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考纲要求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行省制度。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考点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1法令出一思维发散隋唐盛世的表现政治上:三省六部制的完善、科举制的开创。(必修1)经济上:曲辕犁、唐瓷器(南青北白)、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必修2)文化上:唐诗、书法(颜真卿、柳公权、张旭等书法大家)、绘画(吴道子等画家涌现)。(必修3)思维导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选官制度的演变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
2、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察举制:_时创立,自下而上推举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做官。魏晋南北朝时演化为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但存在着权操于官,民意无从体现的不足。3科举制名师助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可归纳为“一、三、三、四、五”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三条主线:中央: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地方: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官吏:官吏选拔制度不断完善。三个创新:三省六部制(中央行政制度)、行省制(地方行政制度)、科举制(人才选拔制度)。四个阶段:秦朝确立汉代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五种方式:加强君主权力、加强思想控制、变革中央和地方结构、注重选拔和任免官吏、加强监察机制。三、从汉至
3、元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1历代行政区划朝代行政机制秦、西汉郡县两级制东汉州郡县三级制唐代道州县三级宋代路州县元代省路府州县2 元代行省的设置(1)元代确立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以及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2)行省的民政、军政、赋税征收等权力皆受中央的节制,中央还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以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图解要点郡县制与行省制一、君主专制与君权、相权关系的演变史料一(汉代)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解读史料表明汉代宰相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统领百官的助手,位高权重。史料二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
4、,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解读该史料表明隋唐时期三省长官皆为宰相,共议国事,实为分散相权。史料三解读上述史料反映了宰相由坐到站再到跪,反映出皇帝独尊、君权强化的趋势。史论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二是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室)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
5、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二、日趋公开、公平的文官选拔制度史料一(先秦)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解读史料说明先秦推行的是世袭选官制,但并不能选拔出真正为国所用的人才。史料二(汉代)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解读史料表明汉代以才学、道德品行为选才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选拔出一批有才能的官员,但由于教育的不公平,真正的寒门子弟并没有被选中的机会。史料三(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
6、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解读史料表明门第出身为九品中正选官制的标准,下层出身的人才没有出头机会,社会矛盾易激化。史料四(唐代)太平君子,征文射策,以取禄位,以进士为士林华选,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隋唐五代史论集解读史料反映了以学识、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人才,具有公平、公正的一面。史论选官制度的沿革、趋势与实质(1)制度沿革:世官制:西周时期按照宗法血缘关系实行世卿世禄的选官制度。军功制: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按军功授爵的制度,替代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察举制:汉朝时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主要依据是个人在地方上的声望。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实行。起初家世、才
7、能并重;后注重门第和家世,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发展。科举制:隋朝创立,唐朝加以完善,宋元明清沿用,影响深远。(2)趋势: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标准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标准。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体现了“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科举制逐渐完善,对今天我国的考试制度和东西方文官选拔制度有重要影响。(3)实质:将知识分子纳入皇帝的控制范围中来。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制度的演变史料一贾谊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义,国小则亡邪心。”解读史料表明作者主张以“众建诸侯”的方式,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史料二宋代的各级地方机构本朝鉴五代藩
8、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类解读宋朝对地方分权更详细,将地方的军、政、财、刑罚、仓储、运输设置官员,直属中央控制,空前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的威胁。史论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进与特点(1)演进:分封制:盛行于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春秋后期开始出现。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县制的实行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国并行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兼有封国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行省制度:元朝创立,该制度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特点在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
9、领导、监督、制约,而地方则要求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并集权于中央;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1 (2013福建高考)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答案C解析传教士明恩
10、溥记述的中国学子热衷于科举考试的现象,是由于追求功名利禄的价值取向决定的,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故C项正确。“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只是对高龄考中价值的怀疑,而非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排除A项。B、D两项材料无从反映。2 (2013大纲全国高考)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答案A解析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即十三州。东汉时,州已成为一级行政区划,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唐太
11、宗统治时期,依据山川形势划分全国为十道,设巡察使行使对州县的监察权,唐玄宗时期,道已渐向州的上一级行政机构转化。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划分为若干路作为府、州、军、监以上的中央派出监察区,后来逐步演变成为地方行政区。三者都具有监察职能,都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产物,而后来则成为行政区,说明了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这种演变与经济发展和疆域变化无直接关系,排除B、D两项。中国古代对地方的监察力度不是逐渐减弱而是不断加强,排除C项。答案为A项。3 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
12、沃土,这件事最可能发生在哪一时期()A秦汉 B魏晋南北朝C宋元 D明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从信息“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表明这属于选拔人才的九品中正制,它存续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故正确答案为B。4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对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根据材料和对概念的理解,A、B、C三项均是正确的。B选项转换了概念,三省六部制不属于
