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一生物一、选择题: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事实不支持这一说法的是( )A. 人体的发育以细胞的增殖、分化为基础B. 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能够进行运动和捕食C. 离体的线粒体在一定条件下产生ATPD. 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增殖【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详解】A、细胞的增殖、分化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A正确;B、变形虫是原生动物,属于单
2、细胞生物,能够进行运动和捕食等生命活动,B正确;C、线粒体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其进行的代谢活动不能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C错误;D、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进行增殖,D正确。故选C。2.在日常生活中“控糖”能够很好的预防肥胖、高血压、龋齿等疾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控糖”就是尽量不吃糖,从而降低摄糖量B. 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对人体健康无益C. 人体摄入的淀粉必须分解为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利用D. 糖类在人体细胞内首先转化为脂肪,使人肥胖【答案】C【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多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核糖、脱
3、氧核糖等,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包括糖原、淀粉、纤维素。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中的纤维素、核糖、脱氧核糖不能供能。【详解】A、“控糖”就是少吃糖,但是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不能不摄入,A错误;B、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是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清扫肠道,所以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B错误;C、人体摄入的淀粉是多糖,属于生物大分子,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必须分解为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利用,C正确;D、糖类在人体内首先进行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C。3.下列关于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构成细胞的基本框架B. 糖类和脂质提供了
4、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C. 水和无机盐与其他物质共同构建细胞,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D. 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是固定不变的【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回忆和梳理相关化合物的种类和功能,据此答题。【详解】A、多糖、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构成细胞的基本框架,A正确;B、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质中的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B正确;C、水和无机盐与其他物质共同构建细胞,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C正确;D、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是不断变化的,D错误。故选D。4.新生开学后,正在烈日下军训的某同学
5、突然晕倒,校医给他做静脉注射处理。你认为最合理的注射液应该是( )A. 生理盐水B. 适量的温开水C. 葡萄糖生理盐水D. 适量钙离子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其功能为:(1)许多种无机盐是某些大分子的组成成分,如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Fe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Mg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2)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详解】根据题意分析,该同学在烈日下军训,大量流汗丢失了大量的无机盐和水分,而生理盐水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可以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其晕倒了说明其血糖含量降低,因此应该还需要补
6、充葡萄糖。综上所述,该同学应该补充葡萄糖生理盐水。故选C。5.下列对细胞基本结构的认识,正确的是( )A. 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B. 细胞器都漂浮在液态的细胞质基质中C.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D. 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差异很大【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不同的细胞器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详解】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供能越复杂,A正确;B、有些核糖体吸附在内质网和核膜上,B错误;C
7、、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错误;D、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D错误。故选A。6.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设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保持不变的蔗糖浓度为0.40.5 molL-1B. 浸泡后f组细胞的吸水能力小于b组细胞的吸水能力C. 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能量大于b组D. 实验后,a组细胞液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答案】A【解析】【分
8、析】围绕比值1来分析蔗糖浓度为时,比值为小于10.4 molL-1时,比值为小于1,说明细胞吸水,在蔗糖浓度为时0.5 molL-1时,比值浓度大于1,说明此时细胞失水,综合分析可知:细条的细胞液浓度在0.40.5 molL-1之间。【详解】A、由题图分析可知,c组细胞吸水,d组细胞失水,花冠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应为0.40.5 molL-1,A正确;B、浸泡后f组细胞处于失水状态而b组细胞处于吸水状态,故此时f组细胞的吸水能力大于b组细胞的吸水能力,B错误;C、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D、根据柱形图可知,a组和b组相比,a组的细胞吸水量更多,因此a组细胞液的溶质浓
9、度比b组的低,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的关键是以比值1为对照,高于1说明细胞失水,低于1说明细胞吸水,进而判断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和各自吸水能力的大小。认真辨析比值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7.将某哺乳动物的两种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Q溶液中,测定不同情况下吸收Q的速率,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胞吞作用,由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细胞类型未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通入空气组的吸收速率胚胎干细胞3 mmol/ min5 mmoL/ min成熟红细胞3 mmol/ min3mmol/ minA. 两种细胞吸收Q均取决于浓度差B. 两种细胞吸收Q均不消耗能量C. 胚胎干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QD. 成熟红细
