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几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在诸如顶级高校农村娃比例渐少、招聘市场越发偏爱城市青年的报道中,人们似乎发现,尽管中国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物质条件、生活阅历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一大批“寒门青年”出人头地的障碍。情况是否如此有待验证,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焦虑却现实存在。 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贵”并不意昧着一定要升官发财,也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
2、,而是代表着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同时,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之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
3、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炼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可以说,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 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
4、人的成长路径。然而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化的今天,不仅“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为丰富的面向,同时由网络构成的“强大朋友圈”,也时常能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 一篇流行于网络的演讲词寒门贵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此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1. 下列对本文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 寒门再难出贵子B. 寒门
5、贵子具有新的时代意义C. 寒门青年成功的方式多元D. 寒门贵子,贵在“奋斗”2. 下列对第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社会地位不高、经济实力不强的人也可以成为今天社会中的“贵子”。B. 官二代、富二代符合传统意义上“贵子”的标准,一定是时代的“贵子”。C. 寒门青年只要通过努力,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就是今天社会中的 “贵子”。D. 人生不断进步以及有机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人,就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3. 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第段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B. 第段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寒门青年取得成功的方式多元。C
6、. 第段的观点是寒门青年不具备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不会取得成功。D. 第段引用演讲词意在告诉读者,起点低的人可以通过奋斗逆袭成为“贵子”。【答案】1. D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论点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的脉络,理清文章结构,然后抓住文章各部分关键句子,概括各部分内容大意,进而根据文章各部分内容概括文章主旨。本题要求选出“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考查文章主旨,其实就是考查中心论点,答题时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中心论点是全文的观点,而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一部分,一个方面。本题,A项是舆论的观点,非作者的观点;B项
7、表意不清,并非观点;C项仅是第段的分论点;D项是结论,是对舆论观点的反驳,也是作者的观点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将每一个选项逐一还原到文本中,找到与之对应的局端,然后知悉审读,寻找文本和选项阐述的不同之处,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第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仔细阅读第二段,带着选项回归第段,可发现,B项对应的是“富二代、官二代无疑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分析这一句的意思,可判断出B项中“一定是时代的贵子”的说法过于武断。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分析文章有关内容要点能力。解
8、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每个选项,从文中找到印证,然后加以判断。本题要求选出“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C项,“第段的观点是寒门青年不具备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不会取得成功”说法错误,从第段最后一句话可知,由网络构成的“强大朋友圈”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了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因而寒门青年是“具备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的。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
9、(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
10、,(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披露了一件以在校大学生为作案对象的“校园贷”“套路贷”案件,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被害人因沉迷网络赌博,不仅花光了父母给的生活费,还欠下不少债务,在同学的介绍下到校外某贷款公司借钱,后因无法及时偿还贷款,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欠款数目从6000元累积到10余万元,翻了近20倍。(摘编自高校学生陷“校园贷”,借1.3万欠1
