山峦的背后。鸟儿在树林里飞窜,摇动的树枝露出轮廓,但大树还笼罩
65、在未化的夜色中。鸟儿在天空飞不出影子,它们洒下透明的啁啾。受到鸟的吵闹,曙色亮了一大块,似乎猛地抬起了身子。大地仍然幽暗之际,天空已出现明确的白,是刚刚洗过脸那种干净的白,是一天还没有初度的白。它在万物背后竖起了确切的白背景,山峰与天空分割开来。天的刀子在山峰上割出了锯齿形状。天光让树丛变成直立的树,圆圆的树冠缀满叶子,如散乱的首饰。河水开始运送云朵,这像是河上的帆。最后退场的星星如礼花陨灭于空中,它陨灭的地方出现了整齐的地平线。这时候,如果谁说“天亮了”,他并没有说谎。人可以看清自己的白手。我在贝加尔湖左岸跑步,天的白光渐渐从树林里升到空中。湖水是庞大的黑,如挤满海豹的脊背,而天色的白是怯生
66、生的,似蒙了一层轻纱。好像说天亮还是不亮是定不下来的事情。天未亮,但树林慢慢亮了,高大的松树露出它们粗壮的枝丫,如同强壮的胳膊。转眼看,湖水变白,比天空还要白一些,类似于鱼肚白,好像刚才那些海豹翻过身晾肚子。站住脚看,这地方真是简洁,只有湖水和天空两样东西。而且,湖水比天空面积大的多。以人的身高看贝加尔湖,肯定是湖大天小,这跟上帝在天上俯瞰不相同。在山野观曙色是另外一样。我曾在太行山顶上住过一宿。那里天黑得早,亮得晚。我有早起习惯,出门刚走几步,被一个东西拉住衣袖。我用左手慢慢摸过去,原来是枣树的枝条,它隐藏在浓密的夜色里。抬眼看,看不见早已看惯的天,好像天被山峰挡住了。而我头一天入睡前,特意
67、看了看,天分明还在那儿,还有星星,尽管不多,但此时竟一点天光都没有。我退回屋里,看表,天应该亮了。五点了,这个村的天却迟迟不亮。我甚至想是不是这里的天不亮了?这么一想挺害怕,那就下不了山了。过了15分钟,窗外有白影。我出门,看到地上起白雾,天还没亮(其实亮了,不然哪有照见白雾的光?),往前走,又有树枝扯住右边衣袖,仍然是看不清树。此时,我明白一个浅显的小道理。平原上的光由地平线漫射而来,它从四周冲过来包围大地。再走,我看到脚下的青石板,踩上走。雾越发浓,比舞台的干冰效果还浓烈。雾里如有狗有狼咬住你的腿,那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这么想着,我左腿肚子抽筋了,觉得亮牙的狗正在雾里瞄准我的腿肚子。雾大,看
68、不到头顶的高山,当然也看不到所谓曙色。其实曙色已经藏在雾里,是一团团棉纱。说话间,山谷传来松涛的呼喊,雨滴如洪水那样斜着打过来,湿了左边衣裤,右边还是干的。一瞬间,雾跑了。雨或者风过来赶走雾。可爱的天空在头顶出现,白得如煮熟的蛋壳,山峰骄傲地站在昨天的地方。最陡峭的地方树木孤独,大团的雾从它们身边沉落在山谷里。这时候,天空飘来了彩霞。它们细长成绺,身上藏着四、五种颜色,以红黄色调为主。如果你愿意,把这些彩霞看成是金鱼也可以。太阳正藏在东方峰峦后面,把强烈的彩光打到云彩上,之后打在山峰上,一片金红。(取材于鲍尔吉原野同题散文)4赏析句子结合文本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答:答案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
69、手法。将大地、树林和山峦拟人化,将夜色比喻成“浓黑的毯子”,化抽象为具体;在结构上,这句话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从大地、树林和山峦都没“睡醒”写起,自然过渡到后文的曙色来临(为下文描写曙色作铺垫)。解析本题考查赏析重要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考虑用到的手法,分析其效果;其次思考词语运用的特点、句式特点等;还要从内容、结构方面理解语句的作用。先分析手法:“大地、树林和山峦都没醒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地、树林和山峦拟人化;“也不碍山峦包裹在浓黑的毯子里”将夜色比喻成“浓黑的毯子”,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接着分析结构:从大地、树林和山峦都没“睡醒”写起,自然过渡到后文的曙色来临(为下
70、文描写曙色作铺垫),引出“大地仍然幽暗之际,天空已出现明确的白”“而天色的白是怯生生的,似蒙了一层轻纱。好像说天亮还是不亮是定不下来的事情。天未亮,但树林慢慢亮了,高大的松树露出它们粗壮的枝丫,如同强壮的胳膊。转眼看,湖水变白,比天空还要白一些,类似于鱼肚白,好像刚才那些海豹翻过身晾肚子”。5鉴赏语言特色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色?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答:答案(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将树木、山峦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曙色中各种事物的状态。(2)语言清新明快,自然亲切,如“河水开始运送云朵,这像是河上的帆。最后退场的星星如礼花陨灭于空中,它陨灭的地方出现了整齐的地平线”等。(3)运用口
71、语,如第段中的“腿肚子”等,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使文章更贴近生活,同时细腻地表现了作者愉悦的心情。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的能力。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时,应抓住文中句子的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并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文中第段“大地、树林和山峦都没醒来,微弱的曦光在天空蹑手蹑脚地打一点底色,不妨碍星星明亮,也不碍山峦包裹在浓黑的毯子里”运用拟人,将大地、树林和山峦拟人化;运用比喻,将夜色比喻成“浓黑的毯子”,化抽象为具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曙色中各种事物的状态。从文中第段“河水开始运送云朵,这像是河上的帆。最后退场的星星如礼花陨灭于空中,它陨灭的地方出现了整齐的地平线”可以看出语
72、言风格清新明快,自然亲切。从文中第段“这么想着,我左腿肚子抽筋了,觉得亮牙的狗正在雾里瞄准我的腿肚子”可以看出多运用口语,如“腿肚子”等,使文章更贴近生活,增强了文章的亲切感,同时细腻地表现了作者愉悦的心情。考点4 分析散文的形象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高雄素描许知远从下午到傍晚,高雄一直在下雨,码头边的大风不断把手中的雨伞吹翻了面。在旗津岛上,我在天后庙中躲雨,在一家叫鸭脚的海鲜店里吃螃蟹,老板祖籍江苏,他的父亲是1949年跟随国民党来台的老兵。“能统一,”他听说我来自北京后说,“柏林墙两边能统一,海峡两岸为什么不行?”也是在风雨中,我来到鼓山上游览“打狗”英国领事馆。“打狗”是原住
73、民的发音,英国人将之拼写成“Takow”,汉字则成了“打狗”。那是个满是农业气息的台湾,北部的基隆被称作“鸡笼”。当日本人入侵之后,“Takow”变成了高雄“Takow”的发音与日文中“高大”“雄伟”的发音近似。“打狗”英国领事馆,是台湾卷入英国人争夺海上霸权的遗产。我坐在露天平台的阳伞下,看着雨打院子里的海棠树叶,红楼旁的一面米字旗,被雨淋湿垂落在那里帝国的年代早已退却。才过下午5点,天已近乎全黑。狭长的高雄港,静谧祥和,对岸有集装箱的吊臂、亮着灯光的高楼以及观光的摩天轮。往来于旗津岛和高雄码头间的渡轮内灯光通明,在墨蓝色的海面,它像是个巨型的灯笼,悠然地漂过洋面。我忘记了,是谁唱过一首港都
74、夜雨。在高雄的捷运站(地铁站)里,我碰到了一个热心的年轻人。我们正在找高雄县体育馆那一站。“是在凤山站下,你们是去看林怀民的演出吧,我也去。”他头发短短的,脸圆圆的,上面青春痘的痕迹尚未褪尽,鼻梁上架一副黑色窄边眼镜,一脸学生的稚气。在车厢里,他坐在我们对面。得知我们来自北京后,他的谈兴变得浓烈。他今年25岁,刚刚从东沙岛服兵役归来,之前他在台北阳明山上的文化大学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而现在,他正准备公务员的考试,他想当一名消防队员。“我喜欢苏东坡,”他说,“他写诗,旅行,喝酒,还修缮了西湖,活得真是潇洒。”5年前,他去过江南的苏州与杭州,喜欢那里的小桥、流水和房屋上翘的飞檐,他也发现,上海很现代
75、,比台北的楼更高,灯光更明亮,更富现代气息。他说,很遗憾对这些了解得太少了。10年前他上中学时,台湾的教科书开始不断压缩中国历史的内容,台湾的内容则不断增加,中国变得日益抽象。“北京好像大得不得了。”8月份时他还通过谷歌地图来寻找鸟巢,结果发现这个著名的建筑在北京地图上是那么不起眼的一点。我们还谈起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最近的访问。他不喜欢发生在圆山饭店前的大规模示威,因为那不符合“待客之道”,他也说两岸之间沿袭了共同的语言与文化,有很多东西可以分享与协商。我喜欢他谈话的方式。或许他缺乏足够的知识背景,却很愿意坦承自己的想法,也尊重你的意见。台湾南部的高雄,30年前(1979年),正是一群青年,在
76、此进行了第一场大规模的挑战国民党当局的行动,开始了台湾的民主之旅。在一张当时的黑白老照片上,我看到了大批手持火把的游行群众,他们脸上是特定时代、特定年纪的意气风发。我和年轻人在凤山站分手了,他打开随身带的折叠自行车,约好我们待会儿在会场见面,然后消失在雨夜中。走前我问他的名字,他说:“叫我鲔仔好了,不是梁朝伟的伟,是鱼字旁的那个,你们好像是叫金枪鱼。”演出因为雨而推迟了,我没见到鲔仔,却一直在想他的父亲必定是位渔民。高雄体育馆前站着另一些青年,穿着黄色的雨衣,正对每一个试图进场的人说抱歉:“演出改成明天了,请到时候来。”我跟着其中的一位进入他们的休息厅,更多的年轻人拥挤在那里,潮湿、嘈杂,还有
77、青春的活力塞满了每个角落。灯光昏暗,我分不清谁是舞者,谁是工作人员。林怀民,这位善于用现代舞蹈来演绎中国古典故事的舞蹈家,原定今夜的这场演出,吸引了附近的两万名观众。我不禁会想,那些儿童的、少年的眼睛,看到舞台中央的表演,会产生什么样奇妙的反应,或许他们此刻懵懂无知,但终有一日,埋藏在心底的美,会在这些心灵中以各自的方式展现出来吧。(摘编自台湾素描)1概括分析物象特点文中第段描绘的高雄港有哪些特点?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答案地形狭长,如“狭长的高雄港”。夜晚安静,如“天已近乎全黑”“静谧祥和”。建筑现代化,如“有集装箱的吊臂、亮着灯光的高楼以及观光的摩天轮”。灯光美丽,如“渡轮内灯光通明,在
78、墨蓝色的海面,它像是个巨型的灯笼”。2概括人物形象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文中年轻人的形象特点。答:答案热心助人;年轻,带有学生的稚气,有理想;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关心政治,关心两岸关系,并有自己的主见。解析解答分析人物形象的题,先要从文中找到与人物有关的诸如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内容,仔细阅读,品味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特点,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直接描写,比如文中第段的“一个热心的年轻人”,从中可以很容易得出他热心的形象特点。3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文章塑造年轻人“鲔仔”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答:答案通过与年轻人鲔仔的交谈得知,他和“我们”都去看林怀民的演出,引出下文的内容。丰富文章内容,文章标题是“高
79、雄素描”,有高雄自然景物的描写,再加上年轻人鲔仔、海鲜店老板的描写,这样文章内容就丰富而全面了。揭示文章的主旨,作者在叙写高雄历史文化的同时,加上人物的思想动态,由此审视高雄未来的走向,表达深刻关注祖国统一的重要观念。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鹤的舞蹈张抗抗我相信自己与鹤是有缘的。20世纪60年代末从杭州到北大荒下乡时,我报名的那个农场,就叫鹤立河农场,隶属于鹤岗市。想来在很久以前,三江平原湿地上,一定曾经自由地生活着许多许多的白鹤、灰鹤,那地方因鹤得名。但我到达鹤立河农场的连队时,几乎已经见不到鹤的踪影了。水库边草甸深处,偶有一只白色的长脖老鹤,细脚独立,低头于浅水觅鱼。有人走近,它便
80、伸开翅膀迅速仰天起飞,单腿忽而变成两根,垂直悬挂于身后,瘦腿伶仃,白羽飘飘,大有仙风道骨之态。那一刻我几乎惊呆,而后激动不已,从此固执地将此鸟认作白鹤,以给自己一点心理安慰。但事实上,那时候三江湿地正被大规模地开发成农田,鹤立河早已徒有虚名了。1977年,我带着关于白鹤之梦的破灭与一线尚存的人生理想,来到哈尔滨,读书后又留在那儿。有一天,在事先完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境下,白鹤突然出现了它们以舞蹈的姿势,猝不及防地闯入我的视线。那是我生命中值得庆贺的幸运日,后来的岁月中,它们仍不断地令我陶醉与回味。时隔20余年,当时的情形仍清晰如初、历历在目。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春天的清晨,我与一位邻居大
81、姐约定去哈尔滨市动物园晨练。我们似乎是被一阵阵嘹亮的号角,或是高亢的呼唤吸引,闻声走到了一座高大的丝网笼前。那一刻,我的呼吸都几乎停止了,我看见了一群白色的和灰色的大鸟,不,是一群真正的仙鹤,正在笼中翩跹起舞银衣白裙飘飘,身材修长流畅,长颈长腿灵巧敏捷,灰褐色的眼睛彼此深情地凝视对方它们几乎具备了天才的舞蹈家应有的一切优势,还有内心热烈而疯狂的激情。它们在清晨的第一线阳光中从容地展开了巨大的羽翼,然后轻盈地弹跳,凌空扑转,就像踩着音乐的节拍,一步都不会乱了方寸。伴奏的音乐流淌在它们的血液里,我们人类是听不见的。一只白鹤高雅地踮起足尖,将长喙伸向太阳的方向,一次又一次,总是与其他的鹤擦肩而过,然