10、胞吸收Q不需要载体【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胚胎干细胞对Q的吸收受通入空气的影响,空气是影响呼吸作用生成ATP的因素,说明即胚胎干细胞吸收相关物质的方式与能量的多少有关,则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Q的吸收不受通入空气的影响,但能进行无氧呼吸,说明运输方式可能与能量有关,也可能无关,说明Q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详解】A、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与浓度差无关,A错误;B、胚胎干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红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有可能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胚胎干细胞
11、通过主动运输吸收Q,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红细胞吸收Q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有可能需要载体的协助,D错误。故选C。【点睛】分析表格,理清脉络,弄清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相关知识8.下图所示纵坐标表示某种植物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本题不考虑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单位的具体表示形式,单位的表示方法相同A. 若A代表O2吸收量,E点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是12B. 若A代表O2吸收量,可以判断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 若A代表CO2释放量,C点时植物根部释放的CO2一定来自线粒体D. 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E点向右下移
12、动【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同时会进行呼吸作用,图示曲线可以表示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曲线回顾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认真分析各个选项,即可正确作答。【详解】若A代表O2吸收量,E点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是8,A错误;若A代表O2吸收量,D点表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从D点以前已经开始,B错误;若A代表CO2释放量,C点时植物根部释放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光饱和点(E点)增大,向右下移动,D正确。【点睛】注意:在光合作用过程中,E代表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即表示植物的净光合量;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时,A代表
13、的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就是植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耗氧量或产生CO2量。9.用金鱼藻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进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B. 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金鱼藻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C. 可用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来探究CO2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D. 可用不同颜色的LED灯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图示金鱼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其中碳酸氢钠是二氧化碳缓冲溶液,可以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也可以吸收金鱼藻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实验不需要考虑二氧
14、化碳的体积变化,则试管中收集到的应该是氧气。【详解】A、由于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试管中收集气体量代表了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的差值,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试管中收集的气体量代表了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的差值,B错误;C、碳酸氢钠是二氧化碳缓冲溶液,可以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因此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C正确;D、可用不同颜色的LED灯来探究光质对光合作用的影响,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弄清楚两者消耗与产生的气体种类,
15、明确碳酸氢钠是二氧化碳缓冲液,进而判断收集到的气体代表的含义。10.阳台菜园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一种时尚,可为居民提供新鲜蔬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阳台内的蔬菜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利用自然光B. 为提高产量,在晚上可适当提高阳台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C. 增施农家肥可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夜间暗反应的进行D. 蔬菜中的叶绿素对光的吸收效率与光的波长呈正相关【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则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有机物积累,因此农业生产上一般通过提高光合作用强度、适当降低呼吸作用强度来提高产量。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色素的含量、光照强度、
16、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温度等。【详解】A、一般情况下,阳台内的蔬菜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光是自然光,A正确;B、为提高产量,在晚上可适当降低阳台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B错误;C、夜间没有光照,不能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因此不能进行暗反应,C错误;D、叶绿素a与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波长为450nm左右)和红光(波长为650nm左右),而对绿光(波长为500nm左右)的吸收则很少,因此叶绿素对光的吸收效率与光的波长不是呈正相关,D错误。故选A。11.下图为绿色植物某细胞内发生的两个生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进行过程的细胞也能进行过程B. 过
17、程产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合成ATPC. 、过程中的还原性辅酶是同种物质D. 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表示H与O2反应生成H2O,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图中表示H2O分解成H与O2,属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详解】A、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能够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B、过程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错误;C、过程中的还原性辅酶不是同种物质,前者是还原型辅酶,后者是还原型辅酶,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
18、上,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D错误。故选A。12.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两种酶的活性与pH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H过高或过低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甚至失活B. 调整pH由9到2的过程中,B曲线代表的酶活性逐渐恢复C. pH为10时,增大反应物浓度,C曲线代表的酶催化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变D. B曲线和C曲线代表的酶可能催化同一类化学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人体消化道内两种酶的活性与pH之间的关系,随着pH的升高,两种酶的活性都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最终失活;B曲线代表的酶的最适宜pH在2.0左右,代表的应该是胃蛋白酶;C曲线代表的酶的最适宜pH在9.