11、00余万,法制日报2018年5月2日)材料二: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在校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小贷”滚成“巨债”,并采取威胁、恐吓甚至暴力方式催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再次提醒广大学生务必“提高警惕”“找准组织”“理性消费”。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表示,不良校园贷机构往往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为诱饵,诱骗学生过度消费,其本质就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广大学生要提高警惕,对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要多留一份心眼、多打几个问号。平常要多学一些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的能力,切
12、勿盲目信任。而学校和家长作为监护的责任主体,则需在思想引导、风险教育上下功夫。(摘编自不良校园贷“免费”套路藏风险,北京晚报2018年5月2日)材料三:校园贷沦为“校园害”的背后,既有社会层面的问题,也有容易被忽略的教育问题。正如有人所言,我们的大学生还缺少财商教育。例如,金融被举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金融理财能力被称为“公民实现富裕幸福生活的基础”,金融常识这堂课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尤其是在网上借贷流行、电子支付普及的今天。试想,如果高校能够与时俱进,多进行一些金融常识方面的教育,在普及知识中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在剖析案例中提升学生的防骗能力,在培养财商中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那么学生哪
13、怕看不穿校园贷的套路,也会有所警惕。目前,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非法校园贷走了,但换个马甲的新骗局还可能登场。加强财商教育,就相当于为大学生披上抗击诈骗的盔甲。业内人士认为,非法校园贷潜滋暗长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表借贷机构用较低的门槛诱骗学生上当;二是大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三是虚荣心所致。就此而言,大学生在学习金融常识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当收入满足不了消费、能力撑不起欲望,该怎么办?面对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是否非要进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费?这就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驾驭和自我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长成才不
14、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如果不善于自我管理,最终就会迷失自我。“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贷款消费已成时代潮流,不应再被妖魔化。当非法校园贷被禁绝,也应增加合法借贷资源的供给。据报道,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小额信用贷款的业务。(摘编自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人民日报2017年9月8日)材料四:近日,湖北省公安厅联合相关单位开展2018年防范和处置非法校园贷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经历全面深刻的警示教育。文艺会演将宣传防范非法校园贷等金融知识融入歌舞、小品、快板等节目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自觉抵制非法校园贷。(摘编自湖北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活动,人民公安报2018年12月
15、25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爱好时尚和潮流,追求超前消费,为非法校园贷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所以大学生要加强财商教育。B. 在网上借贷、网络支付流行的今天,缺乏金融常识是大学生易上当受骗的原因之一。C. 一些不良校园贷从“小贷”滚成“巨债”,这与个别大学生轻信不良校园贷机构虚假宣传、不识其套路陷阱有关。D. 校园贷沦为“校园害”,原因是多方面的。家长和学校都有责任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加强防范意识。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通过具体案例对某类非法校园贷的形成进行了报道,材料二则介绍了非法校园贷的一些
16、具体形式并对学生做了提醒。B. 不良校园贷机构采取“免费”“打折”等虚假宜传,隐瞒了其诈骗意图,这是某些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高利贷”陷阱的原因之一。C. 校园贷的本质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敲诈之实,其暴力催贷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所以应严厉禁止。D. 大学生成长成才关键是要学会自我管理,如果学生自己不能提高警惕、抵制诈骗,即便非法校园贷没有了,还可能会有新骗局出现。6. 从政府角度考虑,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有效防止非法校园贷事件的发生?请简要分析。【答案】4. A 5. C 6. 政府联合公检法等部门加大对非法校园贷机构的惩处力度,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力。政府相关部门应要求
17、高校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加强防诈骗教育宣传。政府主管部门要大力整顿针对大学校园的网贷市场,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合法借贷的途径。【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理解分析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认真阅读文本,迅速提取信息,与选项内容加以细致比对,筛选、聚焦错误点,并灵活理解准确做出判断。项,“当代大学生消费需求旺盛,爱好时尚和潮流,追求超前消费”的说法错误,首先材料未提及“爱好时尚和潮流”;其次材料三中虽提及“贷款消费已成时代潮流”,但材料中观点对此持肯定态度,文意强调的是合法借贷;还有不能说“当今大学生”,范围太大,只能是部分大学生。故选。【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首
18、先审清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在读完一遍文本的基础上快速找出选项中可能有问题的敏感处,再次回归原文,筛选并提取出能与选项敏感处加以对照分析的句子,细致分析灵活理解,做好抉择。常见问题有:推测变肯定导致表述绝对、信息杂糅不合文本、时空错位、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过度解读文本等等。项,混淆概念。注意材料二第一段第五行代词“其”,指代“非法校园贷”。此题混淆了“校园贷”和“非法校园贷”的概念,另外这几则材料报道的都是打着善意的幌子行诈骗之实的非法校园贷,应该严厉禁止的是非法校园贷。故选C。故选。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归纳和概括原文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