13、监察范畴。5 (2013新课标全国卷,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解析从图片看,汉代的“州”主要分布在北方,南方设立较少,主要是因为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唐代的“道”则出现南北较为均衡的局面,说明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另外,汉代“州”与唐代“道”的名称有很大差异,从地图看,唐代
14、“道”的名称多与地理方位有关,说明唐代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解答材料型非选择题要紧扣“两材”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另外,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要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切忌片面。如本题答案就侧重依托材料中信息多角度思考论述,是依据“两材”的典型。元初,福建隶属江西行省(又名江浙行省)。至元十五年(1278年),独自设省,名为福建行省,治所福州;明洪武元年均废,改设福建承宣布政使司。考点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
15、态1明朝2清朝设立军机处3明清政治趋势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思维发散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史观结论全球史观造成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全面落后于西方唯物史观严重阻碍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社会的落后易错警示区别“宰相制”与“内阁制”(1)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机构。宰相是百官之首,参与决策,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如“宰相为百官之首,位高而权重”。(2)内阁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力。如“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史料一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
16、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明神宗实录解读史料表明明代阁臣只是皇帝顾问,不具备宰相的职权。一旦阁权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表明了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史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解读史料表明清代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是奉承皇帝旨意,传达皇帝命令,说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史论1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及影响可用“一废二设走极端”来概括这一知识点:“一废”: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二设”:明朝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走极端”:君主专制走向极
17、端。史论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1)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2)消极影响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1 (2013重庆高考)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
18、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答案B解析内阁设立于明成祖时期,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的“参预机务”可知,内阁在明成祖时开始参与国是,B项正确;丞相制度在明太祖时期已经废除,故C项错误;丞相废除之后,六部直接归皇帝掌管,故D项错误。材料型选择题的一般解法解答材料型选择题一般分四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19、。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本题型的关键。第四,判断备选项内涵上有无从属包含关系。在此四步基础上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2 (2013山东高考)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答案C解析A项明显错误,明朝已裁撤中书省;B项错误,清朝内阁只是处理日常事务;C项正确,清朝军机处按照皇帝意旨拟写诏令;D项错误,礼部负责祭祀等礼仪性事务。3 (2012新课标全国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
20、,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材料本身没有反映内阁职权的变化及内阁官员事务是否繁忙,故排除A、C两项;D项不准确,材料没有反映官员服从皇帝命令的信息;“惟揣摹此样本为急”体现了在清代僵化的政治体制下,官员拘泥规制的情形,故选B项。4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
21、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答案D解析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规律之一就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秦朝初创皇帝制度、汉代实行内外朝制度、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和宋代形成二府三司制、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等都反映了这一特点。但是清初实行的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的制度,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的加强。5 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
22、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等信息可知,在明代,内阁成员往往会与文官阶层利益一致,不会因考虑皇帝的意志而得罪大臣。这种害怕得罪人的心理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故选A。内阁的设立并未加强对百官的监察,排除B项;内阁并非丞相,设立内阁并不能弥补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1“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
23、有所损益。正确。汉朝初年基本沿袭秦朝制度,但有所变化,如地方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实行封国制。2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是两个职责相同的行政机构。错误。元朝的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但不是最高行政机构,唐朝最高行政机构是尚书省。3汉朝实行的察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错误。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推荐的主要标准是“孝”“廉”。4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之后就设置内阁。错误。废除丞相的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置内阁的是明成祖朱棣。5明朝内阁首辅、清朝军机大臣等同于“宰相”。错误。明朝内阁首辅、清朝军机大臣,形式上和宰相制度下的“相”相似,但
24、在实际权力上却不能同日而语,宰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力,对皇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但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只能秉承君意办事,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并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6理藩院就是宣政院。错误。宣政院是元代设置,理藩院是清代设置;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1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六部(具体实施)。2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3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其特点: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职权过
25、于分散,导致行政效率低,出现了冗官局面。4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直接目的是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巩固统治。5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古代中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6从汉到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二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7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制度,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及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8明太祖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掌
26、六部。所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不参与决策。9清代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它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1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A郡国并行制度 B郡县制C分封制 D察举制度答案A解析考查西汉地方行政体制。西汉统治者吸取秦暴政而亡的经验教训,认为秦之所以很快消亡,就是因为没有分封宗亲,拱卫王室,故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进行分封,即郡国并行制度。2 元史百官志:“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