19、0左右,代表的应该是小肠中的消化酶。【详解】A、消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当pH过高或过低会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甚至失活,A正确;B、据图分析可知,在pH为9的条件下B曲线代表的酶已经丧失了活性,因此调整pH由9到2的过程中,B曲线代表的酶活性不能恢复,B错误;C、据图分析可知,pH为10时,C曲线代表的酶的活性降低,因此增大反应物浓度,其催化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变,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B曲线代表的酶是胃蛋白酶,C曲线代表的酶可能是小肠中的胰蛋白酶,因此两者可能催化同一类化学反应,D正确。故选B。13.人体的骨髓中存在少量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多能干细胞的一种),下图表示MSC
20、形成不同组织细胞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MSC细胞与a过程产生的子细胞的核内遗传物质相同B. 经b过程后细胞器种类和数量出现改变C. MSC细胞全能性高于体细胞,但低于受精卵D. b过程细胞形态、功能发生变化,是因为核内遗传物质有所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过程细胞形态不变、数目增加,代表的是细胞分裂(有丝分裂);b过程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代表的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详解】A、MSC细胞通过a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亲子代细胞中遗传物质相同,A正确;B、b过程代表的是细胞分化,在细胞器水平上表现为细胞器的种类和数
21、目发生改变,B正确;C、不同的细胞全能性大小不同,受精卵大于生殖细胞,生殖细胞大于体细胞,因此图中的MSC细胞全能性高于体细胞,但低于受精卵,C正确;D、b过程细胞形态、功能发生变化,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是核内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D。14.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中酒精用于解离,还被用于洗去浮色B. 实验用的醋酸洋红是一种酸性染料C. 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分裂间期D. 显微镜下我们可以清晰的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的分裂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
22、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染色之前必须先用清水漂洗以去掉解离液中的盐酸,防止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反应。【详解】A、该实验中,解离后用清水洗去解离液,而脂肪鉴定实验中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B、实验用的醋酸洋红是一种碱性染料,B错误;C、由于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远远大于分裂期,因此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大多数细胞都处于分裂间期,C正确;D、由于解离步骤时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可能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过程,D错误。故选C。二、选择题:15.根瘤菌(属于细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在对根毛区的根瘤进行切片后进行显微观察,根据哪些特征来区分根瘤菌与植物细胞( )A. 有无叶绿
23、体B. 有无大液泡C. 有无细胞壁D.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答案】BD【解析】【分析】根瘤菌(属于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豆科植物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详解】A、根瘤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是豆科植物的根毛区细胞也没有叶绿体,A错误;B、根瘤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液泡,而豆科植物的
24、根毛区细胞有大液泡,B正确;C、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根毛区细胞都有细胞壁,C错误;D、根瘤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豆科植物的根毛区细胞属于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故选BD。16.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胞间连丝可直接参与细胞间的物质运输B. 呼吸抑制剂会影响蔗糖由伴胞进入筛管C. 蔗糖水解产物顺浓度梯度进入薄壁细胞D. 不同的单糖转运蛋白转运不同的蔗糖水解产物【答案】ACD【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中伴胞细胞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进筛管细胞;而蔗糖要运进薄壁细胞需要将蔗糖水解成两种单糖才能运输
25、到薄壁细胞,也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且需要两种单糖转运蛋白的协助,因此两种单糖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胞间连丝直接参与了伴胞细胞与筛管细胞之间的蔗糖的运输,A正确;B、图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进筛管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蔗糖由伴胞进入筛管不受呼吸抑制剂的影响,B错误;C、图中可以看出,筛管中单糖浓度高,薄壁细胞单糖浓度低,即蔗糖水解产物是顺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的,C正确;D、图中显示,两种单糖转运蛋白不同,D正确。故选ACD。17.植物体缺磷常表现为生长发育不正常。植物缺磷可影响下列哪些物质合成或细胞结构的形成( )A. 蛋白质B. 脱氧核糖核酸C.
