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中华民国成立后,一位80多岁老人从扬州赶到南京,想看看民主气象。后来,他说“今天总算见到民主了”。他可能经历了A. 参加袁世凯登基大典B. 在南京吃西餐C. 面见总统,行三跪九叩之礼D. 同孙中山先生握手【答案】D【解析】【详解】袁世凯登基大典反映的是专制独裁的复辟,排除A;吃西餐只能说饮食西化,无关民主气象,排除B;三跪九叩之礼反映的是封建奴性的礼节,排除C;“同孙中山先生握手”反映了中华民国移风易俗下的礼节,而孙中山先生当时是中
2、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故选D。2. 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A. 获得军费赔偿 B. 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 在华开设工厂 D. 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军费赔偿只是给予英法两国(据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驻北京使馆区是辛丑条约;在华开厂是马关条约,故ABC与题意不符;D项是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条约(英法美俄与清政府签订)的内容之一。【考点定位】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
3、华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一结论是基于辛亥革命A. 结束了被奴役的历史B. 动摇了儒家正统地位C. 建立了一个民主共和国D. 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答案】D【解析】从材料来看,材料是对辛亥革命的积极的评价。A选项错误,结束被奴役的历史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从材料的内容来看,强调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意义,所以强调的是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排除B、C选项。点睛:解答本题要明确材料评价历史事件的角度。首先我们要从大的方面做
4、出判断,是从经济角度、文化角度还是从政治角度来评价的。从材料来看,是从政治角度来评价的,所以排除B选项。其余三个选项再一一对照,得出正确的答案。4.中华大帝国史一书的部分章节名如下:“第七章中国的法律规定不准出国打仗,没有皇帝准许国人不得离境,外国人也不得入境第八章皇帝的内阁,以及为获知全国每月发生的事件所下达的敕令”此记载所属内容指的是中国哪个朝代A. 秦朝B. 唐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皇帝准许国人不得离境,外国人也不得入境”反映的是海禁政策,再结合材料关键词“皇帝的内阁”可判断D项正确;秦朝、唐朝、元朝既无海禁政策,也没有内阁制度,故排除A、B、C。点睛:解答本
5、题的关键信息是“没有皇帝准许国人不得离境,外国人也不得入境”“皇帝的内阁”,联系所学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分析解答。5.“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时候就有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出席;中共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有的竟是在莫斯科召开的红军的最高指挥权并不在中国人手里,而在代表共产国际的德国人李德手里。共产党是有铁的纪律的党,党员不但要遵守中共的纪律,也必须遵守共产国际的纪律。”这段材料可以说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奉行的基本原则是A. 国际主义B. 共产主义C. “一边倒”D. 民主集中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红军的最高指挥权并不在中国人手里,而在代表共产国际
6、的德国人李德手里”、“党员不但要遵守中共的纪律,也必须遵守共产国际的纪律”等信息可以看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其组织纪律和领导都受到了共产国际和苏联的领导和指示,所以不是奉行的共产主义和民主集中制,而是奉行的国际主义原则,“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政策,是专有名词,故选A,排除BC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的成立6.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A. 地域辽阔,农业发达B. 法制健全,等级森严C. 小国寡民,独立自主D. 中央集权,分权制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的原因。古希腊文明以海洋为依托,由于山峦和海
7、洋的层层阻隔,古希腊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而是出现了多个奴隶制城邦。这些城邦国家面积狭小,人口少,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主,故选C;城邦的地域狭小,缺少耕地,农业不发达,A 错误;城邦实行民主政治,B、D 错误。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7.下列有关遵义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A. 决定红军进行长征B. 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 纠正了陈独秀右倾错误D.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的一次会议,排除A;1935年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
8、导,故选B;1927年的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错误,排除C;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8.“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亨利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材料体现了英国代议制的特征是A. 首相决定内阁的存留B. 国王不得否决内阁提案C. 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D. 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材料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
9、识,解读题干信息,其大意是:在政治制度上,英国创建了新的先例,即政府集体辞职,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结合选项,正确答案选D;其余ABC三项均不正确。考点:欧美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9. 下面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的有(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防止临时大总统专权 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颁布的资产阶级临时性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各种民主权利,并特别约定中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袁世凯复
10、辟帝制。其中规定的中国民国的主权属于国家全体,否定了君主掌握国家主权的专制政体,所以都正确,故答案选择D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10. “法国革命引起欧洲各国之间的混战,由此产生出的民族认同感。民族主义思想常常引发分歧和争论但民族主义同样也在建国运动中贡献良多。”下列各项最能体现上述论断的是A. 英国光荣革命 B.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C. 美国独立战争 D.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民族主义思想常常引发分歧和争论但民族主义同样也在建国运动中贡献良多”可知,民
11、族主义在欧洲各国的建国中起到非常大的影响,根据材料“法国革命引起欧洲各国之间的混战,由此产生出的民族认同感”可知是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所以答案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1.1979年1月1日,祖国大陆宣布:“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祖国大陆此观点A. 表明了盼望两岸实行“一国两制”政策B. 发布后两岸即实现了通航和通商C. 为和平收复香港和澳门提供了方法D. 从实际出发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世纪80年提出
12、了“一国两制”政策。排除A;两岸真正实现三通是在2008年,排除B;材料并没有涉及香港和澳门问题,排除C;台湾当局与中国大陆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这也就是从实际出发,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所以答案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台湾问题12.周代分封制下,一些大诸侯国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这表明分封制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 构建了国家大一统局面C. 激化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D. 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兼并
