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二语文 巴尔扎克葬词 散文诗两篇试题【模拟试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甲)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被高尔基誉为在资产阶级获取胜利后,第一个起来向它开火的人。(乙)他一生中写下了许多杰出的作品,但在他生前仅仅出版了很少的一部分,而且遭到了人们的_。他的一本爱情论出版后,一直躺在书店的架子上,无人问津,书上积满了灰尘。整整10年时间,只卖出了17本,差点把司汤达气疯了。(丙)即使是如红与黑这样的心血的结晶,它的命运也同样是很凄惨的。当作家双手捧着作品小心翼翼地交给出版商的时候,遭到的却是白眼和指责;经过很大的努力,出版商才勉强接受了,但只肯印行750册
2、。红与黑出版后,司汤达十分关心它的命运,去请教当时颇有声望的作家、文学评论家茹利让,希望他能在报刊上发表一篇推荐文章。谁知道茹利让草草地翻了几页后,就摇摇头说:作品写得很糟糕;要说作品有什么价值的话,只是在于它“通过怪异的形式来表现一切,仅仅为了吓唬别人而又做得粗鲁”。这样的评价使得司汤达非常难过。他寄予极大希望的作品,一下子就被完全否定了。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雨果,看了红与黑后,也_地说:“我试着读了一下,但是不能勉强读到4页以上。”也说它是一部写得很糟的小说。当他得知司汤达已经逝世时,叹了口气说:“孟德斯鸠靠了他的书不朽于世,司汤达先生留下了什么呢?”言外之意,司汤达没有留下一部让后
3、人称道的作品。俄国文艺批评大师别林斯基,在他雄辩的论著中高度评价了当时许多作家的作品,但始终没有提到司汤达;似乎在他的论著中,司汤达根本不值一提。这是多么奇怪的现象!在司汤达生前,几乎没有人肯定过他的文学天才和作品的历史价值。但司汤达自己坚信,总有一天,他的“敏锐的智慧”和“纯真的品质”会得到人们的承认;他的作品会得到普遍的推崇。可以这样说,司汤达生前只有一个知音,那就是他的学生梅里美他是司汤达死时的三个送殡者之一。梅里美在司汤达的讣闻里写道:“也许20世纪的某一位评论家会从19世纪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发现拜尔(司汤达的本名)的书,并且比我们的同代人更公正地对待它们。”历史是公正的。在司汤达死后不
4、久,人们便“发现了”他和他的作品,赞扬他“以艺术家的技巧、政治活动家的睿智、学者的渊博和历史学家的诚实广泛地描写、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现实生活”。许多人认为红与黑是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十分推崇司汤达的作品,认为阅读他的小说是一种美的享受。列夫托尔斯泰这位长篇小说大师,尽管瞧不起莎士比亚,把莎翁说得一钱不值,但他非常崇拜司汤达,认为司汤达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在欧洲已形成了“司汤达热”,人们都在研究司汤达;他的重要作品红与黑更是风靡世界,为各国读者所喜爱。 1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应当是( )。 A甲 B乙 C丙 2第一自然段中两个句子的空白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5、)。 (1)他一生中写下了许多杰出的作品,但在他生前仅仅出版了很少的一部分,而且遭到了人们的_。 (2)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雨果,看了红与黑后,也_地说:“我试着读了一下,但是不能勉强读到4页以上。” A冷落和嘲笑 鄙夷 B嘲笑和冷落 鄙夷 C冷落和嘲笑 为难 D嘲笑和冷落 为难 3在第二自然段中,梅里美预言:“也许20世纪的某一位评论家会从19世纪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发现拜尔(司汤达的本名)的书,并且比我们的同代人更公正地对待它们。”(1)为什么要用“也许”一词?(2)梅里美做出这样的预言有没有依据?如果有,依据是什么? 答:(1)_。 (2)_。 4文章写列夫托尔斯泰瞧不起莎士比亚,却非
6、常崇拜司汤达的用意是什么? 答:_ _ _。【试题答案】 1B 2A 答这类题要注意语境。选择第一处词语要看上文“乙”句之后的内容,是先受冷落后遭嘲笑;选择第二处词语时要看空白处前后的内容,雨果并没有受司汤达的委托写推荐文章,谈不上“为难”,主要是轻视、看不起。 3(1)“也许”表示有可能。这样说比较客观,去掉就太绝对化了。 (2)有依据。依据是司汤达“以艺术家的技巧、政治活动家的睿智、学者的渊博和历史学家的诚实”广泛地描写、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现实生活。司汤达具有非凡的文学天才,他的著作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价值。仅答最后一句不行,关键是上一句。 4借列夫托尔斯泰对两人的不同评价来突出司汤达的文学才华及其作品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