26、质膜D. 核糖体【答案】ABCD【解析】【分析】磷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细胞中含有磷的化合物很多,如核酸、磷脂、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可能含有P、S等,据此分析答题。【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可能含有P,因此植物缺磷可影响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B、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植物缺磷会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形成,B正确;C、质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植物缺磷会影响质膜的形成,C正确;D、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是RNA和蛋白质,RNA的组成元素中有P,而
27、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也可能有P,因此植物缺磷会影响核糖体的形成,D正确。故选ABCD。18.秀丽隐杆线虫是多细胞生物,每个个体在其发育成熟过程中,都有131个细胞会通过某种方式被去除,这对研究细胞的死亡过程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被去除的线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能是由于细胞受损导致代谢中断引起的B. 在死亡过程中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是在特定条件下主动死亡的过程D. 在死亡过程中不再合成新的蛋白质【答案】B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秀丽隐杆线虫是多细胞生物,每个个体在其发育成熟过程中,都有131个细胞会通过某种方式被去除,说明其细胞死亡是普遍存在的正常生命现象,属于细胞凋亡
28、;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编程性死亡;细胞坏死属于非正常死亡,是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线虫细胞的去除属于细胞凋亡,而细胞受损导致代谢中断引起的是细胞坏死,A错误;B、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线虫细胞的去除属于细胞凋亡,是在特定条件下主动死亡的过程,C正确;D、细胞死亡过程中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有蛋白质的合成,D错误。故选BC。19.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受多种物质的调控,分裂间期叉分为G1、S、G2三个阶段。下图是某
29、动物细胞的调节过程,图中CDK2- CyclinE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G2期。如果细胞中的DNA受损,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受损伤可能导致连续分裂的细胞大量停留在分裂间期B. DNA受损伤可能是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被截短造成的C. 活化的P53蛋白有利于DNA复制的发生D. 某些蛋白质具有调控细胞增殖功能【答案】AB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已知CDK2- CyclinE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G2期,而图中显示p21蛋白与CDK2- CyclinE结合后会使得CDK2- CyclinE失活,进而阻止细胞从G1期进入G2期;p21蛋白是
30、由p21基因表达产生的,受活化的p53蛋白会促进该过程的进行;p53蛋白在DNA正常的情况下会被降解,而在DNA受损的情况下会被活化。【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NA受损的情况下p53蛋白被活化,促进了p21蛋白的形成,进而与CDK2- CyclinE结合使得CDK2- CyclinE失活,最终阻止细胞从G1期进入G2期,则连续分裂的细胞将大量停留在分裂间期,A正确;B、DNA受损伤可能是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被截短造成的,B正确;C、活化的P53蛋白有利于DNA(基因)的表达,而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活化的p53蛋白能够阻止细胞增殖,说明某些蛋
31、白质具有调控细胞增殖的功能,D正确。故选ABD。20.研究小组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水层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设计了如下操作: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a、b、c,并将a用不透光的黑布包起来;将a、b、c三个瓶子均在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体中,24小时后取出;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以下对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 mol/瓶B.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 mol/瓶C. 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 mol
32、/瓶D. 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 mol/瓶【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a用不透光黑布包扎起来,则a瓶用来测呼吸速率,而c瓶中水的溶氧量为三个瓶中的实验初始氧含量,因此有氧呼吸速率=(w-v)mol/瓶;b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光合作用,而a和b两瓶呼吸速率相等,则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k-v)mol/瓶。【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 mol/瓶,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 mol/瓶,B错误;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w-v) mol/瓶,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有氧呼吸消
33、耗的氧气量为(w-v) mol/瓶,D错误。故选A。三、非选择题:21.阅读下面有关蛋白质的材料:材料一人正常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呈球状,由它参与组成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如果血红蛋白某一处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就可能形成异常的血红蛋白。这样的血红蛋白可聚合成纤维状,性质也与正常血红蛋白有差异,由它参与组成的红细胞就会扭曲成镰刀状,运输氧的能力大为削弱。材料二取甲乙两个试管,添加等量的蛋白酶溶液。对甲试管进行煮沸处理,在溶液中出现絮状沉淀。将甲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再与乙试管中的溶液混合,振荡,絮状沉淀消失。请分析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材料体现出蛋白质有_功能。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
