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基础知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不迩小人,是谗谀者自远矣迩:亲近B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 轶:散失C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践:踏上,走上D至于李唐,不可遍举 举:列举解析:选B。“轶”是“超越”的意思。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B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C况今太宁,岂曰无之D则守职者辨治矣解析:选A。“涂”通“途”,道路。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B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C古虽扰攘之际D犹有贤能若是之众解析:选A。“这以后。”下列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A此二者必然之势B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C有贤而
2、用,国之福也D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解析:选D。D项为省略句,应为“昏乱之世虽有之(国)亦不兴”。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今
3、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亦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过:过错B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C以其境过清 过:过于D不责人以细过 过:过错解析:选A。A项中的“过”为人名的一部分。下列加点词“虽”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B古虽扰攘之际C
4、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D虽一能不以废解析:选C。C项意为虽然,其余为“即使”。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开篇陈述了论点“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认为“治安之世”有贤才能造就兴旺之国,而“昏乱之世”,虽有贤才却无法挽回衰败的局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用与不用。B作者综观商周以来的历史发展,援引史实,有力地证明:发现贤能、引进贤能,才能使国家再现“三皇五帝”时的繁荣景象。C为使自己的论证有说服力,作者在引用史实的时候,历数古代“用与不用”两种相反的结局,并把这些古代相反的事例当做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进行古今映照。D本文的思路先是由古到今,继而又从今返古;既连环往复,又一意
5、到底,不生枝节。文章短小精粹,平易明快,言辞时而虎虎有生气,时而饱含深邃忧思,笔力雄健。解析:选D。“平易明快”不当。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译文:_(2)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译文:_答案:(1)广泛咨询众人,那么有才能的人就有进身之道了。(2)不墨守成规,那么尽职守责的人就能成功地治理。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
6、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
7、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揭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现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
8、“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于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有删改)对于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及离乱之后/朝市
9、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B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C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D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解析:选A。“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这句话的意思是“等到发生战乱流离后,朝廷变迁,执掌选拔人才的职位,不再是从前的亲属,当道执政掌权的,不再见当年的私党,求之自身一无所得”。要想断开此句,可以看对称的句式,前面说
10、“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后面说“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这两句从句式上来说是一一对称的;还可以抓住名词,比如“朝市”“当路”。下列对文言文相关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从此方面来看与论语相似。B“素业”在古文中有多重意思:先世所遗之业、清白的操守、本业。古代重农抑商,因此本业指的就是农业。C“秘书”现在既指政党之内的要职,也指写字楼及商业机构内的文员职位。而文中则是指掌管图书的官职。D“芝草”古以为瑞草,服之能成仙,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文中是对杰出人士的称赞。解析:选B。B项,“因此本业
