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陈年的稻谷),赖(依靠)有诸孙(本家孙辈)替老人。三夜阴霪(连绵不断的雨)败(使毁坏)场圃,一竿(太阳升起的高度)晴日舞(使跳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讨取,换取)村酤(农家自酿的酒)劳苦辛。闭廪(粮仓)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附译文:麦子成熟了,收割的麦子正好可以接上去年的稻谷,我年事已高,好在外孙们在农忙时节赶来帮忙收割。多天连绵不断的雨浸湿了麦场,初升的太阳让相邻欢欣鼓舞。急忙做好大饼消解外孙们的饥饿和困乏,多多换取农家酒来犒劳他们收割的辛劳。关上粮仓回到家里完成
2、了收麦事宜后,可爱的外孙们又精神满满地投入到吟诗作赋中。二、解释下列多义词(1)阴(2)博(3)怜答案(1)名词,阴雨名词,水之南名词,树荫形容词,寒冷(2)动词,换取形容词,广博广阔,宽广(3)动词,怜爱动词,爱戴动词,同情1在结构框架图中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答案麦子成熟关上粮仓舞做饼沽酒2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不详细描绘劳动场面,而是从诸孙“入村”写起。B诗歌以对比手法写出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C诗歌所呈现的充满乡村气息的饮食,侧面说明当时生活的简朴。D“老人”“大饼”等口语的运用,字里行间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以及劳动的欢乐。答案C解析“侧
3、面说明当时生活的简朴”不正确,应是“侧面展现出劳动场面的热烈”。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夜阴霪败场圃 阴霪:连绵不断的雨B一竿晴日舞比邻 比邻:相邻而居C多博村酤劳苦辛 村酤:农家自酿的酒D闭廪归来真了事 闭廪:关上粮仓答案B解析比邻:乡邻,邻居。2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的一项是()A三夜阴霪败场圃B一竿晴日舞比邻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答案D解析D项,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败:使毁坏。B.舞:使跳舞。C.止:使停止。3下列句子与“赋诗怜汝足精神”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4、B吾谁与归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答案B解析B项和“赋诗怜汝足精神”均为倒装句,“赋诗怜汝足精神”应为“怜汝赋诗足精神”,“吾谁与归”应为“吾与谁归”。A项被动句,用“为动词”表示被动。C项省略句,应为“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D项用“乃”表判断。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宋年间,苏门先后产生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文学家,史称苏门三学士,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B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家有老人泉,故自号老泉。苏辙被贬官的原因是他用自己的官爵为遭贬官的苏轼赎罪。C廪,古代是指贮藏米谷的仓库。如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也指官府供应的粮食
5、。如送东阳马生序:“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D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答案B解析“苏辙,因为家有老人泉,故自号老泉”错,苏洵自号老泉。苏辙隐居于颍水之滨,自号“颍滨遗老”。二、课内精段鉴赏阅读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这首诗,完成56题。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农事诗,描述抢收麦子的劳作情景,也表现了宋代士子亲历农桑的行为。B苏辙虽年老体迈,但农忙时节,心疼诸孙们的辛苦劳作,亲自参与收麦劳动。C颔联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对连日阴雨的担忧,后写天气放晴的欢欣。D这首诗率真自然,饶有兴趣,让人既能体会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也能感受到劳动的欢乐与情趣。答案B解析“心疼诸孙们的辛苦劳作,亲自参与收麦劳动”不正确,根据诗的意思,应当是“心疼诸孙们的辛苦劳作,做炊饼沽酒等力所能及之事”。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 答案新麦成熟,外孙们主动帮自己收麦的欣慰喜悦之情。对外孙们辛苦劳作的怜惜和疼爱之情。对外孙们忙完农事后不顾辛劳迅速投入到吟诗作赋中的怜爱和高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