13、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受封的偏远诸侯国也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可以推断出D符合题干要求,故选D;A与题干所属材料无关,B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题干中没有体现民族矛盾,而是体现的民族融合,故排除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3.法国古典学家库朗热的古代城邦中写道:“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阄时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他也不是自己意识的主人,因为他必须信仰国家的法定宗教,参与祭祀,他不能相信
14、只有一个神”由此可知,当时雅典的A. 民主政治尚未形成保护公民权利的机制B. 公民私有财产实际上为城邦所有C. 良性的政党政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D. 法律和宗教与社会习俗关系密切【答案】A【解析】通过归纳概括材料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强调了雅典公民对城邦的义务和雅典公民所受的约束,而自身权益却没得到应有的保护,故A项正确;从“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可判断出,根据城邦规定,雅典公民有义务在被抽中签时,捐献个人财产,但并不意味着财产实际被城邦所有,故B项错误;雅典的民主是直接民主,没有政党政治,故C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法律和宗教与社会习俗的关系,D项错误。14.
15、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蒋介石的围剿,转危为安 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了新中国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项错误,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长征是在1934年到1936年;两年的长征行程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
16、了蒋介石的围剿,转危为安 ;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建了新中国。因此均正确。故选D。考点:长征点评:由于王明、李德等错倾错误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总的行程两万五千里,是历史上最大的转移。在长征中,革命的精干力量得到保存,同时在沿线宣传了革命的思想,扩大了红军的影响。15.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州政府服从联邦政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联邦
17、制原则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均没有体现联邦制的内容,所以排除掉,选C。考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 【名师点睛】 美国联邦政府构成的三大原则(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在联邦与州的关系上,肯定了联邦的权力高于州的原则,同时也确定了联邦与州的分权原则。(2)分权制衡原则。将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别授予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的出现。(3)民主制原则
18、。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16. 在古代雅典,每个官员在任职前,经过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审查后,受审人就走向那块宰牲祭供的石头,登上这块石头宣誓说,他们将公正地和依法地从政,而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如果他们接受任何东西,他们就要立一金像。宣誓之后,他们就到卫城去,在那里再次进行这样的宣誓,然后才就职。这表明雅典政治( )A. 具有形式主义特征B. 强调官员公正廉洁C. 彰显权力制衡精神D. 体现法律至上原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注意认真解读和分析材料中的信息。根据材料古代雅典官员任职前,首先要在宰牲祭供的石头上宣誓,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接受将受立一金像的惩罚,之后还要到卫
19、城再次宣誓,由此,可以判断是强调官员公正廉洁,B正确。ACD从材料中无法体现。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17.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A. 八七会议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C. 遵义会议D. 七届二中全会【答案】C【解析】【详解】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定了党在农村领导武装暴动、开展土地革命的斗争方针,对于挽救大革命失败所造成的危局,实现党的战
20、略转变起了重要作用,排除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逐渐造成“星火燎原”之势,排除B;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C;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它在革命的转变关头,为党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符合“进京赶考”的特点,排除D。18.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
21、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A. 帝国议会没有独立的立法权B. 宰相有权解散帝国议会C. 宰相对帝国议会负责D. 皇帝在形式上有批准法律的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法案遭到议会的否决后,指使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新选举的议会被迫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后生效,说明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故选A;德意志帝国宰相征得皇帝同意才通过联邦议会解散帝国议会,排除B;宰相对德意志帝国皇帝负责,排除C
22、;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签署和颁布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并非只在形式上有批准法律的权力,排除D。19.1971年8月2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发表了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的声明,表示:“美国将支持今年秋天联合国大会上要求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的行动。同时,美国将反对任何驱逐中华民国的行动,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它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的行动。”以上声明的实质是A. 利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孤立中国B. 推行“两个中国”的对华政策C. 利用中国削弱苏联在联合国的影响D. 维持美国对联合国大会的控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美国“支持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席位”,同时“反对
23、任何驱逐中华民国的行动”可以得出,美国一方面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支持中华民国,是在制造两个中国。所以答案选B。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新中国70年代外交20. 汉密尔顿解释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其主张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 )A. 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B. 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C. “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D. 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据题干信息,迁移所知识,美国规定参议员任期六年,相互
24、交错,每隔两年改选约三分之一席,目的是保证议员的专业能力,故选D项。A、C两项在题干中未体现;B项说法错误。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21.有学者认为梭伦改革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主要的政治保证。梭伦改革中能产生这一效果的措施是A. 解负令B. 成立四百人会议C. 成立陪审法庭D. 召集公民大会【答案】A【解析】【详解】梭伦改革时期,在经济上颁布“解负令”,解放了大量的债务奴隶,“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故选A; “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仪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