11、指的就是农业”说法错误,古代一般指农业,有时也指根本事物、本身的行业等。本题考查古文化知识,难度较大,考生既要依据上下文推测,平时又要注意积累一些文化常识,比如“丁忧”“乞骸骨”“致仕”等等。 下列对原文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普通人就更有必要学习了!这类事情遍见于经籍史书,所以作者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世人。B各个朝代的世族子弟都腐败无能,“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是对他们无能的生动表现。C作者认为学习是值得崇尚的、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学习能修身养性,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D作者认为,时
12、局动荡,要想安身立命只能靠自己的艰辛努力,多读书从而谋得一技之长,没有捷径可走。同时讽刺了那些依赖靠山的贵族子弟。解析:选B。“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特指梁朝贵族子弟。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译文:_(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译文:_答案:(1)有的凭家世余荫,弄到一官半职,就自感满足,全忘学习。(2)你们现在既然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如果不效仿古人勤奋好学的榜样,就像盖着被子蒙头大睡(什么也不知道)。 【参考译文】自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百姓呢!这类事情遍见于经籍史书
13、,我也不能一一列举,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你们。士大夫的子弟,几岁以上,没有不受教育的,多的读到礼记左传,少的也起码读了诗经和论语。到了加冠成婚年纪,体质性情稍稍定型,凭着这天赋的机灵,应该加倍教训诱导。有志向的人,就能因此磨炼,成就士族的事业;没有成就功业志向的人,从此怠惰,就成为庸人。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专业,农民则商议耕稼,商人则讨论货财,工匠则精造器用,懂技艺的人则考虑方法技术,武夫则练习骑马射箭,文士则研究议论经书。然而常看到士大夫耻于涉足农商,羞于从事工技,射箭则不能穿铠甲,握笔则才记起姓名,饱食醉酒,恍惚空虚,以此来打发日子,以此来终尽天年。有的凭家世余荫,弄到一官半职,就自感
14、满足,全忘学习,遇到婚丧大事,议论得失,就昏昏然张口结舌,像坐在云雾之中。公家或私人集会宴欢,谈古赋诗,又是沉默低头,只会打呵欠伸懒腰。有见识的人在旁看到,真替他羞得无处容身。为什么不愿用几年时间勤学,以致一辈子长时间受愧辱呢?梁朝全盛时期,士族子弟,多数没有学问,以至有俗语说:“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没有人不讲究熏衣剃面,涂脂抹粉,驾着长檐车,踏着高齿屐,坐着有棋盘图案的方块褥子,靠着用染色丝织成的软囊,左右摆满了器用玩物,从容地出入,看上去真好似神仙一般,到明经义求取及第时,那就雇人回答考试问题;要出席朝廷显贵的宴会,就请人帮忙作文赋诗,在这种时候,也算得上是个“才
15、子佳士”。等到发生战乱流离后,朝廷变迁,执掌选拔人才的职位,不再是从前的亲属,当道执政掌权的,不再见当年的私党,求之自身一无所得,施之世事一无所用,外边披上粗麻短衣,卖掉家中的珠宝,失去华丽的外表,而内里没有真正本领,呆然像段枯木,泊然像条干涸的水流,落拓兵马之间,辗转死亡在沟壑之际,在这种时候,真成了驽才。只有有学问才艺的人,才能随处可以安身。从战乱以来,所见被俘虏的,即使世代寒士,懂得读论语孝经的人,还能给人家当老师;虽是历代做大官,不懂得书牍的,没有不是去耕田养马的,从这点来看,怎能不自勉呢?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有位客人追问我说:“我看见有的人只凭借强弓长戟,
16、就去讨伐叛逆,安抚民众,以取得公侯的爵位;有的人只凭借精通文史,就去匡正时弊,使国家富强,以取得卿相的官职。而学贯古今,文武双全的人,却没有官禄爵位,妻子儿女饥寒交迫,类似这样的事数不胜数,学习又怎么值得崇尚呢?”我回答说:“人的命运坎坷或者通达,就好像金玉木石;钻研学问,掌握本领,就好像琢磨与雕刻的手艺。琢磨过的金玉之所以光亮好看,是因为金玉本身就是美物;一截木头、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但我们怎么能说雕刻过的木石胜过尚未琢磨过的宝玉呢?同样,我们不能将有学问的贫贱之士与没有学问的富贵之人相比。况且,身怀武艺的人也有去当小兵的;满腹诗书的人也有去当小吏的,身死名灭的人多如牛毛
17、,出类拔萃的人少如芝草。埋头读书,传扬道德文章的人,劳而无益的,少如日蚀;追求名利,耽于享乐的人,多如秋草,二者怎么能相提并论呢?另外,我又听说 :一生下来不学就会的人,是天才;经过学习才会的人,就差了一等。因而,学习使人增长知识,明白通达道理。只有天才才能出类拔萃,当将领就暗合于孙子、吴起的兵法;执政者就同于管仲、子产的政治素养,像这样的人,即使不读书,我也说他们已经读过了。你们现在既然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如果不效仿古人勤奋好学的榜样,就像盖着被子蒙头大睡(什么也不知道)。”四、语言运用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
18、,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山坡上舒展着绿色苔草山脊在平远中突兀矗立船帆在江河上影影点点石间水口涌动着汩汩清泉ABCD解析:选D。“山水画”及冒号提示:先写山,后写水,故应在之后;从“朦胧意境”和“在平远中”分析,应是先清晰后朦胧、先近后远的顺序。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答:_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要求自选话题,必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答案:示例一:花瓣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树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示例二: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