19、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明确只需从“政府角度”考虑;然后通读材料,分析材料中关于“非法校园贷”的信息,明确这些内容主要是从学生角度分析非法校园贷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和抵制非法校园贷,那么针对这些原因和做法,可以考虑政府能做的有哪些。另外,还需要联系现实思考政府对非法校园贷的治理问题。根据文本“教育部已要求各高校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对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这无疑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可以概括为:政府相关部门应要求高校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加强防诈骗教育宣传。再联系现实思考政府对非法校园贷的治理问题,可以概括为:政府联合公检法等部
20、门加大对非法校园贷机构的惩处力度,增强法律法规的震慑力;政府主管部门要大力整顿针对大学校园的网贷市场,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合法借贷的途径。【点睛】新闻材料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的是对文意理解的考查,考生要注意选项中常见的错误有曲解文意、枉加推断、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问题,考生要结合对文意的理解准确判断选项中的表述是否正确。总之,这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认真研读作品内容,然后将原文与选项进行认真的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完成这类试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老夫老妻冯骥才他俩又吵架了。可是今天的架打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不过是老婆儿把晚饭烧好了,老
21、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块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老婆儿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老婆儿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老婆儿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两人互相顶嘴,翻起对方多年来一系列过失的老账,话愈说愈狠。老婆儿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子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老婆儿吓得一声尖叫,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冲着老头大叫:“离婚!马上离婚!”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燃烧着。只见他嘴
22、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老婆儿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候得了那场病,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执拗、愈急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打架过后两小时,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可是老头儿总该回来了;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仍没回来。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了,外边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
23、样子,别不留神滑倒摔坏吧?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呆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雪下得正紧,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绒绒、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活鲜鲜的生气了。她一看这雪景,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五十年前,他们在一个学生剧团。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沿着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去。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
24、扔去。直打得他浑身上下像一个雪人。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都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气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夕阳老头儿在她身边!真幸运呢!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四十多年如同形影,紧紧相随。尽管老头儿爱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等
25、等,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一件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只有先回去了,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地上的瓷片都扫净了。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
26、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选择老夫老妻为对象,选择“吵架”这一生活小事为冲突点,正是要歌颂真挚感情的伟大,可贵。B. 小说中,妻子在家强势,每次都把老头儿气得离家出走,结尾写老头儿“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正说明了这一点。C. 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来说明他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作伏笔。D. 老婆子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形象,她生性好强,性情急躁,但又重情重义,还善
27、于反省。8. 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子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叙述。9. 结合文中第段对“雪”的描写,简要分析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答案】7. B 8. 1)愤怒:因老头儿不注意生活小节而吵架后,老头儿的行为让她十分气愤:“离婚,马上离婚。”2)伤心和委屈:老头儿的离家让她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3)担心:两小时后,她冷静下来,又开始担心老头儿,于是外出寻找。4)感到幸运:想到老头儿的好处,甚至觉得老头儿可爱了。5)甜美温暖:回到家,夫妻又开始默契的互相帮助。 9. 1)情节方面: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儿,又引出下文对“恋爱”“新婚”往事的回忆。(答“推动情节发展”也可)2)人