82、后一个华丽转身,在笼中奔跑翻腾,掀起一阵忧郁的尘雾这是白鹤的单人舞,高傲而又孤独。而双人舞的风格则完全不同,那是热情奔放而又光焰四射的;双鹤颈项相绕,四足灵巧地此起彼落,任何一个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就像人类的拉丁舞那样配合默契;它们不停地追逐嬉戏,扇动着翅膀换位拍打,像是在拥抱与抚慰对方;鹤似以腾跃示欢喜、以展翅示仰慕、以交颈示情爱、以啄羽示亲近。那般缠绵悱恻,难舍难分;那样扑朔迷离,如影随形。鹤在舞蹈时,在天地间释放了它求偶的全部渴望与爱意,忘我忘情、如痴如醉,令观者惊羡而自愧不如。当笼中所有的鹤都一同起舞时,犹如风起云涌、电闪雷鸣,一场气势磅礴而壮美的集体舞开始了,整个笼子似乎都在震撼。我
83、听见了雄浑的交响乐,还有旷野春风的呼啸;然而,眼前白鹤的狂舞却旁若无人,依旧悄然无声地进行着。那一刻,我相信天下所有见过鹤舞的人,都会为它们的真诚率性而深深感动。也许再没有哪一种动物,能比鹤的舞蹈更奇妙、更精美、更富于感情色彩了。20多年前我曾见过笼中之鹤的舞蹈,从此终生不忘。但也因而有一丝悲哀挥之不去,我只能想象着那些栖居在蓝天野地的鹤群,大自然辽阔的舞台,会使它们的舞蹈更加舒畅与自由。在扎龙见到一位春夏常出没于沼泽,业余拍摄野生鹤群的企业家王克举,并参观了他自费建立的扎龙梦鹤苑主题公园。前后十余年,他拍下野生鹤冬夏生活形态图片近万幅,在梦鹤苑几排红砖平房的白墙上,悬挂着几百帧扎龙丹顶鹤与大
84、天鹅的艺术摄影图片。色彩光影、雪雾水波、鹤立鹤飞鹤鸣鹤舞,千姿百态,让人流连忘返。有人以这种方式,将仙鹤自创自演的舞蹈,在镜头中永久珍藏。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另一种形式的挽留,留住湿地沼泽适宜野生丹顶鹤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齐齐哈尔市政府及扎龙保护区,在这20多年间已是竭尽所能、不遗余力。李局长告诉我,扎龙的当务之急,需要设法将苇荡中遗存的几十家农户,全部迁出保护区。北大荒是仙鹤的故乡。据悉,当年知青大量开垦的湿地,近年已陆续退耕还草。我相信自己是与鹤有缘的:我的两个外侄女,公爹为她们各自起名为鹤立与鹤飞(我事先并不知情)愿以此怀念那些美丽的白色大鸟,再不会被我们忘却或忽视。(有删改)4概括物象特
85、点第段对鹤舞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突出了鹤的什么特征?试作简要分析。答:答案(1)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如对鹤的外形、神态、鸣声、动作等的刻画是正面描写,直接、生动、鲜活地展示出鹤的形象,“我”的心理、情感和联想等是侧面烘托,间接强化、突出了鹤的形象和品性;正面描写中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绘声、绘形、绘色地描摹出鹤的音容美姿。(2)突出了鹤的美丽高雅、真诚率性的特征。5分析物象的作用请简要分析“鹤”在全文中的作用。答:答案是全文的线索。“鹤”贯穿全篇,并把众多材料组织在一起。集中表达了主旨。“鹤”是作者精神寄托的物象,作者借这篇文章表达了对它的喜爱,以及
86、为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而做出更多努力的强烈愿望。6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散文中“我”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答案钟情而善于欣赏美。对鹤由衷地喜爱,用一颗诚挚的心发现鹤之美,用美丽动情的文字去描摹鹤的舞蹈之美。执着。“我”多年执着于鹤之梦,执着地相信自己与鹤有缘。有社会责任感。作者借鹤呼吁人们保护其生存环境,愿为保护动物而做出努力。7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文章在第段写到王克举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答:答案结构上,承上一段联想到的大自然中的野生鹤舞,启下一段中“另一种形式的挽留”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王克举”这个人物起到关联上下文的作用。情感上,赞美王克举自费建立了扎龙梦鹤苑主题
87、公园,拍摄留下了野生鹤的美丽瞬间图片,让人们特别是“我”欣赏到鹤舞的永久珍藏。内容上,肯定了王克举用另一种形式保留鹤舞,引起人们的关注,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考点5 鉴赏散文的艺术技巧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四堡雕版冯骥才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在宋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福建的建阳一直承担着那片大地上文明的传播。其他几个雕版中心如汴梁、杭州等,总是随着战乱与京都变迁或兴或衰,唯有这“天高皇帝远”的建阳从中古一直走到近代。我喜欢建安图书的民间感。它自始就服务于平民大众,也就将先民们的阅读兴趣与审美观念融入坊间。明代以来,杭州、苏州,以及相继崛起的金陵
88、派和徽派刻印的图书,一窝蜂地趋向文人之雅致,建安图书却始终执拗地固守着它的平民性。大众日常消遣的故事、笑话、野史,农家应用的医书、药书、占卜以及专供孩童启蒙的读物,都是建安版常年热销的图书。今天看来,这种由民间印坊养育出来的纯朴的气质便是建安版特有的审美品格了。然而,建安图书真正的福气,是它至今还保存着一个雕版印刷之乡四堡。中国古代雕版基地大都空无一物,只剩下建安的这个“活化石”。它犹然散发着书香墨香文明之香吗?四堡身在闽西,肩倚武夷山脉,地远天偏,这种地方正是历史的藏身之处。但现代化法力无边,近几年古镇也热闹起来了。不过令我吃惊的是,这里居然还完整地保留着二百年来声震闽西的印书世家邹氏的坊间
89、与宅第。大大小小一百四十间房子,组成客家人典型的民居“九厅十八井”。在四堡,这种房子都是一半用于生活,一半用于印书。可是,无论陪同我的主人怎样指指点点地讲述,我也无法想象出往日那种奇异又儒雅的景象来。倘若留意,那又细又弯高高翘起的檐角,鸟儿一样轻灵的木雕斗拱,敷彩的砖雕,带着画痕的粉墙,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但挤在这老宅子里生活的人们,对此早已视而不见。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高大的墙体全都糟朽,表面剥落,砖块粉化;地面的砖板至少在半个世纪前就全被踩碎了;门窗支离破碎,或者早已不伦不类地更换一新;杂物堆满所有角落,荒草野蔓纠缠其间。唯一可以见证这里曾是印坊的,是一些院子中央摆着的一种沉
90、重的石缸。它是由整块青石雕出,岁月把它磨光。当年的印房用它来贮墨,如今里边堆着煤块或菜,上边盖着木板;有的弃而不用,积着半缸发黑和泛臭的雨水。生活在这拥挤的黏湿的腐朽的空间里,是一种煎熬。特别是电视屏幕上闪现着各种华屋和豪宅的时候,人们会巴望着逃脱出去,切盼现代化早日来到,把它们作为垃圾处理掉。这就是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最后一个“活化石”必然的命运么?应该说当地还是有些有心人的。他们将邹氏家族的祠堂改造为一座小型博物馆,展示着从四堡收集来的古版古书,以及裁纸、印书、切书、装订等种种工具。还将此地雕版的源起、沿革,历代作坊与相关人物,都做了调查和梳理,并在这小展馆中略述大概。可是当我问及现存书版的
91、状况时,回答竟使我十分震惊只有一套完整的书版!难道这块生育出千千万万图书的沃土已然资源耗尽,贫瘠得连几套书版也找不出来?其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无孔不入的古董贩子还在闽北和闽西各地进村入乡、走街串巷去搜罗古书古版。四堡人穷,自然就拿它们换钱。文化受到自己主人的轻视才是真正的悲哀。四堡的雕版印刷肇始何时,仍是一个谜。但它作为建安版的一个产地,自然属于中华雕版印刷史源头的范畴。特别是宋代汴京沦落,文化中心南移,印刷业便在福建西北这一片南国纸张的产地如鱼得水地遍地开花。明清两代,建安图书覆盖江南大地,这也正是四堡的极盛时代。可是到了19世纪,西方的石印与铅印技术相继传入,四堡的雕版便走向衰落。从大文
92、明的系统上说,中华文明传承未断;但在许许多多具体的文化脉络上,我们却常常感受到一种失落!在龙岩、泉州和厦门,我都刻意去古董店考查建安书版的流散状况。在四堡见不到的书版,在这些商店里很容易见到。不过一位贩子对我说:“你出大价钱也买不到明代的版子了。”我相信他的话。受制于经费的拮据,在这些文化沃土上,到处是古董贩子,反倒很少看到专家的身影。四堡现有的书坊不会坚持太久,残剩在民间的古版又会很快灭绝。照此说来,最终的结果是,我们这个曾经发明了印刷术的古国就不再有“活态的见证”可言了?那么,谁救四堡呢?(选自癸未手记,有删改)注历史上建安、建阳二县多次分合。印刷业兴盛时,建阳等地的印坊多沿用建安之名。1
93、鉴赏表达方式第段综合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答:答案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这样写既能详细地介绍四堡文明的保留和存在,又能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态度。2鉴赏表现手法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在四堡灰飞烟灭。答:(2)历史走得太远了,连背影也看不到。答:答案(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雕版文化的追怀。3鉴赏艺术技巧请
94、从遣词造句、修辞运用、句式选择角度赏析第段开头第一句话的语言特点。答:答案善选动词、形容词,描写细致、生动,如“又细又弯”“高高”“翘起”“轻灵”“残存”“优雅”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四堡古镇存留下来的古印坊的精美与优雅。修辞手法贴切形象,比喻如写木雕斗拱像“鸟儿一样轻灵”,拟人如把砖雕、粉墙说成“还残存一些历史的优雅”,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四堡古印坊的赞美与深情。句式灵活自如,长句化短,善用修饰,将对“檐角”“斗拱”“砖雕”“粉墙”的描写分成四个短句,构成排比句充当句子的主语,语气流畅,语意厚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雨神眷顾的平原简兰阳平原的孩子,首先认识的是水:雨水
95、、井水、河水一年两百多天自成一本雨谱,宜兰人恐怕大部分在雨天出生,死时听着雨歌敛目。宜兰地形长得大胆,像一只从山脉跃下打算盛海的“水畚箕”,众水汇聚只好归诸天意。这就难怪宜兰人长得水瘦水瘦,一街子来来往往,没几个胖:男的像瘦石、女似竹,眼睛里七分水意三分泪意,好像一生都是湿的。宜兰人天生带山带水,性格里难免多一份巍峨的柔情,与人订交,动不动就靠近山盟海誓,且在浪漫中又自行加工“舍我其谁”的义气;可是,一旦出现严重裂痕,让他铁了心,其壮士断腕的气概又十分悲壮。这两种极端性格糅合在宜兰人身上并不难理解,柔情属水神后裔,悲壮来自先祖垦拓遗血。祖先们攀山越岭历经艰险,终于在溪埔、河畔落脚时,难免仰首大
96、哭,自后柔水钢刀性格便定了。所以,鸭赏、胆肝与金枣糕、蜜饯成为宜兰名产,外地人弄不懂怎么“咸得要死”与“甜得要死”可以一起出品。只要了解宜兰人性格就懂,它总是加倍给,爱与憎、同志与异类,每一种情感都推到极致。宜兰人讲“真水”,是动了真感情的,短短二字绕了九拐十八弯,声音极尽缠绵。早年我到台北,有一次买水果,试吃一瓣橘子喊声:“真酸!”老板马上换了表情:“宜兰的!”喜出望外,自家乡亲一切好说,他像不要钱似的猛往塑胶袋装橘子,我是八十给一百不要找,他坚持八十算四十,两人一面“推托”一面“牵拖”把宜兰县市地图复习一遍,总算在远房的远房亲戚那边找到更进一步的交集。这种萍水相逢的恋恋不舍,非常宜兰味。三
97、山一海的平原里,装着水粼粼的人情。站在我家大门往前看,通过广袤的稻原,最后视线抵达一列起伏的山峦。离家门最近的扭腰处约一百五十公尺,她就是“冬瓜山河”。离开故乡那年,她开始接受整治,逐渐变成今日面貌;没有亲见她转型的过程,保留在记忆里的,仍是她旧时的彪悍与沛然莫之能御的水魔个性。我喜欢坐在屋顶上,隐身于苍郁的丛竹间,想象低飞的白鹭鸶正沿着她的身体投下倒影,想象她抵达海口,终于释放被禁锢的灵魂。漂浮在乡野间的多神传说,让我自然而然形塑她的神格,点拨忧伤,鼓动幻想,甚至在不可言喻的压抑下,期待她借着强台风而破堤决岸,赎回狂野与自由。她,带来大水。水,漫入屋子的速度如厉鬼出柙,浩浩荡荡冲入大门,瓦解
98、屋舍是人最安全的庇护所的定律。苍莽暗夜,一切浸在水里,无边界的漂泊感在我幼小的心内种下一株清明:毁灭与永逝乃动人的暴力。强风咆哮,折断竹身,随势横扫屋顶,砖落瓦碎的声音如细针掉地而已;滂沱大雨摔击屋顶,耳膜只接收巨大鸣响,无法听辨身旁人的语句。多年之后,我才发觉自己陷溺文字世界,是因为贪婪地想搜罗更多的唇舌替我抒发抑郁来自那一条母河长年的鞭打,我愈从文字里显影她,愈了解自己的生命能量乃是从她身上获得的事实。她用一把锋利水刀,砍断我那扎入母腹的双脚,挑明那双痴恋蔷薇不愿远眺的眼睛,她把我赶出新月形沙丘,只交给我暴烈的想象去未知世界构筑自己的命运。即使是最落魄的时候,我在异地街头行走,依然感受到她
99、的刀尖抵在背后,冷酷地下令:不准回头。宛如门神的龟山岛出现在火车右侧,整个太平洋吟诵远行之歌。十五岁那年,我忽然可以理解,在我之前无数离开兰阳平原的子弟,坐在火车里凝视龟山岛的心情:怯弱夹杂悲壮。他们可能趁火车驶入隧道时悄然抹去薄泪,肃穆地在心底为家乡种一棵承诺树,等两鬓霜白,会返回多台平原,回到雨神眷顾的所在。(有删改)4鉴赏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答:答案该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先用“长得大胆”写宜兰地形,赋予无生命的地形以人的性格,再以“水畚箕”作比,写宜兰地形的特征。全句通过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宜兰多雨水的特点,含蓄地写出了宜兰人天生