34、构通式是_。(2)蛋白酶能够识别肽链中一些特殊的氨基酸,并水解与此氨基酸相连的肽键,将蛋白质水解为可溶于水的多肽。请你推测材料二中正常情况下蛋白酶分子之间能够共存的机理,并解释絮状沉淀消失的原因:_。【答案】 (1). 运输、催化 (2). (3).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酶在形成特定空间结构后将蛋白酶识别的氨基酸位点隐藏;当失活变性后,空间结构变得伸展疏松,隐藏的特殊氨基酸暴露出来,能够被蛋白酶识别,并水解成为可溶性的多肽。【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材料一中异常血红蛋白是由某一处的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引起的,而鉴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基因转录形成的,说明控制血红蛋白合成
35、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血红蛋白异常导致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材料二中甲试管中的蛋白酶液煮沸后变性产生了沉淀,与乙试管中的蛋白酶液混合后沉淀消失,说明沉淀被蛋白酶液消化了,即沉定物(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详解】(1)根据材料一分析可知,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根据材料二分析可知,蛋白酶液(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2)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正常情况下蛋白酶分子之间能够共存与其氨基酸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有关,由于蛋白酶能够识别肽链中一些特殊的氨基酸,而蛋白酶在形成特定空间结构后将蛋白酶识别的氨基酸位点隐
36、藏了,所以蛋白酶不会将蛋白酶水解;当失活变性后,空间结构变得伸展疏松,隐藏的特殊氨基酸暴露出来,能够被蛋白酶识别,并水解成为可溶性的多肽,这也是材料二中沉定消失的原因。【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的表达、蛋白质的鉴定等相关知识点,能够分析两段材料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原因以及沉定消失的原因。22.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饮料之一,被誉为“白色血液”,主要成分有水、乳蛋白、乳脂等。其中乳蛋白和乳脂主要由乳腺细胞分泌产生。(1)与植物的叶肉细胞相比较,乳腺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缺少_。(2)用3H标记的亮氨酸饲喂牛,发现牛乳汁中的乳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乳腺细胞中乳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依次
37、出现放射性的细胞结构是_。(3)乳脂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一种脂质类物质),合成乳脂的细胞器是_。乳脂合成后通过类似囊泡的乳脂球进行运输,通过电镜观察,发现乳脂球是由三层磷脂分子包裹乳脂构成的,请在下图“”中画出这三层中的各一个磷脂分子,从而表示出三层磷脂分子的排布特点_。(用“”表示磷脂分子)。【答案】 (1). 叶绿体膜和液泡膜 (2). 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3). 内质网(光面内质网) (4).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牛奶的主要成分有有水、乳蛋白、乳脂等,其中乳蛋白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乳脂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在内质网合成。【详解】(
38、1)生物膜系统指的是细胞中的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和核膜,而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膜性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因此与植物的叶肉细胞相比较,乳腺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缺少叶绿体膜和液泡膜。(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在乳腺细胞中乳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结构是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3)已知)乳脂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是一种脂质类物质,因此合成乳脂的细胞器是内质网;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因此头
39、部与头部、尾部与尾部可以接触。据图分析,电镜观察到的乳脂球是由三层磷脂分子包裹乳脂构成的,由于乳脂球的内部是乳脂,属于疏水性的,所以应该与磷脂分子的尾部接触;最外侧都是牛奶液体成分,属于亲水性的,应该与磷脂分子的头部接触,则乳脂球的三层磷脂分子的排布为:。【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以及合成场所、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等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化合物的种类判断牛奶中不同的成分合成的场所,并能够根据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与分泌的过程判断放射性先后经过的结构。23.流动镶嵌模型由桑格和尼克森于1972年提出,下图是不同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用数字表示)的示意图,可以很好地阐释细胞膜的结构
40、和功能。(1)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在_。甘油、胆固醇等能很容易地通过细胞膜,主要与细胞膜中含有_有关。(2)过程具备的共同点是_;若过程表示钙离子的跨膜运输,该载体蛋白同时还可催化_水解,释放的小分子基团可使载体蛋白磷酸化,引起后者的_和_发生变化。(3)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所有带电荷的分子不论多小,都很难进入脂质体,即使脂质体外离子浓度很高,这是因为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是疏水的。现提供缬氨霉素(作用类似于K+转运蛋白)、多种无机盐离子,请简要写出验证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并能提高运输速率的实验思路:_。【答案】 (1). 磷脂双分子层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蛋白
41、质大多也能运动 (2). 脂质(磷脂) (3). 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需要转运蛋白 (4). ATP (5). 空间结构 (6). )活性 (7). 将缬氨霉素插入脂质体,置于含有K+及其他无机盐离子混合的溶液中,比较操作前后脂质体对K+及其他离子的通过能力【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磷脂分子组成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而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与细胞膜功能有关。图中过程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代表的是自由扩散;过程物质,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不消耗能量,代表的是协助扩散;过程物质