27、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据材料可知,元行省()A最初是中央派出机构B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C削弱了中央集权D辖区广阔且权力较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行省制度。从材料信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可知,最初,行省为中央派出“任军民之事”的机构,故选A。B、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3 “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当前我国科学推进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口号。纵观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下列不属于其变迁规律的是()A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因B沿袭为主、变革为辅是历代地方行政机构变迁的主线C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组织,具有相对稳定性D
28、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历代地方行政机构的变迁规律。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变化规律是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或日益集中于中央,总体趋势是削弱,故D项表述错误。4 有人认为,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答案A解析处理矛盾比较科学的结果是“双赢”,即矛盾双方都能取得一定的好处。三省六部制不但分散相权加强了皇权,而且由于宰相
29、众多也提高了宰相之间的竞争性。故选A。5 (2012北京高考)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A唐长安 B宋开封C元大都 D明北京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注意图片中的关键词。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所以答案选择C项。A、B、D三项与题意不符。6 时下热议的“异地高考”改革折射出的是对教育公平的呼唤。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没有世袭等级,没有财富和权力,不主张任人唯亲,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通过考试选拔具有公平性。”这一制度指的是()A世袭制 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通过
30、考试选拔具有公平性”可以判断出是科举制,其他三种选官制均不通过考试选拔。7 某机构虽总辖军国政务,但不是一个正式权力机关。大臣除奉命办事外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下列哪一引言并非对该机构及其大臣的描述()A“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B“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C“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D“传述朕旨,令章京缮写,均不应稍有泄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制度。从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描述的是军机处的情况,A、C、D三项分别表述的是军机处的设立、职责与保密性;B项为宋元时期中书省之职。8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
31、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那就是()A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B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C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D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答案C解析本题实质考查专制主义制度下,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这一历史趋势。三省的长官都为丞相,互相独立但互相牵制,从而达到分割相权的目的;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使专制主义达到一个新的时期,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则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了顶峰。A项与史实不符,B、D两项与题干不符。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9 (2013江苏高考)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
32、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答案A解析唐朝中央机构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B、C两项混淆了门下省、中书省的职能,可以排除。当时,在门下省设置政事堂,作为三省长官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凡军国大事必须经政事堂议决,商定后再奏请皇帝裁决。“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属于“违制”,这里的“违制”是决策运作程序的“违制”,而并没有涉及尚书省的执行权力,A项正确,D项表
33、述错误。10(2013山东高考)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答案A解析本题是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脉络的考查。自秦汉至宋元,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主要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在宋朝以后,中央集权逐渐占据上风,故A项正确。在这一时期,更多体现的是皇权的不断加强,故B项错误;宰相权力虽然不断被分割,但并未退出权力中心,故C项错误;自秦朝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世卿世禄制就被打破,故D项错误。11(2012新课标全国卷)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
34、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材料中的“专制权愈积愈进”体现了专制程度不断加深,联系所学知识:中国古代从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一直到明清时期,专制程度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尤其是清朝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选C项。12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
35、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可知A项错误。“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说明B项正确,C项错误。“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说明D项错误。13(2013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
36、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
37、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答案(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皇帝”、“三公九
38、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等概括答案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政治制度源于秦朝。第(2)问,据材料“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可知汉初分封诸侯王;“自置吏”、“得赋敛”是汉初分封制的具体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封诸侯势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列举或归纳措施时,注意一句话列举或归纳为一点。材料列举了“推恩令”; 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防范诸侯。第二小问,从消除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角度回答。14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
39、下列材料: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
40、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答案(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2)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再现、综合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第(1)问汉晋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科举制的进步性可以根据材料“能破朋党之私”“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士有应举之才”等信息概括。第(2)问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和所学,分析科举制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作用。第(3)问根据材料“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等信息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