100、与水打交道的特殊经历。解析本题考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作答时,先指出该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然后分别指明比喻和拟人修辞在句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分析其表达效果。5鉴赏表现手法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文章是怎样描写“冬瓜山河”的。答:答案文章写“冬瓜山河”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如“想象低飞的白鹭鸶正沿着她的身体投下倒影,想象她抵达海口,终于释放被禁锢的灵魂”,实写如大水“漫入屋子的速度如厉鬼出柙,浩浩荡荡冲入大门”。通过虚实结合,既突出她以前的彪悍、豪放和内在的狂野,又写了她被整治后的平和与被禁锢的状态。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表现手法的能力。题干中已明确指出要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101、所以解答本题,首先应找出描写“冬瓜山河”的段落,接着对其认真研读和找出其虚写与实写的部分,然后举例说明,最后点明表达效果。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借问春风来早晚叶小龙今年六月离开苏州迁回了南方,因一个缘故,我又在这雾霾与冷雨纷飞的季节回到苏州短暂滞留数天。对于这个深爱过的城池,虽然五年来的冬天于我无异于酷刑,可此刻,我只想忘却这雾和冷,忘却冷风无情地往我怀里钻,带着小别离后、游子归家般雀跃的心情重新投到这城池里的一花一木、一物一景的怀抱里。我穿着街,走着巷,开始“享受”着冬雨打在脸上、头发上,还有我厚厚的驼绒大袄上。我只顾贪婪地望着马路两边歪斜着脖子、斑驳的树干、只剩下不多几片叶子的梧
102、桐树,只顾闻那满树黄叶与晶莹剔透花瓣的蜡梅的清香。这清香啊,不是庸脂俗粉扑脸扑面的甜香,不是十月里金桂浓烈到让人几要眩晕的浓香,更不是桃李花招蜂惹蝶的蜜香。这香啊,仿佛让冰雨彻底洗干净了,又仿佛被花神抽去了骄矜之气似的,就这么幽幽地、忽有忽无、时断时续地钻入你的鼻孔。你仿佛一口气就可将这香气吞入口、咽下肚,一股脑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待你换一口气,它又悄然而至。走着走着,我忘却了天是冷的,我甚至有点窃窃地盼着这雨就这么下着,让我踏入的每一处园林,经过的每一座小桥,驻足停望的每一片瓦当,因为这雨的滋润,生长出厚厚的、软如绿色毯子的青苔。这一层又一层厚厚的苔痕,是梦里怎么也抹不掉的姑苏颜色。我的姑苏
103、梦里,那绵密的绿啊,那雕着花草鱼虫,好似还沁着瓦匠汗滴、油光锃亮的黑瓦啊,一层又一层,一波又一波,翻如泉涌般照入我这游子般敏感而易动的心房,直击我无眠的愁思深处。在这桥是断桥、水是断流、雨是媚眼秋波的季节里,我躲在一处小小的园林里,因为小,只称得“半园”的所在里。这半壁园林,仿佛蓦然间被人无端截去半襟衣袖似的,却依然有高耸的围墙,只是什么都只有一半:半个船厅、半个水榭、半边曲廊、半亭,连园东北部的重檐楼阁也是二层半。我慢慢地走在曲曲折折的游廊上,临水的紫藤花潜匿着,我知道只要春风又绿江南岸,那紫藤花就开成了“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清香凝岛屿,繁艳映莓苔”。到那时节,花下仕人娇娥争相来访之际,
104、又必是“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般的衣香鬓影吧。可这时,它仿佛沉沉睡在春梦里,任谁也唤不醒,甚至连半颗嫩芽出来报个信都懒怠啊。“先生要进来喝茶么?”一个长裙曳地的小娘鱼(小姑娘)出来唤我。跟着小娘鱼,拾步而进,却是一个不大的厅堂,上面高悬“且住为佳”四字牌匾。可不是呢,人生碌碌,无处安放的岂止脚步,大约还有旅人的心吧,既如此,那就且住为佳吧。盛着明晃晃、光亮亮茶汤的玻璃盏端上来了,细细篾片编成的食盘也端上来了,热腾腾、香喷喷的点心:松松软软的是桂花糕,印成梅花模样的是绿豆糕,糊满芝麻、蓬蓬松松的可不是蟹壳黄,那油腻腻如凝脂般暗红色的必是枣泥糕了。满满当当一大盒,冒着热气,搛起一个,一口下去,满
105、口满嘴满胃都是姑苏老味道。吃着茶和点心,蓦地,叮叮琮琮响起古筝声,却是一个着旗袍的女子,十指娴熟地弹着我听了千百遍的姑苏好风光,我的心仿佛也被这音乐、这茶点填满了似的充盈而富足。我知道,只要一回到这熟悉的所在,所有因劳碌奔波而千疮百孔的心就一点点地被修复,仿佛重新被塑造出一颗平静、安适而柔软的心,忘记了愤懑、疲惫和焦虑,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安住”吧。就这样,不被打扰地、静静地看暮色渐渐四合。花园里、湖岸上的灯逐一亮了起来,黑瓦上落了不知是银杏还是什么树的黄叶子,在灯光里透着一抹蜜色的光。鸭子游累了,双双躲到水榭底下,静静依傍着,不再喧哗。只有风仍然在搅动着树枝,投在湖面上,一片幻影。这一切都让
106、我无由地安定与满足,如果可以,我愿意停在这蜜色的光里,住在荡漾的波纹里,留在这寒冬里的姑苏幻影里,不再醒来,直到春暖花开。白居易诗云: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是啊,眼看就要春暖花开了吧?你看,那毛茸茸、一颗一颗尖着花苞的紫玉兰早已捎来春消息。(有删改)6分析结构特征综合全文,试从线索方面简析本文结构上的特征。答:答案以时空转换为线索组织全文。时间由白天到暮色四合,空间由街巷到半园,脉络清晰。同时以感情变化为另一条线索组织全文。情感由重逢的兴奋到沉醉愁思直至安定满足,层层铺展,过渡自然。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线索及结构特征的能力。本文采用双线索结构全文。首先以时空转换为线索组织全文,时间上
107、,结合“就这样,不被打扰地、静静地看暮色渐渐四合”可知是由白天到暮色四合;空间方面,结合“我穿着街,走着巷”“在这桥是断桥、水是断流、雨是媚眼秋波的季节里,我躲在一处小小的园林里,因为小,只称得半园的所在里”可知,是由街巷到半园,脉络清晰。同时以情感变化为另一条线索组织全文。“可此刻,我只想忘却这雾和冷,忘却冷风无情地往我怀里钻,带着小别离后、游子归家般雀跃的心情重新投到这城池里的一花一木、一物一景的怀抱里”“一层又一层,一波又一波,翻如泉涌般照入我这游子般敏感而易动的心房,直击我无眠的愁思深处”“我知道,只要一回到这熟悉的所在,所有因劳碌奔波而千疮百孔的心就一点点地被修复,仿佛重新被塑造出一
108、颗平静、安适而柔软的心,忘记了愤懑、疲惫和焦虑”“这一切都让我无由地安定与满足”,可见情感由重逢的兴奋到沉醉愁思直至安定满足。层层铺展,过渡自然。7分析构思意图试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巷之景,后写半园之景。答:答案(1)结构角度:本文采用的是双线结构。从游踪线索看,这样写符合游踪特征:由街到园,由面到点。从感情线索看,这样写合乎感情变化特点:由伤感转入欣赏。(2)内容角度:先写街景自然之美,转入半园,开始侧重写人文之景。由浅入深:写街巷之景是表层意思,是对苏州城的赞美;写半园之景,是体现深层意蕴对人生理想的安住的追寻。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构思意图的能力。(1)从结构角度:本文
109、采用的是双线结构。从游踪线索看,先是在苏州的街巷观赏,写了梧桐树和蜡梅的清香,然后自然地过渡到写“半园”,这样写由街到园,由面到点,符合游踪特征;再看情感线索,作者由最初的兴奋,慢慢在冷雨中行走,联想到了瓦上的绿色的青苔,“一层又一层,一波又一波,翻如泉涌般照入我这游子般敏感而易动的心房,直击我无眠的愁思深处”,从而由兴奋到愁思,接着在“半园”中品尝茶点,聆听古筝,作者感到安适和满足,这样写合乎感情变化特点:由伤感转入欣赏。(2)从内容角度:街巷的景色主要是自然景观,包括梧桐树、梅花等,而“半园”的景观则以人文景观为主,包括牌匾、茶点、古筝等,这样由自然到人文,内涵逐渐深刻;写街巷之景,写的是
110、“城池里的一花一木、一物一景”,表达了对苏州城的赞美,是表层意思;写半园之景,特意从“且住为佳”四字牌匾开始,表达作者的人生感悟“可不是呢,人生碌碌,无处安放的岂止脚步,大约还有旅人的心吧,既如此,那就且住为佳吧”“我知道,只要一回到这熟悉的所在,所有因劳碌奔波而千疮百孔的心就一点点地被修复,仿佛重新被塑造出一颗平静、安适而柔软的心,忘记了愤懑、疲惫和焦虑,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安住吧”,体现了文章的深层意蕴对人生理想的安住的追寻。8分析构思特色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色。答:答案(1)巧妙地使用游踪(时空转换)和感情变化两条线索来贯串全文。(2)组织材料由面及点,有详有略。先略写街巷自然之景,从“面
111、”上写;再详写半园人文之景,从“点”上写。(3)实中寓虚,虚实相生。实写苏州城美好的寒冬之景,暗藏对苏州春天景色之期待:冬天如此,春天更是如此。以实写虚。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构思特色的能力。作者巧妙地使用游踪(时空转换)和感情变化两条线索来贯串全文。组织材料由面及点,有详有略。先是在苏州的街巷观赏,略写了梧桐树、蜡梅的清香等自然景观,然后自然地过渡到写“半园”,详写吃到的各色茶点、听到古筝曲的感受等,突出人生理想和感悟,这样写由街到园,由面到点,有详有略。实中寓虚,虚实相生。“马路两边歪斜着脖子、斑驳的树干、只剩下不多几片叶子的梧桐树”“那满树黄叶与晶莹剔透花瓣的蜡梅的清香”,写苏州城街巷中的
112、自然景色,这是实写;“临水的紫藤花潜匿着,我知道只要春风又绿江南岸,那紫藤花就开成了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清香凝岛屿,繁艳映莓苔。到那时节,花下仕人娇娥争相来访之际,又必是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般的衣香鬓影吧”“你看,那毛茸茸、一颗一颗尖着花苞的紫玉兰早已捎来春消息”,这是虚写。文章描写了苏州冬景的美好,暗藏对苏州春天景色之期待:冬天如此,春天更是如此。以实写虚。考点6 探究散文意蕴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木鱼馄饨林清玄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
113、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地敲出低沉雄长的声音,一来叫人省睡,珍惜光阴;二来叫人在心神最为清明的五更起来读经念佛,以求精神的净化;三来僧侣借木鱼报晓来布施化缘,得些斋饭钱。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
114、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的一种极好的佐证。但是,我对于这种失传于闾巷很久的传统,却出现在台北的临沂街感到迷惑。因而每当夜里在小楼上听到木鱼敲响,我都按捺不住去一探究竟的冲动。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读到最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段。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
115、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
116、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亚于他手中敲的木鱼。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声,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信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至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
117、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木鱼总是木鱼,不管用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在他只是云淡风轻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
118、缓推走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1探究标题意蕴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标题“木鱼馄饨”的妙处。答:答案“木鱼”本是佛门中的用物,神秘而超凡脱俗,“馄饨”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木鱼馄饨”将表面上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反映卖馄饨老人的特别之处,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木鱼是全文的线索,围绕这条线索,写了作者对木鱼声神秘的玄想、寻觅声源、与老人相识、熟识后的感动以及乔迁后对老人的怀念。借物抒情,借清越的木鱼声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让“我”发
119、现生活中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真诚、朴实、有尊严、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的赞美。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标题妙处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标题木鱼馄饨的妙处”,考生要通读全文,从人物、表达效果、结构、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从人物形象上来看,“木鱼馄饨”将佛教中的木鱼和俗世中的馄饨结合到了一起,表明卖这种馄饨的人与一般的卖馄饨的人是不一样的。从表达效果来看,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结构上来看,阅读全文可知,木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听到木鱼声,联想起消失已久的僧侣敲木鱼报晓的佛门风俗,于是寻声出门,却发现只是卖馄饨老人的信号而已,不禁失望,但是跟老人接触时间久了,每天听他的木鱼声来吃馄饨,分别
