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考生物复习教案解题技巧14:生物解题的审题方法与技巧.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82309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生物复习教案解题技巧14:生物解题的审题方法与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高考生物复习教案解题技巧14:生物解题的审题方法与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高考生物复习教案解题技巧14:生物解题的审题方法与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高考生物复习教案解题技巧14:生物解题的审题方法与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生物解题的审题方法与技巧审题是解题的前提。近年来,各类试题中的迷惑性因素越来越多,若不认真审题,一解便错。因此,正确审题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生物审题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与技巧有以下几点。一、避免思维定式 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是出题者对教材中的有关知识;学生平时已做过的试题;接触过的某些提法稍作更动后列出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具有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对于这类试题,如果在审题时,粗心大意,凭经验办事,势必犯思维定势的错误。【例】 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2中重组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 ) A.3/8 B.3/8或5/8 C.5/8 D.1/16 【解析】受教材中两对相对性

2、状遗传试验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进行杂交的两纯合亲本分别为双显性个体和双隐性个体,其F2代表现型的比就是9:3:3:1,其中比例为3的两种个体为重组型,占总数的3/8。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为一显一隐和一隐一显两纯合亲本,其F2代表现型之比也是9:3:3:1,但比例为9和3的个体为重组类型,占总数的5/8,所以该题的答案应为B。二、避免概念混淆 有些试题的题干或供选择中由于设置了容易混淆的概念作为障碍,如果没有试题中会存在易混淆的概念的这种意识,或者审题不仔细,就会导致无法得出答案。因此要避免概念混淆,一是要建立试题中可能存在易混淆概念的意识,二是审题时要仔细,注意发现易混淆的概念。【例】大

3、豆根尖细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碱基A、G、C、T的核苷酸种类数共有( ) A.8 B.7 C.5 D.4 【解析】核酸包括DNA和RNA两种,有的学生可能会由于忽略“核酸”一词,通过A、G、C、T四种碱基误以为是DNA而把答案错选为D;也有的学生只注意了“核酸”一词而忽略了题干中没有给出碱基U而把答案错选为A;还有的学生可能错把“核苷酸”当成“碱基”而把答案错选为C;该题的正确选项为B。三、排除迷惑条件 有的试题中列出的条件不采用则罢,用了反而容易使解题误入歧途,得出不正确的答案。这类条件就叫做迷惑条件。“排除迷惑条件”就是指在审题时,认真仔细地将题干中的迷惑条件找到,并予以舍弃的一种审题方法。

4、【例】将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光照,胚芽鞘将( ) A.向左侧弯曲 B.不弯曲 C.向右侧弯曲 D.无规律弯曲 这道试题题干中的“然后在暗室中从左侧光照”这一短语就是一则迷惑条件。胚芽鞘只能直立生长。答案为:B。【例】利用稻种出芽长成秧苗来繁殖水稻的生殖方式属于( ) A.出芽生殖 B.营养生殖 C.卵式生殖 D.孢子生殖 这道试题有些同学错选了A,原因是被题干中的“出芽”这一条件给迷惑了,如果扣住了题干中的“稻种”这一条件,进而弄清了水稻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就不会被迷惑了。答案为:C。四、找出隐藏条件 “找出隐藏条件”是指在解答有些试题时,既要注意发现题

5、干中列出的显而无用的迷惑条件,予以排除;又要善于发掘出藏于题干之中未显露出来的必要条件的一种审题方法。需要用“找出隐藏条件”审题的试题与需要用“排除迷惑条件”审题的试题的区别。【例】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结果复制出来的绝大多数子代噬菌体( )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 ;不含35S D.不含32P ;含35S 该题如不仔细读题,很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只想到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体内,而蛋白质不进入”这个知识点,所以子代噬菌体应含“P”,而不含“S”这个知识点本身虽然不错,但如果读题细心,

6、便会发现题中有“绝人多数(子代噬菌体)”这个隐含条件,从而选出正确答案:B。【例】西瓜含水量多,营养丰富,是解暑的佳果。一株生长旺盛正在结果的西瓜植株,由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果实的生长发育 C.蒸腾作用 D.植物生长 这道试题题干中的“含水量多”“正在结果的西瓜植株”有迷惑作用,有些同学将其当成了必要条件,而错选了(D)或(B)。在解答这道试题时,要用到的一项隐藏条件是: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吸收的水分都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找到了这一隐藏条件,迷惑条件也就排除了。答案为:C。五、找到简捷条件 “找到简捷条件”是指在阅读题干时,要注意搜寻到有利于使解题的过程变得简单

7、而快捷的条件,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一种审题方法。【例】在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某细胞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数之间的比是1:1:0,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是( ) A.间期和前期 B.前期和中期 C.中期和后期 D.后期和末期 解答这道试题时,如果扣住了题干中的“染色单体”为“0”这一条件,会很快找到答案。【例】一条信使RNA链中,(A+C)/(G+U)=0.8,则转录它的那个DNA分子中,(T+G)/(A+C)为( ) A.0.125 B.0.8 C.1 D.无法确定 题干中的“信使RNA链中,(A+C)/(G+U)=0.8”是使解题变得繁琐的条件,解答这道试题时,只需发掘出另外一个藏而未

