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政治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 关于生产力发展、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下列选项传导正确的是A. 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B.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 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D. 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B: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土地开始私有,私有制确立了,私有制的产生,使原始社会逐渐解体,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逐渐形成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阶级产生后就会产生国家,B传导正确。A
2、CD:三项均传导错误,ACD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原始社会后期,金属工具出现标志着生产力有了新的发展。个体劳动取代以氏族公社为单位的共同劳动,生产资料也就相应地逐渐转归个体家庭私有。土地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确立。私有制的产生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私有制产生的基础上人们有了最初的私有观念。因此说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私有观念也不是人所固有的,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私有制将灭亡,并不是天然合理的,私有观念也将随之消亡。私有制的产生,使少数占有较多生产资料和生话资料者成为富人,而大多数氏族成员则日益陷入贫困境地。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随着
3、原始社会的解体,逐渐形成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2. 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使农业发展到新水平。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和城市也有较大的发展。这表明 ( )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代替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社会的农民比奴隶社会的奴隶的处境有所改善当时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材料可知,封建社会
4、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商业、城市等的发展,从生产力角度看,说明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看,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代替奴隶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封建社会农民的处境比奴隶社会的奴隶处境有所改善,不符合题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与生产力,错误。故本题选A。3.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有自由地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要求建立广阔的、统一的国内市场,而封建政权严重阻碍这些因素的发展。材料体现了必须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一个
5、长期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发出来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材料表明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必须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正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劳动的人,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需要的大量货币,正确。: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错误。: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发出来,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4.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束缚,创立了唯物史观。关于唯
6、物史观,理解正确的是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工人阶级运动的基础上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正确。:唯物史观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错误。: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错误。故本题选A。5. 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十月革命“用与
7、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 )A. 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 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C.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D.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答案】A【解析】【详解】A:依据材料中“十月革命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可以判断出本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的首创性的历史意义。依据所学知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俄国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符合题意。B: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不是“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排除B。CD: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两项与
8、“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不符,排除CD。故本题选A。6.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表明( )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与无产阶级斗争相结合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发展具有永恒的价值世界各国要主动打破科学社会主义的制约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是强调科学社会主义与无产阶级斗
9、争、具体实践和国情结合,符合题意。:科学社会主义要与时代发展同步,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打破科学社会主义的制约,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项。7.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之所以说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因为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帝国主义是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内在原因帝国主义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一切灾祸的总根源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不但操纵了近代中国
10、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一切灾祸的总根源,符合题意。:帝国主义是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外部原因,不是内部原因,观点错误。:地主阶级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8. 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这一基本国情是指A. 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B. 发达的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D【解析】【详解】A:我国不
11、是资本主义社会,A错误。B:发达的封建社会说法错误,B错误。C: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不是基本国情,C不符合题意。D: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这是由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决定。这一基本国情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9. 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 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B.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D. 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孙中山先生为改变中
12、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而穷其一生,C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0.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这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关于其历史必然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
13、改造完成,这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符合题意。: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在基本改造完成后才迅速发展起来,说法错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而不是难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过渡时期的必然性: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
14、营的转变。11.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两个选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前的国内主要矛盾,不符合题意。: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符合题意。故本题
15、选B。12.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指( )A. 新中国的成立B. 土地改革的完成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 一五计划的实施【答案】C【解析】【详解】A: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并未进行社会变革,A不符合题意。B:土地改革旨在废除地方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不符合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B不符合题意。C:根据材料“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结合所学可知