120、后竟怀念起老人了。从主题表达来看,木鱼背后包含着老人为他人着想的品格和自尊的个性,木鱼清越的声音让作者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作者借“木鱼馄饨”之物抒发了对卖馄饨的老人的赞美与感激之情。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概括出本题答案。2探究思想内涵林清玄曾说过“所有美的感受都要穿过心灵,就好像海岸溪边的卵石,一切杂质都已流去,只剩下最坚实、纯净、浑圆的石心”。结合文本探究这一思想的内涵。答:答案这一思想的内涵有两个方面:真正的美具有淳朴、本真、自然的特点,感受美要用心体会平凡的生活美、人情美。老人生活在社会底层,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深夜卖馄饨谋生,但却不愿有失人格尊严地大声叫唤,于是选择了木鱼,以便“让清醒者可以听
121、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过着平淡朴实而又保持自己尊严的生活,显示着大美。透过现实生活,作者感悟到了老人平凡的生活美、人情美,领悟了人生真谛。明白了感受生活中真正的美同样可以净化人的灵魂的道理。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者思想内涵的能力。“所有美的感受都要穿过心灵,就好像海岸溪边的卵石,一切杂质都已流去,只剩下最坚实、纯净、浑圆的石心”一句中,“最坚实、纯净、浑圆的石心”在文中指老人的美好心灵,“杂质都已流去”指去除了心灵上、精神上的不良因素。老人靠卖馄饨为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深夜卖馄饨,却不愿有失人格尊严地大声叫唤,于是他选择了用木鱼告诉人们,以便“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
122、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过着平淡朴实而又保持自己尊严的生活,这显示了卖馄饨老人心灵的高贵,并让读者明白:生活中真正的美可以净化人的灵魂。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儿女丰子恺回想四个月以前,我突然地把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从上海的租寓中拖出,载上火车,送回乡间,自己仍回到租寓独居。这举动究竟出于什么旨意与计划,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也不相信。其实旨意与计划,都是虚空的,自骗自扰的,实际于人生有什么利益呢?只赢得世故尘劳,作弄几番欢愁的感情,增加心头的创痕罢了!朋友们说我是因为关心儿女。我对于儿女的确关心,在独居中更常有悬念的时候。但我自以为这关心与悬念中,除了本能以外似乎尚含有一种
123、更强的加味。因为我的儿女都是孩子们,所以我对于儿女的关心与悬念中,有一部分是对于普天下的孩子们的关心与悬念。他们成人以后我对他们怎样?现在自己也不能晓得,但可推知其一定与现在不同,因为不复含有那种加味了。回想过去四个月的悠闲宁静的独居生活,在我也颇觉得可恋,又可感谢。然而一旦回到故乡的平屋里,被围在一群儿女的中间的时候,我又不禁自伤了。因为我那种生活,或枯坐,默想,或钻研,搜求,或敷衍,应酬,比较起他们的天真、健全、活跃的生活来,明明是变态的、病的、残疾的。有一个炎夏的下午,我回到家中了。第二天的傍晚,我领了四个孩子九岁的阿宝、七岁的软软、五岁的瞻瞻、三岁的阿韦到小院中的槐荫下,坐在地上吃西瓜
124、。夕暮的紫色中,炎阳的红味渐渐消减,凉夜的青味渐渐加浓起来。微风吹动孩子们的细丝一般的头发,身体上汗气已经全消,百感畅快的时候,孩子们似乎已经充溢着欢喜,非发泄不可了。最初是三岁的孩子的音乐的表现,他满足之余,笑嘻嘻摇摆着身子,口中一面嚼西瓜,一面发出一种像花猫偷食时的声音来。这音乐的表现立刻唤起了瞻瞻的共鸣,他接着发表他的诗:“瞻瞻吃西瓜,宝姊姊吃西瓜,软软吃西瓜,阿韦吃西瓜。”这诗的表现又立刻引起了七岁与九岁的孩子的散文的、数学的兴味:他们立刻把瞻瞻的诗句的意义归纳起来,报告其结果:“四个人吃四块西瓜。”于是我在心中评判他们的作品。我觉得阿韦的音乐的表现最为深刻而完全,最能全般表出他的欢喜
125、的感情。瞻瞻把这欢喜的感情翻译为诗,已打了一个折扣;然尚带着节奏与旋律的分子,犹有活跃的生命流露着。至于软软与阿宝的散文的、数学的表现,比较起来更肤浅一层。然而看他们的态度,全部精神投入在吃西瓜的一事中,其明慧的心眼,比大人们所见的完全得多。天地间最健全者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我实在不敢受他们“父亲”的称呼,倘然“父亲”是尊崇的。我在平屋的南窗下暂设一张小桌子,上面按照一定的秩序布置着,不喜欢别人任意移动。我我们大人平常的举止,总是谨慎、细心、端详、斯文,故桌上的布
126、置每日依然,不致破坏或扰乱。因为我的手足的筋觉已经由于屡受物理的教训而深深地养成一种谨惕的惯性了。然而孩子们一爬到我的案上,就捣乱我的秩序。他们拿起自来水笔来一挥,洒了一桌子又一衣襟的墨水点;他们用劲拔开毛笔的铜笔套,手背撞翻茶壶,壶盖打碎在地板上这在当时实在使我不耐烦,我不免哼喝他们,夺脱他们手里的东西,甚至批他们的小颊。然而我立刻后悔:哼喝之后立刻继之以笑,夺了之后立刻加倍奉还,批颊的手在中途软却,终于变批为抚。因为我立刻自悟其非:我要求孩子们的举止同我自己一样,何其乖谬!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现实的压迫而痉挛了的缘故。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
127、的元气,岂像我们的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疾者。残疾者要求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儿女对我的关系如何?我心中常是疑惑不明,又觉得非常奇怪。我与他们完全是异世界的人,他们比我聪明、健全得多;然而他们又是我所生的儿女。这是何等奇妙的关系!世人以膝下有儿女为幸福,希望以儿女永续其自我,我实在不解他们的心理。我以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如朋友,朋友之情,实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础。“朋,同类也。”并育于大地上的人,都是同类的朋友,共为大自然的儿女。世间的人,忘却了他们的大父母,而只知有
128、小父母,以为父母能生儿女,儿女为父母所生,故儿女可以永续父母的自我,而使之永存。于是无子者叹天道之无知,子不肖者自伤其天命,其实天道有何厚薄于其齐生并育的儿女!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有删改)3探究标题意蕴请探究题目“儿女”所蕴含的深意。答:答案用“儿女”与“我”(或成人、大人)的不同特征进行对比;不仅仅是“我”的儿女,还兼及普天下的孩子们;“儿女”代表孩子们,是真善美的象征。4探究语句意蕴根据全文,分析下面句子的深层意蕴。世间的人,忘却了他们的大父母,而只知有小父母,以为父母能生儿女,儿女为父母所生,故儿女可以永续父
129、母的自我,而使之永存。答:答案世间的人们,忘却了自己是大地上的人,都是同类的朋友,共同为大自然的儿女,并且人们应该与儿女成为朋友。世间的人们认为儿女只是用来传宗接代(永续自我)的,这是一种狭隘的思想。5探究思想情感意蕴丰子恺散文的一大特征是“浅显中见深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的“深意”。答:答案亲子之爱,在充满生机的天伦之乐图中,作者对儿女们饱含关心与爱意。(爱、赞美自己的儿女)关爱普天下的儿童,赞美儿童天性的自然美好。作者关心与悬念自己的儿女,有一部分是对于普天下的孩子们的关心与悬念的“加味”,因为相较于成人,儿童们天然、纯真、美好。(爱、赞美天下儿童)对成人世界的虚伪、冷酷和麻木的否定
130、与厌恶,追求和崇尚“纯真”。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者情感意蕴的能力。作答时注意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的段落以及文中表达情感的重点句子入手。此题注意结合文中的重点句子“我对于儿女的确关心,在独居中更常有悬念的时候。但我自以为这关心与悬念中,除了本能以外似乎尚含有一种更强的加味”“因为我的儿女都是孩子们,所以我对于儿女的关心与悬念中,有一部分是对于普天下的孩子们的关心与悬念”“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于是活跃的人逐渐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疾者”概括答题要点即可。6探究主题思想联系全文,探究丰子恺在文中
131、体现的儿童观。答:答案丰子恺把儿童与天上的神明、星辰和人间的艺术视作他心中的“四事”。在他看来,儿童具有理想的人格,是“真、善、美”的化身,是属于不同于成人的世界的精灵。丰子恺认为儿童的健全是天赋的,不是后天培养的,而这种天赋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失去,以致儿童长大后就离开了他们的黄金时代,成长为可悲的成人。丰子恺认为“天地间最健全者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儿童因为涉世未深,眼睛明净,他们看待人生,看待社会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品主题思想的能力。题干要求探究丰子恺在文中的“儿童观”,解答时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探讨作
132、答。由“他们成人以后我对他们怎样?现在自己也不能晓得,但可推知其一定与现在不同,因为不复含有那种加味了”“天地间最健全者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与他们完全是异世界的人,他们比我聪明、健全得多;然而他们又是我所生的儿女”“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等语句可概括作答。一、(2021新高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文本一放猖废名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猖
133、”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来呢?”猖神例以壮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这便等于额外兵,是父母替他许愿,当了猖兵便可以没有灾难,身体健康。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猖兵赤膊,着黄布背心,这算是制服,公备的。另外,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装束好了以后,再来“打脸”。打脸即是画花脸,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看着他们打脸,羡慕已极,其中有小猖兵,更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这天生的,本来如此的脸面,算什么呢?打脸之后,再来“练猖”,即由道士率领着
134、在神前画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他们不说话,他们已经同我们隔得很远,他们显得是神,我们是人是小孩子,我们可以淘气,可以嬉笑着逗他们,逗得他们说话,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们只有退避三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叉郎当郎当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说到叉,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下郎当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
135、得我曾做过叉,以吃饭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我的叉的铁轮是在城里一个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屑片剪成的。在练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实放猖,即由一个凡人拿了一面大锣敲着,在前面率领着,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我则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这时不是跑,是抬出神来,由五猖护着,沿村或沿街巡视一遍,灯烛辉煌,打锣打鼓还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经完了。到了第二天,遇
136、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有删改)文本二莫须有先生教国语废名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第一要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二要怎么写,说起来是两件事,其实是一件,只要你知道写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写。要小孩子知道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你便能引得他们写什么了。莫须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学教国语,有一回出一个“荷花”的作文题,因为他小时喜欢乡下塘里的荷花、荷叶、藕。凡属小孩子都应该喜欢,而且曾经有李笠翁关于这个题目写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须有先生自己的文章还近于诗,诗则有