28、物描写方面:“雪下得紧”烘托了妻子内心的烦乱、忐忑不安的心绪。3)情感表达方面: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地暗示妻子对丈夫的宽容理解【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B项考核情节,C项考核结构,D项考核形象,其中A项,“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于文无据。【8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要求概括老夫妻吵架过后,老婆子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答题时首先梳理情节,庵后根据情节概括,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因老头儿不注意生活小节而吵架后,老头儿的行为让
29、她十分气愤:离婚,马上离婚。”“老头儿的离家让她想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两小时后,她冷静下来,又开始担心老头儿,于是外出寻找。感到幸运:想到老头儿的好处,甚至觉得老头儿可爱了”“回到家,夫妻又开始默契的互相帮助”等情节概括其“愤怒”“伤心和委屈”“担心”“感到幸运”“甜美温暖”等心理。【9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回答文章的第段对“雪”的描写的作用,注意从内容、情节、人物的性格和主旨的角度作答,此题第段对“雪”的描写从情节方面看,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妻子的担心,出门寻老头儿,又引出下文对“恋爱”“新婚”往事的回忆;从人物描写方面看,“雪下得紧”烘托了妻子内心的
30、烦乱、忐忑不安的心绪;从主旨和情感表达方面看,下雪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又很好地暗示妻子对丈夫的宽容理解。点睛: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密传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
31、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
32、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选自晋书李密传)【注】醮:再婚。游夏:即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两人都有非凡的才能。明明,这里指圣明的皇帝。10.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B.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C.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
33、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D. 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服阙,指守丧期满除服,古制规定父母、祖父母甚至兄弟姊妹去世,均要守丧,时间视亲疏而定。本文中“服阕”特指李密为祖母守丧期满除服。B. 迁,古代多指调动官职,包括升、降、调三种情况。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如“迁谪”。本文“乃迁汉中太守中的“迁”指升迁。C. 安乐公,三国时蜀汉汉怀帝刘禅蜀国为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刘禅却乐而
34、忘本,乐不思蜀。D. 太子洗马,官名,太子属官,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官居三品,秦汉起始。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李密从很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再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母亲,不能自已,以至忧思成疾。B. 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C. 李密认为安乐公刘禅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刘禅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D. 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其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隶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
35、劾他。13.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答案】10. C 11. B 12. D 13. 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作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作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
36、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要求给画线句“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陈情表”断句,“泰始”是帝王年号,不能断开,排除A;“泰始初”意为“泰始初年”表示时间,其后断开,排除BD;“诏征为太子洗马”意为“晋武帝征召他担任太子洗马”,表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祖母年高”是主谓句,表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命”是“应”的宾语,意为“接受任命”,中间不能断开。译文: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担任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无人奉养,就没有接受任命,于是上陈情表。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
37、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B项,“迁,古代多指调动官职,包括升、降、调三种情况。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如迁谪。本文乃迁汉中太守中的迁指升迁”中“本文乃迁汉中太守中的迁指升迁”理解错误,本文“乃迁汉中太守”中的“迁”指的是普通调动,不是升迁。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
38、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项,“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其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隶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中“因给其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说法有误。据原文“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可知文中是他给别人写信,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不是给下属官吏写信。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
