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二、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名句: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释义: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令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令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运用:“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新起点。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法律体系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我们要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地结合起来。要坚持问题
2、导向,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字音辨识子圉(y)蚤虱(sh)彝酒(y) 相剑(xin)象箸(zh) 土簋(u)织缟(o) 跣行(xin)织屦(j) 恶者()缁衣(z) 陈轸(zhn)嘬其母(zu) 舍茅茨(c)食彘(zh) 菽藿(sh)(hu)犀玉之杯(x) 称此以求(chn)二、通假字1鳣似蛇“鳣”通“鳝”,黄鳝2衣缁衣而反“反”通“返”,回来3曩者使女狗白
3、而往“女”通“汝”,你的4而亡其富之涯乎“亡”通“忘”,忘记三、一词多义1故2亡3相4假5视6因7或8其四、词类活用1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名词作动词,做官2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舍茅茨之下名词作动词,穿3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形容词作名词,细小的事物4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名词作动词,下雨5其恶者贵,美者贱形容词作动词,受器重,被轻视6吾不知其美也形容词作名词,漂亮的地方五、古今异义1欲使无穷,其可得乎古义:不贫困。今义:没有穷尽,没有限度。2必善事左右古义:指王身边的人。今义:方位名词。六、特殊句式1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状语后置句2吾今见之于君状语后置句3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状语后置
4、句4曾从子,善相剑者也判断句七、熟语积累1远水不救近火: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比喻缓慢的解决办法不能满足急迫的需要。2象箸玉杯:形容极度奢华的生活。3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八、名句积累1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2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3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本课所录两则选文共14个寓言故事,从不同的方面将韩非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和思考曲折地反映出来。宋太宰最终没有举荐孔子的故事,表明决定人们取舍的往往不是是非判断,而是对私利的算计;伍子胥凭机智,顷刻间使自己摆脱危险的境地,让人们懂得什么
5、叫“急中生智”;庆封的族人寥寥数语,告诉庆封及世人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绍绩昧借醉酒丢皮袄琐事,传达出对酗酒帝王的响亮警示;犁锄的比喻形象生动,让我们懂得了“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卫出公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能为利益所迷惑,看人要冷静、理智,要以“义”为标准;箕子的“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让我们懂得要防微杜渐;鲁人夫妇的故事告诉人们只有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惠子的言论,表明“人和”至关重要,也让我们知道处世的艰难;杨子的感叹道出了有才德而不以其自居多么重要;“渔民持鳣,妇人拾蚕”的故事,说明了对利益的追逐可以改变人的本性;杨布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学会设身处地考
6、虑问题;管仲告诫我们要知足常乐;“三虱食彘”的故事,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没有集体利益就没有个人利益,要以集体利益为重。1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子胥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赏析韩非在其著述中为我们塑造了许多智者的形象。口齿伶俐,才智敏捷,善于随机应变,是这些智者共同的特征。伍子胥为边候所得,急中生智,巧言以对,从而使自己获释。智者在危险之中总是能够化险为夷,凭借的是其对社会的洞察,是其对人心的准确把握。边候捉住伍子胥原本可以得到奖赏,可是听了伍子胥的话后由于畏罪、惧死又不得不放了他。在此,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智者的智慧,还有人性之中普遍存在的趋利避害
7、的弱点。这或许才是韩非真正要告诉我们的真谛。2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赏析齐国是鲁国的邻邦,鲁穆公不但不同齐国结盟,反而把自己的王子和公主纷纷送到远离鲁国的晋国和楚国去做官和结亲,想在鲁国遭难时,得到晋、楚两国的援助。晋、楚两国虽然很强盛,但远离鲁国,倘若鲁国有难,就会像远水救不了近火一样。而齐、鲁相邻,不同齐国结交,实在危险啊!在解决问题时,需要客观地分析,理智地寻找最便捷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大到国家的外交,小到邻里相处,一定要处理好睦邻关系,只有周边环境稳定和谐,才能保证国与家的安全。3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赏析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见到微小的苗头就知道事
8、情的萌发,见到开头就能知道结果。韩非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事情发生的征兆。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会有一定的征兆,如果是一个灾祸的征兆,就要防微杜渐,把灾祸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尽早远离灾祸,以保全自我。4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赏析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必须找到合适的地方,如果找错了地方,专长就会变成短处。5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赏析漂亮的自以为很漂亮,可是我并不觉得她漂亮;长得丑的自以为很丑,可是我不觉得她丑。这