137、时强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说到荷叶的用处,是训练小孩子作文的好例子。荷叶还可以拿到杂货店里去包东西。莫须有先生出了荷花这个题目,心里便有一种预期,不知有学生能从荷塘说到杂货店否?结果没有,莫须有先生颇寂寞,有一学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极饶意趣,他说清早起来看见荷塘里荷叶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叶上动也不动一动,“像羲皇时代的老百姓”,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写实。民间有“放猖”“送油”的风俗,莫须有先生小时顶喜欢看“放猖”,看“送油”,现在在乡下住着,这些事情真是“乐与数晨夕”了,颇想记录下来,却是少暇,因之拿来出题给学生作文,看他们能写生否,他们能将“放猖”“送油”写在纸上,国语教育可算成功
138、了。作这两个题目的学生很多,但都不能写得清楚明白,令异乡人读之如身临其境、一目了然。可见文字非易事,单是知道写什么也还是不行的。小孩子都喜欢“放猖”,喜欢“送油”,然而他们写不出,他们的文字等于做手势而已。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已经重来大学执教了,莫须有先生又开始有闲作文章,乃居然写了一篇放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选自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既强调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B猖兵画花脸后显得有地位,而“我”天生的脸面反而不算什么,这个对比表达
139、了“我”对猖兵的羡慕之意。C“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这个比喻写猖兵的“奇迹”不再,也写“我”因放猖结束而感到失落。D文章写了放猖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结构紧凑,不枝不蔓,这表明“我”对放猖这一活动的记忆十分深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A.“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于文无据,由原文开头“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可知,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只是强调猖神庙的小。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莫须有先生让学生写荷花时,期待他们从荷花说到杂货店,是因为他希望学
140、生作文时能写到生活实际。B莫须有先生所说的“写生”,是指文章应该把事物写得清楚明白,让对该事物陌生的人读了也能一目了然。C小孩子喜欢“放猖”“送油”,却写不出,这说明作文除了要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D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未写成,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D.“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错,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因“少暇”未写成,是一种遗憾,不是过失,后来写了一篇放猖,就算弥补了这一遗憾。“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中,“所以”强加因果,原文“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中用的是“好像”。3文本一
141、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答:答案形象地解说了“放猖”的内涵,就是各处乱跑一阵;连用“跑”字渲染了“放猖”民俗热闹的气氛;表现“我”对自由自在奔跑的羡慕之情。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画线部分文字记叙的是故乡“放猖”的习俗,一连用了六个“跑”字:“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跑进去,又跑来”“家家跑遍”。一是形象地解说了“放猖”的内涵,照应前文“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二是连用“跑”字,再现了“放猖”驱疫习俗中的精彩场景,上演了一场快乐的闹剧,渲染了一种热烈的氛围,使“放猖”这一民间习俗充满热
142、闹的气氛;三是“跑”中有一种天地间唯一的自由,表现作为孩子的“我”对他们自由自在奔跑的羡慕之情。4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答:答案鬼神祭祀之事在成年人眼中是郑重、严肃、不可亵渎的,作者却将“放猖”习俗置于童真未泯、稚气天真的孩子的眼底,用儿童一样纯真而敏感的眼睛来观察,用儿童非理性的直觉来体验。觉得“放猖”的猖兵很神奇,内心羡慕;“放猖”的习俗简直就是一场快乐的闹剧;“放猖”后要面对热闹后的寂寞;再见昨日的猖兵时有偶像破灭之感。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品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作者用儿童的视角来写鬼神祭祀之事,用儿童
143、一样纯真而敏感的眼睛来观察,用儿童非理性的直觉来体验。内心羡慕:“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叉郎当郎当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我则跟在后面喝彩”,作者记述“放猖”这一习俗时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童真的视角来看待和感知,写出孩子对猖兵的极大兴趣以及内心的羡慕之情。快乐的闹剧:“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
144、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遍了。我则跟在后面喝彩”,原本严肃、庄重的习俗用孩子的视角来看,简直是一出闹剧,因为孩子感兴趣的地方总是充满了欢快的气氛。热闹后的寂寞:“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经完了”,“放猖”是一年一度进行的,对孩子而言,热闹的闹剧之后自然是寂寞的。偶像的破灭:“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
145、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原本神奇的猖兵在放猖后回归生活的本色,在孩子眼里没有了光泽和神奇,就像自己的偶像破灭了一样。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文本一国文教员金克木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讲解难点。课文读完了,第二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背,他站在旁边听。背不下去就站着。另一人从头再背。教科书可以不背,油印课文非背不可。文长,还没轮流完就下课了。文短,
146、背得好,背完了,一堂课还有时间,他就发挥几句,或短或长,仿佛随意谈话。一听摇铃,不论讲完话没有,立即下课。他选的文章极其杂乱,古今文白全有。有些过了六十多年我还记得。不是自夸记忆力好,是因为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那时教小学的教员能独自看上这些诗文,选出来并能加上自己的见解讲课,不是容易的事。现在零星写几段作为闲谈。记得五年级上的第一篇油印课文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文很短,又是白话,大家背完了还有点时间。老师就问:“第一句是两千多年前有个人名叫孟轲。为什么不叫孟子?你们听到过把孔夫子叫作孔丘吗?”那时孔孟是大圣大贤,是谁也不敢叫出名字的。我在家念的论语里的“丘”字都少一笔而且只能念成
147、“某”字。对孟子轻一点,轲字不避讳了,但也不能直呼其名。老师的问题谁也答不出,于是他讲,这第一句用一个“轲”字就是有意的,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还有一篇也是白话,是老残游记的大明湖一段。这篇较长,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站着。他们会高声唱古书,不会背长篇白话。好在选的还是文言多白话少。有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从他讲课中我第一次听到桐城派、阳湖派、“不立宗派”的名目。课文背完了,老师说了一句:“希望你们长大了不要做病梅。”刚说完,铃声响了,他立即宣布下课。他也教诗词。教了一首七言古体诗,很长,题为看山读画楼坐雨得诗,写雨中山景变化。诗中提到不少山水画名家。荆浩、关仝、董
148、源、巨然等名字,我就是从这篇诗知道的。当然那时我们谁也无福见到古画。教词,他选了两首李后主的,两首苏东坡的。背完了,他又提出问题,说,“罗衾不耐五更寒”,“高处不胜寒”,两个“寒”有什么不同?一个怨被薄,是皇帝。一个说太高,是做官的。为什么一样寒冷有两种说法?他还没发挥完,下课了。有意思的是他选了史记的“鸿门宴”。文较长,教得也较久,还有许多人背不出,站着。老师说,重念重背,第二天背完有时间了,他又高谈阔论了。他说,起头先摆出双方兵力,刘邦兵少得多,所以项羽请他吃饭,他不能不去。不能多带人,只带一文一武:张良、樊哙,这就够了。司马迁讲完这段历史,最后一句是“立诛杀曹无伤。”这个“立”字是什么意
149、思?有人回答是“立刻”。又问:为什么着重“立刻”?自己回答:因为这是和项羽通消息的内奸,非除不可,还要杀得快。项伯对刘邦通消息,又在席上保护刘邦,也是内奸,为什么项羽不杀他?反而把自己人曹无伤告诉刘邦,难道想不到刘邦会杀他?从这一个“立”字可以看出司马迁要指出刘邦有决断。项羽有范增给他看玉玦也决断不下来。刘邦是聪明人,所以兵少而成功。项羽是糊涂虫,没主意,办事犹犹疑疑,所以兵多将广也失败。他把自己手下的韩信、陈平都赶到刘邦一边去了。太史公司马迁不仅叙述历史还评论历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字字句句都再三斟酌选用,所以是头一位大文人,大手笔。看书做文,必须这样用心思。不背不行,光背也不行。这位教师
150、引我进了文字,而我也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我究竟应不应该感谢他?自己也不知道。文本二评曰:这些小品文算不算小说?绝不是从外国介绍进来的essay,那种散文的标准是法国蒙田和英国培根的议论短文以及英国兰姆的随笔文章。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出于稗官,是“九流”之外的第十流,但仍旧是出于“王官”即中央政府部门,不过气派不大,所以比作小稗子。世说新语也是这一类小说。尽管里面的大人物有名有姓,但其言行查考起来,还是传闻居多。若不叫“小说”而叫“世说”,那就既好听又符合汉书里关于稗官小说的说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清末民初所谓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的分类
151、多指长篇,短篇的叫作笔记小说,把唐人宋人的一些短文有点故事的都算进去,不论所记是真是假。外国到了现代,小说的体裁也够包罗万象了。所以这里的一些小文收入小说集不能算错。好在都没有列出姓名,是真是假,也就无须考证了。注金克木(19122000):著名学者。晚年曾写有多篇回忆性的短文,集为“化尘残影”随笔集,并附自评。文本一国文教员为“化尘残影”之一,文本二即“化尘残影”自评。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文教员在教科书之外自编讲义,在课堂上又往往“随意谈话”,文章重在塑造他潇洒率性的先进知识分子形象。B国文教员讲授课文时的“发挥”,不但有他本人对诗文的独到见解,
152、而且含有指点学生读书作文的方法。C这篇“闲谈”文章回忆国文教员的课堂言行,清淡中有深意,其行文体现了国文教员潜移默化的影响。D尽管也曾因为文字而经历波折,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作者始终对引领他走上文字生涯的国文教员心存感念。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项,“重在塑造他潇洒率性的先进知识分子形象”解读偏颇,“潇洒率性”是其性格特点之所在,此处重在表现其深厚的学养及独特的教学风格。“自编讲义”表现其在深厚学养基础上的能力与自信,看似“随意谈话”,实则是其教学语言自然与讲述娴熟的表现。6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蔡元培洪水与猛兽一文称孟子为“孟轲”,既表达