39、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和句式:仕:名词作动词,做官;数:多次;使:出使;称:称赞。内转:转回朝廷做官;援,后盾;迁:调任;乃迁汉中太守:意念被动句,于是被调到汉中作太守;失分:古今异义词,不如意。【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
40、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彭山)。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虔。他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感恋双亲,思念至深,以至忧思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因孝顺和恭敬而闻名。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在祖母身边,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饮食或服用。有空闲的时间他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
41、学生子游、子夏。 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征召他担任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无人奉养,就没有接受任命,于是上陈情表。晋武帝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后,说:“李密这个名士,不是徒有虚名。”于是收回对他的任命。后来祖母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后,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李密:“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说仅次于齐桓公。”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侯,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此可知他俩的成败原因是一样的。张华接着问:“
42、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具体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这些水平高的人)相互之间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琐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说得好。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他曾在写给别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调回京城任职,可是他在朝中没有靠山,于是被调任汉中太守,自认为失去了很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时,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李密在诗的末章说:“人们也都
43、说过这样的话,有因才会有缘。(当官的人)皇宫中如果没有权势的朝臣做靠山,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君主在上,这话怎么能这么说呢!”武帝对此很生气,都官从事等(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了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滕王阁诗王 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此诗以凝练、含蓄的文字抒发了作者登阁时的感概,气度高远,境界宏大。B. 第一句迂回委婉,用质朴凝炼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
44、形势。C. 第三、四句写出滕王阁的寂寞。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D. 第五、六句突出时间的沧桑。水中云影悠悠,风物换季,星座移位,已过多个春秋。E. 这首诗情景交融,诗人精神振奋,全诗基调也昂扬向上。15. 试从写景的角度,分析颔联和颈联的写法。【答案】14. BE 15. 高低远近结合。“画栋朝飞南浦云”写高处之景,“闲云潭影”写低处之景、近处之景,“珠帘暮卷西山雨”写远处之景。动静结合。“画栋”“珠帘”“西山”“潭影”皆为近景,“朝飞南浦云”“暮卷西山雨”是动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情景交融。颔联重在写滕王阁之景,但同时表达了滕王
45、阁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被冷落的寂寞之情,颈联重在表达风物变换星座转移的感慨,但同时也描写了漫长时日里的“闲云潭影”。【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各选项均考核内容,其中B项,“迂回委婉”改成“开门见山”。E项,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抑郁但不消沉。“昂扬向上”说法不妥。故选BE。【15题详解】
4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艺术手法的题目,要求分析颔联和颈联写景的手法,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手法的角度分析,从顺序看,高低远近结合:“画栋朝飞南浦云”写高处之景,“闲云潭影”写低处之景、近处之景,“珠帘暮卷西山雨”写远处之景。从艺术手法看,动静结合:“画栋”“珠帘”“西山”“潭影”皆为近景,“朝飞南浦云”“暮卷西山雨”是动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情景交融:颔联重在写滕王阁之景,但同时表达了滕王阁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被冷落的寂寞之情,颈联重在表达风物变换星座转移的感慨。点睛: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远近等,着眼点注意视觉、听觉、嗅觉、
47、触觉等多角度写景;艺术手法注意是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等等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的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共6分,每空1分)16.(1)苏轼“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和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共同化用了逍遥游中的“_ ,_。”(2)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3)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_,_。”【答案】 (1). 水击三千里 (2).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无边落木萧萧下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千呼万唤始出来 (6). 犹抱琵琶半遮