9、句话实际上传达了韩非对以何为美的评价标准。韩非认为,一个人是否真美,并非取决于其长相如何,而是要看他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无论其相貌如何,他都是美的。韩非的这种认识对于人们明辨是非,区分真善美、假恶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6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赏析韩非举生活中常见的两个事例,告诉我们:人性是趋利的,对利益的追逐可以改变人的本性。韩非的话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但他对人性的认识过于偏执,看不到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有其认识的局限性。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利与人格之间的关系,不要陷入利的泥淖,丧失了人的尊严与人性的美好。7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10、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赏析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当别人误解自己的时候,不要脑子发热,动怒发火,而应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1“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这则故事中,子圉把孔子引荐给商太宰,目的就是要把孔子推荐给宋君,可事后又阻挠商太宰的引见,岂不是违背初衷?你如何理解子圉的行为?明确子圉只知道孔子比自己强,可没想到在商太宰的眼中自己竟与孔子相差如此之远,他引见孔子只是想立功、讨取好处,却并不想让孔子威胁到自己的名声和地位,所以才会这么做,商太宰也是这么想的,被子圉点破之后就坚定了不引见孔子的决心。这则寓言主要是为了揭示人性的
11、丑恶,嫉贤妒能,不顾公义。给我们的启迪是为国选才不能有半点私心杂念。2鲁人迁居越地的行为,遭到别人的否定。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去看待鲁人徙越的行为?明确韩非借“鲁人徙越”这个故事,是要告诉世人:人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才能显示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能耐,这充分体现了“适者生存”的观点。但是,换个角度考虑,鲁人迁居越地,难道不能开拓出一片新的商业市场吗?正是由于越人不穿鞋、不戴帽,所以越地有着更广阔的市场和无限的商机,关键就看鲁人如何宣传穿鞋戴帽的优点,说服他们穿鞋戴帽。生意在于人如何去做。人不仅要适应社会,有时也要改造社会,这才更能显示出人的精神的伟大。3“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给我们
12、什么启发?明确人应该具有美好的品德,却不能因有好的品德而自居。唯有不自居的人才能赢得众人的好评,才会走到哪儿都是对社会有益的人。有才华很好,但恃才傲物就会让人厌弃,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才华,积极修炼自己的德行,才能得到众人的肯定。4“三虱食彘”的故事有何深刻含义和现实意义?明确“三虱”的愚蠢之处在于,它们只从个人利益出发,鼠目寸光。为争“肥饶之地”而互相争斗,没有看到它们的个人利益是建立在共同利益之上的,一味进行毫无意义的争执,很可能因“腊之至”而全被烧死。如果想每人都享得美味而且保全自身,必须先保住它们赖以生存的母体。“三虱食彘”的寓言,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人们往往也像这三个愚
13、蠢的虱子一样,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互相倾轧、尔虞我诈,不去共同维护集体利益。集体利益不存在,哪有个人利益可言!大到一个国家、民族、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大自然都是同样的道理。5韩非子中的故事用来说理,其主要手法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善于利用比喻说理。如犁锄简洁清晰的救人救火的比喻,把鲁国身处列国间的当务之急说得明明白白。杨布跟狗生气,狗跟杨布生气,其道理是一样的。诸如此类。以比喻来说理,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把一个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读来生动有趣;可以化深奥为浅显,把一个难懂的道理通俗化,让人一看就清楚明白。先秦诸子运用寓言来说理的并非韩非一人,庄子也善于运用寓言来说理,结合学过的庄子的文章,比
14、较一下两人的寓言有什么不同。明确庄子的寓言题材广泛,大多取材于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社会幻想故事。韩非的寓言题材比较单一,多取材于历史故事。据统计,韩非子中的寓言,共有340则,其中取材于神话故事的有5则,引述民间故事或化用格言故事的有75则,加工历史故事的则有260则。庄子的寓言想象丰富,夸张大胆,奇幻玄虚,怪诞神奇,恢诡谲怪。韩非的寓言构思精巧,语言幽默,虽有夸张成分,但是基本上都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果说庄子像大海,显得阔大无垠,汪洋恣肆,热情而浪漫;那么韩非就像高山,显得巍峨厚重,屹然独立,冷静而现实。1. (韩非子说林上)2.(韩非子说林下)【经典传承】防微杜渐“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15、韩非通过箕子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会有一定的征兆,面对灾祸的征兆,要防微杜渐,把灾祸消灭在萌芽状态。【现实链接】正风肃纪面前容不得半点侥幸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随着作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党员干部无论是工作作风还是生活作风都逐渐好转,得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但是,总有个别党员干部怀有侥幸心理。近日,甘肃通渭县襄南学校校长马腾因违规举办“百岁宴”和办公超标用房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正风肃纪面前容不得半点侥幸,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作为一校之长,本该扮演着统筹全校教学工作、管理教职工队伍的角色,但是面对金钱与享乐的诱惑,马腾没有坚守住自己的原则,当然最终也难逃“沦陷
