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形成过程。(2)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3)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4)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作用。第一节森林及其保护一、森林的特点1森林是陆地上最强大、_、最能长久存在的生态系统。最复杂保护森林植树造林2_、_是生态系统保护的核心。3森林是最丰富的_。二、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森林面积的历史变化物种库逐渐减少热带雨林(1)原始社会及其以前,森林自然更新。(2)农业社会,森林面积_。(3)工业社会,世界森林尤其是_面积锐减。2森林现状(1)世界:2000 年世界森林面积为 38.66 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_,
2、其中 2/3 为_,1/3 为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的_。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_,或“_”林。(2)我国:2000 年我国森林面积为 1.58 亿公顷,人均占有 0.11公顷,覆盖率_。30%密林疏林人工林半天然16.55%3森林的生态功能二氧化碳保持水土,防风固沙(1)吸收_,释放氧气,净化空气。(2)_。(3)提供旅游休闲最佳场所。(4)_,吸收噪声。(5)调节气候,_。4森林破坏后的生态灾难导致洪水频发、_、_、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过滤尘埃涵养水源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三、保护森林 1国际:1992 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_,在国际范
3、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2中国:1984 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简称_),2002 年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许多林业管理部门和大型国有林场的主要功能已经从_转为_。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森林法林木采伐森林培育2122时期原因变化趋势地质时期气候等地理环境因素的变化森林面积有所变化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游耕制度有所破坏,但可自然更新农业社会乱垦滥伐逐渐减少工业社会商业性机械采伐锐减知识点一滥伐森林的生态灾难1不同时期对森林的破坏作用2.森林的分类(1)按森林疏密密林疏林由阔叶树和草地组成天然林(2)按受人为影响程度“半天然”林人工林3森林的面积和分
4、布(1)世界森林资源分布特点世界森林资源的现状:2000 年世界森林面积为 38.66 亿公顷,人均 0.6 公顷,世界森林覆盖率 30%。世界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现存森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美洲、亚洲北部和东南部、非洲赤道地区;在工业化国家中,除加拿大和俄罗斯外,大部分森林为人工林或“半天然”林。(2)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特点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2000 年我国森林面积为 1.58 亿公顷,人均 0.11 公顷,覆盖率 16.55%。我国森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开发利用困难。东北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林木蓄积量占全国 1/3。西南林区第二
5、大天然林区,包括喜马拉雅山南坡、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 1/4。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比重大,包括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缺林地区:广大的西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山西、河北、河南。4森林的生态效益图 4115不同地区的森林所起的作用不同(1)三北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2)沿海防护林防御台风、海啸侵袭,改善沿海生态环境。(3)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山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4)城市绿地的作用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吸收噪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5)红树林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6森林毁坏的危害图 412【典例 1】图 413 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
6、受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图 413(1)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兴修水利毁林开荒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ABCD(2)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b 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c 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 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ABCD(3)图中 e 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沙尘暴A泥石流B水土流失C台风D【名师点拨】本题从多个角度(包括森林种类、分布、遭破坏的原因以及森林的生态功能等)对我国森林资源进行了考查。第(1)题,读图可知,秦代以前森林遭破坏的地区主要
7、分布地黄河中下游地区,西汉时期,范围扩展到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包括新疆的部分绿洲地区。当时生产技术比较落后,遭破坏的原因是毁林开荒发展农业和营造帝王宫殿与陵墓。第(2)题,a 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东部,地处中温带地区,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b 地区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但人工次生林较多;c 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森林覆盖率很低;d 地区位于西南地区林区,交通不便,一直没有 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第(3)题,e 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降水丰富、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若森林一旦破坏,极易导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答案】(1)D (2)A(3)B1(
8、2011 年汕头期末)图 414 为我国南海沿岸景观示意图。近年来,我国某些沿海地区该植被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其主要目的有()图 414D涵养水源减少台风、海浪的侵袭为过往船只提保持生物多样性淤积泥沙,生成天然海堤供避风场所增加用材林ACBD点拨:图示景观为南海沿岸的红树林景观。红树林具有防御台风和海啸侵袭、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等重要的生态效益。2(2011 年汕头期末)关于图 415 中地理现象因果联系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415AA地森林大量砍伐温室效应增强B地草原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严重C地全年温和多雨灌溉农业发达D地热带季风气候农业稳产、高产点拨:图中地区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
9、、保存比较完整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区。破坏后将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举措意义国际1992 年在里约热内卢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了保护森林的原则中国1984 年颁布森林法,2002年又公布了森林法的实施条例为森林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民间团体 不仅积极植树造林,而且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知识点二保护森林1保护森林的举措森林的锐减唤起了国际社会、各国政府、民间团体和大众的高度关注,并发起各种保护森林的行动。2.我国森林保护的措施(1)加强法治,严禁乱砍滥伐。(2)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立自然保护区。(3)计划采伐,采育结合。(4)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5)鼓励保护性开发,改变山区经
10、济结构。(6)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1)自然原因流经湿润区,雨季长,降水量大,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有些年份季风活动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洪水与长江洪水叠加;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特别是荆江段,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水流不畅;中游无足够的调洪和滞洪场所。(2)人为原因中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洪峰流量增大;中上游山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泄洪能力下降;中下游,由于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水能力减弱。【典例 2】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图 416),回答下列问题。图 416(1)在我国
11、 A、B、C 三大林区中,最大的天然林区为(字母)_,人工林区为(字母)_。(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 是_,其作用是_。E 是_,其作用是_,同时_,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的。(3)A 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4)在长江中、上游山地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量和长江水质起何作用?【名师点拨】我国的三大林区为东北林区(A)、西南林区(B)和南方林区(C),其中东北林区为最大的天然林区,南方林区为人工林区。我国的生态工程主要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所在的地区不同,其主要
12、生态功能也不相同。“三北”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平原农田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和营造农田小气候,沿海防护林主要是防风防浪。【答案】(1)A C(2)“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库、河道泥沙淤积(3)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4)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对水质的影响:入河泥沙减少,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1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十五”计划要求我国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 16.5%提高到 18.2%。下列措施中,能快速有效提高森林覆盖率的是()A继续营造防护林体系实
13、施退耕还林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ABCD点拨:从题干中关键词“快速有效”分析,营造防护林体系及实施退耕还林能提高森林覆盖率,而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天然林保护工程都是对森林的保护措施,可以减少对森林的破坏、砍伐。2006 年 8 月 15 日,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说,新中 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生产了商品性木材 50 多亿立方米,我国 森林覆盖率从 8.6%上升到目前的 18.21%,人工林的保存率超过 了 8 亿亩。根据我们现在的规划,到 2020 年,中国的森林覆盖 率将达到 23%以上。但人均木材占有量和消费量还远远落后世 界的平均水平,据此回答 23 题。2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是()品种质量较差分布不均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人均占有量偏低ABCDD3下列改善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的做法中,合理的是()在青藏高原地区营造用材林在塔里木盆地兴建薪炭林在江南丘陵地区种植经济林在城郊营造生态林CD点拨:材料只反映出我国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人均占有量偏少,不能说明森林品质、数量较差;青藏高原为高寒气候,不易营造用材林,在江南丘陵地区种植经济林,有利于水土保持,在城市郊区营造生态林,有利于美化环境。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