25、统治权,排除B;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和最高司法机关,排除C;公民大会是古希腊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排除D。22. 古代希腊人进行海外殖民主要是( )A. 为了解决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的矛盾B. 掠夺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C. 因为古希腊人生来就有侵略扩张的传统D. 对外推广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古希腊人多地少,且土地贫瘠,这种生存的压力迫使古希腊人去海外殖民。23. 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在咸阳为他们建造了新的宫殿把他们置于中央政府的监视之下。秦这样做从根本上是为了A. 集中全国优势人才资源B. 实现权力和社会财富均衡分配C. 促进咸阳经济发展D.
26、全面推行郡县制,巩固秦统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置于中央政府的监视之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这样做从根本上是为了巩固国家统一和秦朝统治,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集中全国优势人才资源,故A排除。秦朝目的也不是实现权力和社会财富均衡分配,故B排除。促进咸阳经济发展,也不符合秦朝历史背景,故C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特点24.公元前413年,雅典远征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而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这反映了雅典A. 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B. 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失C. 演说术
27、有助于民主决策D. 集体决策成为战败根源【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转而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可知,雅典公民的做法缺乏对雅典负责的态度,说明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A项正确。材料反映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失说法过于绝对,B项错误。演说是民主政治的表现之一,但蛊惑人心的演说不利于民主决策,C项错误。D项错在“根源”,且材料强调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故错误。25.在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有皇帝家仆的性质;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时期取消丞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
28、整个国家机器。这一变化过程体现的古代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是A. 公天下意识不断加强B.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 “家天下”意识不断强化D. 皇帝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断下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有皇帝家仆的性质明清时期取消丞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过程体现的古代中国政治的发展趋势是“家天下”意识不断强化,故C正确。家族式统治,不能反映公天下意识,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故B排除。材料也不能说明皇帝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断下降,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趋势
29、第II卷(非选择题共2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而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
30、“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材料三 罗马法的影响波及到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国际法制定的背景和作用。(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影响。【答案】(1)背景: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司法实践中法律适用遇到困难。作用: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2)影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
31、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法的法制原则对近现代的中国和日本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法中的一些思想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罗马法中蕴含的公民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背景、罗马法的影响。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主要是由于帝国的扩张带来许多问题和矛盾,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应当联系教材有关内容来回答。(1)罗马国际法制定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罗马国际法的作用,应当联系
32、教材所学有关罗马法的作用来回答。(2)罗马法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則”“罗马法的影响波及到亚洲”等信息,并联系教材所学,从罗马法的历史地位、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来回答。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目前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二 中央委员会认为,俄国革命的国际形势和
33、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1917年10月1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通过的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材料三 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和平法令指出,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立即实行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和平法令请回答:(1)材料一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的历史特点的?对此他主张怎样夺权?(2)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布尔什维克党的夺权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夺取政权后的苏维埃政府对
34、当时的战争采取什么态度?请分析苏维埃政府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答案】(1)特点: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他主张和平夺权。(2)由和平夺权变为暴力夺权。关键因素: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苏维埃的领导权,得到了人民的信任。(3)夺取政权后的苏维埃政府反对当时的战争,希望尽快和平。它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长期饱受战争之苦的俄国人民希望尽可能快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从十月革命的过程、特点以及意义等方面来分析
35、。【详解】(1)从材料“目前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当时列宁主张和平夺权。(2)根据材料“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布尔什维克党的夺权方式的变化。结合材料“1917年10月”“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了多 数”“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我们党”来回答关键因素。(3)通过材料“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立即实行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可以看出俄国人民想尽快结束战争,退出一战;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一战的性质和影响、俄国人民的愿望等方面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