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五单元 1 赏析示例 六国论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7812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五单元 1 赏析示例 六国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五单元 1 赏析示例 六国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五单元 1 赏析示例 六国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五单元 1 赏析示例 六国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五单元 1 赏析示例 六国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练习:第五单元 1 赏析示例 六国论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建议用时:45分钟)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弊在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或曰:率赂秦耶 或未易量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解析:选D。A.弊病/弱点,毛病。B.爱惜/吝惜。C.有人/或许。D.均意为“所以”。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内立法度,务耕织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吞二周而亡诸侯今殴民而归之农晋军函陵A BC D解析:选C。名词作状语,为使动

2、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作动词。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可谓智力孤危然后得一夕安寝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A BC D 解析:选C。“祖父”古义为“祖辈父辈”;“至于”古义为“到了地步”;“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故事”古义为“旧事,先例”。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解析:选A。A

3、项为状语后置句,B、C、D三项均为被动句。5下列说法,不符合课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围绕“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运用对比、类比、比喻等论证方法,分析了六国破灭的原因。B作者批评的燕、赵失误的计策并不是此两国破亡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C作者写本文的本意不在研究六国历史,而在借古论今,指出宋朝国策之非,为宋朝危机敲响警钟。D文末的“天下之大”是指六国诸侯的联合力量,如果他们不赂秦,就可以战而胜之,避免相继灭亡的命运。解析:选D。文中“天下之大”指北宋王朝。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_,_,_,_。(2)六国论中借古

4、讽今的句子是_,_,_。答案:(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7翻译下列句子。 (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译文:(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译文:答案:(1)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2)六国诸侯发展到灭亡的结局,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大规模通识教育使得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均值”高的同时,也出现拔尖人才、创新人才少的“方差”小状况。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只要改变学生缺乏好奇心的共性问题,就必能改变学生“泯然众人矣”的命运,而改变了“千人一面”的怪圈,就一定

5、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随后就必能造就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只要改变学生缺乏好奇心的共性问题就一定能改变学生“泯然众人矣”的命运。答案:不是只要改变了学生“千人一面”的怪圈就一定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是只要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一定能造就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9苏轼被贬黄州,于东坡之上建房开园以自足,纵游大好河山来排遣其遭贬的愁闷情绪,且将其书房命名为“雪堂”,于其中读书自乐,并吟诗作赋来表明其高洁情操、美好品德。请据此为下面的对联写一条下联。上联:筑室东坡,游壮丽山河遣愁怀下联:解析:先要从对仗这种形式上下功夫,弄清楚上联各个词语的词性;内容上,要注意题干中提供的“雪堂”这一地点,“

6、读书自乐”这一活动,“表明其高洁情操、美好品德”这一目的。答案:读书雪堂,著锦绣诗文明洁操10“魅力”的外延很广,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两个人物对“魅力”的理解补写完整。要求: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式与示例相近。唐太宗说:魅力就是面对犯颜直谏,保持一颗宽容的心,换取王朝的繁荣昌盛。陶渊明说:文天祥说:答案:魅力就是面对荣华富贵,保持一颗淡定的心,书写人生的高洁质朴。魅力就是面对破碎山河,保持一颗忠诚的心,谱写历史的浩然正气。二、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六 国 论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

7、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

8、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9、,正确的一项是()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B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C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D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解析:选C。根据语境意思及行文标志划分。1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世家,世家最早出自孟子滕文公,指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后指世世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大家族。B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在其统辖区域内,世代掌握军政大权,但按礼要服从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贡述职,并有出军赋和服役的义务。C山东,

10、和“山西”相对,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又称关东,亦指战国时秦以外的六国。 D窃,敬辞,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本文指自己。解析:选D。窃,是谦辞。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和苏洵的六国论都是史论文,本意都不在悲叹六国的灭亡,而是借古讽今,讽谏当朝统治者要以六国为鉴。B对秦国来说,韩、魏之所以重要,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国进攻各国的交通要道。C在作者看来,六国如能团结一致,共同抗秦,就能得以共存了。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增强了文章论辩的力量。解析:选B。对秦国来说,韩、魏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在于这两个国家是秦

11、国进攻各国的交通要道,还在于如果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韩、魏从背后乘机攻打,就非常危险了。1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译文:(2)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译文:答案:(1)舍弃小小的韩、魏,(让其)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强大的秦国,他们怎么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2)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我曾经阅读史记中的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国的土地

12、,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浅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势啊。秦国与诸侯国争夺天下的关键地区,并不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领地;诸侯国与秦国争夺天下的地区,也不是在齐、楚、燕、赵,而是在韩、魏的领地。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韩、魏两国阻塞着秦国的往来要冲,掩护着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区,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的了。从前范雎在秦国受到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韩国;商鞅在秦国受到

13、重用时,就建议收抚魏国。秦昭王没有得到韩、魏的归顺,就出兵攻打齐国的刚、寿地区,范雎把这看作是值得担忧的事情,那么秦国所顾忌的是什么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国对燕、赵两国用兵,对秦国来说是危险的事。因为越过韩国、穿过魏国去进攻另一国的国都,前面将遇到燕、赵的抵抗,而韩、魏又会乘机从背后打来,这是危险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国进攻燕国、赵国时,不曾担心韩、魏会从后面袭击,这是因为韩、魏都已归附秦国的缘故。韩国、魏国是各诸侯国的屏障,却让秦国军队能够往来其间,这难道是明了天下的形势吗?舍弃小小的韩、魏,(让其)去抵挡如狼似虎的强大的秦国,他们怎么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国的怀抱呢?韩、魏两国既已屈服而归附秦国,然后

14、秦国的军队就能够无所阻挡地向东方各诸侯国用兵,从而使各国遍受秦国的祸害。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国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强和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燕、赵四国;那么,齐、楚、燕、赵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凭借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面对强敌的韩、魏,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而为天下的诸侯国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韩、魏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那秦国还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侯国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以至于秦人得以钻他们的空子,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悲痛吗?-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