16、,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进入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体制基础,C符合题意。D:一五计划重点在于发展工业,并未推动农业快速发展,同时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3.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 中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B. 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 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详解】A:
17、1992年党的十四大中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A不合题意。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不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准,B错误。C:从材料中“1971年”“30年后”可知,这一事件应发生在2001年。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故选C项。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不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准,排除D。故本题选C。14. 计划经济时代,物品都是分配的,粮票、布票、煤油票都是家家户户小心珍藏的“宝贝”,生活用品供应紧张;再看看现在,买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食品都不是稀罕事了,超市里、电商上的生鲜、零食等都触手
18、可及。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社会变化折射出A. 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生产力获得了发展和进步C.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C:材料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C正确且符合题意。AD: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AD与题意无关,排除。B:倒果为因,B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1题肢本身表述错误者不选(逆向选择题除外)(先看答案,先排
19、除错误的选项,再看题目和材料),本题可排除B;2题肢与题干要求不相符者不选(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抓住中心意思排除干扰项);3因果相悖者不选(一看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要主意因果关系是否颠倒);4题肢和题干间接联系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级延伸不选(抓住题干的本质);5题肢与题干外延不相符者不选(看懂内涵的同时,掌握外延的规定性)本题 排除AD;6题肢和题干矛盾者不选(筛选正确的题肢);7题肢与题干相重复者不选(读透题干问的方向及侧重点);8正误相混者,即题肢中既有正确的部分也有不正确的部分,不选(仔细读完题肢,小心陷井);9反向选择题中正确者不选(认真审题);10题干要求单一者(如带有核心、根本、关键
20、、最主要、中心为字眼),有些题肢即使能在题干中得到体现,但如果不符合题干单一性的要求,也不能选。15. 1978年,当中国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时,美国时代周刊杂志曾经质疑说,他们的目标几乎不可能按期实现,甚至不可能实现,2008年中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时代杂志又发表文章说,当奥运会主火炬点燃时,世界见证了一个确凿无误的事实,中国回来了。由此可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A. 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B. 推动了中国突破思想藩篱,砥砺创新勇气风貌形成C.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 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答案】C【解析】【详解】ABD
21、:材料主要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A、B、D不符合材料主旨,不能充分体现“中国回来了”,故排除。C:根据“世界见证了一个确凿无误的事实,中国回来了”说明中国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他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习总书记的讲话可以说明A. 毛泽东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B.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C. 毛
22、泽东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 毛泽东思想完全适应21世纪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答案】A【解析】【详解】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材料主要在于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A项符合题意。B:材料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不强调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B与题意不符。C:材料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C正确但不合题意。D:毛泽东思想是一定时代的产物,而21世纪世
23、界和中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点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17. 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一个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24、的。这个主题是()A.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D. 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知识点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A: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A正确。B: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这一著作的巨大贡献是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B不合题意。 C: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C不合题意。
25、D:“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是邓小平的论断。是在改革开放中,围绕经济特区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上,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错误。 故本题选A。18.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1992年创业高潮点的动因是A. 创立4个经济特区B.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C. 开放开发上海浦东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B【解析】【详解】B: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中心环节是扩大企业自主权;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
26、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正确;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B正确。A:我国经济特区设立于198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C: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与材料不符,C错误。D: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但它不是1992年的时间节点,D错误。故本题选B。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的提出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表现在()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 我国已经走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人民
27、对目前经济发展很满意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符合题意。: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错误。:材料强调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化,看不出我国人民对目前经济发展很满意,既不符合题意也不符合事实。故本题选A。【点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依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
28、人民愿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领导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2.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20. 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其中有一个明确是“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依然存在的原因是A. 我国仍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 由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决定的C. 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
29、义初级阶段D. 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案】C【解析】【详解】C: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依然存在的原因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即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变,我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C项符合题意。A:我国仍未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依然存在的原因,A说法错误。B:指导思想不能决定社会的主要矛盾,B说法错误。D: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项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30、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1. 党的十九大报告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把握大势、总揽全局,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A. 我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B. 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C. 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D. 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答案】B【解析】【详解】A:我国在2000年就已经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历史性跨越,A说法错误。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3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和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B说法正确。C: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C说法错误。D:我国将在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证明,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的保证,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经济体制
