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散文之都 第六单元 推荐作品 游沙湖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7943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散文之都 第六单元 推荐作品 游沙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散文之都 第六单元 推荐作品 游沙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散文之都 第六单元 推荐作品 游沙湖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精读游沙湖 品味苏轼教学理念:1阅读经典,不仅读其文字,更要读其情志、继承文化的内涵和传统,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依然熠熠生辉。2让学生自主质疑,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疑问,难以解决之时老师引导,学生局限之处,老师带领学生升华。教学目标:理解文意,了解作者人生经历,体会苏轼乐观人生态度的可贵。教学过程与方法:自读、质疑、探究、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探究其原因并反思我们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通过对文本的质疑和探究,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观是积极的,不是逃避,此态度能够帮助我们战胜生活中的困难。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学生自读文章,结合翻译书

2、自行翻译,如果有问题提出来。2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准备相关资料。资料包括苏轼的大致经历,乌台诗案始末,苏轼在黄州的生活,在黄州创作的部分作品,还有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的赏析。把资料印制成学案发给学生阅读,帮助他们进一步阅读理解文章。二课堂学习1导入:同学们还记得苏轼的词作定风波吗?苏轼在该词小序中谈到写作此词的缘由:去沙湖看田地淋了雨,“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苏轼虽然仅凭一袭蓑衣便可经风沐雨,但是他还是病倒了。可是祸福相依,他因此却结识了一位好朋友,还写了一篇作品,就是游沙湖。 大家预习中有疑问吗?(用投影仪展示)引导大家一起把问题归类。2合作探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问题,把探究的结果用

3、文字表达出来。3小组展示探究结果,老师相机引导。每个小组确定一名发言人阐述本小组探究的成果,其他小组可以质疑或补充,老师相机引导深入或解惑。教师预设的问题问题一:本文是一篇游记,为何用一半篇幅来写庞安常?(写异人)教师准备: 写庞安常寥寥数语只为写其“异”,而且把自己也归为“异人”,其实是借写他人表现自己,类似写法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写两人之相似也可写两人之差异,目的都是表现自己。引导深入:苏轼“异”在何处?-结合资料可知苏轼是一代诗文俱佳的才子,而因自己的诗文引发祸端,差点丢了性命,所以才会来到这穷乡僻壤;正是苏轼不愿尔虞我诈口是心非,他才会安于这穷乡僻壤。从这一句可以看出苏轼的开朗诙

4、谐、活泼风趣。 进一步引导:其实文章中还写了一个人王羲之,(永和十一年,王羲之因与骠骑将军王述不和称病弃官。“携子操之由无锡徙居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 他和许询、支遁等人,开始遍游剡地山水。),这也是一位“异人”。苏轼可能就是因为清泉寺有他的遗迹才去游览,面对洗砚池与之跨时空共鸣也是享受吧。问题二: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与白居易的典故有何关系?(写奇景)教师准备:兰溪西流是反常的,是一处奇景,苏轼看到此景联想到反一般的认识:既然水流尚能向西,人生为何不可返老还童?这种开朗的色彩与上片三句所写的明丽风光相融合更是可见苏轼的乐观爽朗的人生观。问题三:作者有着为国

5、尽忠的雄心壮志,为何要去沙湖买田养老?教师准备:同学们从哪里发现苏轼的爱国情怀的?乌台诗案对于他的爱国情怀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在沙湖买田养老就意味着不再为国尽忠了吗?那又如何解释他后来的修苏堤、育儋州?苏轼始终不忘国家和人民,正如此他才主动离开复杂的、乌烟瘴气的京城,俯下身为百姓做实事。恰可见他的真性情。问题四:第一段和第二段有何联系?教师准备:第一段写异人,作者自嘲,可见他在乌台诗案后依然乐观、豁达;第二段写奇景,景和理都表达其乐观、清爽,两段的共同点都是表现苏轼的乐观和豁达。趁机引导学生认识本文写作的特点:融与庞安常的相识、相知、共游的情景与静谧幽雅的景色、精警深刻的人生哲理于一体,言近旨远

6、。问题五:本文不是单纯的记录一次游览之事吧,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教师准备:其实通过对上述三个问题的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本文表现了作者对于自己遭遇人生的深沉感慨,更表现其在遭遇人生大不幸之后的豁达、乐观、开朗,表现一种昂扬的生命姿态。他被贬黄州后,收入低养不活一家老小,于是他自己开辟半坡荒地、建造雪屋,自耕自种。不但不以此为苦,还利用黄州猪肉价低之优势创制出一道名菜;他虽然没有行政处置权,但是他得知当地有溺婴恶习后,上书当地太守请求移风易俗,自己还组织一个救治会,募集善款养育弃婴。不管苏轼遭遇什么样的政治、生活坎坷,只要他活着他不会放弃自己,而且还要让自己家人尽量过得快乐。

7、本文题目为“游沙湖”,行文重点不在游而在于感,通过写与庞安常的相识、相知和同游的情景,自然融入静谧幽雅的景色,表现对自然现象的哲理思考,自然表现出其积极乐观的情绪。4 教师引导,联系生活: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有一些困难的局面、挫折的体验,同学们遇到之后是如何应对的?教师预设:在同学们讲述自己的遭遇和当时的做法之后,引导他们和苏轼的遭遇作比较,探究苏轼乐观人生观形成的原因,苏轼拥有的我们都拥有,向苏轼学习乐观、豁达、积极的人生观。谁的人生都不会永远风和日丽、一帆风顺,但是我们不会因一句批评、一次落后的成绩、一次同学之间的别扭而跳下楼去;不会在感情、事业一时不顺利时放弃自己。我们一直拥有自己的价值、

8、家人、朋友,希望同学们珍惜自己的生活,尽享每一天每一刻。三课堂深入 大家如果想对苏轼有进一步了解,建议大家阅读苏轼的作品选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可能你会发现另一个人生境界。教学反思1学生自主质疑的环节效果不错,学生的阅读感受得到了尊重,老师也能够发现学生在自读过程中的不解之处,引导更有方向;小组讨论解决自己的疑问也不错,鼓励学生们自己解决自己的疑问,体会到了学习的成就感,引爆学习的兴趣。2同学们讨论的过程中,思维还是不能广泛发散,苏轼材料的内容与研究联系不到一起,这说明他们的思维比较僵化,自己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今后还要引导他们做更多的自主探究。3由苏轼联系到现代生活如何看待困难很有现实意义,同学

9、们都有所触动,这篇文章的思想文化价值得到了传承。4“师生共同探究苏轼乐观性格的形成原因”这个环节的效果差强人意,这个问题设置过难,同学们没有深入研究过苏轼,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提不出什么见解;而对于老师的见解又不是非常理解并能够主动接受。5课下作业不如改为:对苏轼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或者其他有关苏轼的书籍,然后写写“我眼中的苏轼”。这样更开阔思维,同学们对苏轼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人生会有更乐观的理解,让语文课堂具有了纵深性。板书设计 苏轼本性:活在当下异人乐观 田园生活:有收获 家人:妻子、弟弟的支持包容 珍惜 责任:养家 服务百姓 拥有奇景乐观 朋友:季常、黄庭坚、黄州太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