48、面【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抟、萧、滚、始、琵琶。【点睛】答好识记类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要在真正理解原文语意和表达技巧的基础上完成背诵,书写时还要注意字体正确。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纵观落马“老虎”的发迹史,很多人其实早就露出了贪腐苗头,甚至已致民怨沸腾,却仍能安如泰山,甚至扶摇直上,可见我们的人事、监察制度还是存在很大的漏洞。 菲律宾亚锦赛和仁
49、川亚运会的失利,使得中国男篮陷入了低谷。这次长沙亚锦赛,男篮的小伙子们可以说是逼上梁山了。最终他们经过奋勇拼搏,拿下了冠军,重登亚洲巅峰。 针对媒体热炒的“比飞机还要快的超级高铁”新闻,同济大学教授周顺华认为铁路运行加速度有一定的科学限制,不能想入非非。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理解我们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联系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1840年以来的近现代史和90多年党的奋斗史,我们要敬畏和感恩历史,不可数典忘祖。 能与久违的老友萍水相逢于异乡,确实是人生的一大幸事。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
50、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此项正确。逼上梁山:被迫反抗或被迫采取某种行动。此项和“反抗”无关,不符合语境。想入非非:思想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或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用在此处符合语境。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对象错配。此项不正确。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此项符合题意。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不能用于老友之间。此项不符合语境。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国成功发射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将显著增加我国大型科学卫星研
51、制水平,实现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由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B. 中央自从下定反腐决心,决定老虎苍蝇一起打后,各级政府官员作风大有改观,但仍有不少贪腐分子不知收敛,依然我行我素。C. 在浙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演讲,提出了“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开放合作、互信互利的主张,这得到与会者的广泛认同。D. 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导致我国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大量流失,而匠人身上那种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匠人精神”,也渐被世人甚至是工匠遗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
52、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搭配不当,“增加水平”搭配不当,应为“提升水平”。B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把“中央”放在“自从”的后面。D项,成分残缺,去掉“随着”或“导致”。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B中途易辙造成结构混乱。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这次出差在火车上遇到您的舍侄,我俩交流了很久,很投缘。B. 他不过是个孩子,不与他一般见识,我是
53、长辈,还没有这点雅量?C. 我年轻识浅,说话办事考虑不周,可能对您有所冒犯,望您海涵。D. 对于施工中的保护环境的问题,小张提出了刍议,大家的意见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A项,“舍侄”,谦辞,称自己的晚辈亲属;用语不得体。B项,“雅量”,敬辞,指宽宏的气量;用语不得体。C项,“海涵”,敬辞,如海一样的包容;比喻人度量宽大,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用语得体。D项,“刍议”,谦词,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用语不得体。故选C。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
54、、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一注意场合,审时度势;二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三掌握谦敬,注意礼貌。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大多数人选择网购的理由是省钱,“同样的东西,网上买的比商场便宜。_。 但很少有人只在网上购买单一货品。虽然买回不少物美价
55、廉的产品。但仔细一算账,更多的是没有什么用、图便宜或新奇买回来的闲置品。事实的确如此。因为网络中新奇有趣,受人追捧的商品太多了。所以普遍的现象是,消费者一开通网银,就沉溺于网购不能自拔。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是一道排列句序的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文段,把握文意,分析语境,判断空格处内容与前后文的衔接;然后分析选项所给句子,辨明其间的逻辑关系解答过程中还要抓住关联词等关键性词语分析判断语句的衔接。本语段大意是:选择网购的理由是省钱,但容易沉溺于网购不能自拔。“事实的确如此”是对前面的内容“网上买的比商场便宜”的肯定,承接上文放在最先;“但
56、很少有人只在网上购买单一货品”由“但”转入对网购负面影响的说明,“因为网络中新奇有趣,受人追捧的商品太多了”是对“很少有人只在网上购买单一货品”的解释,二者应放在一起;接下来“所以普遍的现象是,消费者一开通网银,就沉溺于网购不能自拔”是承接前面的原因得出结论,“虽然买回不少物美价廉的产品”“ 但仔细一算账,更多的是没有什么用、图便宜或新奇买回来的闲置品”,“虽然但”的句式,构成转折关系,强调购买“闲置品”的后果。故选A。21.请从下列作家和人物形象的组合中选择一组,仿照例句写一段话。要求:句式一致;体现人物特征。曹雪芹林黛玉 施耐庵林冲 沈从文翠翠海明威桑迪亚哥 契诃夫别里科夫 路遥孙少平例句
57、:低眉顺眼,如秋水般润泽;呆滞黯然,似木偶般无光。在祥林嫂的命运变化中,我们感受到了作家鲁迅思想上的苦闷和彷徨。【答案】示例:苟且偷安,如泥土般隐忍;愤然觉醒,似火山般爆发。从林冲的性格突变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施耐庵内心的纠结与渴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这是一个综合读写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平时要注意多方面语文素养的培养(语言表达、修辞、句式等)。本题的难点不在于句式一致,也不在于文学作品形象的特征,而是在于要将文学形象与作者的内心相结合,这要求学生不光要熟悉作品,还要熟悉作家,这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题时要看清需要仿写
