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全国各大城市解放以后,中央明确指示:对各国大使馆、公使馆,不要和他们发生任何正式的外交往来。表明新中国外交方针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C“一边倒”D求同存异2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明确提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可以体现此理念的新中国外交政策是()A不结盟 B“一边倒”C开展多边外交 D改善中美关系3“和谐世界”新理念是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
2、系的新方针。它继承了新中国外交的传统。这一传统应该是()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 D“另起炉灶”4某次国际会议通过协定:“与会国保证尊重印度支那三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结束在三国的敌对行动。”该会议()A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成该会议圆满成功D宣布结束越南战争,美国必须从越南撤军5“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C出席万隆会
3、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6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至今仍富有极强生命力的外交原则和方针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政策“求同存异”方针“一国两制”方针A B C D7下图是某位作者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40周年设计的邮票图案。如果你为该图案所纪念事件有关背景作说明,符合史实的有()A当时改革开放,中国综合国力提高B中美关系的缓和和正常化C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中国的支持D中苏关系的和好和苏联的强力支持8“那些希望从后门接纳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人失败了,中国在要求恢复他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选择了从前门进来”,这表明()A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B新中国挫败了美
4、国制造的“两个中国”的阴谋C大国与小国平等磋商国际事务的局面已经实现D一个以互信、互利为宗旨的新型区域组织建立9“在人类文明交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克服自然的屏障和隔阂,而且需要超越思想的障碍和束缚,更需要克服形形色色的偏见和误解。”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我国外交政策有()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A BC D10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之为“破冰之旅”。对“破冰”的理解最确切的是()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B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D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阳奉阴违”112012年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0周年
5、。从右图漫画中,我们可以得出最主要的信息是()A中美关系日益走向紧张B美国公开违背三个联合公报C揭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D美国政府恪守“一个中国”原则12这是拍摄于1972年的两张历史照片。下述历史情形共同表明() 周恩来总理与到访的 毛泽东主席会见日,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本首相田中角荣A中美、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B西方对中国的外交孤立政策破产C中美、中日国家利益趋同D中国睦邻友好政策取得重大成果13“长期以来日本人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是不讲卫生的、主权高于人权的、允许使用危险农药的、说假话的、绝不妥协的;同样地,中国人也往往先入为主地认为,日本是虚伪的、不反省历史的、右翼的、拒绝道歉的。有
6、色眼镜干扰了两国关系。”此话不能反映()A中日两国彼此之间的认知存在误差B客观认知对中日关系的发展很重要C中日两国大规模政治运动扭曲了彼此间的认知D中日两国不能相互客观认知是长期以来形成的14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离不开正确的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列外交活动与外交方针政策不成对应关系的是()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边倒”方针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的政策C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结盟”政策D参加万隆会议取得重大成果“求同存异”方针15下图是“同一个世界”方队行走在天安门前的图片。当方队走到天安门时,解说员发出了“中国人民愿与各国人民携手合作,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诚挚话语。下列
7、外交行动属于新时期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创造和谐世界的有()2001年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参加中东地区、海地等地的维和行动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A BC D二、非选择题(第16、17题各20分,共40分)16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中国外交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发展,在实践中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新的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力,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
8、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周恩来(于图中所示会谈期间)材料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数增长曲线图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指出:这里的“原则”指什么?其具体内容有哪些?这些原则对处理当时和以后的国际事务有何意义?(8分)(2)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除提出材料一所述“原则”外,还取得了哪两大外交成就?(4分)(3)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个时期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增长最快?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4)材料二中的曲线反映了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说明了什么?(4分)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
9、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材料三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
10、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2分)(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分)(3)据材料三分析推动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因素。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5分)(4)在认识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方面,材料二、三的角度有何不同?你认为导致角度不同的因素有哪些?(7分)答案专题检测(五)现
11、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B2B3B4A5C6D7C8B9D10A11C12B13C14C15A16(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意义:成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逐步得到亚非各国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成就:1954年,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3)20世纪70年代增长最快。主要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4)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数
12、不断增长。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7(1)美国采取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2)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国霸权地位严重衰落,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因素:应对苏联的威胁。影响: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打开外交新局面;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4)角度:材料二中方认为是美国急于改善两国关系;材料三美方认为是中方急于改善关系。因素:史观不同,政治立场不同,史料的挖掘和运用的程度不同等。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把握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特征。第(1)问,抓住时间和“拒绝”“军事包围”等信息即可解答。第(2)问,联系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史实以及“五个中心”“面对苏联的争霸”等信息,注意从美国角度分析即可。第(3)问,联系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从中国的政治、经济、国家关系等角度分析即可。第(4)问,根据两本著作的作者,分析其阶级立场、史观、史料的差异即可。-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