8、露的条件一“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模板DNA分子中的碱基T=A,G=C;即(T+G)/(A+C)应该等于1。答案为:C。六、简化已知条件 有些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表述已知条件的试题,或因篇幅较长,或因条件繁杂,在审题时,特别是在考试审题时,由于紧张或急切,往往阅读到题干的后面就忘记了前面的内容。对此此类试题,如果不解决审题的方法问题,是很难审明题意的。当遇到这类试题时,在审题时如果能对已知条件作必要的简化。【例】用糊粉层红色的玉米(prpr)作母本,紫色的玉米(PrPr)作父本进行人工授粉,母本果穗上所结籽粒应完全为紫色籽粒(Prpr),但在对多个杂种n果穗上的647102粒籽粒的观察中发现了7

9、粒淡红色的籽粒,导致这种遗传性状表现的最大可能性是( ) A.父本花粉中Pr中混有母本花粉Pr B.个别是父本花粉的Pr基因突变为pr C. 个别母本卵细胞的pr基因突变不Pr D.不同环境条件下的Prpr的表现则不同 【解析】把题干中Pr设为A,pr设为a,则糊粉层红色的玉米(prpr)可写做aa,紫色的玉米(PrPr)可写做AA,母本果穗上所结紫色籽粒(Prpr)写做Aa,杂种F1果穗上的647102粒籽粒中发现的7粒淡红色的籽粒应为aa(prpr),据推测只能是原来的A突变成了a,即Pr变成了pr,答案为B。七、图示已知条件 有些试题的已知条件中,涉及的要素或环节较多,且这些要素或环节之

10、间的关系繁杂,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但是,如果将其转化成图解,就可以将已知条件中涉及的各种要素或环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展示得一目了然。【例】已知一段mRNA含有30个碱基,其中A和G有12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A.12 B.24 C.18 D.30 【解析】首先画一条线代表mRNA,再在其上边画两条线代表DNA,把题中所给的条件标在图上,然后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导即可得出答案为D。八、找到关键词或词组 有些试题的题干或供选项中的词(非生物专用词或生物专用词)、词组或短语,本身的内涵并不深刻,但是,如果审题不认真,忽视了它们,就会难以得出正确答案。“找到关键词或词

11、组”是指在阅读题干和选项时,要注意寻找试题的题干或供选项中与顺利解答好试题有关的词。【例】主要由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吸收的营养物质,可被内分泌腺用来合成() A.胰岛素 B.维生素 C.性激素 D.皮脂 这道题涉及的知识点包括“主要由毛细淋巴管吸收的是脂类物质”;“内分泌腺分泌的是激素”;“性激素属于脂类”等,由于知识点较多,对于大部分同学米说,即使是认真读题也不能很快找出答案。这时就要善于从题中找关键词,即“毛细淋巴管吸收”和“内分泌腺”,并用笔标出(如上),只要相关知识点掌握了,就应该能选出正确答案“C”。 九、全面发现表达形式 已知条件的表达形式有多种,最常见的是文字叙述这种形式:有些

12、试题的已知条件是单独用图来表达的;还有一些是用图结合图注来表达的;另外还有一些试题的已知条件既有文字叙述的内容,又有图和图注。对于已知条件同时含有多种表达形式的试题,有的同学在审题时,或因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因急躁,对多种表达形式丢三漏四,而不能全面弄清已知条件,使解题出现障碍。【例】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胸苷的营养液,处理活的小肠黏膜层,半小时后洗去游离的3H-胸苷。连续48小时检测小肠绒毛的被标记部位,结果如图(黑点表示放射性部位)。请回答: (1)处理后开始的几小时,发现只有a处能检测到放射性,这说明

13、什么? (2)处理后24小时左右,在b处可以检测到放射性,48小时左右,在c处检测到放射性,为什么? (3)如果继续跟踪检测,小肠黏膜层上的放射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4)上述实验假如选用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的营养液,请推测几小时内小肠黏膜层上放射性出现的情况将会怎样?为什么? 【答案】(1)小肠黏膜层只有a处的细胞能进行DNA复制和细胞分裂。(2)a处的细胞连续分裂把带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胞推向b处,直至c处。(3)小肠黏膜细胞上的放射性将会因为细胞的衰老;死亡;脱落而消失。(4)在小肠黏膜层的各处都可以检测到放射性,因为小肠黏膜层上的细胞不断进行mRNA的合成。十、把握新颖材料 在平时的训

14、练试卷和各种考试试卷中,往往含有数量不等的材料源于教材以外的试题,这类试题一般叫做新材料试题。新材料试题有利于检验解题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地解答问题的能力。由于材料取自教材以外,给人以未曾谋面的新感觉,致使部分解题者,接触到这类试题便会感到棘手。可以采用前文所介绍的“简化已知条件”;“找关键词或词组”等方法:答案一般在教材中:也有可能出自教材以外,必须由自己组织。【例】红色酵母与毛霉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生长因子及合成并释放的物质如下表所示。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一起,它们之间可能的关系是 生物 必须供应的生长因子 被合成并释放的物质 红色酵母 嘧啶 噻唑 毛霉 噻唑 嘧啶 A.竞争 B.捕食 C.互利共生 D.独立生长这道试题中列出的“红色酵母”;“毛霉”;“噻唑”均是在所学的教材中没有接触过的新名词,如果在审题时能对试题进行耐心细致地通读,同时对列出的条件作必要的梳理,就能把握住这样一些问题:“红色酵母”和“毛霉”是两种微生物;“噻唑”既是红色酵母的代谢产物,也是毛霉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这道试题是在要求我们,根据表中列出的红色酵母或毛霉所需的营养成分和代谢产物互为对方的代谢产物和营养成分,进而推断山这两种微生物间的生态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