153、了“五四”时期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更符合白话文的文体需要。B老残游记中大明湖听说书一段,是精彩的白话小说片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来渲染王小玉说书时激烈紧张的气氛。C司马迁的鸿门宴写出了刘邦的决断与项羽的糊涂,直接影响到后世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时贬项扬刘的态度。D金克木的“化尘残影”,在命名上同鲁迅的“朝花夕拾”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隐含了追溯往事的独特意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把握相关文学常识,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章技巧的能力。A.“符合白话文的文体需要”说法不当,白话文文体对此并无要求,由原文“这第一句用一个轲字就是有意的,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可知还表达了平等精神。B.“渲染王小
154、玉说书时激烈紧张的气氛”说法错误,应该是表现了王小玉说唱技艺的精湛高超。C.“直接影响到后世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时贬项扬刘的态度”说法错误,前后并无因果关系,而且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时对项羽是“扬”的态度,诗中没有提到刘邦。7作者自评“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请结合文本二,分析作者心目中传统小说的特点。答:答案作家出于稗官,但气派不大。内容传闻居多,常取自街谈巷语,真假难辨。体裁包罗万象。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出于稗官不过气派不大,所以比作小稗子”可知,传统小说的特点是“作家出于稗官,但气派不大”。由“但其言行查考起来,还是传闻居多”“
155、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不论所记是真是假”可知,传统小说的特点是“内容传闻居多,真假难辨”。由“清末民初所谓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的分类多指长篇,短篇的叫作笔记小说,把唐人宋人的一些短文有点故事的都算进去,不论所记是真是假。外国到了现代,小说的体裁也够包罗万象了”可知,传统小说的特点是“体裁包罗万象”。8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答:答案记录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风格,具有“世说”类小说的特点。以新的方式反映新的时代内容。体现学者金克木独特的小说观念。解析本题考查读写运用能力。题干要求给文本一国文教员写评论,且题目是“新世说”。那么
156、考生就需要思考国文教员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符合“新世说”的特点,“新世说”又指什么呢?其实“新世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小说”,二是“新”。那么考生就需要参考文本二先对传统的“世说”作界定,从而得出“小说”和“新”的特点来。传统小说的特点是“尽管里面的大人物有名有姓,但其言行查考起来,还是传闻居多”。而国文教员记录了人物言行,叙事零碎,琐事众多,篇幅短小,从内容到形式,具有世说类小说“言行查考”的特点。但与传统小说相比,国文教员由“世说”的传闻居多,无法考证,发展到对往事人生的回忆短文,内容有创新;用白话文形式表现,语言有新发展;内容记录真实人生,不只是街谈巷语,有新发展。综上两点,国文教员生动
157、体现了作者对“世说”类传统小说的新理解,是一种“新世说”小说观念的生动实践。最后,考生可以从整体上谈论金克木独特的小说观念。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文本一珠海望远冯英子到珠海的第二天,珠海度假村的副董事长吴兆声先生在中餐部的楼上请我们吃晚饭。餐厅靠海那边,是一式的大玻璃窗,从窗中望出去,海上风光非常美丽,澳门历历在望,九洲港外的横州岛和细岗岛,也隐约可见。我忽然想到,这个楼才是地地道道的望海楼。从这个楼上望出去,极目千里,尽是南海风光。珠海市在珠江的出海口,与新会的厓门为邻。厓门的山叫作厓山,1279年,宋元的最后一战,就发生在这里。那一年,宋将张世杰与元军主帅张弘范在此会战,不幸战
158、败。宰相陆秀夫恐被俘受辱,负着小皇帝跳入海中,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这是赵宋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想不到如此平静、如此美好的海域,当年曾经是决定两个朝代胜败的场所。在珠海几天,我几乎一直在思考着这段历史。从珠海的香洲区到拱北区,有一段路是沿海而筑,人少,路静,海浪拍击着堤岸,发出“哗哗”的声音。我几次徘徊在这条迷人的路上,有时站在海边的礁石上,一阵风浪,衣履尽湿,浑身感到凉意。想到杜牧那句“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诗,我也很想能够找一点儿沉沙的折戟,追思一下前朝的战争,为什么江山如此美丽,人民如此勤劳,有着200多年统治经验的赵宋,却敌不住新兴的政权?为什么甘为对方奔走的,有许多赵宋王朝
159、的将军?这恐怕要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谈起了。他惩于五代军人的拥兵自重,用此计消除割据,集兵力于自己手中。赵宋以后,藩镇割据之局不再存在,大将奉命出征,回师部队上缴,兵不识将,将难拥兵,节度使之类不过是个空名罢了。从集权这点来看,自然不是坏事,可惜他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就是只管巩固自己的统治而忽略了外部的敌人。中央虽然膨胀,四肢却相对萎缩,缺少了缓冲和中间地带,金兵一出,可以直捣东京,赵宋君臣,望风披靡,割地称臣,以儿皇帝自保。元军来犯,他们也是打一仗、败一仗,逃到海边,终至灭亡。说得透彻一点儿,历史自有它发展的规律,非个人的主观意志可左右,厓山的败亡,正是赵匡胤自己撒下的种子。当然,也有人看
160、到了这个危机,文天祥就是其中之一,他任兵部尚书后,就主张“分境内为四镇,建都督统御于其中数日齐备,有进而无退,日夜以图之”。可惜被认为是“迂阔”。一个人病入膏肓,却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良、平不能用,扁鹊、华佗也只能束手,赵宋之亡,不在于厓山之战,而在于自缚其手足。张弘范覆亡赵宋之后,在厓山立过一块碑,大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来歌颂自己的功劳。如此高调的行为引起遗民以及后世的谩骂,人们纷纷对他进行谴责。有传闻说,后世有人在“镇国”前加了一个“宋”字,变成“宋镇国大将军灭宋于此”。所谓的“宋”将张弘范灭宋,其实是后人的一个美好愿望,但实际上张弘范没有当过一天宋臣。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张
161、弘范效忠元朝,无可非议。腐朽没落的王朝必然被新兴王朝替代,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解放以后,原来刻有张弘范题字的石碑被航道部门炸毁,直到1964年秋,当地政府请田汉先生题写了“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13个行草大字,刻在近岸的奇石上,以纪念这悲壮的历史。珠海的风景实在很美,有海,有山,有湾,有滩,有四季常青之树、八节盛开之花,每一个宾馆、每一家酒店都是一个小小的花园,这么多小花园又组成了珠海的大花园,花团锦簇,光辉灿烂,而且古代建筑的巍峨同现代的富丽调和在一起,九洲城是天安门的缩影,珠海宾馆却是江南园林的再造。总的说来,它比深圳典雅,比厦门开阔,作为一个经济特区,也确实具有许多有利条件。我望着
162、珠海新会间的海域,一直想着厓山之战的情景,但历史决不会重复,看来我倒是忧天的杞人了。(有删改)文本二小品文是很小的。人家或以为它太小了,只配供人消遣,不能载道。我则以为除供人消遣外,还须载道,其寿命才能长久。不过,道也有个分别,假如我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所说倘真是道,也未免太艰深了。小品文所载之道,应该是众人应该明白而且都能明白之道理,那便有普及的价值了。世间不少长篇大论,因太长太大,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有工夫去读它;又因其说理复杂曲折,也只有以读文章为职业的人才能读得懂,这便没有普及的价值。小品文短小,读来不甚费时,所述之理浅显,读来不甚难
163、懂。有此两个长处,小品文可作普及文化与教育之良好工具。要小品文能载道,又要它能普及,便须文章作得很好。就形式说,当为短小。短小之法,我也可以举一些,曰,不要导论,不要结论;反之,只要一个本论。近来常见三五百字之小品文,其开端便占一两百字,太不经济。小品文虽极短小,内部仍可以有严密的组织,仍可以有起承转合。一句抽象之道理,可以写三两句具体之说明,正面说了,还可以说反面。总而言之,小品虽经济,然而是“文”章。(节选自周谷城泛说小品文)9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前两段先叙述作者在珠海餐厅眺望大海,照应文章的题目,接着由珠海市引出厓门,又由厓门引出厓山,层次井
164、然。B文章第三段接连两问,表达了作者对赵宋王朝灭亡的深深遗憾之情,这不仅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也为后文的议论作了铺垫。C文中句子“中央虽然膨胀,四肢却相对萎缩”把道理说得形象,因而容易理解:朝廷掌握军队,很有力量,边防军数量却极少。D文章写珠海的山、水、花、树,赞赏其新貌,强调了其作为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项,“边防军数量却极少”错误,“中央虽然膨胀,四肢却相对萎缩”的真正意思是中央掌控着军权,兵不识将,将难拥兵,军队战斗力不强,而不是边防军数量少。10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句“折戟
165、沉沙铁未销”在文中暗示作者在想到元与宋的战争时,渴盼从水中捞一件当年的兵器以抒怀古之幽情。B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出他誓死不降的决心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C文本一中的“良、平不能用”意为宋朝统治者用不了西汉初年的张良、陈平这样的人才,只能从本朝发现和任用人才。D周谷城在指出小品文就是文章时,特意把“文”字加了引号,是在强调小品文相比其他类文章更要有华美的文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能力。A项,“渴盼从水中捞一件当年的兵器以抒怀古之幽情”错误,文中第三段说“想到杜牧那句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诗,我也很想能够找一点儿沉沙的折戟”,是为了引出议论,
166、并非真的想得到一件当年的兵器。C项,“用不了西汉初年的张良、陈平这样的人才,只能从本朝发现和任用人才”对句意的解释错误,“良、平不能用”在文中是批评统治者不重用文天祥这样的人才。D项,“强调小品文相比其他类文章更要有华美的文采”错误,加引号的“文”不是文采的意思,从上文可以看出它指的是文章内部要有严密的组织,结构上要起承转合等。11文艺批评家全鸥说珠海望远是“触景生情,以古鉴今”,你对此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答:答案触景生情:作者在珠海远望,望到海景,就想到赵宋在厓山覆灭,不由得生出了许多情感,有感而发,遂成此文。以古鉴今:作者议论赵宋灭亡之因,对于今天的治国用人有借鉴意义。解析本题考
167、查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的能力。结合“从这个楼上望出去,极目千里,尽是南海风光”“厓门的山叫作厓山,1279年,宋元的最后一战,就发生在这里”“想不到如此平静、如此美好的海域,当年曾经是决定两个朝代胜败的场所。在珠海几天,我几乎一直在思考着这段历史”“想到杜牧那句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诗,我也很想能够找一点儿沉沙的折戟,追思一下前朝的战争,为什么江山如此美丽,人民如此勤劳,有着200多年统治经验的赵宋,却敌不住新兴的政权?为什么甘为对方奔走的,有许多赵宋王朝的将军”“张弘范覆亡赵宋之后,在厓山立过一块碑,大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来歌颂自己的功劳”等分析可知,文章先写作者从楼上望出去,望到一片海,这
168、片平静、美好的海域引发作者的思考,想到了宋王朝在厓山的覆灭及其原因,并生出了许多情感。作者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成此文。结合“总的说来,它比深圳典雅,比厦门开阔,作为一个经济特区,也确实具有许多有利条件。我望着珠海新会间的海域,一直想着厓山之战的情景,但历史决不会重复,看来我倒是忧天的杞人了”分析可知,作者议论赵宋灭亡之因,看到珠海新会间的海域,想到这样一个经济特区该如何发展。作者以古鉴今,把赵宋灭亡之因作为今天治国用人的警诫。12根据文本二,我们应该主要从哪些角度对文本一进行赏析?请简要解说。答:答案文本一是载道之文。它论述了治国之策,指出了宋亡的深层原因,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文本一有普及价
