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264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学案:专题七 第22课 教战守策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2课教战守策走近作者苏轼(见留侯论)相关背景北宋嘉祐六年(1061),26岁的苏轼参加了“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司马光等人任考官,在秘阁考了六篇论文;随后宋仁宗又亲临崇政殿,御试制科策问,苏轼以如椽之笔,大胆针砭时弊,撰写了包括本文在内的一系列适合世用的政论文,由衷希望宋仁宗能够虚心采纳,“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北宋中叶以后,辽和西夏成为宋朝边疆的严重威胁,战争随时可能爆发,然而宋朝的国力薄弱,执政者的怯于外敌和唯图苟安,则又为历代所少见。对于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和边防危机,许多正视现实的文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担忧。苏轼之父苏洵写出名作六国论,借论史

2、讽喻现实,抨击朝廷的赂敌政策;又在审敌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屈己求和表面上是求得了“息民”,其实质却只能是“残民”。苏轼的教战守策,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赂敌息民的危害,并倡言教民习武、能战能守和加强战备。文意感知文章针对当时国内习于安逸的状况,申述教民讲武的好处;并预测战争不可避免的危险形势,建议早做准备,以免发生不测。思维导图一、通假字1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同“现”,译为“表现,呈现”2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同“钝”,译为“不锋利”3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同“逸”,译为“安逸”4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 同“猝”,译为“忽然”5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同“凌”,译为“侵犯

3、,欺侮”二、古今异义1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古义:是投入、献身今义:是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家庭经济情况属于某阶层,也指这一情况所决定的身份2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古义:“用来”,是助词“所”与介词“以”的组合今义:是一个连词,表结果3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古义:是指按照军法部署办事今义:指军队的法律处置三、一词多义1至2至于3渐4之5以6于7其8而四、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一天天地四方之民,兽奔鸟窜像兽一样像鸟一样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每年,年年(2)名词作动词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刮风下雨2形容词活用(1)

4、形容词作动词轻霜露而狎风雨轻视(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使安定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也”表判断)(2)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此矣”表判断)(3)战者必然之势也。(用助词“者”用在主语后表停顿,语气词“也”用在谓语后表判断)(4)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用“也”加强判断语气)2状语后置句(1)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介宾短语“以进退坐作之方”作“教”的状语,后置)(2)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介宾短语“于钟鼓旌旗之间”“于斩刈杀伐之际

5、”分别作“习”“安”的状语,后置)(3)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介宾短语“于重屋之下”作“处”的状语,后置)(4)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在官者”、“司盗者”分别作“庶人”、“役民”的定语,后置;“以行阵之节”、“以击刺之术”分别作“教”、“授”的状语,后置)3宾语前置句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疑问代词“安”作“在”的宾语,前置)1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什么?作者是针对什么情况提出这一主张的?明确:这篇奏议的主要主张是“教民战守”。作者是针对北宋存在严重的外患而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这一情况提出的。2第四段作者论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明确

6、:作者以农夫小民顶风冒雨反而获得免疫力,与王侯贵人生活于安逸温饱之境而常患疾病做对比论证,说明只有四肢习惯于冷热的变化,才能保持身体强壮的道理。进而说明国家要保持战斗力,必须“教战守”。比喻来自生活,使人觉得亲切自然,容易接受。3既然本文的主张是“教民战守”,那么在苏轼看来应当如何来“教”呢?明确:“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教”庶人之在官者以行阵之节“授”役民之司盗者以击刺之术4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哪些?在文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明确:本文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等。第二、三段主要是援引史实、举例论证;第四段主要是浅近设喻,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在这几个段落

7、中,无论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其中都有正反对比论证。这既丰富了说理的角度和层次,又加强了说理的力度,使主张更容易为人接受。写法鉴赏1本文逻辑顺序相当清晰,自始至终沿着“安逸是害,战守则强”这样一条主线推理论证,层层呼应,用语精辟。例如论证宋廷“赂敌”政策的必不可行,只用了三句话:“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既浅显,又正确,充分显示出苏轼敏锐的思辨能力和高超的驾驭文字的技艺。2综合运用了援引史实、浅近设喻、正反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作者在首段提出了中心论点,第二段援引“先王知兵之不可去”,“天下虽平,不敢忘战”,“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的史实。第三段分析“后世”“去

8、兵”的危害,并且举出盛唐“开元、天宝之际”安禄山之乱的例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申说“知安而不知危”的危害性。第四段以“天下之势,譬如一身”来设喻,拿王公贵人与农夫小民来作比较,重在申说“能逸而不能劳”的危害,说理深刻而设喻浅近。第六段进一步用教民讲武与“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作对比,说明“教民讲武”的正确举措。素材挖掘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应用角度苏轼的教战守策可以说是一篇“志足文远”的对策。时至今日,仍为人们所传诵。究其原因,主要是这篇论文阐明了一个历百代而不衰的真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居安