16、”的命运。究其原因,是因为马腾没有拧紧思想这个“总开关”,没有做到“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试想一个思想上出了问题的校长,怎能不在行动上做出违纪行为?又怎能担当起育人大任?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眼睛里只有金钱和享乐的“火车头”,带动的火车也注定是慵懒散漫、不走正道。一个“百岁宴”,竟然有多达41名同事前去“道喜”,这在同事之中形成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把原本风清气正的教师队伍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大染缸。而且,这件事对三观未成的学生更会产生影响,将会树立一个升官便可“发财”的负面典型。运用评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你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拿枪的猎人。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早该把“神不
17、知鬼不觉”的旧思想抛诸脑后,而应该树立“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的思想,时时刻刻警醒自己。这起案例再次表明,党员干部必须铭记,纪律就是带电的高压线,如果怀有侥幸心理、无视纪律规矩,等来的只能是纪律的严惩。美文因为亲近,所以美好(1)感情,多么微妙的一个词。情,是由感而生,感,又是由情而发。(2)正因对事物的情感不同,所以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有所不同。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家乡情结,那对家乡无尽的爱与亲近,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点。记得莫怀戚在他的散文家园落日中曾这样说,云海落日飘忽柔曼,美国的落日眨眼就落下,而只有家乡的落日,才能打动人的心灵“那才是我的落日啊”。其实,并不是那一轮红日
18、有何不同,而是家乡的落日承载了太多的思念的情感与我们的记忆。那一轮落日,照过枯藤老树昏鸦,照过小桥流水人家,照着的是记忆最深处一点一滴关于故土的热爱。心灵上的共鸣使我们感到事物的美好。看飞流直下三千尺,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豪迈;看傲雪青松屹立北风,我们感受到的是不屈不挠;看一轮明月高挂天空,我们想到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事物本也无情,是心灵上的亲近使我们感到它们是如此美好。因此,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看到雁排长空,虎啸深林,鱼跃水面,落英缤纷,秋雨梧桐都能发出心底最深处的一声叹息。在韩非子中有一则寓言,宋国有个富人家里的墙被雨淋坏了,儿子说:“不修好,会有人来偷。”邻人也是这样说,结
19、果果真被偷了。富人觉得儿子聪明而邻人可疑。这一则寓言也说明了感情上的亲疏影响着我们对事物认知的正误。同样一句话,为何儿子是聪明的而邻人则是可疑的?正是因为在感情上觉得儿子更为亲近,所以会觉得是为自己着想;而邻人的话呢,也许是近乎于一种诅咒。林清玄有一篇文章风中跌倒不为风,说的是小时候走路摔倒时奶奶总是责怪风,“怎么把我的乖孙子绊倒呢?”因为疼爱自己的孙子,所以总觉得孙子是正确的,风是可恶的。奶奶的慈祥善良,跃然纸上。这也说明,感情上的亲疏,决定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同一首歌,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听来,是有所不同的。正如唐玄宗自创的霓裳羽衣曲,他从中听到的是花花世界,而我们从中听到的是亡国之音。
20、因为对岳飞的喜爱,我们说“青山有幸埋忠骨”;因为对秦桧的恨,所以我们说“白铁无辜铸佞臣”。记得曾有一位诗人说:“境由心生。”很大程度上说出了感情与认知的关系。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善良而美好的感情来看这个世界吧。既然一朵花里可以看出一个世界,那么就让我们坐看云卷云舒,看到一个美好的世界,把无限放在掌心,把永恒在一瞬间收藏。因为亲近,所以美好!(4)赏析(1)文章标题旗帜鲜明地提出“因为亲近,所以美好”这一观点,指明了文章论证的方向。(2)“情,是由感而生,感,又是由情而发”这样的整句在文中比比皆是,并且整散交错,错落有致。(3)“看飞流直下三千尺千里共婵娟”这样令人赏心悦目的排比句,使人读后回味无
21、穷。语言精美典雅,使这篇作文魅力四射,光彩照人。(4)文章以“因为亲近,所以美好”收篇,照应文题,加深了文章的力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5)全文紧紧围绕着话题旁征博引,撷英掇华,论据有力,力透纸背。从古代诗词到今人的美文,从寓言故事到历史事实,内容充实丰富。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鳣似蛇B而亡其富之涯乎C假人于越而救溺子 D彘臞,人乃弗杀解析:选C。A项,“鳣”通“鳝”;B项,“亡”通“忘”;D项,“臞”通“癯”。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选C。A项,为什么/什么。B项,住宿/筑舍定居。C项,均为种植。D项,满足/够。3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则毋生杨矣B子岂能毋怪哉C行贤而去自贤之心D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解析:选A。A项,生,使动用法,活、使成活;B项,意动用法,以为怪;C项,意动用法,认为有才德;D项,意动用法,认为美丽。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必善事左右B欲使无穷C人见蛇则惊骇 D因为君刺之解析:选C。A项,指“王身边的人”;今义方位名词。B项,指“不困窘”;今义没有穷尽。D项,是两个词“趁着”,“给,替”;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C. D.解析:选B。A项,于是,就;趁机。B项,均为“因为”
23、。C项,到;代词,他(孔子)。D项,变为;为了。6仔细辨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陈轸贵于魏王其恶者贵,美者贱利之所在,皆为贲、诸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解析:选A。被动句,省略句,都省略了主语。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710题。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渔者持鳣,妇人拾蚕,利之所在,皆为贲、诸。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桓公问管仲:“富有涯乎?”答曰:“水之以涯,其无
24、水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乎!”三虱食彘,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彘臞,人乃弗杀。(选自韩非子说林下)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衣缁衣而反缁:黑色B曩者使女狗白而往 曩:从前C富之以涯 涯:边际D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 嘬:趴解析:选D。D项中的“嘬”意为“叮咬”。8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A。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因果。B项,都是介词,趁着。C项,都是连词,于是,就。D项,都是代词,