169、值。它明白晓畅,说理透彻,能作教育之良好工具。文本一极为精粹。它短小,且内部结构严谨,是一篇佳作。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文本二说“小品文所载之道,应该是众人应该明白而且都能明白之道理,那便有普及的价值了”,而文本一是一篇载道之文,作者在远眺之中,论述治国之策,思考宋灭亡的深层原因,如“这恐怕要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谈起了”“历史自有它发展的规律,非个人的主观意志可左右,厓山的败亡,正是赵匡胤自己撒下的种子”“赵宋之亡,不在于厓山之战,而在于自缚其手足”“腐朽没落的王朝必然被新兴王朝替代,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等,寓意深刻,发人深思。小品文可作普及文化与教育的良好工具。
170、文本二说“小品文虽极短小,内部仍可以有严密的组织,仍可以有起承转合”,文本一篇幅短小,但是内部结构严谨,文章前两段先叙述作者在珠海餐厅眺望大海,照应文章的题目,接着由珠海市引出厓门,又由厓门引出厓山,引发对宋灭亡原因的思考,然后又回到现实,回到珠海的发展上来。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文本一流水函关沈念古代的故事,多是发生在河流、古道,或是边界的关楼。函谷关南接秦岭,北倚黄河,东西或绝涧或高塬,它的迷人之处,也是它的揪心之处,就在于那么多人想通过它、占守它。它是阻滞、关闭,也是畅通、开放。在这里,有一件事是不能回避的,那便是历史的追溯。无论藏在哪个角落,历史的风扑面而来,情绪的力量在
171、历史的托举下,让去往函谷关的路变得跌宕起伏。始于90年代的修建,关楼只是历史的化身,过往痕迹被抹去直到被一尊黑色石碑身后的函关古道所打开。在古代,那只是一条在沟谷中蜿蜒的土路。有记载说这条曾经崎岖狭窄、蜿蜒相通的路全长15华里,沟壁有50米高,坡度有40至80度,有的地方仅2米宽,仅能容一辆牛车通过。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并非夸张的描述,可以想象它在军事战略上的利害。从遥远的春秋战国就开始了碰撞,直至秦国一统。函谷关扮演着决定胜负的关键角色。西汉贾谊在名篇过秦论中议论:“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好一个“逡巡而不敢
172、进”!然而到了公元前209年陈胜义军过关交战,刘邦绕关灭秦,项羽使黥布破关,怒而焚关,函谷关又为秦的灭亡画上了一个终结的句号。自此往后,进退之间,是“逐鹿中原”,也是“入主关中”,这八个字里藏着千钧重量和血腥杀戮。再去拨开时间的密叶,沿经“安史之乱”中的桃林大战,闯王李自成激战斩明兵部尚书孙传庭,1927年冯玉祥北伐驻防,直至1944年5月中国军队阻挡侵华日军西犯的函关大战,都绕不过此地。太多与函谷关勾连的历史细节需要叙说,铁打的雄关流水的战事,得失均因这里而起。这里,并不只是一座青砖砌起的城楼,还是一条真正通往时间深处的道路。也许它从来都是道路,如同它倚临的黄河,连接的不只是一个个地点,还有
173、可追溯的来处、可前行的去往,它是立体变幻的时空,也是后人想象的原点。这条看不见的道路,更远的地方,是远方,也是远去。从古道上走过太多的出关者,有一人不能不提。公元前491年农历七月的一天,函谷关令尹喜清晨起床。看到了东方的紫气,知有异人来。他等来了八十高龄的老者东周守藏史老子。这位又名李耳的老人骑着青牛,被他的崇拜者热情地挽留下来著书立说,从而有了五千言的道德经。也许连函谷关也没想到,在经历那万千厮杀争夺之后,被封堵在深井里的血液依旧如岩浆般汩汩流动,为它加持的正是这位眉宽耳阔、目如深渊的老人。一块精致的黄河石被供奉在纪念祠屋的一侧,万千来客的手掌在石头上抚摸而留下了一层光泽。已无人探究石头的
174、年代和书桌的真假,只为老子完成著述出关后的“莫知其所终”而好奇与叹惋。叹惋那散落时光里的,与一个人、一座关、一条河有关的秘密。谁能说,任何普通渺小的生命,不会因这片黄河流经的土地而变得不凡?黄河在北,隆起的土塬隔阻了函谷关的视线。静寂中水声传来。古关与长河,都把各自印烙在对方的骨骼之上。这条大河,微微发出的声响,都是振聋发聩的轰鸣。在抵达函谷关的短暂时光里,我能亲密地感应到从四面八方汇集而至的那些水声。流水声里,有风貌之变,也有愿景之欢,桩桩美好落色为图筑坝建库后的水波清粼,生态改良后的天鹅栖息,挣脱贫困后的喜乐安宁中原大地上的万千气象、幕幕大戏皆可沿着这条大河被我们遇见。河流之上的备忘与注脚
175、,被时光拍打的浪花卷起。众生命运千差万别,然而与之有关的黄河故事到处流传。(摘编自沈念流水函关)文本二张翔武:在对小说的态度上,你更喜欢故事本身,还是故事的叙述技巧,比如语言风格、结构之类的?沈念:很长时间以来,纠缠作家们的无非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我以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老题材可以有新写法,新题材不留神就成了老腔调。一切皆有可能。我个人以为,在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后,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不只是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作者自身的内涵。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人无论怎么使用新的技巧,也只是在炫技,外表华美里面空荡。我现在对自己在这方面也越来越警醒,不想成为徒有外表的空心人。(摘编自为了不再恐惧
176、平庸的生活对沈念的访谈)13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流水函关”为标题,其中的“流水”指的是发生在函谷关的从陈胜义军过关交战到中国军队阻击日军西进的多次战争。B文章在描写函谷关的时候,既有具体翔实量化的客观数字,又有充满哲理意味和抒情色彩的词句,给读者以不同的阅读感受。C文章的句子富于变化,既有长句又有短句,既有整句也有散句,既有典范的现代汉语句式,又有文言色彩的句子,读来别有风味。D文章主体部分虽然描述的主要是一些往事,但最后呈现的是万千气象的美好现实,丰富了文章内涵,升华了文章的艺术境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177、A项,“其中的流水指的是发生在函谷关的从陈胜义军过关交战到中国军队阻击日军西进的多次战争”错误。从原文第三段“太多与函谷关勾连的历史细节需要叙说,铁打的雄关流水的战事,得失均因这里而起”和尾段“河流之上的备忘与注脚,被时光拍打的浪花卷起。众生命运千差万别,然而与之有关的黄河故事到处流传”来看,“流水”指发生在函谷关的众多故事,选项以偏概全。14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的名篇过秦论多用排比和对偶手法,气势充沛,一气呵成,被认为是一篇气“盛”的文章。B记载陈胜起义的史记兼具史书性质和文学色彩,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专说对待之理”,如“有”和
178、“无”、“胜人”和“自胜”等,充满了辩证色彩。D“安史之乱”是杜甫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的创作背景,其中蜀相就抒发了这种关心民瘼之情。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学常识的能力。D项,“其中蜀相就抒发了这种关心民瘼之情”错误。蜀相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15请结合文本二,简要概括作者对于小说创作的观点。答:答案老题材可以有新写法;作家自身内涵比技巧更重要。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分析要点的能力。由“老题材可以有新写法,新题材不留神就成了老腔调”分析可知,老题材可以有新写法;由“我个人以为,在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后,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不只是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作者自身的内涵
179、”分析可知,作家自身内涵比技巧更重要。16文本一的函谷关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答:答案兼具阻滞、关闭和畅通、开放的特点;连接历史和未来;具有文化色彩。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分析要点的能力。由首段“它是阻滞、关闭,也是畅通、开放”分析可知,函谷关兼具阻滞、关闭和畅通、开放的特点;由第三段“也许它从来都是道路,如同它倚临的黄河,连接的不只是一个个地点,还有可追溯的来处、可前行的去往,它是立体变幻的时空,也是后人想象的原点”分析可知,函谷关连接历史和未来;由第五段“这位又名李耳的老人骑着青牛,被他的崇拜者热情地挽留下来著书立说,从而有了五千言的道德经。也许连函谷关也没想到,在经历那万千厮杀
180、争夺之后,被封堵在深井里的血液依旧如岩浆般汩汩流动,为它加持的正是这位眉宽耳阔、目如深渊的老人”分析可知,函谷关具有文化色彩。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往事的酒杯苏童我父亲不喝酒,他爱抽烟。但我的两个舅舅爱喝酒,他们不抽烟。我们三家人住互相紧邻的房子里,各家的空气似乎总忙着竞争,我们家有烟味,但我的两个舅舅家经常飘出酒香来,酒香自然轻松胜出。这是我小时候便懂得的常识。我大舅家家境较为富裕,讲究吃,我大舅妈擅长做红烧肉,做了红烧肉我大舅必然要喝一盅。他们家的晚餐桌上酒香与肉香齐飞,喧嚣着飞到我们家。我总是被肉香吸引,吸引得不能自已。舅舅就是舅舅,一块红烧肉会被我大舅夹在筷子上,然后我会
181、听见一个天籁般的声音,来,吃一块。我现在一直在回忆一件事,我大舅当年喝的是什么酒?可我怎么也记不起来了,只能确定是白酒。我脑子里只惦记着红烧肉,当然记不住他喝的是什么酒了。我三舅家餐桌上的东西与我家的差不多,白菜青菜咸菜之类的,无甚风景,但他人穷志不短,爱喝几口酒。是五加皮。我对他家的餐桌没兴趣,轻蔑地望过去,忽略一切,就记住了桌上的那个酒瓶子。我第一次喝酒是在北京上大学期间。有个黑龙江的同学来自体工队,爱吃朝鲜冷面,爱喝啤酒。他带我们去府右街附近那家延吉冷面馆去吃冷面,就在当时的首都图书馆斜对面。一群大学生不进图书馆,一头扎进冷面馆,毫不汗颜。我们随同学点单,每次都各要一碗冷面,伴以一扎散装
182、啤酒。啤酒装在大塑料杯里,泛着白色的泡沫,一如虚荣的泡沫。要喝,喝下去太平无事,但就是没有实际意义,还涨肚子。我在回学校的公交车上一直想着教室二楼的厕所,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离北师大的大门最近的厕所。第一次醉酒是在大四那年了。春天的时候学生们都下到河北山区植树劳动,大家天天觉得饿。忘了是哪个同学饿得“揭竿而起”,提议大家去县城上饭馆,打牙祭。我现在已经忘了在那个小饭馆里吃了什么,却记得席间的那瓶酒。是当地小酒厂生产的粮食烧酒,名字竟然叫白兰地,极其洋气。我们都清楚那不是白兰地,但那烧酒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醇厚,颇有劲道。恰逢我们的杨敏如老师刚刚给我们讲过李清照,她太爱李清照了,或许也是爱喝几口的
183、人,讲起“薄醉”,怕学生不懂其意蕴,竟然言传身教,在讲台上摇摇摆摆地走了几步,强调说,薄醉是舒服的醉,走路就像踩在棉花上!我们在小酒馆里谈论杨敏如老师与薄醉,大家都有点贪杯,要寻找薄醉的滋味。令人欣喜的是,走出小饭馆时我脚下真的有踩棉花的感觉,头脑亢奋却清醒,我听见我的同学都在喊,薄醉了,薄醉了!毕业工作之后,一张巨大的社会大酒席召唤着你,一般来说,绕开它是很难的,何况你不一定想绕开它。喝酒喝酒喝酒!干了干了干了!无论走到哪里聚会做客,那个声音都会像空气一样追随你,不同的人对那个声音有不同的好恶,要么像苍蝇,要么像福音。饮酒之事,在我看来更像一种刑罚,所谓薄醉的滋味,竟无法与之重逢。如果一个人
184、想起酒来,想到的是酒臭与呕吐,不免令人沮丧,是酒的遗憾,也是人的过错。我不怨自己的酒量,下意识地将其归咎于酒桌上的恐怖主义。具体地说,我认为很多地方的酒桌上没有李清照,只有恐怖分子。酒桌上的恐怖分子信奉“酒文化”。“酒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细节是劝酒,各地的劝法不同,但目标一致,劝到客人一醉方休,劝到客人烂醉如泥,只要不喝出人命,都称其为喝好了、尽兴了。我在杂志做编辑时,有一次采风途经六县,六个接待方对我们热情如火,每地停留两天,每天必喝两场。每顿饭至少举杯三次,每次举杯必须连饮三杯。你若是尊重地主讲究礼仪,每一顿至少要喝九杯。但这不过是个基础。当地人的劝酒技术不会让一个小伙子只喝九杯了事,因此有
185、同乡喝三杯,同龄喝三杯,属相一样喝三杯,姓氏一样喝三杯,最后是相同性别的喝三杯。我记得当年我是多么友善,又是多么爱面子,明明已经被吓得不轻,却强充好汉,无奈酒量有限,十几杯二十几杯酒喝下去,只好摸着翻江倒海的胃冲去厕所,没有一醉方休的幸福,只有一吐方休的痛楚。我还记得那时候下苏北,总是这样一去一回,去的时候朝气蓬勃像张飞,回来的时候病歪歪的满腹怨言,真像李清照了。往事不堪回首,其中有一部分往事是浸在酒杯里的。年复一年的酒,胜似人生的年轮,喝起来滋味不一样,但总是越来越沧桑越来越绵厚的。有一年前辈作家陆文夫到南京开会,晚上大家聚餐饮酒,我看见他独自喝酒,喝得似乎很孤独,便热情地走过去要敬酒,结果
186、一个同事拉住我说,千万别去,他不接受敬酒,他很爱喝酒,但一向是自己慢慢喝的。对于我那是醍醐灌顶的一刻,原来一个人喝酒是可以与他人无关的。我至今难忘陆文夫坐在那里喝酒的姿态,如同坐禅。那种安静与享受,不是出于对酒最大的尊敬,便是最深的爱了。我爱酒多年,至今还经常奔赴各种酒席与朋友一起喝酒。无朋不成席,这是常识,但说到底,酒杯也是灵魂的容器之一。这容器的最深处,终究是一个人的快乐,一个人的哀愁,或者一个人的迷茫。很欣慰地发现,如今这也快成常识了。(有删改)1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小时候虽然懂得酒香味胜过烟味的常识,却只被大舅家的肉香吸引,说明那时“我”并未真正懂得喝