58、的句子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人物的形象,用两个比喻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后一部分则指出前面描绘的人物,以及人们所感受到的作者内心的感受,这种感受一定要联系人物形象的特征。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王猛,北大毕业生却12年未回家过年,与父母决裂已6年,近日写万字书信控诉其父母“罪行”。据其书信内容,他的父母喜欢用自己的喜好包办事情,王猛连小时候穿衣等小事都得听妈妈的。他动手能力差,社交能力差,因此他在大学生活中也并不顺利。他还因不会剥鸡蛋而被亲戚们取笑。他不懂得如何处理类似事件,而父母未站出来保护他,导致王猛对父母一次次失望,从此不再回家。事件一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说,这一切
59、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有人说,儿女冷暴力,比父母过度关爱更可怕;也有人说,王猛一直把错误全归结到父母,却忽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有人认为你是怎么看的?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何以亲情成陌路?高考理科状元、本科北大、留美研究生,却12年未回家过春节、与父母决裂6年,写万字书信控诉其“罪行”,而这一切都源于父母的“过度关爱”从状元到北大,再到留美研究生,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却最终选择与父母决裂,为什么这位学业上的优等生会将亲情扯碎?这破碎的亲情又能否重圆?从小学到中学,这一对父母几乎参与了孩子所有的事情
60、,替孩子拿主意;孩子上大学期间,又委托亲戚照顾孩子;孩子到国外上大学,仍没有摆脱父母“老朋友”的照顾。而这一次,孩子选择了彻底的逃离。显然,孩子无法承受这一份溺爱之重,它剥夺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在同学眼中成为一个不能自立的怪人;在亲戚眼中成为一个只会学习的机器。虽然孩子屡屡表达自己的不适,但是父母却选择了固执己见,置若罔闻。此时的孩子才发现,自己在情感上是何等的孤独!同时这也将一颗叛逆的种子,种在了孩子幼小的心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并不是慢慢习惯,而是心中的叛逆越长越大。父母如何也理解不了,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等生,为什么会突然选择背叛?他们对孩子的爱,为什么会变成束缚孩子的枷锁?当怀着忐忑的
61、心情问孩子是否回家过年时,一个“不”字,不仅让父母心灰意冷,更是让他们不知所措。一个人人羡慕的三口之家,如今只能老两口相依为命,还要在外人面前不露马脚,这一份伤害做父母的也没少承担。如果站在各自的角度,孩子选择走自己的路没有错,父母选择关爱孩子也没有错,但是将二者结合,却是水火不容。显然是有关键的一环出了问题,而这一环我认为就是溺爱。如果父母能够尊重孩子,多听一听孩子的意见,多鼓励孩子自主地面对生活,当孩子碰到困难时能够坐下来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一味的溺爱,替孩子做决定,那么孩子心中的叛逆,也不能越长越大。历史经不起假设,亲情也经不住冷落。我们唯有希望父母和孩子能够心平气和的,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坐
62、下来谈一谈,且不去讲这些年来的风雨波折,只是静静的说一说,孩子小时候的趣事。祝愿天下父母与孩子都能互相理解,拥有亲情,能一同在人生之路上互相搀扶,共享天伦。因为,失去后就再也找不回来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这则作文的素材反映的是社会热点事件,直指家庭教育,读来令人深思。现提出思考与写作的一些角度,供参考:父母的角度:父母错在为孩子包办太多、过度关爱,王猛的父母还用错误的方式关爱孩子,未考虑孩子的感受和孩子的将来。孩子固然是父母的孩子,但他(她)更是独立的个体。战国策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对孩子的爱,重
63、要的在于合宜。孩子的角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有不对之处,孩子要能理解,等孩子自己也为人父(或母)时又能比父母当年好到哪呢?对父母施以冷暴力已经是大不孝的表现了。父母永远愿意为孩子敞开爱的门,孩子就算不能完全理解父母,也可以放下身段积极为亲情做点事情,至少应不负父母养育之恩。设身处地地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也许很多的事情可以更好地释然了。孩子还应学会自省,问题、矛盾的产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不仅父母要自省,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晚辈更应自省。孔子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借鉴。家庭的角度:好的家庭应是有好的交流沟通的,至少应有有效的交流沟通。问题出在
64、家庭成员,血浓于水的这份深情岂是真能阻隔的?那么家庭成员心平气和、好好交流,很多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了。等等。点睛: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话题、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嬗变。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至2012年其相对咸熟,并在全国推广。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或题目,也不限文体。相较于话题作文那样放得过宽,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限制过多、文体单一等有很大优势,但其作文不确定的角度也为套作和宿构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新材料型作文中增加任务驱动型指令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试题往往是给学生创作出一个情境
65、,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近年在继承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自然、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增加如2015课标卷作文中“写信”“权衡与选择”等任务型指令来考查学生真正的作文能力。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 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 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1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2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展示自己的价值判断。面对任务驱动型作文,考生要转变观念,再不是那种抓住一个词就立意,准备几个例子就作文的时候了,必须按照指定的任务去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往往具有暗示性,比如2015年全国新课标2卷作文“你认为谁更有风采”中的“更”写法必须是比较、对比,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