9、思危,得荣思辱”。大到一个国家的安危,小到个人的得失,概莫能外。“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一心追求和迷恋舒适安逸,终有一天会大难临头。无数历史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这句话可以用在“居安思危,得荣思辱”“知安知危”“能逸能劳”等作文中。(时间:40分钟分值:55分)一、基础达标(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B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C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D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解析:选BA项,“田”同“畋”,打猎;C项,“卒”同“猝”,突然;D项,“厌”同“餍”,满足。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

10、确的一项是()A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果:究竟B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 乘:趁着,趁(机)C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 渐:事物的苗头D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邀:邀功解析:选CC项,渐:逐渐,缓进。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B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木欣欣以向荣D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解析:选CC项,“以”都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A项,连词,表转折/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构成名词性词组/语气助词“呢”;D项,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11、,取消句子独立性。4. 与“庶人之在官者”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B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C所以遣将守关者D石之铿然有声者解析:选C其他三项与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作者举出先王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太平时期也不可废弃武装的观点。B作者认为朝廷和西、北方面的强敌迟早会有一战,所以主张要保持武装力量。C作者认为当有战争时会出现让未受过训练的百姓作战的情况,所以应该从现在开始向各行业的人传授军事知识,甚至是盗贼,也要将他们收服,传给他们击战技术。D按照作者的观点,当时的士兵欺压百姓,骄傲蛮

12、横,是因为他们自恃只有他们懂得作战。所以如果全国习兵,也可以灭掉这些人的嚣张气焰。解析:选CC项,并不是教盗贼击战技术,“司盗者”意思是缉捕盗贼的差役。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3分)译文: (2)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4分)译文: (3)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3分)译文: 答案:(1)奉送的财物是有限的,而索求财物的人是无满足的,这种形势必然导致战争。(2)国家如果免不了用兵,而用兵不凭着逐步训练,却使人民从安乐太平的环境中,一下子投身军

13、队走向生死决斗的战场,那他们的祸患必定有不可估计的危险。(3)没有战争时召集百姓进行训练,虽然有些小的恐慌,可是跟突然让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上战场的危险相比,又怎么样呢?二、能力拓展(2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治 安 策贾谊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注,汉法令非行也。虽行不轨如厉王者,令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幸而来至,法安可得加!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陛下虽贤,谁与领此?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

14、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徵矣,其势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信依胡,则又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最弱,最后反。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已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

15、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地制一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柴奇、开章之计不萌,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

16、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注黄屋,华丽的车子,古代帝王的车子用黄缯做车盖,故名黄屋。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虽贤,谁与领此领:治理B同姓袭是迹而动 袭:沿袭C臣窃迹前事 迹:遗迹D植遗腹,朝委裘 植:扶植解析:选CC项,迹:推究,考察。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吾为若德B其异姓负强而动者/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C空而置之/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D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乃中经首之会解析:选CC项,均为承接。A项,像/你;B项,代词,那些/代词,代王公贵人;D项,才/副词,

17、又。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贾谊提出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来保证中央政府的统治的依据的一项是()同姓袭是迹而动强者先反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卢绾最弱,最后反ABC D解析:选B说的是诸侯有作乱;说的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好处。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亲属诸侯王必定危险,关系疏远的诸侯王也一定作乱,这是事实所证明了的。那些自负强大而发动叛乱的诸侯王,汉朝已经幸运地战胜他们了,可是却没有改变酿成叛乱的制度。B贾谊在上呈给汉文帝的治安策中,指出诸侯王封国的强盛必然导致谋叛作乱,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一定会引起天下大乱。C作者

18、在论述施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好处时,说这样做了之后,皇帝统治天下就如同身体使唤手臂,手臂使唤手指似的,没有不听从指挥的。诸侯王不敢有反叛的想法,如同辐条聚向车轮一样,都归顺天子。D文章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个论点为中心,先论不这样做不行,再论这样做好处何在,层层深入,气势磅礴,以理服人。解析:选AA项,应该为“关系疏远的诸侯王必定危险,亲属诸侯王也一定作乱,这是事实所证明了的。那些自负强大而发动叛乱的异姓诸侯王,汉朝已经幸运地战胜他们了,可是却没有改变酿成叛乱的制度”。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4分)译文: (

19、2)地制一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4分)译文: 答案:(1)陛下的臣子当中即使有冯敬那样勇敢的人,但是他刚开口揭发诸侯王的不法行为,刺客的匕首已经刺进他的胸膛了。(2)分封土地的制度一旦确定,宗室子孙没有不考虑保住自己的统治的;臣子没有背叛的念头,皇帝没有讨伐的想法,所以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仁德。参考译文:教师用书独具像这些诸侯王,虽然名义上是臣子,实际上他们都怀有老百姓那种兄弟关系的想法,大概没有不想采用天子的制度,而把自己当做天子的。他们擅自把爵位赏给别人,赦免死罪,甚至有人乘坐天子的黄屋车,他们不执行汉朝的法令。像厉王那样的不守法的人,命令他