25、这,这样。9下列对于选文内容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者持鳣”的故事意在说明,人常常因利益的驱使而变得勇敢,从而揭示人有着意想不到的潜能。B“杨布打狗”的故事批评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做法,强调人们做事要学会换位思考。C“富之以涯”则体现了韩非子“知足之足”才是真正的满足的思想,所以在对待财富的问题上,要“知足常乐”。D本节所选的故事精确剖析了某些隐微的人性的弱点,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耐人寻味。解析:选A。A项中“揭示人有着意想不到的潜能”错,应是“批评了人性可因利益而改变的弱点”。10“三虱食彘”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答:答案: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相互倾轧,不去共同维护
26、集体利益。只有集体利益得到维护,才有个人利益的生存空间。(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4题。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
27、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待。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
28、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B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
29、/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C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D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解析:选A。根据文句中的关键词语“明日”“止”“以故”的意思即可断句。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击金”则退。成语“击鼓鸣金”即源于此。B在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吏称为“虞人”。C“两和”是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D“关市”本是“关”与
30、“市”的合称,但后来“关市”也指关下所设的市,本文即为此意。汉代文献中的关市多指后者,这是一种设在边境关口从事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及外国的贸易的市场。解析:选D。选文中加点处的“关市”指的是“掌管边境集市的官吏”。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国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晋文公感动了原国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
31、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解析:选D。“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译文:(2)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译文:解析:翻译时注意关键词语,如左右、谏、姑、女、顾、反、为。“女”“反”皆为通假字。“为”,介词,给。答案:(1)大臣和左右侍从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吃光、力量用完了,您姑且等待一下吧!”(2)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晋文公攻打原国,携
32、带了十天的干粮,于是与大夫约定以十天为期。到原国十天了,却攻不下原国,鸣锣退军,撤兵而去。有一个从原国出来的人说:“原国再有三天就攻下了。”大臣和左右侍从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吃光、力量用完了,您姑且等待一下吧!”晋文公说:“我与军士们约定以十天为期,如果不离开,这就失去了我的信用。夺得原国而失去信用,我不干。”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了像那样讲信用的国君(或有国君像那样的讲信用),能不归顺他吗?”于是向晋文公投降。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跟随他吗?”于是也向晋文公投降。孔子听到后记载这件事,说:“攻占原国而又得到卫国,是因为守信用。”晋文公问箕郑说:“救济饥荒
33、该怎么办?”箕郑回答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分、政事、道义上守信用。在名分上守信用,那么群臣就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政事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在道义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来归附。”吴起出门,遇见一位老朋友,便留他吃饭。那朋友说:“好的。”就让他回去等他。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等他。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就阻止魏文侯去打猎
34、,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于是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妻子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了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醉酒了,就错误地敲打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
35、止民众,说:“我喝醉酒了和身边的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了他。李悝警告左右两个营垒中的将士说:“要谨慎地戒备敌人,早晚他们要来袭击你们。”像这样的警告重复了好几次而敌人都没有来。两个营垒中的将士都松懈了,不相信李悝。过了几个月,秦国军队来袭击,到了营地,几乎消灭了李悝的军队。这就是不讲信用的祸患。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他就用银子来贿赂集市的官吏,集市的官吏就放了他。卫嗣公对集市的官吏说:“曾经有一客商过关市而给你银子,你就放他过关了。”集市的官吏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1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