42、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转运蛋白,消耗能量,代表的是主动运输。【详解】(1)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所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由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磷脂分子(磷脂双分子层),根据相似相容的原理,甘油、胆固醇等脂类物质能很容易地通过细胞膜。(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都表示协助扩散,两者的共同特点是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能量、需要转运蛋白。(3)根据题意分析,脂质体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不含转运蛋白,不能运输离子,且缬氨霉素作用类似于K+转运蛋白。现要验证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并能提高运输速率,则应该将将缬氨霉
43、素插入脂质体,置于含有K+及其他无机盐离子混合的溶液中,比较操作前后脂质体对K+及其他离子的通过能力。【点睛】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是是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24.吊兰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是家庭房间内适宜粮培的绿植之一。下图是吊兰叶肉细胞内发生的某生理反应示意图,图2是探究光照对吊兰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数据结果。(1)在吊兰的叶肉细胞中,图1过程发生的具体场所为_。3-磷酸甘油酸被还原的过
44、程除了消耗图中所示物质ATP外,还需要_;突然降低光照强度, 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将_。(2)据图2分析,限制a点吊兰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该点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去向是_。(3)据图2三条曲线分析,_可提高净光合速率,请阐述一条理由_。【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NADPH (3). 增加 (4). 光照强度 (5). 被叶绿体利用和扩散到外界环境 (6). 适度遮光 (7). 适度遮光通过降低温度使呼吸作用降低程度更显著;适度遮光可以有效降低“光合午休”现象【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图1分析,二氧化碳与1个核酮糖-
45、1,5-二磷酸固定生成2个3-磷酸甘油酸,即为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2个3-磷酸甘油酸再经过还原过程先后生成甘油醛- 3-磷酸和核酮糖-1,5-二磷酸,所以图示整个过程表示的是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据图2分析,不遮光时植物会在中午出现光台午休现象,适当遮光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表示的是暗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3-磷酸甘油酸被还原的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减少,3-磷酸甘油酸还原减弱,因此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将升高。(2)据图分析,a点是早上6:30,此时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46、其净光合作用小于0,即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一部分提供给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一部分排出细胞扩散到外界环境。(3)根据图2分析,不遮光时植物会在中午出现光台午休现象,则适度遮光可以有效降低“光合午休”现象,且适度遮光可以降低温度使呼吸作用降低程度更显著,因此适当遮光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和还原过程,明确图2中不遮光与遮光相比会出现午休现象,因此适当遮光有利于提高植物的净光台速率。25.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在该时期,来自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带有细胞壁前体物质的囊泡
47、,向细胞中央集中,在赤道面上彼此融合,形成有膜包围的早期的细胞板。囊泡的膜则在初生细胞板的两侧形成新的质膜。两个细胞质膜之间有许多管道连通细胞质,并与信息交流有关。细胞板不断向外延伸最后到达细胞的外周而与原来的细胞壁和质膜连接起来,形成两个子细胞。(1)图示时期是有丝分裂_,与动物细胞分裂同时期相比最大的区别是_。(2)经研究发现形成细胞壁的纤维素主要来源于细胞外,请推测囊泡在子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两个作用:_。(3)两个质膜之间留有的许多管道,将发育形成的结构是_。(4)经该时期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核内遗传信息_(相同、不同),原因是_。【答案】 (1). 末期 (2). 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
48、板,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3). 囊泡携带的细胞壁前体物质与纤维素形成新细胞壁囊泡膜参与形成新细胞膜 (4). 胞间连丝 (5). 相同 (6).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DNA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图示第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两极,细胞中央出现了很多囊泡;第二个细胞在细胞中央出现了初生细胞板,且上下两侧都出现了核膜;第三细胞中央形成了新细胞膜,将细胞分割成了两个子细胞。因此,图示过程出现了细胞膜、细胞板、新细胞膜等特点,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与动物细胞有
49、丝分裂末期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2)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囊泡带有细胞壁前体物质,向细胞中央集中,在赤道面上彼此融合,形成有膜包围的早期的细胞板而形成细胞壁的纤维素主要来源于细胞外,则推测囊泡在子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两个作用为:囊泡携带的细胞壁前体物质与纤维素形成新细胞壁、囊泡膜参与形成新细胞膜。(3)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因此两个质膜之间留有的许多管道,将发育形成的结构是胞间连丝。(4)有丝分裂过程中,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DNA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因此经该时期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核内遗传信息相同。【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弄清楚各个时期的典型特征以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准确分析图中出现囊泡、细胞板、细胞膜、核膜等特征判断其所示的时期,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2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