20、都不肯听从,又怎么能招他来呢!幸而召来了,法律怎么能施加到他身上呢!动了一个近亲,天下诸王都环视着惊动起来。陛下的臣子当中即使有冯敬那样勇敢的人,但是他刚开口揭发诸侯王的不法行为,刺客的匕首已经刺进他的胸膛了。陛下虽然贤明,谁能和您一起来治理这些人呢?所以说,关系疏远的诸侯王必定危险,亲属诸侯王也一定作乱,这是事实所证明了的。那些自负强大而发动叛乱的异姓诸侯王,汉朝已经幸运地战胜他们了,可是却没有改变酿成叛乱的制度。同姓诸侯王也袭用了这种做法,发动叛乱,如今已有征兆了,形势又完全回复到以前那种状态。灾祸的变化,还不知道要转移到何处。英明的皇帝处在这种情况下,尚且不能使国家安宁,后代又将怎么办呢

21、?我私下里考察从前的事件,大体上是势力强大的先反:淮阴侯韩信统治着楚,势力最强,就最先反叛;韩王信依靠了匈奴的力量,就又反叛了;贯高借助了赵国的条件,就又反叛了;陈豨部队精锐,也反叛了;彭越凭借梁国,也反叛了;黥布凭借淮南,也反叛了;卢绾势力最弱,最后反叛。长沙王吴芮才有二万五千封户,功劳很少,却保全了下来,权势最小而对汉朝最忠顺。这不只是由于性情和别人不同,也是由于形势使他这样。倘若从前让樊哙、郦商、周勃、灌婴占据几十个城为王,那现在他们由于作恶而亡国,也是可能的。假使让韩信、彭越之流,只居于彻侯的地位,即便今天也还能保全,也是可能的。既然如此,那么天下大计就可以知道了。要想使天下诸侯王都忠

22、心归附汉朝,那最好让他们都像长沙王一样;要想让臣下不至于像韩信那样被杀掉,那最好让他们像樊哙、郦商那样;要想使天下安定,最好多多建立诸侯国而使他们的势力减小。力量弱小就容易用道义来指使他们,国土小就不会有反叛的邪念。这样就使全国的形势,如同身体使唤手臂,手臂使唤手指似的,没有不听从指挥的。诸侯王不敢有反叛的想法,如同辐条聚向车轮一样,都归顺天子。即使是老百姓,也会知道他们都很安稳,这样,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英明。分割土地,定出制度,把齐、赵、楚三个王国分成若干侯国,让齐王、赵王、楚王的子孙,全都依次受封先人的那份封地,一直到分尽为止,对燕、梁等其他王国也是这样。有些封地大而子孙少的,也都分成若干

23、侯国,暂时空着搁置起来,等着他们的子孙出生以后,再封他当侯。诸侯王的封地,有不少已被削除收归汉朝所有的,那就替他们调整侯国所在的地区,等到要封他的子孙到别的地方去的时候,按侯国的应有户数,给以补偿。一寸土、一口人,皇帝也不沾他们的,确实只是为了安定太平罢了,这样,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廉洁。分封土地的制度一旦确定,宗室子孙没有不考虑保住自己的统治的;臣子没有背叛的念头,皇帝没有讨伐的想法,这样,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仁德。法令制定了,没有人触犯;政令推行了,没有人抵触。贯高、利几一类的阴谋不会出现,柴奇、开章那样的诡计不会萌生。老百姓都向往良善,大臣都向皇上表示恭顺。所以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道义。这样,

24、即使让幼儿当皇帝,天下也很安定;即使立一个遗腹子作天子,让臣子朝拜老皇帝遗留下来的皇袍,天下也不至于混乱。这样,就可以使天下安定无事,后代也称颂陛下的圣明。三、语言运用(10分)12仿照例句,以“我喜欢”开头,另写两段话。句式和语意关系必须与例句一致。(6分)例句:我喜欢豪放中流出柔情的苏轼,虽是“千古风流人物”,也咏叹“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亡妻。我喜欢 我喜欢 答案:(我喜欢)奋进中透出闲适的辛弃疾,虽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也自吟“醉里吴音相媚好”的翁媪。(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13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墨菲定律”

25、“帕金森定理”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墨菲定律”可以解读为: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墨菲定律”的原句已经派生出各种版本:“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往往等公车太久没来,刚走开公车就来了”;“关键时刻掉链子”;“你看好五只股,买进其中的一只,结果除了你手中的那只外,其他四只涨得都很好”;“就只有一次违纪,恰好就被老板抓到”等等。请根据“墨菲定律”的内涵,写出两条人生忠告。忠告一: 忠告二: 答案:面对人类的自身缺陷,我们最好考虑周全,采取多种保险措施,防止人为失误导致的灾难或损失;不要心存侥幸,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引发大的事故;正确对待可能发生的错误或失败,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以规避问题发生;不要妄自尊大,要承认自己的缺陷,严谨细致总能规避更多风险。(答案相对开放,但必须符合“墨菲定理”的内涵,观点鲜明、表达连贯清晰。每点忠告2分,酌情给分。答出其中两条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