32、改革C. 对外开放D. 党的基本路线【答案】D【解析】【详解】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可靠的保证,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D符合题意。AB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是对党的基本路线的概括,ABC说法不准确。故本题选D。【点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 “四个伟大”
33、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B. 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C.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答案】C【解析】【详解】C: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C符合题意。ABD: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在这个历史新阶段,必须统一于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伟大梦想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
34、的关系。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保证;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在这个历史新阶段,必须统一于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围绕顺利实现艰苦卓绝的伟大梦想,必然坚定不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和坚强领导核心。24. 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
35、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世界人民谋和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为中华民族谋未来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符合题意。:两项都不是对中国共
36、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正确阐释,与题不符。故本题选B。【点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25. 北京
37、大学校长周其凤新学年开学时曾寄语:“学会担当,培养士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抱负和情怀。”这说明青年人要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我们要坚持个人前途居首位,同时兼顾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使命是个人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社会共同理想中而形成的神圣的责任感 每个人的个人理想和历史使命总是一致的,实现了个人理想,也就担当了使命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青年人的历史使命。:题目要求选出青青年应承担历史责任的正确选项,正确且符合题意。:个人前途不能放在首位,错误。:并不是每个人的个人理想都与历史使命一致,错误。故本题选C。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26. 阅读材料,回答
38、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78年以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国有名的贫困村。1978年,他们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包产到户。昏黄的灯光下,18位农民神情严峻地立下“生死状”,在一张秘密契约上一一按上了鲜红的手印,开始实行“大包干”。1979年秋收,小岗村的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1.8万公斤猛增到6.6万公斤。 材料二 2018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展览展示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反映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决策部署的历史照片。1978年,小岗村18枚“红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帷
39、幕;经过改革的持续深化,小岗村已从40年前的“要饭村”变为今天的美丽宜居村庄。小岗村2018年村集体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2019年1月28日,小岗村2018年度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分红大会举行,每位村民分红520元,分红金额较2017年增加近五成。(1)材料一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否一致?请用史实加以说明。(2)结合材料二,说明观看展览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答案】(1)小岗村农民的做法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一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定,农村改革是改革的突破口。 小岗村的做法得到党中央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
40、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小岗村的变化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解析】【分析】本题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的伟大变革为背景材料,考查伟大的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问题等能力。【详解】(1)本题要求说明材料一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否一致,请用史实加以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考生首先应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明确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定,指出农村改革是改革的突破口这一主张。然后结合材料,从中提取有
41、效信息:根据材料中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后,一年就大变样。1979年秋收,小岗村的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1.8万千克猛增到6.6万千克这些信息,可知材料一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一致的。因为此举措取得良好效果后,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决定以农村经济为突破口,进行改革。据此组织答案即可。(2)本题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二,说明观看展览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属于启示类试题,考生应结合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1978年,小岗村18枚红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帷幕;经过改革的持续深化,小岗村已从40年前的要饭村变为今天的美丽宜居村庄”,这说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
42、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小岗村的变化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据此整理作答即可。【点睛】启示类主观题:设问方式:通常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解题思路:对于启示类题目,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悟出材料说明的道理; 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着重回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 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怎么办”,不必展开去分析。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
43、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1)“伟大梦想”指明了我国当前的奋斗目标是什么?(2)作为中学生能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做些什么?【答案】(1)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要勤奋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创新实践
44、结合起来。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为他人及社会作贡献等。【解析】【分析】本题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四个伟大为背景材料,考查我国当前的奋斗目标、中学生为实现伟大梦想的贡献。第(1)问可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我国当前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方面进行回答。第(2)问可依据所学知识,结合自身实际从勤奋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把创新热情与创新实践结合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为他人及社会作贡献等角度来回答。【详解】(1)本题要求回答“伟大梦想”指明了我国当前的奋斗目标是什么?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可以清楚“伟大梦想”指明
45、了我国当前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本题要求回答作为中学生能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做些什么?要结合中学生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说明中学生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可通过勤奋学习增强本领、敢于创新打破陈旧的条条框框、脚踏实地勤于实践等方面,提出作为中学生能为实现这一“伟大梦想”所做的事情。【点睛】党和国家提出中国梦的特点。中国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从中国梦与人民的关系看,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要依靠人民实现,为人民造福。从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看,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看,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