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三上(部编版)语文同步练习:第7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7667 上传时间:2025-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上(部编版)语文同步练习:第7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上(部编版)语文同步练习:第7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上(部编版)语文同步练习:第7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上(部编版)语文同步练习:第7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7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赃物(zn)下缀(zhu)劫掠(ji)箱箧(qi)B缭乱(1io)缀满(zhu)瓷器(c)绸缎(chu)C耗费(ho)琉璃(1i)典范(din)赞誉(y)D分享(fn)震撼(hn)瞥见(pi)剪影(jin)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严历奇迹意想天开B隐弊依稀眼花嘹乱C视察惊骇众志成城D陡俏典犯荡然无存3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1)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2)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A名:姓名。尽:尽头。B名:说出。尽:全部。

2、C名:名字。尽:穷尽。D名:出名。尽:到。4根据句意依次填入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圆明园在( )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 )艺术中的地位。(2)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 )的建筑,某种( )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A理想幻想形容好像B幻想理想说出恍若C理想幻想说出好像D幻想理想形容恍若5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1)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2)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3)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4)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5)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A(1)(3)(2)(5)(4)B(4)(5)(1)(3)(2)C

3、(2)(4)(5)(3)(1)D(3)(1)(4)(5)(2)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

4、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

5、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1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本段主要采用了哪一种写作方法?作用是什么?3请你欣赏一下圆明园未被洗劫前的图片,再与被洗劫后的圆明园相对照,你有何感想?7.【2019年中考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卷】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胸中常积一股气陈鲁民人食五谷杂粮,自然就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要由气而生,又变成气而发泄。因而,一个真正生活丰富多彩的人,一个经历过大起大落、建立大功大德的人,都是胸中常积一股气,使其久不发散,用气来支撑自己、刺激自己、

6、磨砺自己。胸中要常积一股浩然正气。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胸中无不时刻郁积着浓郁得化不开的浩然正气。有了这股正气,才能舍身报国,杀身成仁,如同屈原、文天祥、谭嗣同;有了这股正气,才能刚正不阿,不向黑恶势力低头,不向魑魅魍魉屈服,如同“为国牺牲敢惜身”的秋瑾,拍案而起宁死不屈的闻一多,宁饿而死不食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他们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谱写了一曲曲撼天动地的正气歌。胸中要常积一股不平之气。天下不平,世间不公,看在眼里,积在胸中,蓄势而发,就常成惊人之鸣,醒世之音。司马迁为李陵鸣不平,因此遭受宫刑,留万世之作;鲁迅为人世不平著杂文,为学生被杀而抗争,成

7、国人的精神领袖;梁漱溟为农民收入低、贡献大、负担重而鸣不平,不惜当面顶撞,秉义直言,被错误批判20年,耿介之心,后代景仰。如果没有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那么他们可能都是好好先生,安然无恙,寿终正寝;正是因为郁积胸中的一股不平之气,让他们走向辉煌,成为不朽。胸中要常积一股郁闷之气。人不得志时,受屈辱磨难时,虎落平阳、凤凰落地时,遭受不公正待遇时,再具体来说,譬如考试升学、奖励表彰、升级提职不如意时,胸中总会不同程度地郁积一些郁闷之气,这股气虽然是个人之私气,也同样会给人刺激,给人磨砺,促人奋进,使人成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列举的那些历尽千辛万苦后而成就事业的楷模,其实几乎都是胸中郁积着郁闷之气,这

8、种气使他们不沉沦,不堕落,不懈怠,终于战胜苦难,走出困厄。周文王被囚禁于羑里,别家离国,受尽屈辱,儿子被杀还做成肉羹逼他吃掉,他心里也气得很,这一股气在心中转来转去,发酵积聚膨胀放大,终于转变成了一本经典著作周易。胸中郁积之气,究竟有益还是有害,关键是看能不能转化。如果不能转化,一直郁积在心,闷闷不乐,怨天尤人,那确实有害身体,于事无补,还不如不生气,少生气。反之,如果我们能把胸中郁积之气化为自强不息的动力,化为翻身雪耻的精神,化为竞争向上的志向,化为坚韧不拔的韧劲,那气就越多越好,越浓越好。君不见,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大功德者,无一不是借气而生,凭气而斗,因气而争,为气而胜。志愿

9、军在朝鲜打胜仗,原因就是“钢少但气多”;王进喜为了扔掉贫油国的帽子,“肺都气炸了”;钱学森、邓稼先为造“两弹一星”,为中华民族争气,殚精竭虑。总之,打仗要靠气,建设要靠气,科研要靠气,国家强盛要靠气,个人成功也要靠气,什么事情要干好都离不开气啊!【注释】羑里:古地名,在今河南汤阴一带。 (选自读书与人生2019年第3期,有删改)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仿照第段的结尾,用“如果,那么;正是因为”句式,为第段周文王著周易的例子做分析。3简要回答第段的作用。4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面对千疮百孔、步履维艰的现实,胸中郁积一股浩然之气,他大声疾

10、呼,希望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B读藤野先生,鲁迅眼见麻木的国人在围观同胞被杀,耳旁却又传来日本人的欢呼声,胸中郁积一股不平之气,他决定弃医从文,来挽救国人的灵魂。C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看见屋上“三重茅”被风卷走,南村群童又欺他老无力,胸中郁积一股浩然之气,他便想着拥有“广厦千万间”,来“大庇天下寒士”。D读水浒传,林冲先是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府,后又遭陆谦设计,火烧草料场,胸中郁积一股郁闷之气,最终雪夜上梁山。参考答案1. B2. C3. B4. D5. C6. (1)赞美圆明园的超凡的艺术成就与艺术价值,从而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怒、控诉,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2)略(3)对侵略者的无比愤怒和憎恨,对中国文化瑰宝惨遭涂炭的痛惜。(言之有理、说出真情实感即可)7. (1)胸中常积一股气。(2)示例:如果没有胸中郁积的郁闷之气,那么周文王可能就此沉沦,郁郁而终;正是因为郁积胸中的一股郁闷之气,让他著成经典著作周易。(3)(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