187、酒的真谛。B“我”第一次喝酒和第一次醉酒都是大学期间和同学一起,虽然记忆深刻,但都只是少年轻狂的举动,没有实际意义。C“很多地方的酒桌上没有李清照,只有恐怖分子”,这句话表现出“酒文化”的恶俗,表达了作者对它强烈的反感和批判。D作者说“无朋不成席,这是常识”,是对“无酒不成席”这句俗语的某种程度的否定,厘清了酒席上人与酒的主次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B.“少年轻狂”和“没有实际意义”错误。第一次喝酒是盲目跟随,不是少年轻狂;第一次醉酒让作者体会到李清照所谓“薄醉”的感觉,这些都是作者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经历,而且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能说“没有实际意义”。18下列对本文艺术
188、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行文节奏舒缓,从“我”的两个舅舅爱喝酒的往事入笔,自然带出自己喝酒的几次经历,最后点出文章的主题。B文章语言生动有趣,如把舅舅的声音比作“天籁”,其实并非表现声音动听,而是准确刻画了儿童渴望吃肉的心理。C写“我”在苏北采风一段,综合运用比喻、排比、夸张、反语等修辞手法,将接待方的“热情”渲染得淋漓尽致。D题目“往事的酒杯”是惯常表达“酒杯里的往事”的倒错运用,构思巧妙,意味深长,且收到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写“我”在苏北采风一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当时喝酒的场景,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189、,例如“同乡喝三杯,同龄喝三杯,属相一样喝三杯,姓氏一样喝三杯”运用排比,“翻江倒海的胃”运用夸张、比喻,“去的时候朝气蓬勃像张飞,回来的时候病歪歪的满腹怨言,真像李清照了”运用对比,并没有运用反语的修辞方法。19结尾处“如今这也快成常识了”这句话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答案欣慰:酒关乎灵魂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体现了社会的进步。遗憾与期待:还有不少人并未懂得饮酒的真谛,常识尚需要花时间去领悟和发现。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所蕴含的情感的分析能力。作者在结尾说“但说到底,酒杯也是灵魂的容器之一。这容器的最深处,终究是一个人的快乐,一个人的哀愁,或者一个人的迷茫。很欣
190、慰地发现,如今这也快成常识了”,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喝酒的体会与感想,而最后总结出喝酒是关乎灵魂的事,“快成常识了”表明这种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让作者在苏北所经历的那种胡喝乱喝的现象越来越少,喝酒越来越成为个人的事,这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此的欣慰之情;而“快”字表明,这种观念还没有成为常识,还有不少人并未懂得饮酒的真谛,所以,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的遗憾与期待之情。20请根据作者关于喝酒的见闻和经历,简要分析人们喝酒时的不同心态。答:答案第一次喝酒,是跟随大学同学喝啤酒,反映了从众、虚荣的心态;第一次醉酒,是在酒馆寻找薄醉的体验,反映了附庸风雅的心态;工作应酬中被劝酒和烂
191、醉如泥,反映了陷于“酒文化”中的痛楚与无奈;儿时两位舅舅喝酒和陆文夫独酌,反映了内心的安静与享受。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通过阅读文章可知,作者第一次喝酒是在大学的时候,看到同学喝啤酒,也学着喝啤酒,但并没有体会到喝酒的妙处,此时作者是一种从众、虚荣的心态;第一次醉酒是在听了老师讲解李清照的“薄醉”之后,和同学们一起喝酒,最终真的体会到了“薄醉”的感觉,反映了作者当时附庸风雅的心态;而在工作之后,作者陷于各种应酬之中,在被劝酒和烂醉如泥之间,作者体会到了喝酒的恐怖,反映了陷于“酒文化”中的痛楚与无奈;而让作者体会到喝酒的安静和享受的是陆文夫先生的独酌,再联系文章开头作者两位舅舅的喝酒
192、情景,这种喝酒的状态才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的喝酒状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与瓦共舞林延军台风过后,小院里零星洒落着破碎的红瓦,一片狼藉。父亲只穿着裤衩,光着肩膀,先是爬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父亲站在门檐,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瓦片、瓦刀、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只见父亲用绳子一头绑住水桶两端的耳朵,绳子另一端则远远地抛向屋顶,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直到将水泥浆桶等工具全部吊上屋顶,朝着屋顶修补的位置,一步一步挪过去。那时候已是深秋,天气转凉。母亲回到屋里,我也跟着回屋。母亲站在屋里漏水或破瓦的位置,用竹竿对准屋顶轻轻敲一敲,再报坐标,欲通过这样的方
193、式里外呼应,告诉屋顶上面的父亲,捅到的位置需要修补瓦片。父亲只能“闻声寻瓦”进行定位,但是,父亲几乎是凭感觉和之前在屋内数过大概的坐标来找位置,最终在目标位置多铺几块瓦片。此刻,屋顶就像菜畦,瓦片就像生长在菜畦里的青菜,等待父亲挥刀动瓦“除虫”。“除虫”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补丁这里一块,那里一片,又像武侠电视剧丐帮长老衣服的“袋子”。南方的天气捉摸不定,刮台风、打雷、暴风雨隔三岔五,记忆中,父亲“补瓦片”也自然多了起来。有一次,父亲带上屋顶的瓦片不够,便在屋顶上呼喊母亲再递传几块瓦片上去,也不知道母亲是慢了还是不及时,父亲在屋顶上大发雷霆。我只是隐约地记得,那时候
194、是凛冽的冬天,朝屋顶上看:只看到父亲的背,披着一件作为“工衣”的白衬衫。我站在小院里,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感觉阵阵发抖,风吹得更猛了。只要来台风,屋顶就会漏雨、滴水,父亲又要爬上屋顶补瓦,每一次补瓦,父亲都会朝母亲发脾气。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亲补瓦片的姿势,也忘不了父亲在屋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这座屋顶补了又补的三间瓦房,便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老屋,似乎瓦片陪着我一起长大。三间瓦屋在我的村庄,随处可见,家家户户都有。像这种乡间的瓦,最平凡不过了。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来具有凹槽的简瓦造“小船”,用一根棍子卡在简瓦里,再用绳子绑住棍子做牵引,简瓦前后没有做任何封闭就直接放
195、在小池塘里,以为会浮起来,谁知道一放进池塘就立马沉了下去,后来只能拖着它在水里划来划去。现在想想,玩着不会浮水的“小船”是多么的幼稚和可笑。后来,父母做起小生意,我们家从农村搬到圩镇上居住,搬离了老屋,住上了洋楼。在城镇,抬头便是洋楼,基本很少看到瓦屋。从此,老屋开始变得空荡荡的,像被遗弃的孺妇,孤零零地待在村庄里。那年除夕,我们又回到老屋,只见小院里杂草丛生,长势逼人,最高的杂草已高过父亲的身高。当父亲和弟弟纷纷挥起锄头锄杂草时,我看到劳作时父亲的背,只是这次父亲的背已没有当年魁梧了。而瓦屋屋檐下悬挂着破瓦,瓦片在大门前也洒落一地,或长满青苔,或堆积厚厚的一层污垢,我忽然警醒,这是岁月的涤荡
196、,是印痕,是沧桑,是衰老。许多年后,我看过城市古典园林的绿瓦,看过乡村古屋的灰瓦,看过首都巍巍故宫的琉璃瓦,它们或风情万种,或残缺不堪,或庄严气派,从泥土的根脉里来,到绚丽的色彩里去。我读过唐朝诗人李商隐“一春梦雨常飘瓦”关于瓦如梦似幻的描绘,但是,我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瓦,是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的瓦。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我走在乡镇的路上,路旁有几个满头大汗的农夫在盖房,两个人在搬运着瓦片。我心想,“现在乡镇建房不都是建洋楼了吗,怎么还有用到瓦的地方?”走近一问原来是建猪舍,此刻,我又想起当年母亲向父亲传递瓦片的情景。其实,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会遮风挡雨,就像父
197、亲母亲的背。(选自2019年3月散文选刊,有删节)2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运用“父亲像猴子一样利索,爬上了屋顶”的细节描写,写出了父亲补瓦动作的娴熟。B文章写到父亲上屋顶补瓦时多次对母亲大发雷霆,说明父亲脾气暴躁,暗含了作者对父亲的不满。C文章写到父亲频繁补瓦,既暗示了当时生活的贫困艰辛,又表现了父亲对家庭的付出。D文章以补瓦切入,从过去的贫穷写到现在生活的美好,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当今生活的感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B项,“暗含了作者对父亲的不满”错误,乡村生活条件艰苦,有时天气恶劣,父亲不得不多次上屋顶补瓦,父亲虽然脾
198、气暴躁却依然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所以作者并没有对父亲不满。2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补瓦后的屋顶,“新瓦盖旧瓦,远远望去,像一条天然大裤衩”,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补瓦后屋顶的形态。B引用李商隐的“一春梦雨常飘瓦”,增添了文化气息,有利于下文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瓦的感情。C以前“我”家用瓦来遮风挡雨,现在农夫用瓦建猪舍,前后对比是为了说明瓦片在新生活中有了新的用途。D文中多次描写自然环境,例如“天气转凉”“凛冽的冬天”“风吹得更猛了”等,烘托了父亲的形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手法的赏析能力。C项,“前后对比是为了说明瓦片在新生活中有了新的用途”错误,瓦片在
199、新生活中有了新的用途没错,但这不是“前后对比”的目的,而是为了表现时代的变迁。23请结合全文,理解题目“与瓦共舞”的丰富意蕴。答:答案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有快乐也有辛酸。体现了父母对家庭和儿女的庇护,也表现出父亲的责任与担当。“瓦”原来用作盖瓦房,现在用作建猪舍,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能力。从表层看,“与瓦共舞”首先是指父母在雨天修补屋顶,其次是作者和小伙伴们用瓦造“小船”。从深层看,“每次台风,老屋都会元气大伤,我无法忘记父亲补瓦片的姿势,也忘不了父亲在屋顶朝母亲发脾气的画面。这座屋顶补了又补的三间瓦房,便是我小时候居住过的老屋,似乎瓦片陪着我一起长大”“小
200、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找来具有凹槽的简瓦造小船”“我依然念念不忘家乡的瓦,是雷州半岛特有的红土煅烧而成的瓦”,这些“与瓦共舞”的场面是作者童年的回忆,有父母雨天修补屋顶的辛酸,也有儿时造“小船”的快乐。文末作者写到“每一片瓦都会遮风挡雨,就像父亲母亲的背”,体现了父母守护儿女的爱与责任。倒数第二段写到“现在乡镇建房不都是建洋楼了吗,怎么还有用到瓦的地方?走近一问原来是建猪舍”,通过瓦的用途的变化,表现出时代的变迁。24本文已被影像中国“中国乡村”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的编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答:答案选材典型,以小见大。由贫困年代住瓦房需要时常补瓦,到现在住洋房,展现了中国乡村的发展。该
201、主题与栏目要求十分契合。意蕴丰富。瓦片象征着为我们遮风挡雨的父母,表达了作者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瓦片承载着作者对家乡生活的记忆,既有当时生活的艰辛也有儿时生活的乐趣。构思巧妙。全文以“瓦”为线索,由贫困年代的瓦、童年回忆中的瓦,再写到其他地方见过的各种瓦,最后写到瓦的意义,结构严谨。语言平实又不乏生动。在叙述中散发着中国乡村百姓生活的气息。解析本题考查领悟作品艺术魅力,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从散文的内容选择来说,“中国乡村”栏目能够选择这篇文章,说明其能体现中国乡村的特征。这篇散文中“瓦”的用途的变化过程就是国家的发展变化过程,文章以小见大,极具典型意义,与栏目要求相符。从散
202、文的意蕴来说,文中的父母雨天修补屋顶,为孩子遮风挡雨,体现了中国家庭的温暖和关怀,也体现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这些“与瓦共舞”的场景承载着作者对家乡生活的回忆,既有父母修补屋顶的辛酸,也有儿时用瓦造“小船”的快乐。从散文构思来说,全篇文章以“瓦”作为线索,从小时候父母修补屋顶、与小伙伴用瓦造“小船”,到住进洋楼,对比瓦片的用途等,结构严谨,同时也给读者以亲近感。从散文语言来说,“在瓦的世界里,它似乎有自己生存的方式,每一片瓦都会遮风挡雨,就像父亲母亲的背”,作者赋予了瓦象征意义,形象生动;另外,描写父母修补屋顶时的语言又非常的平实朴素,如“父亲只穿着裤衩,光着肩膀,先是爬上铁大门上面的门檐水泥板平台,父亲站在门檐,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瓦片、瓦刀、绳子和已经搅拌均匀的水泥浆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